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再思

李國華 & 余綺霞 感謝我們的主,給了我們機會可以到美福神學院上課。記得一年半前,在國華的退休歡送會裏有同事問我們退休後有什麼計劃?我們的回答是到神學院上課。同事們多以羨慕的眼光看著我們。過去一年半裡,我們上了許多堂課,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們上課的心得。 在教會歷史課裏,學到神是歷史的掌權者。從初期教會到宗教改革,到現今的教會,均可看到神的手推動整個教會歷史。耶穌基督誕生在羅馬統治的時代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當時政治、語言、交通均適合教會擴展。從中國基督教會歷史課裏,學到宣教士們不顧性命的、一波又一波來到中國,福音的大門終於打開,從沿海到中國的內地。甚至政治勢力及運動均無法將福音的大門關閉。現在中國基督教會的興旺,就是當年宣教士們為主將自己生命獻在神的祭壇上的結果。 在大先知書裏,學到我們的神不只是公義、審判的神,祂更是一位重建、安慰的神。祂要安慰祂的百姓,給祂的百姓在黑暗無助時帶來希望,預言了救主的降臨、教會的設立、和聖靈的澆灌。再次看到神在人類歷史中掌權,也看到個人和國家的責任。個人和國家蒙福與否,在於是否敬畏真神和遵行神的命令。從先知們的一生和信息,看到神是何等的有憐憫和恩典,祂忍耐等候祂的百姓悔改、歸向祂;祂豐富的祝福也等待凡是敬畏真神,遵行祂旨意的人。 在出埃及記中,更看到神的主權和人的責任的張力。神揀選了以色列人成為衪的選民,但是只有兩個信靠祂的人能夠從埃及經過曠野,進入神應許的迦南美地。 新約神學課裏,學到天國已藉聖靈在五旬節降臨到世上,但尚未完成 “Already but not yet”。神救恩的啟示是隨時間愈來愈明顯。 這一年半在美福神學院的學習真是一種享受,特別能和老師們有很深入的討論。在討論中,也學到有些隱密的事是屬于神的,故有些問題是沒有完整的答案的。正如保羅說的:「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原文是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12) 。 感謝主!

北美華人信徒面對之倫理挑戰

譚克成博士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3:2-6說﹕ 「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那偷進人家、牢籠無知婦女的、正是這等人.這些婦女擔負罪惡、被各樣的私慾引誘。」 這樣的情景似乎已在北美天天發生,雖然我們不能知曉是否末日將近,信徒應遵照主耶穌的吩咐,隨時隨地作光作鹽,影響社會,抵抗撒旦對人類心靈的侵蝕。 家庭內部瓦解 撒旦對第一個家庭便展開了破壞,直接挑戰神設立的倫理秩序,它的工作至今仍未停頓。根據美國人口調查部在2005年報告,因為離婚個案的上升,非傳統家庭數字的總和已超過了傳統一夫一妻(和子女)家庭的總和,從1999年至2005年,傳統家庭的數字下跌差不多50%,美國的家庭正在瓦解,兒童則成為受害者。在美國的兒童,每年都有一百萬名會受父母的離婚影響;在1960年至2000年間,單親家庭增加了200%;同一時期結婚率下降,但未婚同居率卻上升了979%。未婚懷孕率和未婚產子率也在升高,在過去45年中,私生子增加了566%。于2002年,在15至19歲的少女中,有757,000名少女未婚懷孕,其中28%選擇墮胎來結束胎兒的生命,有56%把孩子生下來,而15%是流產,現在美國一年有大約一百三十萬宗墮胎。 離婚就像連鎖反應中的頭號棋子,引起了一連串的社會問題。面臨婚姻破裂的挑戰,基督徒成立了國家性或地區性的團體,在婚姻關係和強化婚姻的事工上不遺餘力。全國性的組織有 Focus on the Family 和華人組成的「家庭更新協會」,他們以聖經的原則引導夫妻和諧相處,維持愛火,穩定家庭內部,保持傳統家庭的健康。 家庭結構的外來侵略 不健康的家庭容易教養出不健康的孩子,現在很多兒童放學後回到一個空空的家,而電腦網絡無孔不入,兒童很容易在網絡中看到色情影象,不但失去了童真,還會引起一輩子的色情沉溺問題。那些原已缺乏剛強性格的男孩,加上未能與父親建立正常親密關係,便容易响往同性戀的色情電影,繼而有戀慕男孩傾向,若被年長男性引誘或性侵犯,便可能會變成同性戀者。 同性戀者在北美雖然佔不超過3%人口,但因他們大都是知識分子和專業的高薪人仕,他們互相團結,投身政界、娛樂傳媒和教育界,不消二十年間便控制了北美,成功地使同性戀性行為合法化,同居伴侶合法化,改寫同性戀為不再是精神病,更將同性婚姻在麻省合法化。到了2009年,美國有六個州的政府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加州的同性戀議員,還提倡三藩市娼妓合法化、加州大麻普遍合法化。 在這個將罪惡正常化的大環境中,信徒並沒有坐視不理,而是群起保衛傳統婚姻,在三十個州成功地推動人民投票,將一男一女婚姻放入州憲法內。要達到這些目標,需要寵大的金錢、人力和資源。在歐洲和美、加諸國中,只有美國才可成功地從人民的投票中保持神所訂下的婚姻定義。反顧歐洲,婚姻定義被改後,不但同性婚姻合法化,荷蘭將亂倫與多人婚姻也合法化,瑞典讓兄弟姐妹通婚合法化。美國得以保持傳統婚姻,這是神的恩典,也是無數基督徒禱告和努力的結果。 聖經和歷史中有不少例子顯示,神的子民愈被壓迫,愈是堅定不移;但愈是享受無憂,便會忘記恩主。昔日神差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繁華的埃及,步入充滿荊棘的曠野,接受神的試煉,和祂的律法。現今的北美信徒,也應學習約瑟的堅定不妥協,經歷神的同在。 (譚博士為傳統家庭促進會總幹事,亦為本院客座老師)

墨西哥短宣體驗

七月下旬,我與大兒子一起去墨西哥的 Menudao 短宣。 Menudao 是一個農村小鎮,人口稀少,在一個山谷的曠野中,座落 Rancho Genesis,一個專供孤兒免費來參加福音活動的營地。 RG 的創辦人是一對退休的美國夫婦 Greg & Patty。 他們蒙神感動,把美國的房子賣掉,轉而購買了 RG的營地,把餘款作為經費。他們對孤兒的愛,以實際的行動表現出來。他們奔跑於美國各教會,鼓勵信徒參予,又聯絡墨西哥各地的孤兒院,邀請孤兒到來,要他/她們重新經歷「愛」:人世間有真愛,而且在基督裡可以經歷這愛。 我們教會一行二十餘人,學習把基督的愛帶給來參加夏令營的二十餘個孤兒。這些孤兒是十分的需要愛,聽說其中一些是從妓窟中營救出來的。我們每人分配一個孤兒,在這一週中以基督的愛來服侍他們。 每天清晨五時,天色還暗,山谷中就響起雞鳴、狗吠、野狼的嗥叫,還有帳幕外孤兒的聲音,我們都給吵醒。接著輪流使用那架在化糞池上的outhouse,在一個水桶前洗臉刷牙,然後盡量找一個小角落靈修。之後,與孤兒們同坐,祈禱謝飯後,把食物搬到他們面前,才一同進食。 早餐後,孤兒們由RG職員帶領他們上聖經課,我們就作體力勞動,建設RG,如修補帳幕、油漆、把碎石掘起、運到指定地方,重鋪走道等;也把營地上約一呎厚的黑泥掘走,因為過去的雨季把這些泥土從附近燒焦的山頭冲下來,弄污了營地。 午餐後,與孤兒們一起遊玩,直到晚餐。要睡午覺嗎?能夠在炎熱如火爐的帳篷內熬的,就可以了! Gerardo 是我照顧的孤兒。他已經十歲,但個子矮小,似乎是因營養不夠。他面上常帶著抑鬱,他有幾個弟妹,他的弟弟也來營會,且常欺負他。 我悉心的陪他玩,服侍他,每天寫卡給他,放在他的「信箱」內,告訴他耶穌愛他,我也愛他。他也把一些貼紙放在我的「信箱」內,表示我是他的好朋友。 有一天,我在教Gerardo玩,有一個孤兒要加入,Gerardo不高興,對他說:「He is mine.」我說不要緊,我們一起來玩,我要他們輪流與我玩。後來Gerardo生氣對我說:「You are not my friend.」就離開,不與我說話,他也把我送給他的卡、全都放回我的信箱內。我知道後,內心難過,也可以說受傷了。我祈禱神幫助我,繼續愛他;我也進一步明白,原來愛是會使人受傷的。 隔一天,我們去到海灘,其他孤兒都走進海中玩浪,Gerardo卻一個人抑鬱的坐在沙灘上。原來他的身體對海水有敏感,不能游泳,很可憐。我就陪他在深及踝子骨的海水中來回走了二個小時,他拖著我,臉上綻出開朗的笑容,這是神的恩典。 很快一星期就過去了,星期六的早上,巴士來了,要把孤兒們送回他們的住處。Gerardo非常沉默,我蹲下來抱著他,用剛學會的西班牙語在他耳中說:「Remember: Jesus loves you! Make new friends when you go back! 」他點頭,眼淚就要流出來。他上到巴士,找一個窗口位坐下,頻頻對我揮手,又低頭伏在椅背上哭。之後再向我揮手,再哭。我也揮手,直到巴士開動,揚起的沙土把我們隔開,見不到對方。我的眼也濕了,Gerardo重新經歷了愛,也因為愛再度受傷了。 我的大兒子對這次短宣寫了一個動人的反省,他的心聲也可以反映我的:「真正的快樂就是使他人快樂」。

祈禱是不是多餘的呢?

:我知道神是無所不知,祂的旨意無人能攔阻,有時我會感到禱告似乎沒多大意義。是否禱告時我們只要向神說:「願你的旨意成就」就夠了。你認為如何? :我很明白你的感受。有時我的祈求,神沒有答允,卻按祂旨意,另賜我所沒有祈求的。我有時地會感到,我也許只需要「將一切交託予神」,就足夠了。 然而,禱告在聖經中,卻是神對我們的旨意: 神吩咐我們要「不住禱告」(帖前5:16-18) 保羅勸勉信徒將他們所要的告訴神(腓4:6) 主應許門徒「祈求、就給你們」(太6:7);常在主裡面,就能多結果子,禱告必蒙應允(約15:7, 16) 雅各說,我們「得不著」,是因為「不求」(雅4:2) 禱告的榜樣、典範在聖經中很多(如詩篇整卷;但9:4-19;徒4:24-30;弗3:14-21;西1:9-11等) 歷代聖徒禱告蒙應允的見證也俯拾皆是 可見,禱告不單是神對我們的旨意,更是神賜福予我們的途徑。問題是:禱告會因著神的主權(sovereignty)變得多餘嗎?因為神知道、並掌管萬事,我們就不必禱告,向神閉口不言了嗎? 從使徒保羅身上,就可以看到,神的主權不但不是信徒積極生活和事奉(包括傳福音、禱告)的攔阻,反是基礎和鼓勵。看看下列的例子: * 帖後2:13-14;3:1-2 保羅在確定神的揀選和聖靈的工作之後,立刻要求帖撒羅尼迦信徒為他禱告,好叫主的道能成功的被傳開。可見神的主權不但沒有廢掉人的本分(禱告和傳道), 更是人努力的一種鼓勵,因為禱告的果效,乃基於神主權的揀選和聖靈大能的工作。 * 羅15:30-32 保羅請羅馬信徒與他一同禱告,求神救他脫離不信的猶太人之手,使他可以按神的旨意,到他們那裡去。使徒的請求,是真誠的,因為猶太人的威脅並不是虛假的。然而,保羅也需要明白神的心意,而禱告就是明白和成就神心意的最佳途徑。 * 弗6:18-20 保羅請信徒為他禱告,使他在傳福音的時候有膽量,並能清楚地傳講福音的奧秘。他更稱自己為「福音的使者」(Ambassador of the Gospel)。可見,確定神揀選的主權(弗1:3-14),並不抹剎宣講的重要;神定旨要救一些人,祂也定旨要藉禱告與傳道來成就祂的救贖旨意。 最終來說,禱告是一個奧秘,就如傳福音、或是其他神吩咐我們要做的任何事情。全能的神,竟會藉著卑微的我們和我們軟弱無力的禱告,去成就衪的工作,真是難以想像!感謝讚美主!

如何建立神的教會

林道亮牧師 馬太福音28章19-20節是主耶穌頒佈大遺囑的經文:「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我們對這兩節經文的理解常常是去外地和遠方傳福音叫人信主,可是這兩節經文的內容是告訴我們如何建立教會,出去傳福音祗是其中的第一點,不能代表全部大遺囑的內容。 現在我們來仔細看這大遺囑,裡面一共包括四個動詞。第一是「去」,第二是「使(人)作門徒」,第三是「施洗」,第四是「教訓」。只有「使作門徒」是正式動詞,其餘都是分詞。這大遺囑的四方面和最後的應許都很重要。 一、主吩咐如何建立教會 第一個分詞是「去」。光聽道、領受神的恩典不能夠建立教會,我們每個人都要去作見証。「去」不是單單給傳道人和宣教士的命令,而是每個基督徒都要起來實行的主的吩咐。我們信主的人都要這樣禱告:「主啊,求你感動我們起來作見証,叫我們知道自己的責任不是去講大道理,只要述說神在自己身上的恩典。」每個基督徒都肯這樣為自己禱告,為教會禱告,使大家都能去為主作見證,教會就有前途。此外,所有的事奉都需運用聖靈的恩賜,不能靠人的知識和能力,要在神面前好好禱告,把從神所領受的與人分享,好讓聖靈作工。 第二個動詞「使(人)作門徒」涉及作見証的對象,就是「萬民」。一講到使萬民作門徒,不少人就想到去參加短宣。可是這「萬民」不僅僅是遠方你不認識的人,更包括了你的親屬、鄰居、同事、同學。你信主後馬上要為你周圍的人禱告,建立教會不能單靠傳道人,全體信徒都要「去」! 第三個分詞是「施洗」:人信了耶穌以後又如何呢?不是拿到天堂的門票就沒有事了,而是要作主的門徒,因為進了教會就是進了主的學校。學生入學要報名、登記,作主的學生要受洗。通常受洗時我們是「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洗」,可是希臘原文裡這字還可以翻譯成「歸於父、子、聖靈的名」,英文是 “baptizing them into the name of…”。這樣,到底哪一個是對的?我們可以從使徒行傳看看初期教會奉主的名施洗的例子。彼得在五旬節對眾人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2:38),腓利在撒馬利亞城奉主耶穌的名施洗(8:16),保羅在以弗所說服了幾個受過約翰之洗的人,他們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19:5)。這樣,使徒行傳裡的初期教會都是奉耶穌的名施洗,主耶穌的這句話應是說:人受洗是歸入父、子、聖靈的名,這是多麼榮耀的身份! 很多基督徒不知道自己已經是歸於父、子、聖靈的人,對自己的身份不清楚。保羅說我們的身份從受洗時就改變了,我們已經不再是自己的人了。 從前英女王伊麗莎伯作小公主的時候行為舉止隨便,她的家教請她牢記自己是未來女王,她覺醒:「我是女王?那麼我的一切需要相稱!」結果她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女王。我們基督徒若能時時記住自己是天家的人,生命就易增長,這是受洗和作主門徒的福。 第四、要「教訓」他們遵守主的吩咐,不遵守要再教,再教他們到信而順服為止。若要遵守主的教訓,就要不住地禱告,求主幫助我們能聽從。教會是神的學校,也就是父、子、聖靈的學校,要教導學生遵守主的教訓,就能得神的同在。 二、主應許常與教會同在 在希臘文裡這句先有個「看哪」表明下文的重要性:「看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以馬內利(神的同在)是教會興旺增長的秘訣,也是全部聖經的主題。創世記全本無非是記載列祖怎樣得主同在蒙福。摩西有一次對神說:「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迦南)去。」(出33:15)。福音書記載主怎樣親自與人同在;幾乎所有書信最後的祝福,都是願主耶穌或主耶穌的恩惠同在。最後神要與人同住同在(啟21:3)。我們禱告,懇求得神的同在。事實我們只要能遵行主同在的條件,主就必與我們同在。我們要相信神的應許,不能靠自己的力量。 所以今天我們若要建立教會,每個信徒都應參與招生的工作,因為我們有主同在。要天天記得自已的身份,把主向我們施恩同在的事實與人分享,使萬民得救。願各位畢業同學出去建立教會時,能實行這大遺囑成就主旨。願榮耀的神與你們同在,直到主再來。 保羅說:「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1:6)。感謝讚美主! (本文為林牧師於美福畢業禮之信息摘要,由吳晰瑋同學整理)

祂不誤事、祂顧念我

麥加文 記得九九年七月在兩千人特會最後一晚,周牧師照慣例呼召全時間獻身者,我胸中波濤洶湧,可是在心裡暗想:「孩子還小,再過三五年吧。」台上牧者緊接著說:「就是那要等三五年的出來!」我全身冒汗、不敢怠慢,戰戰兢兢走到台前。我求問主:「我這條件還能幹甚麼?」「中國大陸」四個大字立時清楚浮現眼前。我不明白而且從來沒想去那麼遠,我跟主說:「祢說了算,我負責點頭,其它的祢負責吧!」我知道祂必成全關乎我的事。 自小很不愛唸書的我,忽然間變得很愛唸兩千年前的古書─聖經,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正值教會開辦國際工人事奉學校,我半工半讀花了三年修完全部課程。第一屆學員由劉牧師親自教導,他的教導非常生活化,使我的生命直接與基督連結起來。我就像一個剛學走路的孩子般跌跌撞撞,而他就像一個慈父般拎帶著我們。這些經歷印在我心底,叫我一生難忘,終生受用。 我參與教會各種服事,開始帶領餐飲業美食小組,神采飛揚單親姊妹小組,神將人數大大添加,身體雖疲憊,心中卻很喜樂。 祂的恩手一步步牽引,我的三個孩子孝順有加,對於我的任何服事永遠支持,總是買一送三,至少是四人團隊。他們辛勤工作分擔供養我生活所需,還要照顧八十多歲的外婆。零六年八月我有幸進入美福神學院全時間就讀,零七年八月到中國取得心理諮詢師證書,我心中只有感恩。 零七年回到美國,就遭到一連串的屬靈爭戰,我和家人同心俯伏在主腳前,繼續交託仰望神。聖經記載大衛曾被掃羅蓄意追殺命在旦夕,他輾轉逃到亞杜蘭洞,整頓歸附他的四百人,日後成為他軍隊中的核心,最忠貞的力量。美福神學院就是我的亞杜蘭洞,幫助我將忙亂的心沉澱,等候神的指示與帶領,不衝動任意而行。惟有神是我們在患難中的避難所,祂是我們的福分。 在長長兩年的煎熬裡,我們不免有忿怒、委屈、不平與被撕裂的痛苦,我們都誠實地向神表達,並求祂公平對待那些苛待我們的人。 有一天我為前面的道路求問神︰「祢十年前的呼召是否還有效?」不白之冤深不見底,所有的門都向我關閉;又遇上金融海嘯全球經濟蕭條,我像先知以利亞的僕人,六次觀看都見不著甚麼。我大膽求神印證祂的呼召:「讓工作來找上我!」我相信祂掌管萬有,我也相信祂知道一切真相,祂是成全諸事的神,祂是唯一的審判者。 第二天,工作就真的來找上名不見經傳的我,我好像做夢的人,恐懼戰驚,俯伏在主腳前;我知道沙漠開江河的是祂,曠野開道路的也是祂,祂從灰塵裏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的耶和華神。這喜樂是指過去的:「耶和華為我們行了大事;」是指現在的,也是指著將來的:「歡呼快樂地回來。」 神已為我預備了美好的事奉工場!我要大聲宣告:「撒旦的作為無法攔阻神的旨意!」感謝讚美主,因為祂從不誤事,祂是顧念我的萬軍之耶和華神,祂的名字是奇妙,我要一生事奉衪!

豐富的學習

鍾仁香 一生已參加幾次畢業典禮,記得小學、初中時印象十分深刻,因為有些同學不再升學,可能是他們惟一或最後一次畢業典禮,孩子時代的情誼,彼此那麼依依不捨。高中、大學以後,畢業典禮不再被重視,認為參不參加根本無關要緊,畢業生的眼目只在繼續升學、或深造、或就業,畢業表示取得資格,可以往前邁進一步。幾十年之後,沒有想到自己能夠參加神學院儀式隆重的畢業典禮,相信對我們每一位畢業生,代表著重大的意義,學然後知不足,神學院的畢業對我而言,是實踐事奉的開始。 回想三年多前,美福神學院成立時,順服神的帶領和感動,開始到學校選課,日子似乎在寫課業中度過,雖感到生產之苦,卻是學習過程不可或缺的一環。課堂上包括分組或個人上臺實習,操練我們對課題的歸納、分析與分享;或有期末考試,激盪腦力、也激發對課程的整理與回顧。對訓練傳道人而言,這都是必要的步驟。我們的信仰扎根於聖經,其中隱藏神豐富的智慧與知識。上課時老師傾囊相授,深深吸引了我們,以前當學生是責任和任務,如今是享受,不少既有趣、又生動的課程,開啟了我們的眼界,在此簡略例舉一些課程以及對我的助益: 系統神學綜合了聖經啓示的重要課題,作全面、平衡的解釋,以及有邏輯、有條理的教導和應用,是教導事工不可或缺的工具;更幫助我有效的面對異端,也為護教提供資料,並對現代倫理的問題,作比較全面的探討。 舊約、新約書卷課程教導我分析該卷書的背景、結構、主題,中心思想,對整卷書先有整體的概念,再深入經文,並探討經文中難題的解釋。老師如數家珍,引導我們進入神話語豐富的寶藏,在其中挖掘不盡、取之不竭,就如幫助我們得著開啟寶庫的鑰匙。 在研經課和釋經講道課中,我學習如何研讀聖經,找出經文的意義以及思考經文的應用,帶出適切現代人的信息。講道課中從經文到講章,個人往往顧此失彼、並不容易,但經過老師分析、評論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篇感人、融會貫通、條理分明的釋經講章,必須經過正確的解經、適切的應用、聖靈的引領,方能達成。 靈命塑造和師生小組,建立我們平衡的信仰與靈性生活,介紹屬靈操練的傳統、靈命長進的方法,我領受良多。 感謝師長這些年來,辛勤地栽培、澆灌,使我們的生命與知識並進,裝備我們,堅定我們的信心。我知道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才能勇敢地踏上前面事奉的道路。

「天堂」究竟是怎麽樣的?

:我對「天堂」的了解很少,衹有一個印象,就是基督徒死後,身體衰敗,靈魂卻會穿著白袍,在半空中走來走去,與其他聖徒一起,不斷唱詩、敬拜、讚美神,直到永遠。若真的是這樣,我覺得「天堂」並不吸引! :很多人與你的看法相類似。我同意,如此「天堂」並不吸引,因此許多人(包括基督徒)趕著在今生盡情享受,吃喝玩樂,環遊世界,因為將來的日子不知道會是怎樣的,也許會相當沉悶,雖然總比下地獄好。但是,假若我們明白聖經,就知道將來有一個「新天新地」,而我們的身體將會復活,靈魂在半空中的印象不準確。以下簡介聖經中的「天堂」觀。 居間之境?暫時的「天堂」聖經啟示,信徒死後,靈魂會在樂園(暫時的「天堂」)中,與主同在,享受安息(路23:43;腓1:21-23;啟14:13;路16:19-31),等候主再來時身體復活,進入新天新地。 新天新地?永遠的「天堂」 啟21:2預言聖城耶路撒冷從天而降,神的帳幕將會臨到人間。這是永恒的天堂從天降臨,與更新的地合而為一,成為信徒永恒的居所,而不是信徒升到「天堂」那裹。 復活的聖徒在這更新的大地中,將會看到神和羔羊的寶座(22:3),他們要作王(v.5),直到永遠,而基督也會統治萬有(林前15:27,28)。 既然身體復活,好像耶穌一樣(腓3:21;路24:36-42),信徒在「天堂」中應會吃喝、工作、敬拜、學習、甚至旅行。舊的天地和朽壞的身體將會過去,取而代之是新的天地和榮耀的、被聖靈改變的身體(林前15:42-49)—不是靈體,而是有骨有肉的身體。 聖城中有生命樹和多種果子,並生命河,可供聖徒的享用(22:1,2)。 信徒在今生嘆息勞苦、渴望脫離敗壞和虛空(羅8:23),在新天新地中,這渴望將得到完全實現(賽65:17;66:22;彼後3:13) 「天堂」的其他特徵: 是一個真正的地方,信徒將有房子居住(約14:2,3;路16:9)。舊的天地不是被完全毀滅,乃是得以更新(太19:28;徒3:21),有神的公義居在其中(彼後3:13),不再有死亡、悲哀、哭號、疼痛、罪惡(啟21:4,8) 。 「天堂」是一座城(來11:10;13:14)、一個家鄉(來11:16)。可以推想,其中有山、水、樹木、人群、街道和建築物,一個我們可以居住的地方,而且肯定住得比今生更快樂、更滿足。我們將有工作嗎? 當然會有!信徒都會有管理的職分,因為神會按我們今生忠心之程度分派工作(太25:21,23;路19:17,19)。這將是沒有勞苦的工作(啟22:3),也是享受安息的工作(啟14:13;來4:10-11)。 「天堂」中的關係將是如何? 我們將見神的面(啟22:4),祂將是我們最大的喜樂。我們將更認識神,與祂有交往。我們也將與信主的家人相聚,這是今生信徒面對信主親友死亡的一大安慰(帖前4:14-18)。再者,門徒不是在山上認出摩西和以利亞嗎?(太17:1-4),我們也將會認得家人、朋友、和弟兄姊妹。我們將會有份參加羔羊的婚筵(啟19:6-9),新郎將是耶穌,而新娘是教會。我想婚筵中應該有很多美味而健康的食物。 讓我們更多研究、認識那未來永恒的世界,好叫我們的盼望更具體、我們的心更得鼓勵,也更能幫助人去明白「永生」是什麼回事,使我們所傳講的「福音」,更顯出是真的「好消息」。

奇妙的引導

朱瑞福 我於2005年參加教會退修會時,師母近前來對我說:「我一直有個感動,也一直為你禱告,就是你應該去讀神學,裝備自己,為神所用。」我聽了這一句話,閃過我腦海的第一個意念是: 我將來沒有飯吃怎麼辦?我若流落街頭,誰來幫助我?我知道聖經上記載說:「你們看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庫,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全能的神,難道不能養活我嗎?唉!這些道理我全懂,但是這一步踏不出去,就是踏不出去;有一種恐懼在轄制我。我不好意思當面拒絕師母,對她說:「我回去禱告看看」。 4月14日早上4點起床禱告說:「神啊!你若真呼召我,請你明示,給我一節經文。」禱告完畢,躺在床上,隨手翻聖經,是以賽亞書第六章第八節:「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我當時無法判斷這是神的旨意?還是巧合?接著我又禱告說:「主啊!容我再向你求一個印證,就是我表哥重病在身,如果他能得到痊愈,就證實是你的旨意,孩子立刻遵從。」 沒想到我表哥的病愈來愈嚴重。5月1日我把他送到急診室,結果是得了猛爆性肝炎,已經完全沒有肝功能,大概只能再活兩天。這時我才體會到生命的脆弱,什麼叫做生命的盡頭。我對表哥說:「你已經到了沒有路可以走,只有主耶穌能救你,你願意接受祂作你個人的救主嗎?」他馬上點頭,我跪在地板上呼求神開恩憐憫,並決定為他作四十天的禁食禱告。後來他轉院,等待換肝。5月22日進行換肝手術,一切順利。6月9日平安出院,他一共住院四十天。他出院的那一天也正是我為他禁食禱告結束的那一天。奇妙吧!感謝神!因我所求的都一一印證。 2006年1月,我進入美福神學院接受裝備。這幾年下來,喜樂多於憂愁,美福的課程我都非常喜歡,而且內容豐富。老師們有系統而清楚的教導比自己閉門苦讀,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果效好多了。我以前總認為神學沒什麼好唸的,還不是離不開聖經,這種井底之蛙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 我本行是化學,曾服務於石油公司及藥廠二十多年,萬萬沒有想到成為一個傳道人,目前正式投入事奉的行列。以前所學的無論是釋經學、教會歷史、還是新舊約神學,都能一一派上用場,學以致用;幫助弟兄姊妹乃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但是,我承認也有不足之處,譬如:我不知如何去幫助有憂鬱症,以及精神上有輕微疾病的弟兄姊妹,除了為他們禱告,勸他們去看專科醫生、吃藥之外,別的也無計可施。 美福之路已走了三分之二,回首風雨路,充滿了感恩。感謝神的帶領,也謝謝各位師長的教誨,使我愉快地走那人生的第二春旅程。

不平凡的…

阮雄長老 最近的一個早上,我從一所神學院的餐廳出來,經過庭院的小路走回宿舍,迎面清冷的空氣和飄下的雪花停落在我的臉和頭上,帶給我清新的感覺,讓我想到,我剛從陽光明媚的加州來到這數千哩外的烏克蘭。忽然有一個聲音在問我:「你為什麼到這裏來?」思想片刻後我得到答案了。當我再深思,自愧在還不到一個星期的訪宣中,尚且反思我的腳蹤,何況那長期在異鄉的宣教士呢?心中對宣教士的長期委身頓起敬佩之心,他們的腳蹤和委身是何等不平凡! 有一天在上海南京東路上看到人海密密麻麻,擁擠得寸步難行,這些寶貴的生命正在忙著什麼?追求些什麼?得著的將是些什麼?看哪!有多少是有永恆生命的?有多少知道生命的目的?在這人海中有誰知道若不認識神,生活不過是「虛空」,所追求的只是「捕風」?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啊!我們是何等的不平凡,因為我們是在萬人中被揀選出來的!但是,神卻要我們向這數不盡的人還福音的債,這任務是何等的神聖、艱巨和不平凡!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神學院的開放日,當師生一同唱詩讚美神的時候,我的心靈感受到一種從來沒有的激動。我們不但是口唱心和地頌讚神,而且這些頌讚是來自一群願意委身為神僕的人。主耶穌曾經醫治過十位長大麻瘋的人,當他們到祭司那裏去的時候就被醫治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個人是撒瑪利亞人。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在那裏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麼?這一位知恩而報恩的人比其他的九位看來是有福多了,因為除了病得醫治之外,他再被主祝福,他真是一位不平凡的感恩者! 2008年的五月是一個不平凡的月,五月二日緬甸的Nargis風災, 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地震,兩個突發的災難在轉瞬間奪去約十萬個寶貴的生命。一個月前我們再到緬甸和幾位賑災的同工交通,瞭解到有許多基督徒仍然默默地、忠心地到災區服事那些心身靈受創傷的災民,他們在悲傷無望的災民中是鹽是光,帶來主的醫治和盼望。最近我有機會再到成都,見到很多位在地震災區服事災民的弟兄姐妹,他們雖然不准公開傳福音,但是,往往是災民看到他們離開自己美好的家,來到這貧困的災區,在過去的十個月以來忠心地服事他們這些原不認識的人,禁不住追問說:「你們為什麼會來這裏幫助我們?」於是,福音就被生命的見証傳開了,這群無名的傳道者的愛心行動是多麼不平凡! 在不平凡的時代顯出不平凡的生命,因疾風而顯出勁草,乳香被燒而煙雲上升,祭物擺在祭壇焚燒才能發出香氣而蒙神悅納,所有的基督徒都被神不平凡地揀選,賜予不平凡的生命,賦予不平凡的使命,走那不平凡的道路,作那不平凡的見証,奔向不平凡的標竿,直到見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