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生活與差異的處理

邱清萍牧師 今年是馬丁路德改教運動五百週年,該運動可說是復原派(Protestants)的原生家庭,當日領袖如何處理教會中的差異與衝突,多少影響了我們今天教會的生活方式。教會有衝突不希奇,初期教會就有,改教運動裡面也有,教會歷史有更多例子。其中領袖如何處理差異是很重要的環節,差異有不同的層次,需要不同的處理。 不同層次的差異。差異有不同層次。馬丁路德在與改革家慈運理對聖餐意義的領受不一樣,而引起爭辯。後來發展為路德宗和改革宗,關鍵是兩個宗派的人是否能保持在主裡面的和睦與相交。十七世紀德國路德宗神學家Rupertus Meldenius寫了:「在基要事上,合一;在非基要事上,自由;在一切事上,愛心。」(In essentials, unity; in non-essentials,liberty; in all things, charity)。這句話在教會有張力和衝突時,能作為指導的方針。 「基要的真理和基礎性的事,持守合一」: 尼西亞信經指出基要的真理是甚麼,也是教會和信徒合而為一的基礎。除了基要的真理,教會生活的方向與目標、核心價值也是基礎性、原則性的東西。 「次要的事和應用的細則,容許差異」: 羅馬書十四章提到當時信徒在教會生活有不同的看法,起了紛爭,如吃素、守主日等問題。保羅先肯定一些大原則,如信心、神的主權、還有愛心的原則。之後,就可以接納差異,有人只吃蔬菜,有人甚麼都可以吃,兩者都蒙主悅納。 今天,教會是否要建堂、開執事會用甚麼語言、教會是否要辦中文學校等,這些都屬聖經真理的應用,不同的教會都可能因情況及需要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所以要有彈性所以要有彈性,容許差異的存在。保羅指出教會在這些事上:三不要—不要辯論、不可論斷、不要輕看。三要:彼此接納、意見堅定、感謝神。 教會生活有差異不一定是壞事,宗派之間有差異也不一定不好,只要在基要真理和基礎性的事上合一,次要的事和應用的細則神也容許我們存異的。重要的是在處理的時候要盡量真理與愛心兼容。 處理差異的智慧—解讀人、判斷事 。 多數教會的衝突的成因或直接的誘 因是在處理的過程中解讀人、判斷事出了問題。十六世紀的重洗派 (Anabaptist)本來是跟隨慈運理的門徒,他們覺得教會很多傳統都要廢除,慈運理和其他領袖認為先要教育群眾,幫助他們明白真理。但Conrad Grebel、Felix Manz等人認為他改革得太慢,不應再等,結果引起殺身之禍。今天教會領袖也會因對某些事情的輕重緩急判斷不一樣,產生矛盾。 解讀人。我們對自己和別人的表現有兩種歸因。內歸因是個人的特質、動機、態度等;外歸因是客觀環境的因素。衝突發生時,我們解讀別人的問題,多用內歸因如個人的弱點與個性等。但對自己的問題,則以外歸因—客觀環境因素來解釋。例如某弟兄祟拜常打瞌睡,旁人多以內歸因來看他,指他無心敬拜,靈性軟弱等;他自己則可能以外歸因來解釋,室內空氣太悶熱,或牧師講道太差勁。誰對誰錯呢?有趣的是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會倒轉過來,對自己會用內歸因:「是我的功勞」;對別人會用外歸因:「他有岳父幫助當然會成功」。人的天性對己寬,待人嚴;高估自己的優點,低估自己的弱點。難怪耶穌說:要愛人如己。 判斷事。在情況不確定時,我們會運用直覺及過往經驗來作判斷。例如青年牧師提出購買電子琴,鼓勵青少年人參與事奉。有執事認為不應買,年青人只有三分鐘的熱度。青年牧師說自己當年就是因教會買電子琴學習事奉,沒有離開教會。兩個人的經驗未必是最重要因素,更重要是有沒有人負責青少年音樂事工,培訓和帶領他們。 另一判斷的根據是「框架效應」。以色列十二個探子窺探迦南回來,十個探子從負面表述,引起群眾大聲哭號。在教會衝突的過程中,吃虧受傷的一方會把對方愈描愈黑,引起別人同情站在他們那邊。他們不一定故意說謊,但為了自我保護而誇大對方過失,或避重就輕。這都是沒有充足的尊重真理。難怪有人說:在戰爭中首先傷亡的是真理。 總結:我們要有自覺,對自己的解讀與判斷有反省的過程。耶穌說:先要除去自己眼中的樑木,才能看得清楚。屬靈的人記憶也會有偏差,知識的掌握也會不充份。能謙卑自省,承認自己有可能錯是成熟的表現。教會改革的運動仍需繼續,讓我們求神先改革我們自己,從內在生命開始到與人的關係,這樣教會的改革才能真的到位。(本文取自邱牧師一月廿一日在美福神學院主辦的研討會講道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