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美福讀舊約

黃瑞珠(Ruth) 我們大家都知道,舊約是新約的根基,新約是舊約的呈現。 因此讀好舊約聖經非常重要,但要讀好舊約聖經談何容易。 其中要查考的資料實在太多,怎樣在系列繁多的資料中找到核心價質且有權威的東西就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單就年代時間,要叫你死記硬背,就非把人逼瘋不可。 但在熊老師的課堂上讀舊約摩西五經、耶利米書、歷史書等,都沒這些困難。上老師的課,好像在聽故事,但故事不是順著講,而是在聖經中將故事的來龍去脈分析出來講。 啟發你、教你怎樣讀舊約,讓人興趣盎然。 常是一個課程上完了,直呼不過癮、不滿足、要再聽。 如:查考《申命記》寫作年代,這是很多學者在做的事。 我們做作業,查考寫作年代,可從中瞭解作者寫作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的心境和要表達的心意。 眾所周知,《申命記》是律法書、是摩西在摩押平原重申以前的律法(利1-27章)。 因為是「重申」律法,故要將四十年前頒下的律法,重申在第二代選民當中。 從這角度來看,申命記也是符合現代人的書,它指引我們思考「時代轉變、聖經、信仰」三者的關係。 重申的律法書,對新一代的以色列民來說不是久遠過時的,對今天的我們何嘗不是? 如申命記22章,講的是十誡在日常處境的應用,新一代以色列民進入迦南地生活後,要把十誡的原則應用出來。 十誡講到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貪戀人的妻子; 也不可貪圖人的房屋、田地、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等等(申五18–21),現實生活中有細節、案例等,摩西在此提醒以色列民要怎樣做。神要建立以色列這個「祭司國度及聖潔國民」,也是一個充滿愛的國度,既神聖化又人性化。 同樣,更在今天藉主耶穌來建立新的教會——「君尊祭司,聖潔國度」。 因此,深入地讀律法書,就能讀到神的心意,更加明白耶穌道成肉身的目的。 過去與現在的張力從曠野的新生代就有;新約時代法利賽人挑戰耶穌說:「這些誡命中哪條最大?」誡命給我們的感覺往往是不可行,做不到。但耶穌的回答很精彩,說:第一,要盡心、盡性、盡意愛耶和華神——回應了十誡中的頭四誡;其次也相仿,就是愛人如己——回應了十誡中餘下的六誡(太廿二37–39)。所有的誡命(律法)都歸納在這兩條總綱裡「愛神愛人」!也就是一切當在愛的前提下去執行就能做到了…摩西對新一代選民重申律法,耶穌更是親自道成肉身對我們重申律法。怎樣做人、怎樣與鄰裡相處,包括衣、食、住、行等律法準則,神都為我們想到。其實,這些 EQ 都早在這律法裡了。 神為什麼頒佈這些律法? 並不是用這些律法去壓制人,而是要釋放人,讓人知道事情怎麼做才是最好;怎樣做可以在地上生活長久,並且大大發旺,治理全地。 西元432年,第一本拉丁文的《摩西律法之書》讓十誡成為英國人制定民法的基礎。 在890年,摩西十誡及耶穌的律法成為英國法律規條的基礎,以及英國自由的基石。1215年以聖經為基礎的英國法律,擬成了英國大憲章——也就是美國憲法的始祖,它維護了上帝所賦予英國百姓自由以及基督教會的權利。讀舊約就如新約所言:「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約八32)。因愛我們永不改變的上帝是創始成終的上帝,所以無論世代如何改變,神的話語永不過時!

我們是神的兒女

趙春萍 感謝神的引領,我於2021年10月走進美福神學院,選擇了福音傳播,開始系統學習聖經。因為相信我們是神的兒女,我想知道,作為神的兒女,我們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我是一個初信的基督徒,以下的經文給了我答案,希望分享出來。而這分享我想應該是從「神的愛」開始。 一, 怎樣才能成為神的兒女?        • 神是愛        羅馬書五章8節: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 耶穌基督是救贖,除他以外別無拯救        彼得前書一章18-19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着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着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       • 只要信,就能成為神的兒女       羅馬書八章16-17節: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       • 應許是從神而來的        使徒行傳二章39節: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神所召來的。      • 神行拯救的方式       賜下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罪得赦免,使我們不再被罪綑綁,身,心,靈都得自由。        羅馬書五章8節: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二, 怎樣做神的好兒女?        彼得前書二章5節: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着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        哥林多後書一章3-4節: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

重生

黃樂歌老師(Lois Huang) 有許多人認為基督教很好, 因為它教人做好,他們星期天有時間也會去教會聚會,也稱自己是基督徒,但是對基督教所說的「重生」這個詞卻很陌生。「重生」是什麼?它對基督教信仰很重要嗎? 約翰福音三章一至二十一節記載了一個故事是關於耶穌與一位法利賽人叫尼哥德慕的對話 。根據作者對尼哥德慕的描寫,這人不是一個等閒之輩,他是法利賽人,說明他從小就受猶太教的訓練,精通摩西五經和猶太人的禮儀和規條;他不僅是一個猶太人的官,他還是一位猶太人的老師(「先生」 3:10)。 「這人夜裡來見耶穌」(3:2)。他為什麼夜裡來找耶穌?因為白天事務纏身走不開? 因為不想讓人看見他與耶穌見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約翰福音的一個突出描繪手法是運用對比,如黑暗與光(光明),地上與天上,永生與滅亡,從肉身生與從靈生等等。凡不認耶穌的都在黑暗裡,所以尼哥德慕在夜裡來找耶穌可能是作者把他歸屬於不認識耶穌 ,仍活在黑暗裡的那一類;再有或許他真是不想讓人看見,所以夜裡去找耶穌。 作者沒有清楚告訴我們尼哥德慕來找耶穌的目的,他見到耶穌時的開場白是:「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蹟、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 」(3:2)。尼哥德慕的出現是緊接耶穌在迦拿婚宴行的神蹟(參看約2章),所以他是聽到或看到了耶穌所行的神蹟,他確定耶穌是從神那裡來的(3:2),而且他認耶穌是 老師( 「拉比」)。 他對耶穌有這樣的認識耶穌一定很高興,對嗎?但沒想到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 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3:3)。耶穌不但沒有稱讚他有悟性,似乎還答非所問地談到「重生」和「神的國」。耶穌的回答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耶穌是接著尼哥德慕的話,要教導他進一步認識耶穌。耶穌的回話基本意思是:我是從神那裡來的,也就是從神國那裡來,(耶穌認為尼哥德慕作為猶太人的先生應該有神國的概念),可是神的國與你無份因為你沒有重生,只有重生才能看見和明白神的國(3:3,6)。耶穌與尼哥德慕整段的對話內容就圍繞著「重生」,可惜尼哥德慕當時聽不明白。 一個法利賽人,精通聖經,又是猶太人的先生,可以教導別人聖經的道理,並且他也信耶穌是從神那裡來的,可是即使具備了這些條件卻與神的國無份,耶穌說他需要重生。今天我們可能也以為擁有聖經知識,了解各種神學理論,週日去教會聚會,就是重生了。 「重生」在希臘文裡是兩個字 gennethe anothen,也可以翻譯為 「從上頭生」。耶穌告訴尼哥德慕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人若不是從水和靈生的不能進神的國(3:5-6)。「水 」指的是潔淨,罪得赦免;「靈」與風在原文是同一個字根pneo,所以耶穌在對話裡用 「風」作比喻來描述一個重生的,也就是從靈生的人,「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 、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3:8)。這比喻意思是 人能感受到風,但是看不到風從哪裡吹來。同樣,重生的經驗是聖靈在人裡面工作,肉眼看不到,但是心靈卻可以感受到。認耶穌是從神來的不算重生,連魔鬼也認耶穌是神的兒 子。重生意思是從上頭生的,是新造的人,有聖靈住在裡面,生命有了改變。雖然我們活 在世上逃避不了罪,但是一個重生的人的特徵是對罪敏感,會愛慕聖潔的事,心裡渴慕過討神喜悅的生活,並且外人也會看出這人的思想言行與眾不同——這就是重生。 在對話里耶穌接著用摩西舉蛇為例教導尼哥德慕怎麼重生。在摩西時代以色列人得罪神, 受到神的懲罰難逃一死,神叫摩西做一銅蛇把它舉起,凡仰望銅蛇的就得救,(民 21:4-9)。耶穌告訴尼哥德慕他也必照樣被舉起來,指的是他要被釘十字架,叫凡仰望十字架(耶穌)的人可以得救,意思是要與耶穌接上關係才能得到救恩;因為神愛世人, 賜下他的獨生子耶穌,叫信耶穌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3:14-18)。 「重生」 是進天國的先決條件。朋友,您重生了嗎?與耶穌接上關係了嗎?祝愿您經歷到生命被改變!

走入心靈曠野

李曙明 《聖經》是一部在曠野形成的經典。每次閱讀時,都會對曠野中的故事和偉人產生痴迷。 亞伯拉罕因著信,跟隨上帝的呼召,從最繁華的城市吾珥經歷過百年曠野磨煉,憑著上帝的應許和自己的信心成為了多國之父;摩西因為解救同族弟兄殺人,從榮華富貴的埃及皇宮逃到了曠野 ,牧羊40年,在焚燒的荊棘遇到了上帝,被呼召,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完成了從王子到牧羊人,再到神的僕人角色轉換;以色列人見證了上帝在埃及行十災的大能後,在摩西帶領下出埃及, 過紅海,在上帝的雲柱、火柱引領下,經過曠野四十年洗禮,進入了應許之地;大衛在曠野中成長成為以色列的君王;施洗約翰在曠野中呼喊,開拓主的道路;即使是道成肉身的主基督耶穌, 也是在曠野中完成了40天的禁食與魔鬼的試探。可以說,《聖經》中的曠野就是靈性操練的代名詞,就是遇見上帝的地方。 在無盡的曠野中,凸顯人的軟弱,但也因為遇見神,依靠神使人堅強。這裡有茫然無助的人性悖逆與黑暗,也有電閃雷鳴的靈性光輝與救贖。曠野中有多少荒蕪與缺乏,上帝就有多少恩典與豐富。以色列人說:「耶和華遇見他(以色列人)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 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申三十二10) 初期教會時期,基督徒飽受迫害的時候,無數的信徒放棄所有,走入了杳無人煙的沙漠,尋求與主同在,與神合一。即使是基督教成為國教後,依然有數百萬的信眾主動放棄屬世的榮華,成為了一無所有的沙漠修士,他們堅信:上帝在曠野中,魔鬼也在曠野中。在沙漠中,是與魔鬼征戰的前沿陣地,也是遠離塵世,親近上帝的地方。 曠野代表一個旅程,若要靈性的昇華,必然要走入沙漠,只有在這毫無隱藏的環境中,才是靈性的淨土,才可以看到真正的自我,尋求到內心深處 的「真我」,才可以坦然無懼來到上帝的面前 。今天的信徒,無法從物理環境中進入曠野,但是在這浮躁喧囂的世界中,我們的心靈是何等的干涸,缺乏信望愛,和沙漠又有何區別?在這裡充滿了各種來自於肉體的慾望,情緒的無常,各類思想學說的誘惑。魔鬼就深藏在我們的內心。可上帝的天國也在我們心裡,主曾經教導:「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路十七21) 沙漠教父們在沙漠中與魔鬼征戰,與上帝相遇。今日讓我們將關注世界的眼目轉離,將貪戀世俗的心放棄,走入心靈曠野,開始靈性朝聖之旅。其中會有狂風暴雨,魔鬼猛獸,但也必會有上帝的雲柱、火柱相隨,有缺乏必有恩典,有痛苦必有安慰。 亞伯拉罕的曠野是百年,摩西的曠野是80年,我們心靈曠野是終生,因為穿過這段曠野,必有上帝的應許之地—天國。安靜下來,放空自己,回歸內心,開始一段靈性之旅,改變就從此時此刻開始。

主要我願

戴友良 Daniel 從我要、非我願,到主要我願,三年來一路經歷神奇妙而信實的帶領! 2019年8月,我和上海Leo弟兄結伴,送兒子Mark及他女兒Annie來到Indiana,參加他們八年級入學儀式。酒店安頓後,我們就開始尋找教會,找到印城華人教會 (CCCI)。這次行程只安排了兩週,把孩子安排妥當,我們就回上海了。 2019年11月11日,我和妻子過來陪讀三個月,租了靠近孩子學校的一套公寓。回程機票訂在2月3日,但1月下旬中國新冠疫情爆發,沒過幾天就收到機票取消的通知。 這時我們面臨一個難題:公寓需要續租嗎?萬一機票又取消怎麼辦? 感謝主!這時兒子原來的美國homestay家庭看到了我們的需要,主動邀請我們去 他們家住。去之前我開玩笑說:「如果機票一直取消怎麼辦?」主人幽默回應:「你們可以在我家住一年。」真是求主記念他們的愛心! 3月,美國疫情開始蔓延,我們覺得兩個家庭住在一起風險增加,雖主內相處融洽 ,但住一個多月了,多少影響到人家。正頭疼何去何從,真是感謝主!我在教會粵語堂認識了一位老牧師,他敏銳地看到了我們一家的需要,就發信息問候。後來老牧師給來信息:「我們家車庫樓上有個地方,是獨立空間,你們可以先來看看,如果不嫌棄 ,可以搬過來住…」於是我們一家搬到老牧師大院,繼續訂機票。臨近出發還是取消 ,一共折騰了六次。疫情期間,兒子也進入青春期,一家三口同居一室,夫妻、尤其父子關係真是面臨試煉。但感謝主!靠著神的恩典,真理的引導,聖靈的提醒,還是走出最艱難的時期! 疫情讓我進一步明白: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之前做的所有計劃全部推倒。也將我們這個家庭帶入一個前途未知,但內心充滿盼望的未來!我和妻子多次禱告尋求後做了一個決定:留下來陪伴兒子度過高中四年。請律師遞交了學簽申請,等待了漫長的17個月,終於2022年2月拿到F1/F2學簽身份。 在等待期間,我萌生讀神學的想法。回想2015年在上海信主以來的一些經歷:初信主時就在弟兄的彼此鼓勵下一年內通讀一遍聖經;2016年63歲母親因罹患肺炎短短三個月撒手人寰。至親的離世、幾百萬人因疫情失去生命,帶給我對人生意義更多的思考。聖經也逐漸改變我的觀念,原來想抓住的一些東西顯得沒那麼重要了,個人靈性增長、傳福音、搶救靈魂越發成為我的生命意義! 2021年4月25日CCCI粵語堂主日,牧師講了一篇「主要,我願」的道,就是主耶穌要用小驢駒,騎著它謙謙和和進入耶路撒冷。結束有一個呼召環節:誰甘心樂意效仿小驢駒,請舉手!我心跳加快,腦海有很多念頭:我可以嗎?我真的願意嗎?… 最終沒有把手舉起來! 5月2日CCCI中文堂主日,主領牧師同樣講了這篇信息「主要,我願」,這次當主領牧師發出呼召時:我強烈感受到內心被聖靈催逼!我知道:主要用我這卑微的器皿 !我此時腦海只有:我願意!於是毅然舉起手來! 5月9號CCCI南堂主日,我和老牧師夫婦一起去,真巧,還是主領牧師這篇「主要 ,我願」的道。連續三個主日,三個不同堂點,聽到三次同樣的信息,我堅信是神對我特別的呼召!絕不是偶然,主透過人事和環境改變我心,尤其過去兩年多,神透過老牧師、師母的人生經歷,愛心榜樣,對我是最好的門徒訓練,讓我生命得到建造! 既然蒙召,就不後悔!我於2022年8月30日來到加州美福神學院開始接受裝備 。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用繩量給我的地界 ,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詩16:5-6) 認識跟隨主是我和全家最大的福氣!親愛的主:我願效法小驢駒,被主陶造, 合乎主用,榮耀主名!

我的侍奉故事

朱茹傳道 從美福神學院畢業後,一直從事教會的音樂事工,現已四年有餘了。記得在美福神學院學習時,所學唱的詩歌《一切都是恩典》。這首歌曲,卻使我難以忘懷。也常常是我默默吟唱的。其歌詞如教導一般。並且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之中。這恩典之約使我心有喜樂,能夠坦然面對困境,跨越每一堵高牆,經歷神廣闊無際之愛。 四年來的經歷,就是神恩典的記號。能夠把在學校學到的聖樂知識,帶到教會的服侍中, 是一件美善的事情,雖然面對不少的難題和困擾,但是卻也經歷了神恩典的預備和幫扶。好像是神對我某種形式的賞賜,籍著美妙的音樂。可以滿足人們心靈的空虛,驅除心靈中的憂傷和煩惱。而進入到美好的心靈空間,新生活的藍圖藉此展開。帶給人們心靈的舒緩和平靜。信仰於是進入到生活之中了。 一位從上海來的老夫婦,來美國已經有三十多年了,但卻沒有信主。一天夫婦偶然進到我 們教會,正是音樂崇拜的開始。我在彈奏讚美詩《主禱文》。這首詩歌是為了安靜信徒的心,預備禮拜的開始。他們聽到了我彈的這首讚美詩。琴聲的美妙、莊嚴、猶如天使的牽手,引導他們坐下來,安靜的和眾人一起唱起來了。我想他們是從內心所發來的聲音。他們微笑的表情。使我看到了神榮耀。事後我和老夫人交流,她說沒想到讚美神的歌這麼好聽,使人感到心中有喜樂。從此後,每逢週日聚會,他們必會來參加聚會,並且還參加了每週的查經聚會。通過聚會和查經他們得到了主的恩膏,並且受洗歸於主。 音樂的事工除了引領眾人歌唱讚美之外,也是我學習配合不同樂器以及演奏員之間合作的好機會。不同樂器相互協調所產生的共鳴,使得讚美神達到更好的效果。教會有一位年輕人。來教會時只有十五歲,他和他的媽媽都不信主,來教會參加聚會,只是為了參與音樂事工。通過和鋼琴一起的伴奏,把學到的架子鼓的技能,用於實踐當中。他喜歡節奏快的節拍,由於年紀的關係,我的節奏總是慢些。在練習敬拜詩歌時,會產生不適應的感覺, 我便有了困擾和不安。如何適應和不同的人合作,就成了擺在我面前的功課。雖然令我迷茫不解,卻也是一門新的功課,就是協調和配合。 另一首校歌《雅比斯的禱告》的歌詞又一次的迴響在我的耳際。其中的歌詞說「開闊我的胸懷,滿足神賜給我們的界限」。這歌詞好像提醒了我。我的眼界還是沒有打開,胸懷如何能夠開闊呢。打開眼界是打開心懷的開始,我認識到彼此的配合,是極其重要的合作能 力。不是為了表現自我,而是為了傳福音。帶領人相信主,我立志要學會順服的功課,為神作美好的見證。激起年輕人為神做工的熱情,神的榮耀在彼此的合作配合中彰顯出來。有此認識後。我們合作練習詩歌時,我都會接受他的建議,和他配合協調。使我們的音樂事工,充滿神的榮耀。後來這個年輕人已步入了大學,開始領會到了神的救恩,並且願意接受神的呼召。福音籍著音樂慢慢的在他的心中滋養生長了。 這兩件實例表面上看,有點偶然性。他們來教會有一點好奇的成分,實際上是神主動的呼召。用恩典的音樂之聲引導著他們,也是我所學聖樂所用之處。在教會音樂事工侍奉中, 充滿了神的恩典。籍著音樂事工使我更加親近神,領受寶貴的恩典機遇。也籍著這寶貴的事工,模造了我,成為神的器皿。我願把音樂侍奉視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成為聖樂演奏中的一個音符、一個節拍。阿門!

門訓

程國儀牧師 美福神學院的教育方向是教導訓練信徒作耶穌基督的門徒。 跟隨耶穌作主門徒是一段令人興奮的旅程,那是進入一種完美滿足的生活方式:充分發揮生命潛質、達成人生目的、認識自我真相,因為活出了神所命定的生命!不過,信徒並不常常這樣去理解「作主門徒」及「門訓」。 教會以外的人,認為「門訓」是一只古老的戒指,配不上現今的價值。今天的文化很看重個人的獨立、自由、真實、和無限制的選擇。對於完全信任和委身於另一個人,聽起來都毛骨悚然,簡直不可思議! 教會以內的人也難免有類似的想法。他們將門訓等同於一類字眼如:規律、服從、限制、捨己、受苦、犧牲、甚至殉道,這些字眼在滿足自我完成自我的文化氛圍中,往往是負面的思想。信徒也要認真反問自己:「門訓」帶給我們怎樣的概念、感覺、和該如何回應?想起「門訓」,你腦海裏會浮現怎樣的形象?正向的還是負面的?作主門徒是重擔或是喜樂?想作主門徒還是想逃避? 第一世紀的門訓 面對以上種種的反應,我們很應該仔思地研查聖經中「門訓」的根據和概念。 舊約聖經中除了一些記錄(如代上25:8;賽8:16,50:4,54:13)外,很少明顯說明門徒或門訓。但有指出先知和跟隨者的關係,雖然沒有明說,卻時常表現出是門主老師與門徒學生,可參看撒上19:20-24;王下4:1,38;9:1;耶36:32。 新約聖經卻有很多討論門徒意義的經訓,這也不足為奇,終究門徒門訓常見在第一世紀中。希臘哲學家都有門徒,像法利賽人一樣(參太22:15-16),施洗約翰也收門生(可2:18;約1:35),猶太人更以「犘西的門徒」為榮!門徒被認為是個人委身於另一個人,去學習那人的哲理、教導、生命原則和價值、並且跟隨那人的生活方式,活出那人的道理,教導那人的人生哲理,甚至參予宗教、政治、教育、或社會改革。 耶穌和祂門徒共享這種門主老師與門徒學生的認知,所以跟隨耶穌或「作主門徒」就是學習耶穌的模樣,做祂所做的,重覆祂的服事(如:可6:7-13,30;路10:1-20),相信並服從耶穌的教導(如約8:31-32;17:6)。這兩個重點也就成為了作主門徒和門訓的基礎。 一.服事 作主門徒就是參予服事,而服事的本質和特性極為寬闊:從業餘、副業、到專業。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所做的,而是明白服事是我們生命的工程,所以當我們在做的時候會,很在意回應神的呼召和指派,像是對著主服事,努力尋求神的喜悅,一心要榮耀神!顯出我們是跟隨主耶穌的門徒。 二.學習 作主門徒就要不斷研讀、考查、明辨、應用全部聖經,以致我們能認識真神、神的要求、 和如何活出神子民的生活。當我們如此建立基督徒的世界觀,同時也會參閱了許多知識,就會明 白主耶穌就是真理,而一切真理都是神的。 美福教育也為此努力以赴。

我兒,你是誰?你名叫什麼?

秦恩膏老師 雅各和以掃的出生本就是神超自然的介入:「以撒因他妻子不生育,就為她祈求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他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懷了孕」(創廿五21)。並且在這兩個孩子出生以前,神就已經預言了他們各自的命運:「耶和華對她說: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正如奧古斯丁所說:神的恩典並不是找到合適得救的人,才拯救他們;而是神的恩典使他們得救。同樣,神預言雅各的後裔將要強過以掃的後裔,不是因為神提前窺探了將要發生的事情,才向利百加提前報導: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訴她。神的預言,不是基於人的行為、能力會帶來什麼結果,所發出的描述,乃是出於祂主權的命定。雅各的後裔要強於以掃的後裔,這是神憑祂的主權所命定的,因此是將來必要發生的事實。神不只是一個「觀察者」、「預知者」,耶和華乃是那位「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的神(詩篇卅三9)。因此,我們的未來、人的結局,並非在任何人的手裡,甚至不因為人的軟弱、失敗而改變,「神命立,就立」你信嗎?雅各起初是不信的。 他不信自己的未來完全掌握在神的手中,或者說,他所依靠的並非神的應許,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保障。所以他努力的想要抓住祝福,為了父親的祝福,他不惜敲詐自己的哥哥和父親。當以撒問雅各:「我兒,你是誰?」雅各回答說:「我是你的長子以掃」(創廿七18-19),這不單是對他地上的父親「以撒」的欺騙,也是對他天上的神的蔑視。雅各為了得著他所想要的祝福,不惜撇棄了自己本來的身份雅各,把自己偽裝成另一個人以掃,他卻忘了,其實天上的父早就已經應許,「雅各」才是那位真正要得祝福的。這是多麼諷刺,又多麼令人傷痛的瞬間。 背叛了地上的父親的雅各,所得著的,並非他所想要的祝福,反倒是仇恨和逃亡,但我們看到耶和華是多麼信實的一位神。耶和華乃是那位「命立,就立」的神,他應許了就必成就,人的軟弱、不信,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苦難,卻無法改變神在永恆當中所命定的旨意,你信嗎?雅各在經過依靠自己的二十年努力後,最終在雅博河的渡口,走到了他人生的末路,後有仇恨自己的拉班,前有曾經起誓必殺自己的以掃。這個時候,雅各向神呼喊:「你曾說,我必厚待你」(創卅二12),雅各再也不能依靠自己,他惟有轉向神,抓住神的應許。 然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神再一次的向他顯現,在經過整夜的掙扎後,歷史彷彿重演,曾經的問題,再次響在雅各的耳邊:「那人說,你名叫什麼?」(創卅二27)。再一次的,當雅各迫切盼望能夠得著天上父親的賜福的時候;再一次的,天上的父親向他發出同樣的問題:「我兒,你是誰?」那個想要的祝福的人啊,你是誰?雅各沒有再試圖把自己偽裝成一個「討父親喜悅」的人,這一次,他回答說:「我名叫雅各」。這一刻,雅各坦誠的、真實的來到神的面前,將自己完全交託在那位應許的神手中。當雅各在天上的父親面前回答說「我名叫雅各」,神所應許的福分,就真正的臨到了他,雅各的生命從此不再一樣,所以他不用再叫「雅各」,他成了那個承受應許和諸約的「以色列」。在這個充滿試探,挑戰,懷疑,和個人主義的世代,我們所依靠的是什麼呢?我們的行為、心思意念所表現出的身份是什麼呢?我們是否忘記了或是撇下了自己真正寶貴的身份,就是那承受應許和諸約的:「神兒女」的身份,將自己裝扮並活得好像世人一樣,以為如此就能抓住幸福?神從來沒有離棄我們,神的靈一直在我們的心裡,不斷的詢問我們,那個歷史的問題不斷迴盪著耳邊:「我兒,你是誰?你名叫什麼?」

靈命復興之旅—禁食禱告山靈修心得

馮靈巧 第一次來禱告山,果然不負曾經的想往。一下車,看到棵棵參天蒼勁的松樹、古舊的十架、向心說話的經句和一間間哥特式禱告小屋,就只有一個衝動,好想一輩子呆在這裡,與主相親相近。 老師提醒在這裡可以禱告自己心裡所想的事,但要記得禱告蒙應允的時候,感謝主耶穌。我頓時淚崩,似乎確知正在禱告的事已蒙應允,甚至預見神預備的宏恩,甚感自己不配。心裡向神禱告一定要做那個瞎眼得醫治回來感謝主耶穌的人。 分開獨自靈修時,我急切的進了一間禱告小屋。小屋大概只有三平方見方,很矮,抬頭便看到尖尖的屋頂。我跪下來始禱告;再窄小的房間,都可以禱告出讓個人乃至世界翻轉的果效。在禱告中,我看到一個圖像,自己好像一隻撲閃著翅膀飛翔的老鷹,而肩頭棲息著我的幾隻小鷹。我不知哪來的力量,心中好像只有一個願望,就是為主而飛。想起結婚前婚姻輔導時的一次調侃。婚姻輔導老師讓我們描述在家裡承擔的角色時,我用這樣的畫面描述:我的弟兄是那隻拼命飛翔的老鷹,而我呢,坐在他的肩頭給他擦汗。我以為會得到弟兄的誇讚,結果他表示很無語,他說他期待我是另一隻與他一起飛翔的老鷹。 這些年的婚姻生活,在他眼裡,我好像一直蹲在他的肩頭,讓他疲累不堪。而今天的禱告異像中,我完全變了角色。是啊,這幾年的風雨錘煉,已經開始讓我對家庭有更多的承擔。感謝主,禱告中,我似乎已經得了力量,像雄鷹一般努力揮舞著翅膀。心裡澎湃著感動:為主而飛,就沒有懼怕,為主而飛,就得力量!想到眼下的重重困難,似乎都不足為提。 我呼求復興的火降下,把自己當做活祭獻給主。如今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為主而活。腦海中縈繞著「唯一最愛是你」的旋律。是啊,在這世上還有什麼樣的愛情能超越對主耶穌的愛呢?這種愛的火焰足以讓我們獻上自己,為主燃燒。 主啊,你曾呼召我,不止一次的呼喚我,我心猿意馬,又逃跑、掩面,但這一次我要堅定的跟主說:我願為你而去! 從禱告小屋出來,我似乎已經得了力量,開始探尋去往山頂的路。隨著一級級的台階拾級而上,很快看到一個倒放的棕紅色的大樹幹上赫然寫著「the mountain of the Lord will be provided」哇!這就是禱告山頂了!再往上走,果然已經到了山頂,一大片平坦的地方,鑲滿了樹樁,供大家可以靜坐,禱告。而在兩個古樹之間,架著一個棕褐色的十字架。十架背後,是一棵棵參天古樹。心中莫名的湧出「主的軛是輕省的」這樣的感動。似乎肩頭的十字架是那麼堅實,卻讓我坦然而不懼怕,因為我倚靠的是創造萬物的主耶和華! 從山上下來,繼續探尋,發現一處被燒焦的樹幹,樹幹中間掏出一個空間,並安放了一個樹墩。我滿心感謝——我找到了燃燒自己的聖地!主啊,願聖靈復興的火燃起來吧!主啊,願以此樹為證,我願意為你燃燒!求你造一個複興的我,好叫我榮耀你的名!我願與你有永遠的約,叫我永遠屬你!我禁不住在樹幹上刻下一個「永」字,祈求主「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手臂上如戳記 。」 回到一起禱告的小chapel,看見院子裡的裝飾。一盆盆在粗陋的樹幹堆積而成的花盆中,顯得格外繁茂而美麗。一株株小花在歷經滄桑的樹乾花盆中顯得嬌貴而妖嬈。不禁心生感慨:我們自己不就是這些小花麼?神讓我們生長在一些看似鄙陋的環境中,然而他的心意是讓我們顯生命的不平凡。 要暫別禱告山了,心中諸多不捨。無限感慨上帝奇妙的創造,又感恩園林工人隨處可見的精心設計,讓我們可以這樣與神相親相近。唯願這次靈性複興之火為主燃燒,綿綿不息。

他們經過流淚谷

錦雲 經歷詩篇84的那一年,先生和我被迫離開了服事兩年也成長其中的教會,得以體會詩人在被放逐的「自由」裡渴想耶和華院宇的心腸和肉體,能以感受他在失意和失落中,羨慕麻雀能在祭壇那裡為自己找著房屋; 也嫉妒燕子得在聖殿簷下為自己找著抱雛之窩,而詩人自己卻在外邦流浪的無家可歸中,一幕幕追想那些有神同在的日子,思念耶和華的居所何等可愛…… 詩篇84也成了我最喜愛的詩篇之一。         當我很想認識這位詩人時,卻發現他隱姓埋名地躲在「可拉的後裔」裡。「可拉」實在不是什麼光彩的名號:他是利未人中的一個領袖,與大坍、亞比蘭聚集攻擊摩西、亞倫擅自專權、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可拉一黨」 於是淪為藐視神的代號,總讓人聯想神管教的那一幕:「地開口,把他們和一切屬他們的都吞下去,叫他們活活的墜落陰間… (民十六30)」「然而可拉的眾子沒有滅亡(民廿六11)。」         聖經沒有解釋可拉的眾子為什麼沒有滅亡,顯然有奇迹在發生:神審判著可拉一黨和凡屬可拉的,卻存留了軟弱無助的可拉眾子,並不是因為可拉的眾子應該活著,他們原本就該被地的裂口所吞滅,但神卻存留了他們; 羅馬書五章20節說「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神不僅存留他們,而且使他們生生不息,後來更成為歌唱的族裔、聖殿中輪班唱詩讚美神的樂隊,世代吟唱著神的信實和救恩的甘甜:「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穀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神的恩典在可拉後裔中留下得勝的記號,使他們脫去虛榮,更願意直面自己的失敗和羞恥,靠神重新站立。詩人的家族中明明有蒙神記念的偉大士師撒母耳(代上六33),他們可以自稱「撒母耳的後裔」; 也可以避重就輕地稱自己「哥轄的後裔」,但他們卻偏偏要把自己標註為「可拉的後裔」,皆因神恩典的反轉大能已在這承載羞辱的名號上譜寫出新的讚美篇章,神已醫治他們,叫這流淚谷變為泉源之地。         「流淚」的希伯來文abar,還有一個意思,指一種樹,能產生特別的芬芳和香氣。在英文欽定本聖經中,被譯為香脂樹,是一種生長於乾旱山谷之中的灌木,割開後會流出汁液,如同流淚,因此它所生長的山谷被稱為流淚谷。「他們經過流淚谷」正是可拉後裔的寫照:可拉眾子經歷了怎樣的被割開、被破碎,多少眼淚、掙扎、迷失與黑暗……我們無從想像!那也是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途中的至暗時刻,聖經沒有明確記載那發生地,但那時一定有很大的地震,地斷裂開口,吞吃了可拉一黨,然後「地口在他們上頭照舊合閉。」這就形成一个巨大的内在斷層,也好像我們生命中那些至暗時刻,時過境遷也無法消除的死蔭幽谷記憶。然而,即便在那样的枯竭和幽暗中,神仍用恩典開出路,且陪著我們走。神所愛的,祂必管教!祂奇妙地使用流淚谷,要將悖逆又失敗的我們,磨成祂兒子的形狀。         流淚谷似乎一步一步把我們剝奪,使我們原有的生命被神對付,然而被對付過的生命,雖顯殘缺,卻有著不一樣的質素,能以承受秋雨之福的豐盛。流淚谷也因神的恩典,成為生命成長的恩典記號。回想我們的流淚谷,頑梗和悖逆被眼淚對付了,傲氣和傲骨和被苦難降卑了,旁邊的人甚至能覺察到一絲芬芳; 好像基督徒的十架路,雖然苦,卻是榮耀的成聖之路。當我們看見自己正是那恩典的餘種,也就讀懂了可拉後裔,更知道按著自己的光景早該滅亡,但神救贖我們,存留我們在地上,還讓我們養育後代。「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的「叫」與上文中燕子「抱雛」的「抱」是同一個字,使我對「流淚谷」又有了更深的理解,生養屬靈後代所付出的不就是無數的眼淚嗎?然而這些眼淚又成為彼此滋潤的泉源,陪我們度過乾旱與光禿。         照著本相,我們都是可拉一黨,結局乃是滅亡。當神忿怒的杖要落在我們身上時,主親自掛上十字架為我們死了,祂三天后復活了!因著十字架上的主為我們經過流淚谷,使我們的地成為泉源之地,生養我們,滋潤我們,還要降秋雨之福蓋滿全谷。秋雨是經歷夏天乾旱之後滋潤大地的雨水,這應許又一次讓我的心格外甘甜起來:在罪的審判裡,我們早該滅亡了,但主耶穌在十架上不僅流淚,更流出寶血,洗净我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罪,我們可以不必滅亡,祂復活的大能不僅要存留我們,還讓我們有詩可寫、有歌可唱,我們就喜樂地歌唱、全心地事奉,也在祂裡面生生不息。 謹以此文為美福獻上禱告: 懇求管教又施恩的神,領我們經過流淚谷, 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沛降秋雨蓋滿全谷。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