我相信的擁有至高權柄的神

譚廣慶 參觀西牆、耶穌的聖墓堂、客西馬尼園、昆蘭和凱撒利亞腓立比等聖經遺址時,總會有特殊感觸的時刻。在追尋過去主耶穌的足跡和生活的地方時,我挑戰弟兄姐妹重新審視神帝的恩典,特別是從《舊約》去審視。有些寫作聖經書籍的作者對約書亞年代的以色列人沒有把迦南地每一個居民都趕出去感到不屑。但你沒有看到神的恩典嗎?其實,我們的神是計劃了讓外邦人與以色列人一起生存。現在跳去今天以色列–巴勒斯坦人衝突的困境。難道我們仁慈的神不也愛巴勒斯坦人嗎? 我跑題了。我想指出:在以色列,如果你想在聖經的遺跡尋找宏偉的視覺效果,您會感到失望。不同的考古發掘都包含聖經意義。每個遺跡站點的深刻性來自我們自己通過聖經學習和個人反思與遺跡的聯繫,當然還有聖靈的提醒。因此,借著聖經經文來想像這些地點和歷史事件並不是道聽途說的。如果沒有你自己 3-D的想象效果,你會感到失望,因為你只會看到很多石頭而已。可以說,聖地之旅是「非常規的」,它們並不是為了擴大我們最初的旅行慾望,儘管我在每次訪問以色列時都會在自己身上看到一些旅行慾望。 這些年來我參加了多少次聖地旅遊,我已經數不清了,也許有五、六次。在每次旅行中,我都發現同行的兄弟姐妹們總是驚嘆於以色列的偉大,驚嘆於這個國家如何獨自戰勝了鄰近國家,並奪回了聖經中神賜予的所有土地,就是聖經中記載的所有土地(其實是把自己意思讀進去) ——聖經中的以色列人是否違反了申命記約的文本和內容似乎無關緊要,總而言之所有土地都必須屬於以色列,並要歸還給以色列。其實,經文還有很多值得爭論的地方呢!我們不能說神愛世人,同時卻把我們不同意的一群人作為例外。神在祂的旨意和愛中計劃了讓不同的人們一起生活在世界上,即使那些不相信祂的人。在我們這團人回來的路上,我和一位毫無信仰的以色列婦女聊天。我有點震驚,她甚麼人事物都不相信。這是,我很快清醒過來:她就是今天大多數現代以色列人的模板。 我們信徒把自己憑空抽出的意思解讀所有應許地如何屬於以色列人的經文時——就好像巴勒斯坦人的尊嚴比任何人都低一點一樣。在現代戰爭,巴勒斯坦人無法贏得以色列。我是不贊成任何戰爭的,我更希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談判達成一項持久的和平條約。我發覺不少信徒選擇認為上帝重建以色列,並準備以某種方式清除非選民巴勒斯坦人。不對!我發現似乎信徒對巴勒斯坦人沒有深切思考——他們也是上帝所愛的人啊!對我們中間的一些人來說,這些巴勒斯坦人似乎是一些可討厭或透明的人。 我又跑題了。除了從考古發掘的旅游點明白更多,這次神也賜我在開車是與一位年青弟兄團契的難得機會,以及與兩位老師非正式的夜宵團契。他們的經歷和經驗比我預期的要豐富得多。由於沒有得到這位弟兄和老師們的許可,這裡只能含糊其辭。 我希望你也會參加以色列之旅。希望從那次經歷中,你會看到神的恩典比過去你認識的成倍增加,你對——祂愛世上所有的人——的信念變得更加堅定。

The Ordinary Christ

Isaac Hung “And the Word became flesh and dwelt among us, and we have seen his glory, glory as of the only Son from the Father, full of grace and truth.” John 1:14 Israel is a beautiful, surreal, strange land. The bustling cities are modern – Wi-Fi, smart phones, credit cards, skyscrapers and hip condos, American pop music on the …

各按其時(傳三10-14)

熊潤榮院長 畢業生,為你他們感恩。想到你們過去生命的故事,我祈求神把美好的祝福、澆灌你們。祝福你們今後在神的恩賜中滿足,在服侍基督中滿有喜樂。  多年前,我在加拿大的一個小鎮Three Hills讀神學,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擁有汽車。第一台車只用500元買來,是Ford Pinto。有一次我開車3個小時去Edmonton探望朋友,兩天後回來。第二天車完全開不動。那時學院有修車場,我跑去那裡找到一個修車師傅來看,他是學院的員工。他檢查後,驚訝的對我說:「你的車怎麼能從Edmonton 開回來!引擎都燒掉了!裡面連一滴的機油都沒有!」原來我從沒有為我的舊車加過機油,卻開著它到處跑。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這位年長的弟兄說:「我去舊車場找一個Pinto 的舊引擎回來,幫你重裝吧。」我感動到無言以對,也很感恩:如果車在高速公路上死了,我會求救無門。真的,如經文說的、神造萬事、各按其時成為美好(11)。 我去拿車的時候,問這位這年長的弟兄,為何他會在學院工作。他說本來他是準備自己開一個修理汽車的業務,後來聽到神學院需要有修車的人來服務,他覺得神要他來這裡服事。他就來了,他沒有後悔,因為他知道是為神永恆的國度做的,而且他覺得生命很有意義。我看著他,心中很敬佩他。他一生就是在這不起眼的修車場勞苦,只有小小的薪酬;身上的工作服、雙手都沾有黑色的機油。但他在永恆的光裡面生活,且生活得豐盛。 我們都有永恆的意識在腦海裡,傳道者指出是神把永恆放在我們裡面的(11),這是神的作為。不過,縱然我們有永恆的意識,我們卻不能參透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並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安排。的確,對基督徒來說,神始終是一個奧秘。因此,我提出三點勸勉給畢業生,和所有的來賓。  一,把握平凡的人生,在其中享受,且生活得好。  傳道者勸勉我們:人生在世,沒有什麼比快快樂樂享受生活更好了(12); 人生就是由那些眼前的、簡單的事物組成的,如食物、汽車、走路、朋友、家人等;我們要珍惜它們,享受它們。許多時候,不少人覺得這些事太平凡了,不值得一談;他們轉而追求成就,或超脫的屬靈經歷。可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那些追求都是遙遠的,只是一種理想。有些時候,這些遙遠的事情,會使人越追求越飄渺,忽略眼前的生活,變得不切實際。我們要把握平凡的人生,在其中享受,且生活得好。  要知道,不是我們要享受人生就可以享受的。當我們有病,或心裡痛苦的時候,我們都不能享受生活。是神的恩典,我們才可以享受生活。享受生活不單是個人的,也需要幫助服務他人。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12,do what is good)。所以,畢業生,讓我們更多的幫助人,行善,與他人分享我們的時間、金錢、生命等,這才算是享受生活,且生活得好。  二,把握機會去勞碌,在工作中享受神的恩賜。  13節指出:人應當吃喝享受他們辛勞的成果,這都是上帝所賜下的禮物。人能夠吃喝、享受、勞碌,都是神賜給我們的禮物(13)。我們要把握平凡的生活,因為那是神給我們的禮物。平凡的生活不單只是吃喝,與吃喝一並排列的,是辛勞、勞碌(13)。原來有意義的勞碌工作也是神的恩賜。其實,辛勞工作與喜樂是連在一起的。當我們勞碌後,看到成果,我們會有喜樂,這是享福。又當我們的勞碌帶給他人祝福,我們會有喜樂。這些喜樂都是神的禮物,也是一種享福。 的確,我們能夠歡喜的接受辛勞,並在其中享受,就是領受了神的恩典。 開始時我提到的那位年長弟兄。有一次我去修車場找他,他告訴我他在這修車場服事了幾十年來,下個月就退休了。我惋惜地問他:「你退休後會做什麼?」他說他要去哥倫比亞省與他兒子一起,每天他會去附近的湖釣魚。他很喜歡釣魚,過去幾十年都沒有機會,現在要好好地享受生活。聽了他說的,我心中很羨慕,覺得真是神的恩典,神給他享受辛勞的成果。 畢業生,我們也是,要把握機會去辛勞,在工作中享受神賜給我們的禮物;也為基督勞碌,當我們辛勞的把基督救贖的恩典帶給他人的時候,我們會很喜樂,覺得生活很有意義。 三,把握敬畏神、享受生活,不用與人爭論。  14節,傳道者說:凡神所做的,都不可更改,無可增添,也無可減少。神這樣做,是要人敬畏祂。的確,只有神的工作、神定規的,能存到永恆,不會改變。人的工作和人願意的都會改變。所以,讓我們存敬畏的心來生活,享受生活。具體來說,我們不需要為不同的意見或神學看法,甚至閒話等,與人爭論。我們可以討論,但不需要爭論。討論了、就算了,由神來定斷。 有些信徒常到處找人把柄,說這人說的有問題等,他們覺得要為真理的緣故反駁。其實,這些人很可能是知道很少,因為俗語說得對:半桶的水發聲是最響亮的。面對這些人,我們要如何做?要解釋嗎?要辯論嗎?很可能都不需要。因為他們是不會服輸的,就是你辯論贏了,不等如你真的正確。更何況,爭論通常只會使自己受傷,不會真的折服對方的。  所以更好的,是繼續的享受生活,不受這些人的言語影響。箴言提醒我們: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廿六4)。能夠平伏自己的心靈,放下不平的情緒,繼續安靜的生活,交託相信神,也算是一種享受生活。阿門。 神是超越世人的,只有神所做的、神所說的存到永恆,不會改變;人的一切都會改變;人無法對神的作為有所增減。能夠堅守這種認識而生活的,也算是敬畏神了。  畢業生,彼此共勉。願主基督與你們同在!阿門。

極好的無花果 (經文: 耶 24:1-7)

吳永青牧師 院長、各位老師、來賓、同學、畢業生的同學們,主內平安。 2015 年出版的一本書叫做 The Church in Exile,流放中的教會。作者驚嘆過去三十年北美教會在北美社會中被邊緣化之迅速。我來美國快要三十年了,也親眼目睹和經歷了這一變遷,特別是近期,常聽到教會關閉,美麗的教堂被賣掉,有的轉成民宅或商業用地。根植在北美的華人教會也深受其影響,唯一不同的是華人教會幾乎從來都是處在社會邊緣的,就是在美國也是這樣。不過,北美教會被流放也會直接影響在北美的華人教會。那麼,處在這樣一個變遷的時代,作為神學院的畢業生該如何面對呢?我們來看耶利米書廿四章1-7節。 兩筐無花果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猶大王約雅敬的兒子耶哥尼雅和猶大的首領,並工匠,鐵匠從耶路撒冷擄去,帶到巴比倫。」 這是猶大人第二次被擄,大約有一萬多猶大的社會精英被擄到巴比倫,好像他們被流放了。這對當時的以色列人來說是一個悲慘的經歷。聖經記載先知耶利米向他們宣講 神的審判已經有三十年之久了,但是以色列人就是不聽,惹 神的憤怒。耶利米本人也為此常常傷心流淚,「但願我的頭為水,我的眼為淚的泉源,我好為我百姓中被殺的人晝夜哭泣。」(耶九1)。回到今天的經文:「這事以後,耶和華指給我看,有兩筐無花果放在耶和華的殿前。一筐是極好的無花果,好像是初熟的。一筐是極壞的無花果,壞得不可吃。」好的那一筐是春天初熟的果子,按律法規定要獻給 神的禮物。壞的那一筐不是初熟的果子,拿到聖殿來冒充好的。神親自為他解釋這異象的含義。 那筐極好的無花果 那一筐極好的無花果,就是那前兩次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大人。在人看來,那些被擄的人很不幸,從 神的應許之地被擄到外邦,一路上受了許多的侮辱和羞愧,以及遙遠路途中的苦難。然而,讓先知耶利米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兩次被擄的人原來是 神自己打發他們去的,目的不是要拆毀而是要建立,不是拔出,而是要栽植。神要看顧他們如同那筐極好的無花果,眷顧他們使他們得好處。神說:「我要賜他們認識我的心,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因為他們要一心歸向我。」 神為什麼要揀選前兩次被擄的人,而不揀選留在猶大的人?是因為前面兩次被擄的人比其他猶大人更愛主嗎,或者更配得 神的愛嗎?聖經中沒有說。耶利米三十年的宣講,他們也是照樣不聽的。我們可以根據聖經說, 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 神的揀選是沒有錯的。從後來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 神真的看顧了那兩次被擄的人,在他們中間興起了兩位先知:但以理和以西結。雖然經歷短暫的痛苦,但之後他們在巴比倫生活安定,靈魂甦醒,心歸向 神。等到七十年他們回歸以後,果然棄絕了偶像的崇拜。反過來,看留在猶大的人,依然像以前那樣犯罪得罪 神,即使脅迫先知耶利米與他們一起逃到埃及,也還是不聽 神的話,好像那一筐壞的無花果。 The Church in Exile 的作者像是看到了北美的教會正在被逐出北美的社會中心,教會對北美的社會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影響力,心裡傷痛。如今北美教會老年化嚴重,基督教信仰在年輕一代人的心目中越來越淡化、邊緣化,好像過時了。四年前,我應邀去德州在一個教會退修會作講員。他們就說他們的孩子一上大學離開家,就不去教會了。在這方面,加州就更嚴重了。到底哪裡出問題了?我們不妨再次回到耶利米的時代,當猶大人逃到埃及後,他們仍然不聽先知的話,反而回答他說:「論到你奉耶和華的名向我們所說的話,我們必不聽從。我們定要成就我們口中所出的一切話,向天后燒香,澆奠祭,按著我們與我們列祖,君王,首領在猶大的城邑中和耶路撒冷的街市上素常所行的一樣。因為那時我們吃飽飯,享福樂,並不見災禍。自從我們停止向天后燒香,澆奠祭,我們倒缺乏一切,又因刀劍飢荒滅絕。」 (耶 44:16-18)。吃飽飯、享福樂已經成了他們人生的目標,並且以拜偶像來達到此目標。在今天,那就是掙錢、掙大錢是人們的目標。就是在教會裡,你也常聽到他們說他們的孩子多麼優秀,拿了什麼獎,上了什麼名校,拿到了什麼工作,掙大錢。很少聽到他們說他們的孩子怎樣愛主,幾乎聽不到我家孩子天天背起十字架跟隨主。比較這兩個時代,有一點是共同的:本末倒置。看重受造物,卻不敬拜造物主。 畢業生的同學們,今天是你們大喜的日子,因為你們畢業了。明天就是你們迎接新的挑戰的日子。不論你們去哪一個教會事奉,上哪一個機構作工,最重要的是忠心傳講神的話語,在時代的洪流中靠著主站立得穩,像先知耶利米、但以理、以西結一樣。若你去了一個艱苦的地方事奉,也不要灰心,也許那地方的人是一筐好無花果;若你去了一個看似安穩的地方,也不要太高興,也許那地方的人是一筐不太好的無花果。在什麼地方事奉無關緊要,只要是 神呼召你去的地方,要緊的就是用心事奉,不貪圖錢財、不追求名利,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窮盡一生作主忠心良善的僕人,榮耀主的名。遇到艱難的時候,仰望主,就是經過死蔭的幽谷也不用害怕,祂的杖、祂的桿必安慰你! 結語 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感謝主,你們在美服神學院裡努力學習和裝備,如今已經畢業要奔赴事奉的工場了。在今天北美教會被邊緣化的時代,更要你們在主裡有忠心,像使徒保羅那樣,把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願你們常在主裡面,像枝子接在葡萄樹上一樣,為主多結果子。願主祝福你們。

做一個牧者,而不是職業傳道人

潘松 尊敬的院長、老師、同學們,以及各位牧長,大家下午好! 我謹代表美福神學院第十三屆畢業生,向各位的到來表達最真誠的感謝!謝謝你們在疫情期間,仍來參加我們的畢業典禮,也感謝神學院老師同學在疫情困難的時候仍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為我們舉辦這麼好的畢業典禮!我入讀神學院的時候,什麼都想做的好,做的快。那個時候,我會覺得一個神學生和傳道人之間的距離就差一張畢業證書和好看的成績單,因為那畢竟是我們曾經努力學習、裝備合格最好的證明。直到一個月前,我發現從傳道人到牧者之間還存在一個距離,是畢業證和成績單彌補不了的。 有天晚上我寫完了一個系列講章的最後一篇。很開心,隨後我就在Youtube上找一首回應講道的詩歌。就在我試聽不同版本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很特別的廣告,通常我都會以最快的時間跳過去。可是那天我跳不過去了。因為廣告的內容是記錄阿拉伯半島的一個叫葉門的國家極端貧困的一個群體。一位父親抱著一個5歲的孩子,那個孩子餓的只有7磅的重量,幾乎奄奄一息。因為戰爭再加上全球疫情的問題,他們食物短缺非常嚴重,常常兩三天左右都沒有吃的,大人還勉強撐得住,但對於孩子卻是很煎熬的,不得已的時候只能弄點白砂糖兌點水維持生命。事實上看到一半我看不下去,直接點了旁邊的Donate的圖示。我印象很深刻,捐款地選項有6個,$1000,$500,$250,$100,$50,$25。我的心很大,第一直覺告訴我是能捐多少就多少吧,但是很尷尬,因為我發現銀行卡裏可支配的只有$95塊。坦白說我當時很難受,感覺很無力。因為網頁的最下面寫了一排字,就是5美元可以救活四個人,我想至少我也得捐個100塊,這樣可以救活80個人。但是接下來頁面出現的信息讓我很開心,因為它說可以用信用卡捐款。坦白說,那一刻我也恍惚被自己感動到了,似乎覺得自己比那個奉獻兩個小錢的寡婦還優秀,她只是拿出所有的,而我不僅拿出所有,還借錢幫助別人。然而這種優越感存在不過10秒鐘。因為就在我填完所有信息準備提交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一個穆斯林的慈善組織,錢是捐給穆斯林的。事實上這也沒有影響我,因為那一瞬間我的所有神學知識和經文儲備全部都跑出來了讓我輕鬆越過這個障礙,至少我知道神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耶穌說要愛你的仇敵,為逼迫你的人禱告;還有,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等等。但是我還是出於好奇進入了這個慈善組織的官網試圖多瞭解一下他們。就這樣簡單的動作和想法,讓這筆錢一個小時內都沒有捐出去。 原來我發現這個慈善組織的負責人每天早晨是以敬拜禱告開始一天的工作,祈禱他的神阿拉可以給他們預備充足的人力物力,他們相信神會聽他們禱告.不僅如此,他說如果螢幕前的我能夠捐款,他的神——阿拉一定報答我。當我聽到這樣的話,在那一瞬間前面我的所有經文儲備和神學知識全部破產,我所有的熱情、愛心也全都消失殆盡。對我而言,我可以不吃飯把錢給他們,也不在意他們知不知道我捐款,因為聖經說左手做事不要讓右手知道。但我在意的是,我憑著最起碼的信仰良心,出於要榮耀神,出於在仇敵中高舉基督這個目的所做的事,最後不僅沒有讓基督的名被高舉,反而被高舉的是阿拉的名字,對我而言這是褻瀆真正的神,因為他們收到捐款會感謝阿拉聽了他們的禱告。 所以接下來一個小時我只做兩件事,第一,在google搜索有沒有基督教的慈善組織專門針對這個國家的這個群體;很可惜我沒找到。第二,千方百計去證明這個組織是假的,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智力和眼力出奇的好,因為我發現視頻裏說話的父母,那些成年人每個看上去都很健康,他們比我還圓潤,氣色根本不像挨餓的,這一點跟他們懷裏的孩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完全懷疑那不是他們的孩子。就在我幾乎可以說服自己心安理得的不去捐款的時候,我的裏面突然有個聲音告訴我:沒錯,他們信的神是假的,他們的父母可能也是假的,他們組織也可能是騙錢的,但有一樣是真的,就是那些饑餓的孩子。當這個聲音出現的時候,我瞬間面紅耳赤,在極度的羞愧中把錢捐出去了。那個時候我的才意識到我的愛心有多麼脆弱和無力。我知識、神學和經驗,把我束縛在一個層面讓我比神自己更公義,更要維護他自己的名。事實上這個世界每一天需要神的護理才能夠運轉,無數的人享受陽光空氣健康的時候不也同時把他們的感謝給了假神嗎?而神卻沒有因此不給他們。 然而我分享這個故事,並不是在展示一個人的人性當中的矛盾,既可以那麼有愛心也可以那麼局限,可以那麼寬廣又同時那麼狹隘。事實上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問題,乃是我一直是一個局外人的姿態去表達愛心。這個局外人姿態不是在我發現那是一個穆斯林慈善組織的時候,更不是我在用聖經和神學說服自己的時候,而是當我看到廣告決定捐款的時候,我已經畫地為牢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了。對我而言,只要我當時把所有的給他們,在神的面前我的良心就無愧了。因為三天後他們有沒有吃的,一個月後我還會不會記得他們都似乎都與我無關,也不會太在意。因為促使我捐款的動機僅僅是我對信仰的認知,是出於一個基督徒良心,是我對已經領受白白的救恩應當有的回應。我之所以會將注意力那麼輕易的從那些饑餓的孩子轉到他們的父母和機構身上,那是因為我的心從來沒有在他們中間,對於他們的處境也沒有感同身受。而這一點恰恰今天一個傳道人和一個牧者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我要感謝那天晚上的經歷,因為從那天事實我重新審視也調整了自己在教會的身份,不是傳道人,而是牧者。 今天我們可以用所學到的知識向信徒傳遞福音真理,訓練他們最起碼的神學知識,讓他們學習聖經瞭解信仰。也可以幫助他們在教會分辨哪些是異端,哪些是我們死也要守護的真理。然而這都不是一個牧者最本質最核心最閃耀奪目的特質。因為那些我們能做的,聖經學者都能夠輕易做到,甚至比我們做的更好。特別是全球疫情的時代,信徒可以一天聽5篇講道,上三個主日學,甚至還可以線上上進入神學院進修。今天教會缺乏的不是沒有足夠的教導和講道,更不缺傳講知識和培訓他們的人,因為在網路上隨處可以找到。今天教會缺乏的恰恰是在信徒聽道後幫助他們一起行道的人,在他們的禱告不蒙應允的時候和他們一起守望的人,在他們陷在仇恨和苦毒中能夠幫他們一起走出來的人,在他們犯罪的時候,用溫柔的心挽回他們的人……而這個人,只有是委身在他們中間的牧者可以做到。他要像摩西,不僅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後與他們一同唱歌讚美神,也在以色列犯罪後可以在神面前以死代求;他要像主耶穌,不僅看到撒該悔改時和他一同喜樂,也在看到拉撒路墳墓的時候與他的姐姐一起哀哭。這樣的牧者,不是拿到畢業證就可以了,也不是所有的成績都是A就夠資格了,而是需要預備自己長時間委身在信徒中間,渴望與他們感同身,甘願向什麼人就做什麼人。這個代價是巨大的,大到我們預備付出一生的時間。就像神為了拯救以色列人,用四十年的時間訓練摩西成為一個牧者;神為了拯救我們,需要在亙古以前就計畫自己道成肉身從天上來到人間。今天我們都需要預備自己有這樣身份的轉變。當然這絕不是說成績不重要,因為沒有知識和原則,再多的愛、再多的委身也只是盲目和混亂的。摩西成為牧者之前也學了埃及一切的知識和學問;耶穌傳道之前,也是智慧和身量一起成長的。 所以我要和學弟學妹,也對和我一起畢業的同學一同共勉,無論你和我將來在任何的禾場服事,在努力學習裝備自己的同時,更要立下心志是委身在那個處境中,全身心的在他們中間,如同摩西放棄一切與他的希伯來兄弟一起,如同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與妓女稅吏、罪人同在一處。以真理為原則去愛他們,以愛為目的委身在他們中間去彰顯真理。做一個牧者,而不是職業傳道人。

复前行,欲窮其林

王春媛 尋常的冬日里,迎來了新一屆的畢業季,沉悶的疫情,阻擋不了學子們前行的步伐。 今天,我特地去了一處公園,記得第一次去時,我並未有感,它哪是海呀,分明是一片並不湛藍也不寬闊的鹽鹼地, 四周雜草叢生,也不見芬芳艷麗的花兒,僅有的幾處柵欄,也呈現著陳舊的顏色,哪有令我心馳的神往呢?可,我的朋友卻很享受這的景緻與寧靜。 探究之心驅使我第二次來到這裡,來尋找它的美。當我安靜地佇立著,展望出去,竟被驚艷到了:遠山倒映在水中,呈現出不同層次、不同顏色的別緻,藍色、淺淺的粉色與淡淡的白色相映,且漸漸地向岸邊陳鋪。在水草中,我竟然還看到了兩隻反嘴鷸,它們棲息在那裡,悠閒自得,這樣的美即刻被雕琢而定格,之後,所呈現的一切美好,都是在靜態中捕捉到的。這一刻,使我聯想到我的“美福之旅”,一路走來,宛如我在這裡所感受到的,它們竟如此相似。 我在國內較為傳統的家庭教會中成長,有著自我的原則與前設,且帶著護教者的心態來美福讀書和生活。初來之時,並未發現“神學之美”,只淡淡地與它保持著該有的疏離,聽課時,常常帶出各樣的問題與困惑,且越來越多。譬如:《雅歌》的作者不是所羅門王嗎?何時成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述員的陳述了呢?為何要在釋經與解經上接受各宗挑戰,並投身於批判性釋經呢?這些問題實在有悖於“我的傳統“。而老師經常拋出的話題,在我看來,都是對“傳統”帶有挑戰性的!我常常暗自在心中祈求:“老師,您可不可以顧及一下這顆脆弱的小心臟呢?它是承受不起這樣的問題的!” 因而,在第一年的課程學習中,我幾乎沒有獲得什麼,甚至感到索然無味,就如同我第一次到這個公園一樣,平淡無奇。 但感恩老師們,他們就像我的朋友那樣鼓勵我繼續探索,直至要我發現且享受“神學之美”!當問題與困惑累積越來越多時,我開始學習思考與探究,在此過程中,最大的動力竟是來自作業所帶來的“壓力”,最大的樂趣竟是往返於“天道書樓”,最大的收穫乃是來自課堂中的學習、討論與互動及課後的思考。讀書與學習打開了我的眼界與思維,這一年,我迅速成長,渴求知識的心亦愈來愈強烈,因為我實在太想去了解——這位偉大的神與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互動?這奧秘如何在聖經中向我們表述?如果說,神是最好的作者,祂又如何向當代的我們默示聖經呢? 正如老師在講授《傳道書》:“在勞碌中享福,並要在其中敬畏神” ——即“聖經就是生活”,透過“靈命塑造”課程我學會了獨處,經常去hiking,欣賞且享受到了“獨處之美”、“神的創造之美”和“與神同在之美”! 今日的我,真的被驚艷到了!我頓悟了老師們在課堂中所言——知識,是無止境的循環! 探索的旅程是充滿冒險與勇氣的,無論是學習的夢想,還是做一件事的夢想,或是現今與將來傳道者的生涯,都需要投入與專注!這種充滿期待、經歷困惑,甚至還需衝破自我的過程,才是真正令人喜悅的!因為這一切神都看在眼裡,祂必賜下豐盛的恩典! 此時,只想繼續探索,無論是知識還是道路——“复前行,欲窮其林”!感恩老師們投身於教導的行列,感恩同工們在美福大家庭中對學子們的支持,願一路心懷感恩,一路繼續前行!

重新學習

胡宣誼 雖然從小接觸基督信仰但並未有完整裝備理論的學識,尤其現今基督信仰雖然看似強大但實則已漸漸式微,所以常常在面對外界對我的信仰有所批評時會顯出內在或外在的慌張,摸不著頭緒來為我的信仰說出強而有力的話語來感動人並進而影響,來讀神學院後告訴自己:重新學習。 讀書的期間看到自己的不足與欠缺的地方,聖經理解力不足,文學造詣缺乏,還有上講台分享有天然的恐懼等等…… 美福神學院全面的安排神學教育課程,也循序漸進的訓練成為傳道人應習得的裝備。感謝神,祂帶領我的眼睛看見祂自己的豐盛,開拓了我狹窄的思想空間。感恩在過去的學習中,得神學院老師們以及同學們支持及幫助,積極參與課程及認真的學習,我也漸漸掌握到當中的運作方法及作業的技巧。 但也盼望在未來的日子,更能夠在神學知識有更多的獲得及有所突破,這是我的第一個得著。 第二個得著,是現今因著疫情的緣故,改變了世界原有的秩序,接連教會也重大的變化。在美福神學院選擇福音傳播課程,剛好銜接運用這次因著世紀大疫情而興起的網路事工,網路事工也開啟了另一個全新宣教禾場。網路這種超越時空的限制,也打破教會的區域限制,面對自媒體當道,大家手機拿起來都可以直播,利用聖經的話語幻化文字﹑影音,宣揚福音更是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透過網路,向眾人見證上帝。在信仰上有許多想要提升的期許,並認識自己的有限才能,求神擴張我,不斷學習實踐神的話,依靠神超越自己的限制,長大成熟成為神合用的器皿提早做好準備,好好在網路傳播福音事工上耕耘,才能處變不驚,為神作光作鹽。     

關懷無家可歸者

林慧瑾 「….其次就是要愛人如己…」(太廿二39) 感恩節前與定居在夏威夷的妹妹電話閒聊時,不自覺得提到了送出愛心暖暖包給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幾番思考討論後,想到因為疫情,學校無法去孟加拉短宣,難民營短宣。便興起發動學校同學一起來送愛心包的主意。 經過院長同意之後,畢業典禮也告一個段落後開始積極籌劃。 因為是第一次以學校為單位來準備愛心包,但因決定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無法讓同學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籌備的討論。此外因疫情各城市有相對應措施來收置流浪漢,原來散布各地的流浪漢似乎有聚集camp site。 在愛心包中,我們準備了兩份福音單張,幾份口罩,些許的食物,energy bar,及一條小毯子。其中小毯子的絕大多數是由同工及同學製作的。 從我過去的經驗來說,有些的時候有些流浪漢是拒絕我們的愛心包,甚或有一些語言態度上負面的反應。另外在我們要去送愛心包的前一週幾乎天天下雨。感謝主聽我們的禱告,當天不僅是大晴天,更是讓我們遇到接納我們愛心包流浪漢。我們也發現原來在我們學校附近就有這麼一個大的homeless camp site。甚至有的同學在回程的路上還提及或許我們這樣一個送愛心包建立成為學校的傳統,有同學注意到原來他們缺少乾淨的水變建議我們下次為他們準備一加侖乾淨的水。 把愛分享出去,將耶穌的愛送出去送給需要的人。不是把我們剩下來或多餘的時間,拿來作在耶穌身上。而是把我們省下來份,特別留下來的分享給需要的,貧賤的。我認爲這是在慶祝耶穌誕生時,特別會為神所喜悅的事。 「周濟窮人的一無所缺,視而不見的受咒詛」(箴廿八27)

曠野蒙恩記

程國儀牧師 普世新冠疫情的暴發,改變了我們以往的生活方式。 居家封城社交距離,使慣於大城鬧市生活的人如身處曠野。在獨家居住近二年中,深深感謝神的恩典,正如耶利米書上(31:2)所說的: 耶和華如此說:「脫離刀劍的、就是以色列人,  我使他享安息的時候、他曾在曠野蒙恩。」 首先感謝主的保守,直到如今仍然平安康健,就像「脫離刀劍」一樣。 其次,居家隔離,家人相處時間也增多了,我們常常一起購物,一起步行小區,一起禱告及交談,天倫之樂,遠勝從前。同時藉著科技工具,我們能與千里之外的人見面交通。我家原有六兄弟姊妹,每隔二三年約見一聚,因為已有三代同堂,每次相聚都大費周章。不料疫情中發現了 ZOOM,可以在家會談,現在我們每兩週 ZOOM上家聚,暢談家常生活數小時,更可以禱告、見證、和傳福音,真感謝上主! 再者,個人時間空間也多於以前。安靜主前、與妻靈修、看書進修、備課教學,都非常享受這種隱隱於市的生活。我們夫妻兩人定下每天步行一萬步的目標,而我早上在小區約走五千步,同時默想主話和操練行禱,享受與主同行。 我們在「享安息的時候」同時也「曾在曠野蒙恩」,正如神說: 我曾在曠野乾旱之地認識你… 後來我必勸導他、領他到曠野、對他說安慰的話. (何西亞書13:5,2:14和合本) 然而,無論鬧市曠野,人仍然要聽神的道(路加福音5:1) 在日子如飛而去的兩年間,神為祂呼召我自由傳道開道路和江河,使我雖然退下全 職牧會,卻能越發廣傳神興旺的道(使徒行傳12:24)。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 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以賽亞書43:19,和合本) 講道(粵語﹑國語﹑和英語):過去二年內證道超過二百次。 教導課目:教牧學、講道學、聖經輔導學、建立門徒信心的新約書信、建造靈命的羅馬書 等。 天道講座:「如何建立深密的關係—良好溝通與處理矛盾」;「如何幫助孩子渡過哀傷 期」;「又惱又愛的饒恕真理」;「重整新常態下的家庭優先次序」等。 其他講座:「聖經靈食譜」、「活出信仰: 靈命歷程」、「靈恩運動和運用恩賜」、「跟 隨耶穌彼此關懷」、「親近神:屬靈生命成長的實踐及秘訣」 傳譯:天道聖經講座,美南浸信會宣教資訊"TOTM"(週二一團隊一使命) 牧養:婚前輔導和證婚、婚姻輔導、靈性指導、讀書會、和作教會顧問  隨著疫情漸漸改進,各種聚會開放,我除了在美福教課之外,每月有兩週末上沙加緬度去幫助華人恩典聖經教會粵語部。能夠事奉,足見神恩。神既開道路江河,我也決志回報主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慕年,壯心不已。

美好的祝福

方以琳   2021年底,在美福神學院的教牧碩士學習將暫告一段落。回想學習期間的一幕幕場景,就像一張張絢爛的剪貼畫;而與老師同學相處的點滴,就像一部部精彩的電影… 這些,終將串連成永恆而美好的記憶,播放著我們的快樂和憂傷,記錄著我們的努力和過往,見證著我們的友愛和成長!         在美福神學院學習的這兩年,雖然有著不易和艱辛,但留給我更多的卻是心存感激,因為它讓我收穫了很多…… 我很感恩,神讓我在剛開始神學的道路上,就學習到熊潤榮老師的《靈命操練》的課程,知道基督徒的人生是一個靈程,所以就需要有一個靈命操練的過程。在慢慢地跟著操練的過程裡,我開始意識到什麼是真正的安靜下來,什麼是安靜的等候與神的會面。在熊老師的《教學研經》的課程中,通過他的示範和教導,我不僅學習到成人主日課程備課的重點和方法,更讓我知道了教導聖經的目的是傳揚基督,而教師更需要盡心竭力的備課。就像歌羅西書1:28-29節告訴我們的一樣:「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誡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我也為此勞苦,照著他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以前的我深覺《五經》深奧難懂,常常「望五經而怯步」,在熊老師深刻的講解中,發現這五卷書所涵蓋的真理和啟示真的是非常豐富而且重要,它將神的啟示、誡命、律例、典章明明的告訴我們。雖然這幾卷書是距離我們三千多年前寫的,但是往往也與我們現在的基督徒直接發生關係,引人深思。黃羅以老師講解的《新約書信》細緻到位,幫助我對保羅書信和其他書信的內容、寫作背景和不同教會當時所面對的問題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並啟發我們明白不同書信作者寫信的目的和教導。范梁傳道教授的《佈道學》幽默風趣而實用,結合疫情下的電話佈道的操練,真的是讓人領受到很多。靠著為我們創始成終的主,只要你願意去挑旺傳福音的火,任何環境和條件下,神都能親自動工,籍著各樣的機會將福音傳開。 …         加州的陽光,總是格外明媚。願神在每一個美福神學院師生的人生道路上的祝福和帶領,都像加州的陽光一樣炙熱而明亮。雖然從畢業這一天起,有人的路途已然開闊平坦,有人的路途轉向崎嶇不平…… 但我們作為要服事主的僕人,始終要保有那樣一份不變的初心,就是基於對上帝的感恩!因著這份美好的信心,你才能堅定勇敢的走下去,去幫助造就更多有需要的人!若干年後,當我們白髮蒼蒼回顧過往的時候,願我們都能由心而發這樣一句感慨:「主啊!孩子謝謝你的揀選!孩子無愧于你的呼召!」(隨附一首自由體詩) 時光的巨人, 斑駁了似水流年; 振翅的飛鳥, 漣漪了平靜湖面。 誰說, 隨風而去的是曾經, 如水而流的是過往。 歲月裡的那聲聲感嘆, 依然清晰縈繞於耳畔。 嘆時光過盡,功名未立; 感歲月無情,盛年不再。 年少時的夢想, 平凡卻深刻; 心底里的感動, 漸深而清晰。 但願, 那初生牛犢般的勇氣, 那依然不變的初心, 始終伴隨著你我, 一路披荊斬棘無往不前, 找尋夢中的那個“伊甸園”。 耳畔的秋葉緩緩地飄落, 記憶裡淌滿了風景…… 終有一日, 智慧將取代年少的輕狂, 勇氣將消滅過往的軟弱, 堅韌將代替曾經的笨拙, 連同回憶裡的稚嫩與不足, 一起茁壯! ! ! 時光裡的巨人啊, 可否, 肆意張揚地來,溫柔繾綣著退? 請你, 滌蕩走心底里的顆顆塵埃, 沉澱下歲月中的熠熠生輝! 駐足、離開…… 惟祂指引我們的腳步; 相聚、道別…… 惟愛與感動凝固成了永恆。 那一份牽掛,這一聲問候: 親愛的你(們),珍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