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福陪我一起走過

路金玉 十八歲之前,我一直為自己的夢想、我心所愛的舞蹈而努力著。當我十八歲那年認識神後,我人生的目標改變了,我所追求的重心也改變了。服事神、學習聖經是我一生要追求的。 因此我來到了「美福」接受裝備。 「美福與你一起走過去!」這句話是熊潤榮院長在我最軟弱的時候鼓勵我的話,我一直很感動,也很謝謝神,藉著他的僕人用這句話鼓勵著我。熊老師是我們屬靈的大家長,他像一位屬靈的父親一樣,他對神、對學校、對學生的付出和委身是我們都看得到的、感覺得到的。 「美福與我一起走過去」,首先讓我想到的是,有神在「美福」中,神與我一起走過,神時刻在我的身邊幫助我、看顧我、帶領我,也讓我更多明白祂的話,在我心中引導、安慰和鼓勵。 「美福與我一起走過去」,讓我想到的是,「美福」的每一位老師與我一起走過。張茝芬老師曾經幽默的跟我們說:「你知道為什麼你們大家都看我很順眼嗎?是因為我每次教你們課,都會為你們每一個學生代禱。」我想這就是屬靈生命的連接吧,讓我們看到老師就覺得很親很近。張老師的課堂是讓我們收穫很多,她每教我們一卷書,都會把這卷書的大綱、背景重點給我們講解的很清楚,特別是課堂的十分鐘筆試,讓我們覺得很「刺激」 ,又愛又怕。正是因為這樣刺激的考試,才逼得我們不得不記憶一些重點,不得不去看聖經,從大綱記憶聖經、熟悉聖經。現在回想還是很感謝這位老師,在課堂上總是苦口婆心的把重點一次又一次的強調,讓我們在課堂上就記得,生怕我們忘記,又反復的提問,讓我們把重點回答出來。看到她迫切要我們明白神話語的心,她對每一節課的準備都很認真,看到她的課堂總是那麼有序,上課時間的分配也很好,讓我很愛上她的課。 池耀興老師對「護教學」深有研究,各宗教的比較,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上了池老師的課,讓我在傳福音方面的裝備有很大的幫助;池老師對中國有很大的負擔,常常在中國宣教、教導,讓我看到他對中國靈魂的「愛」和火熱,也激勵著我們從中國來的學生。他也常常鼓勵我們,鼓勵我這個80後,也是池老師口中所謂的「小丫頭」好好愛主,忠心服事。 「美福陪我一起走過去」,讓我想到「美福」的每一在同學都在陪我一起走過去。同學們之間的愛、幫助、鼓勵和代禱,串連我們一起走在服事的道路上。 我愛美福的每一位同學,還有老師,他們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樣。 願主祝福「美福」!

有福的學習之旅

黃哲斌 能到「美福神學院」來學習,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們家幾年前移民來加州灣區的原因算是「陪讀」,即是希望子女能夠在更好的環境受教育而來的;但真是沒想到,藉著這個機會,我自己也可在工作了二十年之後,再次進入學校來學習。能來「美福」就讀的最大原因,是學校課程安排的方式,大部分的課程都在晚間與週末,學生可依自己學習的步調來適度延伸修業的年限,也因著這種課程的設計,我才能夠重溫學生夢。猶記得看著我拿到新出爐的「美福」學生證時,對它端詳了大半天,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與感恩;雖然眼前這張證件已不再是幾十年前的小薄紙片,而是採用了新穎的信用卡的樣式,上面所貼的大頭照也已失去了青澀稚嫩,但能夠在人生的這個階段再次入學當學生,這樣的機會不是人人都有的。因此我默默向神感謝,也像年少第一次入學時那般,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美福大家庭 「美福」的老師及同學們可說是來自世界各地,大家聚在一起上課或談話時,各種地方的口音、說話語氣的抑揚頓挫都不盡相同,甚是有趣;雖說在表達上有些許的不同,但大家在此的心志卻是同一的—都是為著福音而齊心努力。我看到了老師們熱情的教學,他們決不僅是為了教而教,而是為了造就神國的精兵來教;而學生們也是為了一個願景,即未來能為主所用而認真地學習。同學們當中不僅有將來的牧者、宣教士,也有其他背景帶職事奉的人才,如媒體工作者、表演人、音樂人、電腦人、醫護人員等等。 於「美福」的學習是同時兼具廣度與深度的。在有關「聖經研究」的課程裡,藉由老師們對《舊約》及《新約》特定書卷的詳細講解,使我對選讀的書卷能有全新的視野,往往老師一句提綱契領、適切的話,就遠勝以前自己研讀參考書或註釋書的果效。而「神學與歷史」的科目,則為我們的信仰提供強而有力的理性基礎;藉著課程裡諸如舊約神學、新約神學、系統神學以及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比較等,讓我不禁讚嘆神救恩計畫的偉大,並對我們華人應該如何有智慧地在自己的文化與民間信仰中傳揚基督的福音,有了較完整的概念。 另外,「美福」的學習裡也有感性與溫馨的一面。在「師生小組」的時間,大家藉著讀書心得的分享,反省個人生活並實際操練靈命。我們都非常珍惜能有這生命交流的機會,在其中每個人都敞開自我,將家庭、教會與工作上所遭遇的喜怒哀樂提出來,彼此相互的扶持、打氣,並為著各人的需求真誠地向神祈求。我們也曾一起到社區去做義工,或到幽靜的山上去實際體驗安靜、獨處與長時間的默想及禱告,這些的行動都豐富了我信仰的內涵與經歷。 最深印象 「美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將課程朝向理論與應用結合,努力跟上時代的潮流。雖說我們信仰的根基與內容是永恆不變的,但神學教育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方式,甚至是傳福音的策略與方法,卻需因應環境而轉變,尤其在現今科技突飛猛進並劇烈的「全球化」,更要如此;否則,若我們無法將所學的有效地應用在廣大的福音禾場上,很可能落入事倍功半的窘境。 我以前便對網頁的設計很感興趣,但一直苦無學習的機會,沒想到在入學後不久,「美福」竟然開了網頁設計的課程,讓我在欣喜中學到了如何建構網站的許多寶貴技巧,將來可在教會網站的維護上盡一份心力。除了網頁設計外,年來學校也陸續地開辦e-learning 的課程,讓學生們可依自己所方便的時段,適合的場所,甚可說即使到了天涯海角都能上課;另還有電腦簡報設計、資料庫設計、圖像處理,甚至是針對使用智慧手機與社交媒體(iPad, iPhone, facebook,微博…等)傳福音策略的新穎課程,這對一個規模不大的華人神學院來說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最近更欣聞學校與專業的音樂團隊合作,即將開辦有關音樂與敬拜的課程,相信將來因著這些新課程的陸續設立,能讓學生們學習的內容更多元、豐富,也更能在神學教育的理論與實際間達到平衡。 有一次家人問我 :「你去讀神學院還值得吧? 有否後悔?」在思量了後,我誠心地回答:「真是值得! 也很蒙福。至於後悔則是有那麼一點—後悔沒能早點來讀。」我祈求神繼續賜恩給「美福」,堅立其所做的工;「美福」所做的工,願主堅立!

美國大選與先知預言

院長熊潤榮博士 2012年2月,羅姆尼(Romney)還在爭奪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資格,而我正教授大先知書。班上有一位同學分享他剛參加完在北加州Redding舉行的預言特會(Prophecy Conference),會上有先知(講員)預言羅姆尼會贏得年底的大選,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當時全班哄動;有同學辯稱,即使羅姆尼真的當選,這也不算是先知預言應驗,因為有不少評論員已經按他們看到的政治趨向和初選結果,預測誰會當選。那位先知可能也只是根據他對時事的了解和分析,發出他的預測(prediction)而已。的確,Bill Frezza 在 Forbes,Wayne Root在FoxNews.com 也公開預測:羅姆尼會以大比數壓倒奧巴馬。 當時我一方面為這位Redding的先知擔心:他發表這言論是否算是愚昧?另一方面我也佩服他:他勇敢的把自己的可信性作公開的驗證;可能他真覺得是得到神的啟示。最後,我鼓勵同學一起留意選舉的發展,盡公民的責任去投票,也祈禱神的旨意成就。 當然,11月大選的結果是:羅姆尼失敗了。那麼,那Redding的講員是否算是假先知?我想這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 四方面的考慮 首先,預言特會在美國是頗為流行的,而且有一群自稱有先知職分的人,組成一個全國性的網絡,其中有Encounters Network, Morning Star Ministries, American Vision 和Bethel Redding 教會附屬的School of Supernatural Ministry等。他們都來自保守或基要的陣營,看重聖經的權威和祈禱;神學上是「時代論」的;政治上是共和黨的,不滿意民主黨的政綱,看是過分自由,使社會墮落。因此,他們都被冠以右翼陣營(Right Wing)的稱號。 第二,從舊約先知耶利米的角度看:真先知的傳統是報憂的,如預言戰爭、災禍等;而假先知都是報喜的,如預言平安等(耶28:8-9, 27:16-22)。現代的美國先知所講的大多是勸人悔改、生活聖潔、離開世俗的潮流、多禱告、尋求聖靈充滿等。他們多會按著天災如海嘯、地震、戰爭等發出末世式的警告。換言之,他們是符合舊約的先知傳統。而且,他們的事工的確是引人歸向神的,如International House of Prayer 的全年每天24 小時祈禱事工。 第三,這群先知有解釋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有互相制衡。如Encounters Network的James Goll 說早於2008年,神指示他會有一個從密茨根州(Michigan)出來的人,他手中帶著大(棒球)手套(big mitt),可以接到拋給美國的弧度球(curve ball)。剛好名叫Mitt Romney的羅姆尼是來自密茨根州的。此外,摩門教的創辦人史密夫(Joseph Smith, 1808-1844)留下一個「白馬預言」(White Horse Prophecy):當美國的憲法出現危機時,摩門教會中會有騎著白馬的人出來營救。他的繼承人Brigham Young 在1855 年也寫下同樣的預言,而成了傳統。因為羅姆尼是摩門教徒,知道這傳統的人都以為「白馬預言」開始應驗。 大選過後,Morning Star Ministries 的Bob Jones說,神在2012年1月曾問他如何看一個摩門教徒當總統,他卻沒有理會。直到羅姆尼成為總統候選人,他明白自己錯了。大選過後,他覺得他是讓自己的心意抵消了神起初指示他的。而他的同工Rick Joyner承認:有許多先知都是滿懷信心的預計羅姆尼會贏得大選,普及到他本人也以為這就是神的旨意,沒有去尋求明白;這是他犯的錯。他認為預言錯誤的原因是大多數基督徒都懼怕投摩門教徒的票。 另一方面,American Vision的Gary DeMar點名預言錯誤的領袖,其中包括Harold Camping (他預言2011年5月21日教會被提),他指出當下流行的先知都是背負「時代論」的神學,卻沒有足夠的聖經支持。 第四,我們可能需要區分國際政局的預言和神救贖計劃的預言。救贖計劃的預言是肯定會應驗的。可是,舊約聖經出現起碼一處有關國際政局的預言是看來沒有應驗的:以西結先知年代,巴比倫南征北伐,所向披靡。那時他預言因著推羅(Tyre)犯罪,她會被巴比倫攻陷(結26章)。可是沒有應驗,先知在16年後把這預言修正:因巴比倫不能攻陷推羅,神把埃及交出作為補償(結29:17-20)。國際政局的預言只是給當代的聽眾,不能與普世的救贖預言並排討論。 結語:預言是屬於神的,我們擁有的是歷史。我們一方面可以欣賞預言特會的人對信仰的執著。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對他們所說的慎思明辨。如果這些先知的預言(預測)錯了,我們就把他們所說的,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吧!

聖經與教牧學

程國儀牧師 教牧學基本上就是:學習神如何教導牧養祂的子民(羊群)。 無可否認,聖經中最富代表性的動物就是羊。從創世記中第一次向神獻祭,直到啟示錄中敬拜的對象,都是羔羊,也都是預表神子耶穌。而聖經中出現的「羊」大部份都是指著人;牧羊人就是神自己,或是祂所指派的人,牧養屬神的子民。故此從神學的角度上看,牧羊人和羊,都源出於一,同歸於一。 在舊約中神是以色列人的牧者(創48:15、49:24,詩23:1、80:1),以色列人也承認自己是神的羊(詩100:3、 28:9;賽40:11)。詩篇23篇是神牧養最好的寫照,但神牧養的過程,往往卻是不斷的差派祂的僕人去牧養,包括領導(如摩西、士師、君王),祭司,先知,智慧人,甚至有外邦君王呢(賽44:28)!新約中的大牧人當然指著耶穌而言(約10:11;來13:20;彼前5:4),牧者是神賜給教會的禮物,與監督長老同位(弗4:11;徒20:28;彼前5:1-3)。 以西結書34章是神對牧羊人最重要的教導,指出神牧養的三個重點:餵養保護,公平管理,尋找醫治。馬丁布塞耳(Martin Bucer)更將這章聖經應用在牧養事工上,提出牧養的五重責任: 一.吸引人歸向基督那裏去 二.引導離開真道的人歸回 三.糾正陷入罪中者的生命 四.堅固軟弱和愚昧的信徒 五.栽培健壯基督徒的靈命 實際上教會的運作,是組織信徒去完成神的心意,使萬人得救,作主耶穌的門徒,彼此相愛,見證福音。因為教會本身是一個志願團體,需要牧師傳道、長執信徒齊心合力,才能興旺福音。故此牧養需要一個方向,使信徒靈命長進,團結前行。 初期教會的牧養,是以福音及當時的哲學,牧養信徒靈命。後來新約正典成立,信仰有了明碓的範疇,牧養的根基也就建立在信仰宣言上。中世紀教會牧養以敬拜(彌撒)和告誡為中心,直到宗教改革。改革以後的更正教會就以講解聖經為牧養重心。十九世紀心理學興起,影響了教會牧養的方式,教牧輔導也成了牧養的主流。隨著多元化時代的發展,牧會更加複雜。教會增長運動就從各種社科研究,例如工商管理,人格研究,社區調查,領導學等汲取,幫助牧養的事工。不過福音派的學者卻努力歸回聖經的基礎,重尋聖經適切的應用性。以下幾位都是代表性的人物: Wayne Oates說聖經是「教會及信徒個人的規範,人類理想、感受、敬虔生活的寶藏」(The Bible in Pastoral Care, 29)。Donald Capps更應用詩篇去輔導憂傷,用箴言作婚前輛導,用比喻輔導婚姻(Biblical Approaches to Pastoral Counseling)。Eugene Peterson 用五書卷作牧養工具(Five Smooth Stones For Pastoral Work)。Charles Gerkin建立了「教牧聖經詮釋」(The Living Human Document: re-visioning pastoral counseling in a fragmented society),將聖經的含意應用在當今的處境上。 總的來說,教牧學就是按照聖經中,以牧羊人(牧者)牧羊作為教會事工(敬拜讚美、團契小組、教導栽培、宣道差傳)的基礎(參Derek Tidball, Skillful Shepherd,中譯:《靈巧好牧人》;Church Ministry By the Book)。故此教牧學是以神所指派的牧人,以聖經為基礎,以各種方式,來牧養教會。正如經上所說:「(神)又揀選他的僕人…將他召來,…為要牧養自己的百姓…於是,他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詩78:70-72)

從無常到有常

池耀興博士 風露淒淒秋景繁,可憐榮落在朝昏。 未央宮裡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槿花》 李商隱這首詩把一女子雖美貌如花,卻紅顏命薄,遭受無常的摧殘,猶如朝開暮落的槿花的情景描寫得淋漓盡致。而當他「義山身處唐之季世,國運衰頹,身世沉淪,蹉跎歲月,志業無成,於好景不常感受特深」 時,寫下了其對「無常」感悟的曠世名句: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無獨有偶,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似乎也對佛教的「無常」教義產生共鳴: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君知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對於佛教信眾而言,萬物都在變化之中,都「無常」。正因無常,正因人類意識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才會去尋索生命的真義,也才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如僧肇說:「生死為畏,畏莫大之…。」 於是就有了「生死事大」這一禪宗和尚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宗杲說:「既不知來處,即是生大;又不知去處,即是死大。謂之無常迅速,生死事大。」 「人生無常」的說法,並非佛教獨有。基督教也有類似的描寫,如《傳道書》7:14說:「在亨通的日子裡,應當享福;遭遇患難的時候,就當省察。神使這兩樣並存,為了叫人查不出未來的事。」亨通與患難是並存的,這互存性本身就是無常的演示之一。人生往往就生活在得失、福禍、喜悲、愛恨等等二元交替的境界之中,如其對人生的總結:「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種的也有時;…愛有時,恨有時;戰爭有時,和平有時。」(傳3:2-9)這些不同對立面的「有時」,並非人手所能掌控。這不僅直接地描繪了「無常」的人生現象,也間接地闡述人生的無奈和感傷,難怪《傳道書》作者總結說:「作工的人在自己的勞碌上得到甚麼益處呢?」因勞碌所得來的,並非能恆久守得住。即使守住了,卻無法享用。故此,他悲憤地說道:「我恨惡我的一切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不得不把勞碌的成果留給後人。」(傳2:18)正因這「無常性」,以及在人生中所發生的種種令人焦慮、迷惘、沮喪的事,直叫《傳道書》作者悲嘆地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人的一切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對自己有甚麼益處呢?」(傳1:1-2) 當然,倘若「虛空」只是《傳道書》的主旨的話,那麽無常的人生是非常的悲哀。感謝主! 《傳道書》作者不僅描繪了人生的無常性,也同時帶出「有常」的信息,藉此把讀者的眼光從日光之下的人生轉移到日光之上的、敬畏神的人生。我們看見,《傳道書》作者在第一章4-7節裡,藉著描述人生和自然界的運行規律,刻畫了隱藏於「無常」現象背後的「有常」真相。這段詩歌可以如下排列: 無常 有常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存在 太陽升起,太陽落下,匆忙回到它上升之處 風向南刮,又往北轉,循環周行,旋轉不息 江河向海裡流,海卻不滿溢,江河之水歸回本源,循環流轉 它明確地說:「已有的事必再有,作過的事必再作;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有甚麼事人可以說:『看啊!這是新的』?其實,很久之前已經有了,在我們之前早就有了。」(傳1:9-10)意即:在人看來變幻無常、萬事常新的人生,不過是不斷重複、毫無新意的人生。那麼,是甚麼原因使得舊事重複出現呢?答案是:神。 《傳道書》如此宣告:「現在有的,先前就有;將來有的,早已有了;因為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出現。」(傳3:15)這裡所要表達的神學是:我們所認為的無常人生,其實都在神的掌控之中。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個難處,必定有神的美意。故此,無論我們身處甚麽環境,我們都「應當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因為這是每一個人的本分。」(傳12: 13-14)

活出精彩

魏開永 神學生的經歷對我而言是獨特而又極具挑戰的,尤其是像我這樣,神把我從職場呼召出來,全家人委身於神,在個人服事的起點上,攜妻帶子從中國大陸來美讀神學,更是在各方面受到砥礪。我想,這也是神用來塑造合祂心意的器皿的一種方法。不過這一關是逃不掉的:六年前我來美國宣教和學習,後來又回到北京,一邊經營自己的顧問諮詢公司,同時服事職場弟兄姊妹。但是,神不同意我這樣的服事。祂用榔頭擊碎核桃的方法來破碎我,使我從一個在成千上萬企業家乃至社會名流面前滔滔不絕的演講者和諮詢師,挪移我謙卑地坐在神學院的教室裡聆聽老師講神學課程的角色轉變。從神學生之間那種相處,到在文化背景不同的美國華人教會裡服事,這中間經歷的種種,實在精彩。這段生活是生命中不可不走的路程,也是不可多得的生命累積。 剛到美國一年,神為我開了一扇特殊的門,在灣區華語電視台KTSF26台策劃並主持了一檔電視節目,節目叫《活出精彩》。用這檔電視節目的名稱作為這篇短文的題目倒也很合適,因為神給我這段經歷,乃是要我在未來的服事生涯裡要活出精彩,用生命去影響生命才是最有力的服事。 在來美福之前,我已經收到另一所神學院的入學通知,但神的差遣、神的訓練有祂自己的「定時」和「定點」。正如摩西在米甸的曠野裡受磨煉,約瑟下在監獄裡,保羅蒙神開啟後回大數城作預備一樣,神帶我到美福有祂特別的心意。這裡有開放的學術環境和自由的治學氛圍,熊院長鼓勵我們國際學生到美國各種宗派、各類教會及福音機構去開闊視野,打開我們的屬靈見識,領受豐富的校外知識。在選擇實習教會時,學院更鼓勵學生自由地選擇,從不轄制或關鎖學生;使我在這期間能從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語言和不同風格的教會裡,學到許多事奉神的經驗。我相信,這給我將來在不同的工場服事各種族群、各種文化背景的會眾積累了很好的經驗。 神讓我看見,主的工人事奉神,要有神的國度的眼光,我們不再拘泥於自己的環境和條件。大概彼得也萬萬沒想到,作為一個「無知的小民」,在面對非常熟悉律法的法利賽人和希律黨的人時,能夠放膽講論神國的道。我相信以普通話為母語的華人並非不能被差遣到萬族、萬邦中去服事別的民族。神正在用各種方式來裝備華人,預備器皿。神定意要使用華人在世界的服事工場收割莊稼。我們這一代人,必將看見神奇妙偉大的復興的來臨,我們每個人都將隨著聖靈的腳蹤,跟隨主對莊稼成熟的安排計劃,奔赴禾場。 我們憧憬未來,猶如我在《活出精彩》主題歌詞中所寫的:「上帝沒有應許天色永遠蔚藍,但我們的生命可以陽光燦爛。上帝没有保證花香常漫,但我們每一天可以綻放笑臉。活出精彩,彰顯上帝創造榮耀。活出精彩,展示生命豐盛奇妙。活出精彩,世界有你更美好。活出精彩,一生行走主的道。」

見證「夢想」

張恩 偉大的民權運動家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 最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影響了美國幾十年。我也曾經懷著一個「夢」,這個「夢」將影響我整個人生,那就是我的「神學夢」。在教會全職服事的十幾年間,一直希望能夠得到更有系統、更全面性的神學裝備。但不知道神的計劃如何,我就恆切地禱告神!祈求祂為我圓這個「夢」。 終於在2011年8月18日,我興奮地踏進美福神學院,這就意味著我開始要實現這個「夢」。在剛開始的階段,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挑戰,特別去年在我妻子生產寶貝千金的期間,真是大家總動員。幫忙我接送、照顧兒子,幫忙我做家務,給我們做月子餐,也給予一些物質的幫助,來看望關心以及不斷的為我家禱告。感謝神!在這個過程裏得到美福神學院的老師、同工以及一些校友弟兄姐妹實際的幫助、關懷和鼓勵。 在美福神學院學習期間,我得到良好的裝備並且有很好的得著。「生命塑造」方面的課程幫助我培養個人的靈命,與神建立更正確的關係,與人與己建立更健康的關係;「聖經」方面的課程幫助我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聖經真理,並且能夠更紮實的運用;「神學歷史」方面的課程幫助我更客觀的對待神學,並且從歷史得到啟發,藉著反復的思考,讓我可以以史為鑒,在未來能更好的服侍神!從「事工裝備」方面的課程我學到很多的方法以及有深刻的思考,知道怎樣更好的學習和服侍。這些課程的內容和老師的教導,開拓了我的視野,也整全了我的思想。 美福的老師 美福神學院的老師是要特別感謝的,他們不僅認真、盡責的教導,而且像朋友一樣一步步的幫助我成長。美福神學院的每一位老師都有他們的特點,從他們身上我們獲益良多。熊院長總會給同學們提出一些富有挑戰,但極具啟發性和引導性的問題,幫助我在認識上的突破,以及加深對聖經真理的領受,他又鼓勵我們去做一些原創的研究。程牧師不僅在「師生小組」的課程裏調整以及引導我們怎樣去靈修、安靜和默想,除去生命中的雜質,塑造我的生命,與神建立更美的關係,而且還以身作則的影響我的生命。張老師對聖經有很深入、很全面的研究,每當上她的課的時候,她總會把整本聖經整全性的展示在你的面前,讓我更好的明白、吸收聖經的真理。不僅如此,她還是一位口才出眾而且幽默的老師。池老師知識淵博、風趣幽默,他精研「護教學」,而且在「系統神學」方面有很深入及平衡的研究思考,使我們受益匪淺。管老師是一位用生命教學的老師,在她的「基督教教育—生命的教學」課程裏面,我們不僅學習到教育理念與方法,更從她身上讓我體會到甚麼叫生命的教學。另外有一位我不得不提的,她不是教導的老師,但是在我需要她幫助的時候,總是那麼及時的出現並給予及時的幫助,她就是學院的行政同工綉雯姐。雖然人們常說難得一良師益友,但這些老師對我來說,個個都「既是良師亦是益友」,我為此感謝神!也感謝這些老師幫助我一路成長。在路上有他們同行,一定會讓我這個「夢」更加的精彩。 結語 入讀美福神學院不僅圓了我的一個「夢」,也是一個更大的「夢」的開始!我知道在神學研究這條路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並且任重而道遠。誠如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離騷》中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神幫助!我也將窮此生為此不懈努力追求!每當此此際,神總會告訴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林後12:9)。

移動世界中的網絡事奉

杰瑞老師 隨著網絡科技的日益進步,尤其是當移動科技成為主要趨勢以來,如何到網絡世界這個「水深之處」有效傳遞福音 「打魚」,已經成為北美華人教會的一大挑戰!大多數華人教會的牧長同工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使用網絡科技推動服事、而被擋在網絡世界這個迷失的羊最多的地方之外。 神的工人如何順應時代需要,培養在網絡世界的日益變化中、「心意更新而變化」的全新服事理念?針對這一需要,本課程的設計將結合西方教會嶄新開放的服事理念和手段,探尋神的工人「與移動網絡共進」的使命、策略和信心,更是從可操作示範的角度教導大家如何使用當今最流行的社交工具和主內移動軟件等。本課將以網絡教會ChurchOnline模擬的方式綜合展示,將所學習的各項技能,共同演繹如何使用移動技術更有效地用於事奉! 本課程不是關乎開發,只是在於使用,所以參與的學生只需會熟練操作使用移動設備等常用的技巧即可。每個學生必備iOS移動設備(iPhone或iPad)和安卓移動設備(Android Phone或Android平板電腦)至少各一部。其中的操作系統必須是一兩年內新的,好讓很多移動程序都可以安裝運行。每位學員都需具備電腦在家中可以幫助完成作業! 完成本課程學習后,學員以熟練掌握一些常用社交工具(Facebook,Weibo,Twitter,Google+等)的技巧,安全常識和與攻擊時的應對措施,因而可以更有信心地把它們用到主內服事當中﹔學員更可以集體嘗試使用最新的主內移動軟件YouVersion等,把它用於個人成長和小組集體學習當中﹔學員最終將通過ChurchOnline這個網絡平台將講道錄像,編輯張貼,社交推廣,禱告互動,呼召跟進等各項技能潛能綜合展示激發﹔最主要的,是學員可以因此掌握最新網絡宣教的動向,拓寬服事視野,在靈活使用現成的移動工具的基礎上參與網絡事奉,更好地傳遞福音! 老師簡介: 杰瑞老師在1996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1999年來美到中密歇根大學就讀計算機硕士專業,從2000年底到現在一直在硅谷從事網絡安全相關的工作。2004年信主后主要在基督之家第六家從事網絡服事。自從2008年開創參與基督徒百科網網絡事工以來,一直和大使命中心、海外校園等機構合作在北美積極主辦並推動每年一次的網絡宣教論壇。在多年的網絡宣教中總結提倡「上下聯合,左右聯合,中西聯合」的理念,並聯合海內外網絡同工成功地推出優訓事工YouVersion4Chinese,將最大的聖經軟件YouVersion成功漢化並通過手機和平板電腦傳遞的方式快速帶到華人弟兄姊妹中。現在推行ChurchOnline4Chinese的事工! 課程設計: 本課程共8課,每課3小時,課后作業共計將超過24小時才能完成。 第一課:移動世界的趨勢。(工具學習: Facebook) 第二課:服事理念的 更新。(工具學習:Twitter,Google+) 第三課:如何上下,左右聯合?(工具學習:YouVersion) 第四課:如何中西聯合?(工具學習:YouVersion) 第五課:如何網絡宣教?(工具學習:ChurchOnline) 第六課:如何對中國宣教?(工具學習:微博/新浪QQ) 第七課:制作ChurchOnline並展示1 第八課:制作ChurchOnline並展示2

聖地之旅感想隨筆

林小丁 感謝神,很高興在今年十月我能有機會參加美福神學院舉辦的為期13天的「 聖經中的以色列」聖地旅遊課程。我們這次的旅程從南到北、幾乎貫穿了以色列全地,包括約旦地區。最北去到但,最南去到紅海邊上的以拉他。透過走訪以色列的加利利、迦密山、示劍、希伯倫、拉吉、別是巴、米吉多、基波立、夏瑣、該撒利亞、迦百農、耶路撒冷、伯利恆、拿撒勒、耶利哥和約旦的比拉特(Petra)、尼波山及加利利海、死海、紅海和地中海等地,讓我實地觀看並體驗聖經中以色列的地理與文化,同時也透過旅程中每天早上的靈修分享和晚上的回顧討論,更加深了對新、舊約的背景瞭解和研讀聖經的興趣與渴慕。許多地方都讓我很有感觸,其中讓我感動比較深的是尼波山、彼得受職堂和耶穌背十字架走的苦傷路(Via Dolorosa)。下面我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這三個地方的感受。 首先,是來到約旦境內的尼波山。當我登上尼波山山頂時,放眼望去,看到約旦河對面神所應許給以色列民的迦南美地時,我心裡感慨萬千,尤其是我站在那裡讀申命記第34章,我開始體會摩西當時的心情:眼看著應許之地就在對面,卻不能進去。那個心情的確很複雜,很難表達。究竟是悲嘆、還是驚嘆,是難過、還是安慰,是無奈、還是順服地憑信心接受神的安排,只有摩西自己和神知道。但我們現在知道,摩西雖不能進入地上的迦南(因他違背神的命令兩次擊打磐石),但神卻為他預備了更好的地方,那就是天上的迦南,他現在正與神同在(因他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這讓我看到上帝的公義即對違背祂命令之人真實的管教和他無限的恩典,且神為我們預備的總是超過我們所思所想的。阿門! 其次,是來到加利利的提比哩亞海邊的彼得受職堂。在聽完導遊(張師母)的講解後,我心裡很有感動,就進到堂中開始默想。這裡就是主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並三問彼得「你愛我嗎?」的地方。也就在這裡主耶穌醫治了彼得先前三次不認主心中愧疚的陰影和傷痕,除去他心中的羞辱,以愛和溫柔使他重獲信心面對主並繼續來跟從祂。同時主也賦予他使命,叫他餵養並牧養主的羊。我不禁想到,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也有像彼得這樣不認主的情況發生嗎?雖然我們沒有直接地否認主,但我們有時為了世界、利益、名譽和私慾等東西,就把主和主的道撇在一邊不顧,這不也是變相地不認主的情形嗎?這是我們的軟弱和虧欠,我們心裡的陰影;它使得我沒有勇氣和力量來重新面對主和參與事奉。想到這裡我在心裡禱告說:「主啊,求你赦免我們在軟弱時不認你的罪,願你怎樣醫治彼得,今天也怎樣醫治我們,除去我們心中的陰影、軟弱和愧疚,賜我們信心與力量,使我們可以重新站立,立定心志跟從你,並成為你手中的五餅二魚,被掰開,被差遣,被使用。」 之後,就是來到耶路撒冷舊城的耶穌背十字架走的那條苦傷路。這條路是昔日耶穌由安東尼堡彼拉多的衙門出來背十字架、一路往釘十架的地方—各各他山所走的傳統的路途。從耶穌被判死刑到耶穌復活從墳墓中起來、沿途共有14個「十字架站」,每一個站都標記著一個神聖的回憶。當我走在這條苦路上時,我開始思想和認真地去體會主背十架的艱難、痛苦、憂傷及被人藐視、被人厭棄的情形。這就是我們的主啊,為我們捨命的、上帝無罪的羔羊,為了拯救我們,卻寧願降卑為我們受苦,背負著這沉重的十架為我們去死。祂背上背著不只是木頭的重量,更是背著比木頭更重的—我們的罪。不但身體受重壓,心靈也受重壓,為的是替我們贖罪,使我們得醫治得拯救。神那捨己的、無條件的、不計較的愛從此向我們顯明,是何等的長闊高升。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時常思想和紀念的,免得我們疲倦灰心、忘記祂、得罪祂。我若不愛祂,實在不應該,就如經上記著說:「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咒可詛,主必快來」(林前16:22)。 此外,還有一個令我感動的地方,是在旅程中弟兄姐妹所表現出來的彼此間的相愛相顧、互相關心、幫助和體諒情景,讓我看到了基督的愛在我們中間流淌。雖然我們來自幾個不同的教會,有的彼此先前互相都不認識,但卻能因著基督,因著神的愛使我們學習彼此相愛。這讓我想到約翰福音13章35節的經文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基督的門徒了。」 結語:這次的聖地之旅確實讓我受益非淺、收穫良多。不但讓我領略到以色列全地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人文地理和那帶有濃厚宗教味道的歷史,也讓我從現有所遺留下來的古蹟中看到了聖經中的以色列。使我彷佛穿過了時間的隧道、真實地進入了耶穌時代和舊約時代的景況,使聖經中所描寫的畫面真實地呈現在我的面前,真讓我激動不已,感想很多。從此聖經在我的腦海中不再是平面的、憑空想像的,乃是真實的、3D立體的畫面。總而言之,這是一趟內容充實、跨文化的知性、感性、靈性兼備的聖地之旅,如果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去!

美福畢業祈愿

池耀興博士 恭喜美福2012年的畢業生!經歷埋頭苦幹、寒窗苦讀後,你們終於畢業了。深信在美福過去的日子裡,你們一定得蒙神豐盛的恩典和憐憫,老師們悉心的教誨和栽培,你們已經準備就緒為主做工了,恭喜恭喜!在此恭喜之際,我心中千言萬語無法言盡,惟盼有限的言語能化作濃得化不開的祝福,隨伴著你們事奉的道路、充滿著你們屬靈的人生。 回首以往事奉主基督的經歷,我深深體會到:傳道人的品格、恩賜和異像等等在事奉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這些都奠基在傳道人與主耶穌的關係上。我深信許多愛護你們的屬靈長者都與你們分享了這些教導,我就不在此重複了。 我只在上帝面前默默地祈願:求主幫助你們在忙碌的事奉中,千萬別忘了為遠方故鄉未信主的親朋好友的救恩禱告。若主願意開路,期盼你們能回家看看,向他們傳福音,帶領他們歸入主的名下,以免在你們事奉道路上留下了一絲遺憾。 有一天,我佇立在海邊,向著太平洋的彼岸遙望。想起遠方的故鄉,想起親愛的家人和朋友,思緒難平、思念益增。有感而發,寫下《永遠的故鄉》這首詩歌,以此相贈、彼此代求。誠心所願! 《永遠的故鄉》 1、佇立在海邊,默默向天凝望, 成群的海鷗不懼艱難,向著遠方飛翔。 遊子的濃情思念,化作白雲飄蕩, 向您傾訴我的心中吟唱:我們相聚永遠的故鄉。 副歌: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只有光明,沒有黑暗。 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只有永生,沒有死亡, 只有喜樂,沒有悲傷, 在主裡享福恒常。 2、人生真短暫,充滿徬徨不安, 誰能靠自己歷盡風浪,苦難獨自擔當? 需要時主願幫忙,耶穌與您相伴! 您得救恩永是我的期盼,我們共赴永遠的故鄉。 副歌: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聖徒相聚,永伴身旁。 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聖徒相愛,讚歌高唱。 接受耶穌,進入心房, 您必得享福恒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