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地圖上找不到的小學

蕭吏瑩 達卡,孟加拉的首都, 一個陌生的名字。 對於從小在台北長大的我,那是一個無法想像的地方。 也許你會問,全世界有這麼多的地方需要幫助,甚至連自己的國家都需要福音了,為什麼還要走出去? 我是一個20幾歲的年輕人,我認為我的行為能影響身旁同為年輕世代的彼此,在追逐事業成就、愛情婚姻的年紀裡,世俗的價值觀會讓我們忘了上帝,忘了誰才是一生服事的中心,而此時,耶穌的本質更需要被大大的彰顯! 上帝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有足夠的金錢與時間支持我走出台灣看見外面的需要。對台灣而言,當年來台宣教的醫生們,那些不同膚色種族的外國宣教士,對本地人而言是一個特別的存在與影響,而我們的醫療團隊與社區服務的同工,就好比當年的他們。 一切的服事,一切的福音,從這所地圖上找不到的小學Ashulia elementary school開始。從來沒有短宣隊來過這所小學,也因為這樣,更具有挑戰性與意義。對宗教而言,孟加拉僅有0.4%的基督徒,但對我們而言,看到的是有99.6%迷失的羊。你也許會覺得,要說服那99.6%的人比摩西到迦南美地還艱難,但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約翰21:7),讓我對這趟服事充滿信心,因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林前3:6)。 這是一所免費讓一、二年級孩童上學的基督小學,由當地的一位台商牧養。在服事的每一刻,彷彿可以看見耶穌當年在傳福音時的景象,經文一句一句的實踐在你眼前。也許你會覺得短宣是我們去祝福別人,但常常被觸摸與感動的反而是我們自己。 服事的日子裡,等待就診的人龍一天比一天多,病患們一股腦兒的想往教室裡面衝,但資源與時間的有限,我只能單單地注視著眼前的景象,思想著自己國家醫療資源的豐富,而他們,彷彿就像那患血漏的女子,充滿單純與信心,相信只要摸耶穌的衣裳,就必痊癒。 牙醫細心的教著每一位小朋友刷牙,他們不是不刷牙,而是沒有多餘的金錢能買牙刷、牙膏。眼科醫師中午休息時,突然有病患急診,儘管拖著疲憊的身軀,也仍耐心、奮力的醫治。初診與內科更是沒有一刻喘息,在服事的過程中,不斷檢討與調整流程,只希望能為當地帶來更好的醫療品質。 代禱區的同工們握著一雙雙無助的手禱告,就算喉嚨啞了,身子累了,仍繼續為他們禱告,而門有時必須關起來,因為對回教徒來說,接受基督徒禱告是非常敏感的事,但我們知道,我們不是為人做的,是為主做的(哥羅3:23)。四天的看診,四位醫生醫治了约670多位孟加拉居民。 我們為寡婦家、為校園漆油漆;我們為校園、為教會清掃垃圾。 翻新寡婦家,為她生命重新漆上新的色彩;整理後的基督校園,讓基督的光在街道巷弄的屋群中發光、發亮;教會前的街道清掃,讓每個經過的人知道基督徒的生命是潔淨、美好的。 這只是單單的粗活嗎? 當年門徒們踩在泥土上是不乾淨的,應由奴僕清洗,但耶穌卻跪了下來,一一為門徒洗腳(約翰13),為的就是要樹立榜樣,以愛、以行動來彼此提醒。 與校園的孩子們相處,雖然語言不通,但在簡單的肢體語言中,他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用心與愛,當我們彎下身子撿垃圾,那年紀最小的孩子們全都圍過來幫忙,小手臂拖著一袋一袋的垃圾;當有孩子不小心受了傷,我們趕緊幫他上藥、包紮;我彈著琴、他們一起唱著歌,我們一起踢球、一起奔跑、一起玩耍,看著他們直接跳進河裡戲水,或是靜靜的看著同工畫畫、摺紙。許多的道理,他們不是不會,只是需要一個榜樣。 最後一天,我們參與當地教會的主日,也同時是當地牧師David的家,二十幾位的信徒席地而坐,滿了整個客廳,孩子們在隔壁房上著主日學。敬拜的過程,雖然是孟加拉語,但可以感受到每個音符是這麼用心在敬拜主。小小的家,卻充滿神滿滿的恩典。 短短五天的服事,只是一個撒種的開始。 不要憂慮吃甚麼?喝什麼?穿什麼?在孟加拉人單純的眼神與燦爛的微笑當中,你會體會到什麼才是真富足。繼續努力為這世界最小的一個所做,就是為神所做(馬太:25-40)。 神使你享受許多的豐盛,是要讓你看到更多別人的需要。 哈利路亞!

冒險開始!

Ron Pratt 我想這個故事始於2018年2月,當時熊博士是我們弗雷斯諾中文福音教會(FCGC)的嘉賓講員,那時候教會還沒有牧師。在大多數星期天,我是坐在普通話/粵語人群中唯一的非中國人,這一天也不例外。我可愛的中國妻子一如既往地照顧著主日學的孩子們。那一堂中文聚會結束前,熊博士宣布即將赴孟加拉國進行醫療短宣,並徵召願意參與的人。 「那裡好多老鼠的!」我邊自言自語著邊思量著:即便這是件好事,但我這麼個上了年紀的數學教授,在醫學領域能做的也實在是非常有限的。 不過轉念一想,我在弗雷斯諾太平洋大學(門諾派兄弟學院)搞學術的,夏天的時間安排比較靈活,因此我又覺得這對我而言還是一件很棒的事工。於是我便詢問短宣是否需要像我這樣的非醫療人員。很幸運,答案是肯定的!這次短宣不僅涉及醫療服務,還涉及一般社區服務!也許短宣用得上我!我於是被列入有意向者的名單,我也開始切實地考慮真正投身短宣之行! 一,有關我的一點背景 孟加拉國這個位置特別吸引我,因為她說起來可以算是我的「近鄰」。我來自一個名義上的衛理公會背景,1982年委身耶穌基督的我,當時在一個中東小國巴林(Bahrain)的加德士石油公司擔任工程師。我在巴林的教會幾乎完全是來自印度南部的外籍工人。 1983年,我委身神而致力於全職事奉,也辭去加德士石油公司的職務,搬到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在那裡的「母會」過渡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加入了加爾各答的青年使命團、並在那裡接受了YWAM的門徒訓練課程。我以為我會留在印度多年,但上帝的旨意卻讓我和YWAM一道去了中國。如此說來,這次短宣是再度走訪該地區的好機會!這也是我第二次來到孟加拉國,第一次是1984年的短途旅行。 二,有關孟加拉國的一點背景 孟加拉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排名第八,如今已成為紡織品的主要生產國。您的臥室衣櫃不太可能沒有孟加拉國製造的物品。東孟加拉邦曾經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最有名的就是那裡的穆斯林,而西孟加拉邦則成為印度教中心。後來又分裂而併入東巴基斯坦,經過另一場血腥的反抗,於1972年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如果你使用過Bose降噪耳機或研究過Bose –愛因斯坦粒子的化學反應,那麼你已經嚐到了富於創意又聰明靈巧的孟加拉人的智慧成果。 三,啟程和抵達 我原本希望還有其他一些FCGC教會成員和我一起參加這次短宣,但我們教會里大多數是孩子尚未成年的家庭,度假休閒的時間非常有限。拿出兩三週的休假時間觀光旅遊或是全家度假對他們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要做這樣的短宣之旅就更有難度了,我也非常理解。所以只有我符合條件!因為我的妻子Sharon在上班,我於是自己叫了Uber從弗雷斯諾的家中前往Amtrak車站,然後乘坐BART去了舊金山機場。有趣的是,啟程去達卡的那天正好是我60歲生日。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對抗日頭變為黑暗」的絕佳方式,好過老是坐在椅子上看MeTV的電視節目!航班首先飛往香港,中轉後抵達孟加拉國,我們的行程漫長卻順利,彷彿發了會兒呆,目的地就到了!我們的團隊相當不錯,由來自美國,中國,台灣和南非的十二個人組成。 我們在凌晨時分到達達卡,大家抓緊時間合了合眼,就已經是上午的開工時間了!我離弗雷斯諾的Sharon 7818英里之遙,我在科羅拉多州丹佛的父親發短信說,再怎麼折騰我都不可能離丹佛更遠!我們在一所住處停留了一周,房間設施非常迎合來自中國的生意人:房間乾淨,舒適,並且配有空調。 四,第一印象和工作 我於1984年對孟加拉國形成的第一印像在此次短宣中再度被強化:那裡的人們似乎非常開心,也非常好客!與孟加拉人交談的時候,我能感受到他們平等待你。他們不會高看你,也不會看不起你。他們會按著你的本相接納你,並且會欣然將您添加到他們的朋友圈中。我們首先對醫療用品進行了分類和清點,有一些是從美國運過來的,也有一些是在當地購買的。我們去了幾次短宣服務的場地,那是一個位於達卡西北區的小型基督教小學,名為Ashulia。我們也和當地的支援同工碰了面,其中包括孟加拉牧師David和一些來自中國的長期傳教士。 剛開始,人們有點害羞,總是遠遠地看著我們擺放好各種設施。但最好的破冰就是一大堆孩子們跑過來!由於我比一般的孟加拉人或中國人都高出很多,所以有幾個小男孩總是喜歡帶我到周圍走動,把積聚在棚頂上被兜住的雨水排放下來。漸漸地,我們大家都開始越來越多與孩子們互動,於是所有的陌生感和緊張感也完全消失了。當我們到達學校還沒開始我們的 診療服務的那段時間,孩子們會圍在我們貨車的旁邊,和我們手牽手,領我們四處走動。 當然,醫生們一直忙於他們的醫療工作。而我參與的則是社區服務:幫忙粉刷當地住宅和校園裡的建築物,在當地社區撿垃圾,也偶爾為請求禱告的病人祈禱。我們都很享受與孩子們共度的時光。 儘管Ashulia顯然不是一個富裕的社區,但我們所觸及的家庭和孩子們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種貧困、飢餓的人群。我很驚訝,這裡並非充滿貧困和缺乏。孩子們很健康,看得出他們是在愛里被照顧著的,他們精力充沛到好像有用不完的能量!隨著更多家庭和孩子們在大院裡積聚,這裡形成一道靚麗的色彩。我們不曾遇到過一個人乞求食物或金錢。 五,省思 我們在這次旅行中收穫了什麼呢?如果說我們給這些被服事的對象帶來需求上的滿足,那也許是太過樂觀地評價了此行的功效。孩子們離開的時候蛀牙並沒有被完全治好。老年人走的時候依然帶著遠超出我們處理範圍的眼睛疾病。撿垃圾幾乎更是一個笑話,因為當地社區根本沒有垃圾收集的概念,任何公共區域,戶外區域都被認為是丟垃圾的地方。我們能做的最多就是把垃圾換了個位置。 好吧,也許可以用「我們下次會做得更好」來做結語。遙想2019年夏天的短宣計劃將會有更多的設備,更多的醫生,以及更好的醫療工作場所,可以做簡單的手術和補牙/拔牙工作。是的,下次我們應該能做得更好。上帝總是希望我們盡心盡力。不過,即便是我們這樣的嘗試,至少是在向這片遙遠土地上的人們表達我們關心他們,而且我們也很珍惜他們對我們的關心。有了基督,我們的存在是為了相互支持。我認為上帝的國度更多地反映在遠涉7818英里只為了撿垃圾的舉動,而遠勝過任何帝國的建造和領土的征服。這與伊斯蘭的世界觀對比多麼鮮明呀!我們基督徒事奉的是一位美好的上帝,我們要讓世界知道!因此,我們的微薄之力當然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是反映了上帝美好品格中的僕人之心。 六,個人受益 像這樣的外展事工總是使聖經的話語變得生動起來,而且給我真實感。某天早上,我在靈修閱讀詩篇 63篇,我曾經多次閱讀過它,但這次確實如此真實!那種體會很難描述!正如簡 ‧ 格雷所表達的:「我怎麼能相信一個我沒有全心愛著的人,我又怎麼能愛一個我不完全信任的人?」。我們每個人不都有著同樣的掙扎嗎?「主啊,我相信,但我信不足。」這不也是我們心底里的吶喊嗎?當我在那些孩子們當中跟他們一同嬉戲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這些話語,而且格外清晰,我全心熱愛並完全信任創造這些小孩的那一位!是的,我的個人收益就是更親密更真實地與神同行!

作在耶穌身上 – 孟加拉短宣

院長熊潤榮博士 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可9:37)。 就是懷著如此的心,12位隊員陸續從中國、台灣、美國飛往Dhaka。我帶同幾位隊員早兩天到達、要做好事前準備和觀察地形。我們住的旅館是在Dhaka的新區,但服事的地區是Ashulia 和 Kamarpara,都是貧窮、落後的地區。來Ashulia求醫的婦女,有許多連自己的年齡有多大、姓氏(Last Name)是什麼都不知道!她們好像是沒有身份的(identity)的。按本地同工告訴我,對於她們的存在、政府是沒有記錄的。換言之,她們的生與死、政府根本不管。 短宣隊每天早上7點半有團體敬拜、8點早餐、8點半坐車出發。之後、一直留在那裡到5點左右。回到旅館後、自由活動、吃晚餐。8點開始團體檢討,寫下要改善的地方。禱告結束後,自由時間、11點睡覺。早上7點有手機叫早。 短宣隊分醫療服務和社區服務。當地同工除了做翻譯員外,也有幫忙做社區服務。我有機會替幾位男病人按手,奉耶穌的名為他們祈禱。當地的風俗是:男病人只可以有男生為他祈禱,女病人也需要女生為她禱告。求醫的人以女病人居多,當地的女同工就為她們祈禱。至於男病人,我乾脆交給當地的牧師來禱告,我轉去專注社區服務。主要有三方面: 一,漆穆斯林寡婦的房子 在本地牧師的安排下,社區服務的隊員把她破舊的房子漆上鮮亮的藍綠色! 當我把買來的漆桶打開時,才發現那真的是水泥漆(cement paint) — 即是經過染色的水泥粉。要使用它、必需加水、而且不斷用木條攪拌。為了要使水泥沒有塊狀,有些時候要用手去把塊狀研碎。水泥加水是一個鹼性而放熱的化學反應,用手去研碎是蠻需要忍受那種熱力。我們就是不斷的做著這開漆、漆房子的工作。本地教會的一個弟兄也幫我們一起做。中午時分,隊員回到附近的小學吃午餐。午餐過後、回到那房子,發現那本地弟兄就在我們離開的那段時間裡,把兩個房間需要漆的地方基本上都補上了,而那寡婦更是用她的手直接在漆裡把水泥塊研碎。我們很是感動。那弟兄走後,我們趕快的把外院的牆都漆好。之後,那寡婦的女兒就用水把地上的水泥漆都掃走。當我們最後走的時候,她們都很開心。我告訴她們,耶穌是愛她們的!縱然她們是免費的接受了這個禮物,其實她們也付出不少!在漆的過程中,有許多鄰居過來觀看。盼望看到的人都一同得到基督的恩典! 二,漆Ashulia 小學的教室和外牆 第二天我們隊員把小學漆上鮮亮的桃子黃!因為這天沒有人攪拌漆,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開漆、攪拌、用手(在膠袋裡)把水泥塊研碎,把開好的漆提供給其他隊員使用。我沒有要求其他隊員來開漆,因為那是蠻辛苦的工作。自己不願意做的,不能強迫別人做。不過、一天下來,我的手因那化學反應,需要用水沖洗良久、才得以恢復。 三,清理社區的垃圾 我們服務的社區是沒有政府提供的垃圾收集服務的,所以居民都是把垃圾往空地裡堆放,而孩子們就是在這些空地上遊戲。久而久之,下大雨、太陽暴曬、垃圾所做成的環境污染,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 我們隊員首先動員小學生,一起把操場的垃圾撿起來,丟在收集箱裡。小孩子們歡喜得好像參與比賽,不到一個小時,整個操場都乾淨了!接著,小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把垃圾拉往附近的一個空地,準備下午燒掉。 下午,我們一起去到附近一個空地撿垃圾。其實, 那些垃圾真的是很骯髒,但小孩子看到我們做,他們也奮力幫忙,也奮力把一袋又一袋的垃圾拉去要燒掉的地方。最使人看不過眼的,是那些男青年人和成人:他們就站在旁邊觀看。後來我按耐不住,拉了幾個青年人來一起做。他們慢慢的也參與了,盼望日後他們都懂得保護自己的環境。 開始燒垃圾後,小孩們都跑往附近的海淹的一個地方,男孩都跳進水裡,但女孩不論年紀只站在岸上;她們說她們是不能下水的:可以看到穆斯林文化從小加給女性的包袱。其實,我也不會下:因為海水是泥灰色的,而附近的民居的排放都流進這個海淹區域! 最後的一天,我們撿那家庭教會門前的巷子的垃圾。有一點失望的是,只有牧師的女兒與我們一起做。做好了,我對牧師說:明年要動員教會的信徒與我們一起做。 四,在兩間教會分享信息 在最後一天,我在本地人的家庭教會講道。教會人數只30來人,他們唱詩崇拜時、只有一只手鼓。我雖然完全聽不明白歌詞,但心靈卻被感動到流淚。會後、他們送我們短宣隊每人一支花,物輕情意重! 黃昏時候,回到當地的華人教會講道,是在一個公司的大廳內聚會的。會後、短宣隊享受信徒為我們準備的愛宴。 總結:醫療隊共服務了670人(包括120 個小學生的護齒),也奉耶穌的名為她們一一祈禱。社區服務隊漆了一個寡婦的房子、小學的兩個教室和外牆、清乾淨小學的操場、清理社區的一個小區塊、教會門外的巷子,並與許多的小孩子遊樂、帶給他/她們歡樂。感謝神! 我們所做的並不多,但因著這次短宣服務,當地牧師手上增加了500多人的資料、是他可以繼續去探訪的。盼望主借助我們這一小群人,建立當地的教會!一切都是恩典!

作在耶穌身上–孟加拉短宣

院長熊潤榮博士 孟加拉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人口163 M,每人平均每年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只$1,274美元。基本上整個國家是一個三角洲,全國80%土地是冲積土,海拔不到10米。全國一萬平方哩的土地是長年被海水淹的;颱風季節時,更是經常出現廣泛水淹的情況。孟加拉人口99% 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基督徒只0.37%。 「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太10:42)「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的,就是接待我。」(可9:37)「你們作在我弟兄中最小的一個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太25:40) 今年6月底,美福神學院會有短宣隊去孟加拉首都Dhaka、協助當地的教會。短宣隊分醫療服務和社區服務,去服事當地貧窮的孟加拉人,也藉此堅固當地的教會,能在穆斯林的社區中站穩陣腳,帶來基督信仰美好的見證。很感恩,「北美路加醫療傳導會」派醫生和醫學生參與,也有美福學生、畢業生和同工,並灣區其他教會的肢體參加。我盼望這個項目開始後,能夠在基督的恩典下維持起碼4年。 我寫了「作在耶穌身上」的詞,感謝程季鳴老師和崔美杰老師譜曲。 盼望我們一切為主耶穌的名,帶給孟加拉當地貧窮人的一杯涼水和基督的福音。願基督的名在當地穆斯林社區中被傳揚!

以色列之旅:一個心靈的追求,醫治,更新之旅

Daniel Mui 從小就信了主耶穌,聖經是我最喜歡讀的書。感謝神,妻子和我終於去了這次聖地旅程!我們不是遊客,而是特來尋找那萬王之王,讓我們可以敬拜祂。是的,我們走了很遠的路來敬拜祂,但祂為我們走了更遙遠的路!主誕堂之星標誌著主耶穌誕生的地方。是的,主啊,我們來了! 去到拿撒勒,參觀了約瑟撫養耶穌和6個其他孩子的地下洞穴, 心裏非常感動。神的兒子竟然在這個細小的洞穴中,和8個家人一起度過許多年。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舒適的家,但他卻離開了天父的懷抱,並在最貧窮的家庭度過了多他的童年。 他在地上活了33年,經歷了流離、飢餓、勞力、被拒絕、被出賣和誣告,他在耶路撒冷被釘在十字架上。主在客西馬尼園禱告,受到巨大的壓力、就像橄欖被壓碎而出橄欖油一樣。他順服天父,天使顯現加他力量!然後他被大祭司亞法逮捕並審訊。最後的一個晚上他被囚押在地窖裏,等候天亮再被押去彼拉多審判。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困在生活中,看不到出路!如我們最愛的人患上無藥可救的疾病;我們無法解脫的掙扎 ; 我們擺上事奉、卻找不到出路…。一切都把我們捆綁起來。主耶穌在他最後的一個晚上也是在這個地窖裡被囚起來。他看到我們的掙扎和絕望,他了解我們,他願意陪綁我們經過。我們可能在生活、身體和情感上被困住,但我們的自由不在乎環境,乃是在基督裡。他與我們一起的時候就能夠釋放我們! 我們走過Via Dolorosa (苦傷路),就是主背十字架從彼拉多到各各他之路。我問導遊耶路撒冷多次被摧毀並重建,怎麼知道這是基督走過的道路 ?他回答說:「這條道路是由信心劃定下來的。」是,我們去過的地方可能不是主走過的真正的地方。兩千年來發生了許多變化。但我們的信仰在生活中看到基督與我們同行! 加略山和空墳墓絕對是我們旅程的高潮。在花園墓裡我們一起記念主、享受主的晚餐。愛就是當主成為人…。我們記念他的愛:他釘十字架,他的複活和他的再來。兩千年前,我們沒有在那裡與他一起走過苦傷路,沒有背他的十字架,沒有像十字架上旁邊的罪犯為他辯護,沒有見證他復活的清晨。但在旅途中,他與我們同行、並讓我們經歷他的同在!在我們心中擁有他的愛,讓我們把他的愛帶到世界! 我們從橄欖山觀看耶路撒冷美麗的日落。耶路撒冷,願你平安!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離開耶路撒冷之後,一位弟兄說,旅程的高潮似乎已經結束,他的心準備好回家。等一等!我們還沒去加利利!沒有加利利三年同行的經歷,門徒怎能認識基督 ? 主耶穌怎能和他們建立那一份情 ? 主在最後晚餐時對門徒說:「我在磨煉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們。」我們必須跟隨他,並了解他。我們要去加利利赴主的約會,因為他吩咐門徒在復活後在加利利與他相見。 在加利利海邊,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溫柔的基督接受彼得的失敗,他不僅用153條魚再次提醒彼得他起初的呼召,他準備烤魚和麵包來餵飽飢餓的彼得(Mensa Christi基督的餐桌),他關心彼得!他想贏得彼得那沒有失敗陰影的愛!主擁有天地,祂不要我們的宗教式的服侍,也不要律法式的跟隨,祂要求我們的愛!-「比這些更深的愛」。他問了再問,直到我們清楚的回答說:「主啊,你知道我愛你。」 最後一天,我們到了他泊山。在那裡主耶穌向彼得,約翰和雅各變象顯現他的榮耀。對許多遊客和基督徒來說,他泊山是聖地之一。彼得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為什麼我們只希望見到基督變像的榮耀,卻忽略了每天與我們同行的生命的主呢? 我在他泊山與主一起散步。在我的生活中,我的信心仍然是限於我的眼見嗎? 這個旅程中我非常滿足!活著的救主不單留在以色列,他一直走在歷史中;他走來探訪我,進入我的生命中,與我同行,領我到他的心裏。

聖地之旅隨想

王慶林 2017年8月剛到學院報到的時候,在學校網站上發現了聖地之旅課程的推介。那時候我心裡就說,如主許可,一定要參加這個課程,親自到聖經歷史所記載的和主耶穌足跡所踏過的地方走一走,為此一直非常期待。感謝神,這個時候終於來到了!為期13天的旅程我們從約旦的安曼出發,經過舊約聖經中的亞捫地、摩押地和以東地,從最南部的港口城市以拉特進入以色列,到了最北邊的但和該撒利亞腓立比,幾乎貫穿以色列全境。經過這樣一趟實地的聖地之旅,再次讀起聖經,其中的地名變得鮮活了,也有了別樣的、更深層次的領受。 印象最深刻的,是走在大衛城的希西家水道。水道裡沒有燈光,我們一行15人前後呈一個隊列,靠著三支手電來照亮,隊伍的頭、尾和中間各一支。起初,隊列行進地比較均勻,一切尚好。但後來慢慢地隊列拉開了,我所處的第二和第三支手電中間相隔很遠,幾乎沒有一點光亮,只好在黑暗裡摸索著在水中前行,不小心會踩到有缺口的地面,因為是光著腳進入水道,所以腳底被硌得生疼,不小心還會把腳扭傷,好不驚險。那個時候多麼希望前面有一盞明亮的燈啊!這不禁使我想起《詩篇》109篇中「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我猜想詩人大概也一定有過類似的經歷,因為這樣的比喻實在太貼切了。人在行走時尚且需要燈光照亮腳前的道路,否則會絆跌、失腳,何況走在人生的路上,若沒有神的話語作為我們的指引,那人生的黑暗是何等大呢! 以前讀到以賽亞書八6-8「這百姓既厭棄西羅亞緩流的水,喜悅利汛和利馬利的兒子;因此,主必使大河翻騰的水猛然衝來,就是亞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勢,必漫過一切的水道,漲過兩岸;必衝入猶大,漲溢氾濫,直到頸項。以馬內利啊,他展開翅膀,遍滿你的地」,總是不太明白,西羅亞池是一潭池水,何來「緩流」呢?來過聖地才知道,這希西家水道是希西家王修築用來從大衛城外的基訓泉引水進入城中的西羅亞池的,水是在流動,只是非常緩慢。人在其中,如果不是有遊人攪動,是幾乎感覺不到水在流淌。這時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這緩流的水所指為何。在這裡,先知以賽亞是把西羅亞緩流的水比作神對猶大恩典的供應,而用「大河翻騰的水」即幼發拉底河與之作為對比,喻作神藉著亞述帝國對猶大國的審判。當亞哈斯王硬著頸項拒絕神的恩典時,就把自己和猶大國置於神的審判之下,雖然神有百般的忍耐寬容,但至終猶大國不得逃脫被擄的結局,這是多麼地令人扼腕嘆息!唯願我們能以亞哈斯王作為鑑戒,靠著神的恩典,可以歡歡喜喜站在神的榮耀之前。 另外特別給我感受很深的一點是,一路上弟兄姐妹彼此和睦相處、互相關愛。特別是在到達拿撒勒的第二天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眾弟兄姊妹對我的關懷,讓我看到了基督的愛在我們中間流淌。雖然許多人未曾謀面,但因著基督能夠學習彼此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基督的門徒了。」(約十三35)

恩典之旅、愛之旅

王群 感謝神的恩典和預備,今年參加了美福神學院的旅遊課程-《聖經中的以色列》之行。實在是神奇妙的安排!同學中有年逾八旬的老弟兄、老姊妺,有才二十出頭的小姊妹;多半來自灣區卻鮮有相識,也有遠從加拿大和新加坡來的;有神學生、科學家、藝術老師等,共同經歷了這奇妙的屬靈造就之旅、恩典之旅、愛之旅。 屬靈造就行前,院長給同學們上了兩天密集課,系統詳實的介紹了聖地之旅全行程的概況,從屬靈的感受、認識到歷史、考古等方面提出諸多問題和見地,很寶貝很受益。進聖地考察之日始,一大早即在前往目的地的車上,院長起頭、接著每天有位同學帶早禱、靈修或分享。感謝主儘管有時前一天的行程緊張疲累,卻絲毫未影響次日的早禱靈修,很有得著。途中讚美神的詩歌一首又一首。永難忘三月十六號的傍晚,忽聞驚喜的喊聲:快看,耶路撒冷!睜眼透過車窗望去,遠處山上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白色建築群在夕陽的餘暉中極其壯觀。隨車前行視野更開闊,眼前的聖城使人震撼:「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連絡整齊的一座城」(詩篇122:3)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可嘆如今!心中默禱,耶路撒冷,願你平安!在花園墓中,眾弟兄姊妹掰餅記念主,客西馬尼園、橄欖山上……主耶穌啊,沿著祢的足跡,祢謙卑忍耐順服、受辱被釘十架、流血受死復活升天,活化在我們眼前。主啊!謝謝祢這不死的愛,在祢面前我們俯伏下拜,我唯有從今後為祢而活為祢所用,阿門。 恩典之旅 行前兩週我時有眩暈晨起最甚,慮我弟兄和我因年老體弱又少鍛練,不能完成全程學習遊覽。實在是感恩主給夠用的恩典,一兩天下來並不感到太累眩暈也沒了,最後一天弟兄姐妹對我弟兄笑說:「看剛來時您拿著拐杖走的慢,現在是越來越精神了嘛!」在這片流奶與蜜之地我們從南至北從東到西,處處看到神奇妙的恩典和作為,親眼目睹了今日的以色列,神的選民在四面受敵的困境中僅用幾十年,就使自己的國家成為世界經濟科技軍事強國、一個富繞而美麗的國度。感謝神! 愛之旅 此行從起始到末了,我深深地被弟兄姊妹因著愛主的緣故,彼此相愛相助包容忍耐而感動並將榮耀歸給愛我們的神!求主記念:為我們去使館簽證奔波的弟兄;為聽不懂英文的弟兄姊妺們帶來翻譯耳機並隨時提供換電池等服侍的弟兄姊妺;為途中、過馬路、特別在車速極快的伯利垣,總搶走前面幫扶我們的弟兄姊妺;為總是幫助我們從車裡取出重行李的弟兄;為總是跑前跑後提醒生怕有人掉隊的弟兄;我們最年長的最小的在十多天朝夕相處如此和睦、宛若奶奶與孫女的兩姊妺;為給我們時常帶來爽朗笑聲的姊妺……哈利路亞!

非常之旅 — 越南行禱短宣

程國儀牧師 2000年我在同工的提議下,開始帶領短宣隊作跨文化的福音服事。以後每年神都開福音的門,引領我們去作見證服事,去年十月我領短宣隊去越南輔助宣教士,向越南土著中的儂族(佔總人口1.1%, 約100萬,百分之一是基督徒) 開拓福音工場,儂族人多散居偏遠山區。 這是一次非常之旅,因為五位短宣隊員中,三位都不懂當地語言,如何傳福音呢? 第一天抵達河內市的時候,天氣報告一週都是陽光普照,溫暖恰人,宣教士還說晚飯後要帶我們去公園探訪華人勞工,都是從中國來越南作建築的。不料到了晚飯時候,忽然起了狂風暴雨。這才是屬靈爭戰的起頭。 第二天我們就冒著風雨開車北上六小時,然後乘舟去到儂族人聚居村落。上路不久就發現輪胎有問題,要找修車站。到點後才知道最後一段封路了,臨時改走水道。就在一片漆黑的大雨中,我們帶著行李箱登陸,踏過濕滑的大石時,險象環生,多人意外滑倒,宣教士師母更因此傷了腳指甲而流血,但還要在黑暗中走過一大片泥濘的土田,才終於到了我們預定的招待人家。然而他們還在款待其他客人(即 overbooking).不能有足夠的房間供應我們一行十一人。後來主人家和鄰居商量,終於安頓了我們。進入房間之後,看見每張席床上面都有蚊帳,心中不禁一寒,暗忖會否成為蚊子族的宵夜?靈戰繼續… 第二天天氣晴朗,雞鳴田間,眼前煥然一新。早餐的時候,各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蚊叮,最多的有65處。早餐後我們開始行禱,即是在漫步觀光儂族村莊的同時,用聖經經文為此地此民默默祝福代禱。沿途鄉村風光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奇怪的是,沿途遇見許多狗狗,卻沒有聽見過一聲吠聲!同時我留意到幾乎每一家的大門門楣上都掛有符咒,而且是寫上漢字,是中國道教的符。我仔細觀察,發現有二款:一款祝福,一款求保護。無論如何,可見儂族人心中恐懼鬼魔,而去祈求道教神靈拯救。 在行禱之中,神帶領我們上門拜訪了幾家儂族村人,按照宣教士教導我們當地的習俗與他們交,因此也交了幾位朋友。其中一家的狗見到我們就非常害怕,邊叫邊逃。在我們為村家禱告的時候,也不停地吠叫,直到我奉主的名吩咐牠才停止。在拜訪之中,因為語言不通,十一人中祇有宣教士及兩位隊友能用越南語與儂人交談,其餘的人祇有默默陪談。我也學習忍耐的聽,靜靜的祈禱。 回去之後,發現宣教士的一位兒子發燒及喉嚨發炎,需要醫護,所以我們禱告之後決定改變原定的計劃,一起送他回城就醫。神就感動宣教士帶領我們去岱衣族(佔越南人口1.9%, 約180萬)的城市行禱開拓宣道工場。靈戰再續… 這次短宣我學習到宣揚神道的一些靈戰功課: 宣道服事是屬靈爭戰,戰場是生活的每一個現實環境。 屬靈爭戰的服事就從禱告做起。 屬靈爭戰的服事有聖靈作帥領。 不懂言語也可以以心靈宣道,如行禱,為人祝福,共同聆聽神的指引… 不懂言語也可以以遵行對方生活文化方式去建立關係,準備福音之門打開。

耶和華以勒 —畢業生代表致辭

荊敏 尊敬的熊院長;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美福同學、各位弟兄姊妹、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謹代表美福神學院第九屆畢業生,向辛勤培養我們的院長和老師致以最誠摯的感謝!我要代表16位畢業生向美福所有的弟兄姊妹說聲謝謝,您的陪伴和提攜,讓我們在美福一起度過美好而難忘的歲月!我還要代表大家向父母家人和朋友們說聲謝謝,沒有您的關愛與支持,我們難以走到今天! 今天,我站在這裡,並非因為我的優秀與卓越,恰是因為我的不配與卑微,正如我的名字:Min,是最小的意思。或許直到今日,我都是美福受洗時間最短資歷最淺的學生。感謝美福,願意破格給我這個信主五天就決定讀神學、但卻不知道「耶和華以勒」出自何處、甚至連祈禱都不會也不敢的新人學習深造的機會!這一切都是神特別的恩典! 從美福畢業,只意味著神學裝備一個結點,我們的靈命成長永遠沒有終結,我們將面臨新的選擇。何去何從,相信很多人內心充滿猶豫與掙扎。 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用三句詞,對人生三境界加以比喻。第一境界猶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立志」。第二境界即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守志」。第三境界則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得志」。後人常以此象徵個人奮鬥者的心路歷程。 回顧受洗前,我一直活在這種自我夢想周而復始的追尋中,尋尋覓覓、苦苦追求,終至夢想成真,但卻又轉眼成空。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放下自我,受洗歸主;直到有一天,我來到美福,人生重新歸零。今天,畢業在即,面對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做出選擇? 一、輕輕聽。從前我一直傾聽自我的聲音,追尋「我要」的夢想。而今我越發明白應該跟隨主的旨意與呼召,走「祂要」的道路。正如一首讚美詩中所唱:我要輕輕聽,輕輕聽,我要側耳聽我主聲音。而此時,我們的主也在輕輕聽,因為祂認得我們的聲音。很多的時候,我們難以一次聽清楚主的旨意與呼召,我們常常處在猶豫與徘徊中。正如當年的亞伯拉罕,來來回回,幾經周折,不斷傾聽神的旨意,最終才來到神所指示的迦南地。 二、默然等。當我們尚未清晰主的旨意與呼召時,不要擔心更不要害怕,讓我們靜靜地來到主面前,默然等候,求問主耶和華的名。 三、果斷行。回想學生時代,作為運動員,我常常和許多選手一起站在起跑線上,聽候發令員的槍聲。當槍聲一響,我們便沿著跑道奮力奔跑。據說四百米衝刺時是人生的極限,但闖過去便是新的一片天。而今我們16位畢業生,再一次站到人生的起跑線上,讓我們聽清主耶穌明確的號令,然後果斷前行。不必猶豫,也無所畏懼!請相信,當我們願意放下心中所愛,把自己作為活祭,全然擺上時,我們的主必為我們預備好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並且超過我們的所想所求。神的恩典其實一直都在,就看我們敢不敢憑著信心先跨出一步!這才是真正的「耶和華以勒」! 最後,我謹代表全體畢業生獻上我們的祈禱: 「親愛的阿爸天父,您是曠野開道路、沙漠開江河的神,您知道我們所有的心思意念。願您賜福與我們,擴張我們的境界,常與我們同在,使我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願您大大使用我們這些卑微而不配的器皿,影響今天的世代!願所有榮耀都歸於我們的神!阿門!」

畢業感言

盧艷 幾年前進入美福神學院就讀時,我信主時間只有一年。就如蹣跚學步的孩童、懵懵懂懂地,我就開始了神學院的學習。感謝神!「美福」不僅是靈命成熟者進行更好裝備的地方,同時也是靈命起步者尋求更多認識神、認識神國度和神作為的地方!神學院各門功課的學習使我的靈眼大開!我對神的信心也因此得以快速成長! 透過「教會歷史」課的學習,我發現,原來整個人類歷史發展與基督教會歷史是息息相關的!這是上帝在人類歷史上的大手筆、大作為!如果說《舊約聖經》中的歷史事件年代久遠、令人難以置信;那麼,教會歷史則是從使徒時代到現代的教會歷史。透过教會歷史,同樣可以看見上帝是整個人類的主宰! 熊院長「靈命塑造」課的八個整全的靈命操練行動,實際上是吸取了两千年教會各修道院靈命傳統之精華。根據「向內尋找神」和「向外尋找神」兩条主要修道路线的傳統特色,二者兼顾、平衡協調、並結合現代人的實際生活,帮助現代人快捷地找到符合自己的靈命操练方法。這門課,幫助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認識神、尋找神、并經歷神!對我有幫助的課程還有很多,只因篇幅有限,在此不能一一列舉。 最後,感謝「美福」!在畢業之際給我提供留校工作的機會,讓我在這個崗位的服事中得以進一步操練、塑造。神學院忙碌的工作推動着我、不容我再像過往那樣猶豫、歇息、顧影自憐。雖然目前只有很短的工作經歷,但我知道自己的生命在服事中一天天得以更新變化,變得越來越願意放下自己認為本應擁有的一切、安逸的生活,越來越願意為神國而付出擺上。「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不論過了多久,它仍舊是它自己;若愿意被掩埋、被用盡,就結出許多的籽粒來。」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