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文化宣教

熊文勝


完成所有作業後,近期回國休假, 參加了瀋陽溫州商會的年度聚會。我剛好接待了一位來至天津的退休武警少將,他得知我在美國學習聖經研究,饒有興趣地與我探討起西方文化和中華文化。

他熟悉老子的道德經:「上善若水、道可道、非常道、道者反之動…」,於是我們聊起了中西文化的對比。全世界有兩大主要的文明,一個是以基督教文化為代表的地中海,另一個就是以儒家文化為主的中華文明。基督教文化對歐洲及西方影響深遠,尤其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後,倡導「人人皆祭司」,在上帝面前每個人都是兒女、同是後嗣;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西方社會制度,西方社會也因此進入現代文明階段。而千百年來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皇帝是「天子」,老百姓是「庶民」,普通百姓沒有祭天的權利。在北京有個「天壇」,那只是皇帝祭天的場所,這造成天然的不平等。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等級制度森嚴,至今還是二元社會,權力過於集中。

談起有關「道」,道德經中的道是一種哲學層面的道,是一種自然法則、規律,人要順其自然,遵守這種規則和法則。但是基督教的道,不同於這哲學的「道」,基督教的道是法則和規律,但還有愛和位格。約翰福音開篇闡述了「道」:「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一1),基督新教核心就是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耶穌基督就是道,道的化身,主耶穌用他33年的生活點滴、教導,充分把「道」展示給世人。基督教的「道」既有真理,是世間事物的規則,也充滿了恩典,有愛在其中。

在當今中國反腐敗的背景下,各種收緊和追溯的環境下,中國社會是一個人人自危的社會,最缺乏的是「愛和饒恕」,而這正是基督教文化倡導的核心內容,也正是我們在文化當中缺失的。
我與老將軍一起聊了三四個小時,他依然興趣盎然,並相約過段時間天津再聊。在聚會中,接觸到了各行業的商人、還有政府官員,其中有一位曾經是高層官員,跟我聊了很久關於基督教的信仰,表現出一種渴慕,表示希望有機會我們再深聊。這讓我看到基督教信仰,未來會被更多大陸的精英層人士接受,「中國福音化、文化基督化、教會國度化」,上帝的鬆土工作已做好,未來中國大陸會成為福音的沃土。

在三年疫情、經濟下滑,反腐風暴、追溯二十年的背景下,目前的中國精英層,包括商人、政府官員各個精英層,都有莫名的恐慌和不平安,這是一個人人自危的社會,官不聊生、民不聊生。這些現象,是我們的文化里深層的,我們整個社會缺失基督教文化當中的「愛和饒恕」。這個社會不能無休止的互相爭鬥下去,追討下去,這會造成未來社會缺乏創造的活力和發展的動力。所以,我認為只有基督教文化深入人心,成為我們骨髓裡的東西,我們這個社會才能和諧進步、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的狀態。

三年多的學習和教會生活,讓我感受到,有些基督徒的信仰是表面上的、儀式上的;很多人內心的真正基督教文化並不存在。內心深層的還是儒家文化加上「厚黑學」,這就造成了華人教會當中互相的爭鬥,各種混亂的現象。基督教文化並沒有深入我們的骨髓,故此生活中的文化宣教很重要!這是我畢業後的第一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