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福上課

姜平凡 轉眼間我來美福神學院已經快一年了,從老師的教導我學到了許多印象深刻的聖經和神學知識,常常令我茅塞頓開,開闊了我的眼界和胸懷,更多認識自己的不足,更多認識到上帝豐盛的智慧和知識。 在熊院長的靈命塑造中,我學會了要有平衡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別人屬靈的生命,不要偏激。操練靈命有時候不是去作些什麼,完成什麼任務,而是尋求與神的相遇與對話,不是一味的去讀和講,還要去等待、找機會獨處、安靜的聽。老師還把傅士德、盧雲、勞倫斯、大德蘭、梅頓等一些靈命塑造大師的靈修文章分享給我們,其中梅頓在《默觀的新苗》中說到要作回自己,不要做另一個人,除了神命定你做的那個人你不要做任何人,這需要勇敢的謙卑。這句話使我感觸很深,有時候我會羨慕別人的生命際遇和生活方式,而有些人卻更願意知道神讓他們自己做什麼樣的人。他們可以安穩、平靜幾十年如一日的做神讓他做的那個人和那些事,雖然他們的人生看似平凡,他們的生命經歷卻帶有影響別人生命的能力。所以我也不再想去渡別人的人生,而去尋求作神讓我成為的那個人。 在方鎮明老師的系統神學中我學會了要尊重和認真看待歷代神學家的研究和貢獻,也學到神是開啟自己的神,也是隱藏自己的神,當神啟示的時候我們要以信心去認識他,當神隱藏自己的時候,我們更要憑信心去等候他,而不是堅持去探求神要隱藏的那部分。神的大能往往隱藏在相反的符號後面,在十字架救恩的後面,世人認為失敗軟弱羞辱的十字架上的耶穌,後面卻是神的大能和榮耀的彰顯,這也是馬丁路德的十架神學所要解答的問題之一。當我們經歷在無理由的苦難、災病、痛苦當中的時候,神不一定要顯現他的大能,神也可能隱藏自己,隱藏在與我們的期盼相反的情況下。當我們完全謙卑、信靠神在十字架上顯出的大能的時候,才可能經歷神的大能,看到神的美好旨意,勝過苦難,信心堅定靈命成熟,被成為神合用的器皿,成為別人的安慰。 在教牧學課堂上,程國儀牧師使用讓同學閱讀不同主題的教牧學叢書,然後在課堂上自己講解互動的新穎教學法,除了課程內容,他還教給我們許多非常實用的牧會方法和他多年的牧養經驗。他又特別請來了許多在灣區牧會的牧師來分享他們寶貴的牧會經歷和心路歷程,令我大開眼界,也更加認識到牧者要走的是一條艱辛的路,用生命事奉的路,必須捨棄自己與主同行的路。 最近剛上了一個福音書的密集課程,黃維菱老師以母親心腸教導我們,她對我們期望和要求比較高,有時她用重話嚴厲的責備、提醒,使我感到慚愧;有時她為我們落淚禱告,讓我感到她對我們的認同、理解和愛。她嚴肅教學風格不太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其內容學習起來使我獲益良多。福音書對我來說一直是比較難解的經文,黃老師卻把耶穌的生平生動活現的表現了出來,使我感到自己就像那些愚鈍的門徒一直雖然跟著耶穌,經歷耶穌,卻缺乏對他有更真確的認識。她一邊詮釋分析經文,教我們該如何去教導別人,一邊又應用到我們今天的生活事奉當中,使我的心靈被震撼。密集型課程有閱讀、有考試、有論文全天課程是容易讓人感到倦怠的,然而神的恩典更加充盈,我學到的東西也更多。 學院還安排了許多精彩的課程和精專的老師來用愛心和誠實教導,用親身經驗傳授,所以我滿心感恩,感謝天父!謝謝美福!

致畢業生-上帝的恩賜 (傳三10-14)

院長熊潤榮博士 畢業生,為你們感恩。想到你們過去生命的故事,我祈求神把美好的祝福、繼續的澆灌你們。過去,你們有的經過洶湧的文化大革命,有的經過生命死陰的幽谷,有的在社會熔爐中經歷許多沉浮;我祝福你們今後在上帝的恩賜中滿足,在服侍基督中滿有喜樂。 多年前,有一個年長的弟兄告訴我:他年輕在國內的時候,很喜歡音樂,也有天份。老師要保薦他進國家的音樂學院,可是父母親極力反對,要他轉唸工科。他聽從了,進入工程系,畢業後做了一個工程師。後來經過文化大革命,勞苦幾十年後,他退休了,來到美國進入神學院進修,成為我的學生。在這個時候,他沒有發揮過的音樂天賦睡醒了,心裡常有衝動要作曲,寫一首讚美詩。後來,他真的寫了一首中國調子的讚美詩,完成了多年未完成的夢想。這年長弟兄見證了傳道者說的: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11)。相信我們的畢業生和來賓也可以見證:的確,神在我們生命中所安排的一切,都會按着祂的時候成為美好。 人都會有永恆的意識存在心中,動物是沒有這永恆意識的。傳道者指出我們有這意識,其實是神把永恆放在我們裡面(11)。這是神的恩賜。不過,縱然我們有永恆的意識,我們卻不能參透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並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安排。的確,對我們基督徒、甚至畢業生而言,神始終是一個奧秘。因此,我提出三點勸勉給畢業生,和所有的來賓。 一,把握平凡的人生,在其中生活得好 那些每個人在日常生活裡都遇到、都會擁有的簡單事物,如吃喝,工作,勞碌等,我們要珍惜,並享受它們。不少人覺得這些事太平凡了,不值得一談;他們轉而追求偉大的成就,或超脫的屬靈經歷。可是,那些追求都是遙遠的,是一種理想。有些時候,如果不留心,會使人越追求越飄渺,忽略眼前的生活,變得不實在。 傳道者指出、人能夠吃喝,都是神的恩賜(13)。的確,我們要把握平凡的生活,因為那是神給我們的恩典,要我們在其中喜樂。能夠做到的,就是領受了神的恩典。能夠喜樂就是恩典,因為我們可以吃喝,卻沒有喜樂的。當我們生病,或心裡痛苦的時候,無論吃喝什麼,我們都是沒有喜樂的。所以我們要把握平凡的生活,並在其中生活得好。 享受生活不單是吃喝,傳道者說:世人的生活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12)。畢業生,讓我們更多的幫助人,行善,與他人分享我們所擁有的時間、金錢、生命等,這才算是生活得好。 二,把握機會去勞碌,在工作中享受神的恩賜 與吃喝一並排列的平凡生活,是勞碌(13)。原來有意義的勞碌工作也是神的恩賜。當我們勞碌後,看到成果,我們會有喜樂,這是享福。當我們勞碌帶給人祝福,我們會有喜樂。這種喜樂是神的恩典,也是一種享福。 開始時我提到的那位年長弟兄,他退休讀神學的時候很想去創作歌曲。其實他曾經來問我:「年紀已經那麼大了,也沒有好好學過音樂,值得花時間精神去創作歌曲嗎?寫出來又有什麼意思呢?誰唱呢?」當時我想到傳道書的一節: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九10)。 我就對他說:「弟兄,你只管努力去創作,去實踐你還沒有完成的夢想吧。你年紀已經大了,要珍惜每一個機會,作為神給你的恩賜。你創作歌曲不是要拿去比賽,乃是享受生活。因為有一天當你回顧,你曾經創作了,也與朋友一起唱過這首曲讚美神,那就是上帝給你的美好恩賜了!」 畢業生,我們也是把握機會去勞碌,在工作中享受神的恩賜,也為基督勞碌。當我們勞碌地把基督救贖的恩典帶給他人的時候,我們會很喜樂。 三,把握敬畏神、享受生活,不用與人爭論。 傳道者說:神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14)。的確,只有神的工作、神定規的能存到永恆,人的都不可以。所以,讓我們存敬畏的心來享受生活。具體來說,既然只有神所做的才存到永恆;又,我們只是人,不是神;所以,我們不需要為不同的意見或神學看法,甚至閒話等,與人爭論。我們可以討論,討論了、就算了,由神來定斷。有些信徒常是到處找人把柄,說這人說的有問題,那牧師老師說錯了;其實,這些人是知道很少。俗語說得對:半桶的水發聲是最響亮的。當我們瞭解這個事實後,我們還要辯論嗎?不需要。因為就是你辯論贏了,不等如你真的正確。更何況,爭論通常只會使自己受傷,不會真的折服對手。 所以更好的,是繼續的享受生活,不受這些人的言語影響。我們拿箴言來提醒自己: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二十六4)。能夠平伏自己的心靈,繼續安靜的生活,交託神,沉默,也算是一種享受生活。我們這樣做,因為我們知道只有神所做、所說的存到永恆,人的一切都不會。其實,能夠維持這種認識而生活的,這也算是敬畏神了。 畢業生,彼此共勉。願主基督與你們同在!阿門。

親近上帝

壽靜貞長老 上帝應許要親近那些遠離罪惡,潔淨己心,真實悔改和求告祂的人。上帝的親近使信徒得著祂的同在、恩典、祝福和慈愛(雅4:8-10)。我們的生命會改變。上帝並非高高在上,高不可攀,或遙不可及。相反,上帝總是俯就人,渴慕與人同在。為了達成這些目的,主耶穌來世界拯救我們,讓我們可以親近祂。聖誕節將要來臨,我們更要思想與主親近: 一,為什麼要親近上帝 不是上帝遠離了我們,乃是我們遠離了上帝。就如亞當夏娃,他們吃了不該吃的果子,遠離上帝,躲起來了。我們剛信主的時候熱心追求,時間一長、與主的關係都越來越遠離了。這就是為什麼說要親近上帝:不是上帝遠離了我們,乃是我們遠離了上帝。 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的比喻,大家都曉得。離開了父神是一無所成,仍回到父親身邊,就如詩篇16:2說:「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在上帝以外,我們沒有任何好處,所以我們遠離上帝的人,當及早歸向上帝,不要像浪子那樣撞得頭破血流才想起回家。 二,親近上帝 1。手潔心清 上帝是聖潔的,我們人是有罪的。基督藉著十字架的寶血洗淨了我們的罪, 使我們成為聖潔、得以親近上帝 (弗2:13) 。罪會使我們與上帝隔絕,攔阻我們與上帝的交通。所以雅各向仍留戀罪中的人呼叫:「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雅4:8)。我們也為自己的罪愁苦,悲哀,哭泣。「誰能登耶和華的山? 誰能站在耶和華的聖所? 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偽,不懷詭詐的人」。(詩 24:3-4) 2。謙卑 務要在主前謙卑,主必叫你們升高。謙卑在主的面前,尤其是我們傳道人,更是要謙卑。上帝所厭惡的就是高傲之眼(箴 6:16-17)。今天畢業生將要到處傳講福音,我們不能驕傲,因為耶和華厭惡高傲的人。所以說、你是一個親近上帝的人嗎?務要謙卑。 一個人信主時間越長,應當越比別人更謙卑;聽的道比別人越多,應當比別人更謙卑。做一個傳道人更是要謙卑,對信徒不要不理不問。老是坐在辦公室,不與弟姊妹接觸,不探望弟兄姊妹,這怎麼是一個傳道人呢? 傳道人應比別人更謙卑,主也就與我們更親近,時時不離開我們。我們當牢記聽從主的命令:謙卑自己的心,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務必喜樂,謙卑的與主同行。 三,親近上帝的方法 1。 禱告 主耶穌為我們做了榜樣。「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 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 在那裏禱告。」(可1:35)所以說,禱告是我們親近上帝的一個好方法。要不斷禱告。少禱告,如何能親近上帝呢?主耶穌看重禱告,何況我們呢? 要藉禱告,親近上帝。我們要常常禱告,不住的禱告。不能有事才禱告,沒事不禱告。這種只是應付而已。 2。 讀經 作為傳道人必須每天讀聖經,才能明白上帝的心意,才能靈命長大,才能辨別異端邪說,才能在真道上站得穩。「天天查考聖經」(徒17:11),這樣才能親近上帝。傳道人也必須按照上帝的話語行事為人,而不是為了工作需要,金錢的需要。 3。 要參加聚會 我們傳道人除了安排主持,在台上講道;傳道人也應多參加聚會。與參加聚會的弟兄姊妹一起敬拜,一起禱告,彼此服事。那麼我們親近上帝,就能重新得力。如果不參加聚會,怎能成為得勝的基督徒呢? 結語: 感謝神的恩典,使美福神學院的院長、老師們又培養出一批畢業生。他們現在就要往福音工場去服務,傳講主的話語,讓更多的人來歸向主。 所有的來賓,2016年將臨,在新的一年中,我們準備好了嗎? 要更親近主,讓十字架的大愛融化我們,激勵我們,為天國的事擺上自己,歸榮耀於主。阿們!

感恩美福 – 畢業生致詞

秦廣樂 尊敬的熊院長,各位美福的老師們,同學們,還有在座的各位嘉賓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大家能夠來參加我們的畢業典禮! 很高興我能代表畢業生與大家分享,我為此而感恩。願主祝福我們這幾位畢業生,使我們能夠把從美福學習到的神學以及各種知識和智慧帶到事奉的工場上去應用,把我們從美福所得到的恩典帶到自己所服侍的教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正如我們美福的校歌所表達的「一切都是恩典」。所以,今天我要代表畢業生們所分享的都是感恩的話。 首先,我們要感謝美福對學生的關懷,尤其對新生的關懷,從學校關心新生的舉動,讓我這位畢業生感受到在我還沒有到學校之前,學校已經在努力為我們即將入學的新生做充分的準備了。美福對學生的關懷,確實是令人敬佩和感動的。 這裡我們要真誠的感謝Joy老師和Olivia老師,不厭其煩的幫助我們。從我們開始申請,到我們來美福報導,以及我們的宿舍。這期間不知道有多少麻煩事,也不知道老師們花了多少心血。我代表畢業生們真誠的向老師問候一聲:「你們辛苦了!我們真誠的感謝你們!」 其實,對於老師的辛苦的付出和愛心的奉獻,不只是幾句感恩的話可以表達的。這其中,也有因為我們的不成熟和文化的衝突給老師們所帶來的麻煩。所以,我這裡也代表畢業生們真誠的跟老師們說一聲:「對不起」。相信你們早已原諒,或許你們根本就沒有計較過我們的過失。 第二,我們要感謝其他教過我們眾多科目的老師們,這裡不能一一提說。可是要特別謝謝程國儀老師耐心與豐富的教導我們教牧學。程老師也多次邀請同學們到他家做客,特別這兩年的感恩節我們都是在程老師家度過的,在這異國他鄉,給我們帶來了溫暖。也讓我們感受到他是一位具有慈父般愛心的老師。 第三,我要感謝神帶領我來到美福,在美福的學習對我有很深的造就。我想我個人的經歷也多少代表了其他畢業生的經歷。特別是熊老師的課,不僅有深度,也開闊學生的眼界。在上課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知識,也塑造了品格。 比如:雖然我常常講要看重學術,但當真正接觸到學術時,就不容易接受了。就如一開始上熊老師的課時,覺得他有些觀點太開放,所以內心有些反彈。時不時會提出一些反駁,還以為自己在維護真理。但當一門課聽完後才明白他才是有力有據的維護聖經,並且是高水平的。 我們希望別人按照我們的方法、觀點,來教導我們,當別人教導的與我們想要的不同時,我們就開始反彈了。透過在美福的學習,讓我認識到,如果真是這樣,還學習什麼呢?這是要求老師按照自己的需要教導自己;這就是新布補在舊衣服上,還以為自己是維護福音的純正。豈不知已經陷入無知狹隘的地步了。用老師的話與大家共勉:「可以誤解,千萬不要誤傳」。 第四,我們要感謝熊老師。他也許知道我們的弱點,但是他不在意,慢慢的引導我們。直到最後我們真正的明白。熊老師不僅是一位教授,也是一位好的牧者。有事情去找他,他都說有時間。記得在我剛到美福時,需要寄信,但是不知道怎麼寄,熊老師馬上帶我去寄,我本來只是問問,根本沒有想到他會開車帶我去寄。我只能說他真是一位好老師,好牧者。 曾經我把熊老師的《聖經析讀——耶利米書》推薦給我的一些朋友。他們看後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有深度,不是一般的功底。」他們都很羨慕我能夠成為這位聖經學者的學生,我也深感榮幸。這也是我們全體畢業生的榮幸! 願神繼續祝福美福,祝福美福的老師和同學!阿門!

回國服事心得一篇

黃哲斌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間,離開加州返回台灣的日子,已經滿一年了。 感謝神的引導與恩典,我返台後沒多久,就能再次地回到醫療的職場服務,繼續那中斷了6年的臨床工作,目前在新竹的一間地區醫院負責眼科的門診。我感覺,眼科與其他各專科相似,近幾年不論是在疾病診斷的技術、手術儀器的創新以及新藥的開發上,均有非常驚人的發展;對於能再一次地回到醫療領域,我整個人彷彿是求知若渴的學子,興奮地把握每個機會,四處去參加最新的醫療會議或講座。這樣歷經了數個月後,才終於覺得,好像漸漸把這幾年在臨床上的空白給補回來了些,在看診的心理上才略感踏實,不然面對許多患者的疑難或提問,一時間還真怕會診斷不出來或說錯,沒有辦法協助他們。目前我刻意不將臨床的工作排得很滿,一方面經濟的壓力沒有那麼大了,另一方面是體力已不如前,再不能像年輕時那樣瘋狂的工作,彷彿似蠟燭兩頭燒一般的衝鋒。不過,能與現代的醫療接軌,再次為病患來服務,我內心充滿對神的感恩。 目前在教會的服事,投入精力與時間最多的,是主日的講道。除了在自己的教會 (屬於「改革宗長老會」) 有講道服事外,有時也會被邀請到宗派內的友會去支援講道;這對我來說是不容易的改變與挑戰,因為我深知自己的個性是比較內向,安靜少話的。要我單獨滔滔不絕地在人前「說」個30至40分鐘,而且還要「言之有物」,這是我以前絕不會想去做,也做不到的事。但基於在「美福」學習過,以及在教會裡所擔任的職份與友會的殷切需要,也就勉強自己上台講道了。我曾向神發出詢問:「真要這樣嗎?! 一定要把我放在這樣的位置才能算服事祢嗎?」當然,神沒有直接了當的回答我,但祂卻藉著一次又一次的準備,持續上台的宣講,訓練了我漸漸克服了那「上台」的恐懼感。我逐漸能體會「神的道是活潑,是有功效的」這句話的意思;當我反覆讀熟與默想祂的話,最後終於能將所要講的經文理出大綱,訂出題目時,我自己都會先被其中的經文所感動、改變,我相信這樣的宣講才是有力、有效的。若宣講的人自己都沒有先相信神的話,無法先被祂的話感動、激勵,那就遑論台下的聽眾會真心的與你說「阿門」了。盼望持續透過這微小的服事,能讓會眾更瞭解《聖經》的真理,也挑旺他們讀《聖經》的興趣,把《聖經》的真理應用在我們現代的生活當中,活出基督徒當有的美好生命。 此外,我也嘗試在週間開放家庭,邀請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夫婦來家裡聚會。這些夫婦平常的工作都十分忙碌,我們少有機會碰面,而即使在主日崇拜時難得見著了,打聲招呼,彼此卻也缺少深入的交談或關懷。其實,像我們這樣的家庭要面對的問題相當多,每個家庭都有可關懷或代禱的地方,包括要如何照顧年老的父母,空巢期夫妻該如何調適,人生下半場的目標設定等,這些都是很實際的生活課題。我期盼藉著在家中的聚會,能增進大家彼此的瞭解,進而能把難題禱告交託神,分擔重擔。目前我們聚會的模式不太固定,仍處於摸索的階段,或許未來將以讀書會的方式進行,盼望能藉由問題導向式的聚會,大家能真實地分享,建立起情誼且相互的支持;求神賜智慧,讓這個聚會能有意義的繼續下去。 願主祝福美福大家庭,也祝福美福所有的畢業生!

「自由」與「責任」

謝贊主 當我從印尼東南亞聖道神學院畢業之後,2015年初擺在我面前有三個選擇:一是母會廈門竹樹堂的邀請,一是廈門另一個教會的邀請,還有就是到美國美福神學院繼續進修深造。我為此禱告了三個月,結果神很奇妙地為我打開繼續學習深造的恩典之門。 初到美福,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太過自由了。美福神學院所強調的是「自由」與「責任」覧給你廣大的自由空間,但不可忽略你的責任。這對我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過去的我就是一個放縱的我,一個離開父(神)家,放縱自我,追逐錢財與世俗享受的浪子。直至走到人生的盡頭,在2003年浪子回頭,歸信基督,回到父(神)家,才不再放縱自己。且蒙神恩典!帶領我2010年到印尼東南亞聖道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與生命塑造。期間,我學會了自律與責任,因這是一所注重自律與嚴謹生活的神學院。因此,到了美福神學院,一時之間有點不太適應這裡的「自由」文化。雖然美福神學院所強調的是「自由」與「責任」。但自從認識基督後,我深知人墮落後的天性就是渴望摒棄所有的約束與責任而放縱自己,就是基督徒也常會面臨這樣的挑戰。怎樣的環境能塑造怎樣的人。潛移默化我也開始有點放鬆自己� 然而,經過半年的適應生活與學習,使我開始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一個非常強調自律與嚴謹的環境裡,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自律,或許更多的是出於無奈。而在一個非常自由,但強調責任的環境裡,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自律,或許才是真正的自律。從某種角度來說,「自律」與「自由」是相對的,自律是對自由的一種約束。但在這裡,我學會了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能夠隨心而不欲覧「自律」。於是,我又開始「自律」,並享受這「自由」與「責任」的生活。 美福神學院的核心價值是「一切都是恩典」!在這段日子裡,也使我進一步明白了逃避責任就是對恩典的藐視。其實,正視自己的責任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而忽略自己的責任則會失去更多的自由。「自由」與「責任」是不可分割的。 是的,怎樣的環境能塑造怎樣的人。我很喜歡學院老師給學生們的忠告:「學術不是我們的生活。然而,神要我們忠心。一個學術卓越的學者可能在神面前不是無愧的工人,但一個不努力的學生不會在神面前是無愧的工人。」這就是「自由」與「責任」覧「美福」的精神!哈利路亞!

歷史書

院長熊潤榮博士 希伯來文聖經有「歷史書」這部分嗎?是沒有的。 但希伯來文聖經有一部分是「前先知」(Former Prophets)。這部分包含: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記。這4本書就是我們通常視為歷史書的。 這課程是探討這4本歷史書所帶給現代信徒的疑問,如: 約書亞記 一,我們如何理解以色列人把耶利哥全城有氣息的都殺掉? 二,經文只記載三場的戰爭:中部的征伐、南部的五王合攻基遍,北部的夏鎖之戰。究竟整個迦南地的征討打了多少年? 三,分配應許地(十三至二十一章)公平嗎?有否政治因素在裡面? 士師記 一,作者引用了約書亞記(參二章6-10節和《書》二十四章28-30節),也加上編輯。他的目的是什麼? 二,作者的寫作目的不是要記載「背約沉淪的循環軌跡」,乃是指出「領袖的延續」。根據是哪裡? 撒母耳記 一,最後的4章節文:基遍人向掃羅家復仇、大衛的勇士、大衛數點民數等事情,是不按時間順序記載的。為何作者放在全書的結尾?有何意義我們可以借鏡? 二,大衛是合神心意的王。他只在拔示巴一事上犯錯嗎?在他處理長子暗嫩、三子押沙龍、元帥約押等事情都沒有問題嗎?使徒行傳把大衛的「合神心意」連到「服事了他那一代的人」(徒十三36)。我們可以有新的看法嗎? 列王記 一,因為基哈西貪心,以利沙咒詛他:「基哈西的大痲瘋直到永遠」(王下五 27);為何基哈西卻站在以色列王面前講論以利沙的事蹟(王下八1-6)?基哈西痊癒了嗎?或有更多的事情在背後? 二,以利亞和以利沙、哪一個更能預表耶穌基督? 三,在猶大諸王中,作者拿誰來比作第二個摩西,拿誰來比作第二個大衛? 還有更多的問題,請來一起探討吧!

作在耶穌身上 ─ 洪都拉斯短宣

院長熊潤榮博士 洪都拉斯(Honduras)是説西班牙語的中美洲小國,是世界上兇殺率最高的國家,也是毒品流入美國的主要渠道之一。她人口的65%都活在貧窮線下。 今年暑假,我與小兒子Neemias一起參加了World Gospel Outreach (是專門服事洪都拉斯的勞苦大眾的宣教機構)的一個醫療短宣。這為期一週的短宣開闊了我的視野,也使我體會到耶穌說的:「你們作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太25:40)短宣隊共有84人,來自美國加州不同地區的教會,其中有牙醫、眼科醫生、物理治療師、藥劑師、普通科醫生、醫學院學生、護士學生和來自各行各業的弟兄姊妹。我參與的工作有三方面: 一、傳福音 短宣隊分兩組,分別去到不同的當地教會來服事。因著教會事前廣泛的宣傳,所以每天清早就有許多的人,男女老幼都有, 在排隊等候。時間到了,就魚貫進入教會,按他們的需要,被分配到不同的醫療站。經過診治後,他們就被領到最後的福音站。在那裡藉著本地信徒的傳譯,我向接受醫療的人傳福音。我被他們的經歷、貧窮帶來的家庭破碎、人際關係的複雜等所觸動:有婦人的丈夫被槍殺,她只能憂傷地獨立撫養五個孩子。有年輕的女生與男朋友分開,卻苦於貧窮無法上學(公立學校極度欠缺),悶在家裡沒出路。有年老的忠心信徒為年輕的男孫流淚,盼望神拯救他離開販毒的幫派。有年輕的婦女,因丈夫終日酗酒,酒後施暴……。聽著她們的故事,我感到自己無能為力;我只能誠心為她們禱告, 求神憐憫她們,也祈求神帶領這個國家,解決政治的腐敗和社會的貧窮。 二、為貧民做水泥地板 醫療隊去的都是貧窮的地區。每天下午,我與其他組員都會到某一個本地信徒的房子作水泥工。他們所謂的房屋,其實是在山邊上用木板和鐵皮搭建的簡陋居所。去到這些信徒家中,感嘆自己真是太豐富了。我們為她們做水泥地,是因為每當下雨(那裡是熱帶氣候),她們的房子都是滿地泥濘的,很需要一個水泥地板。我們就是用勞力,把石子、泥土從馬路搬至山上,用鐵鏟把水泥地板鋪好。最感動的是:粗糙的地板做好後,那些房主都滿心感謝神!要把水泥地板奉獻給神,用來作小組聚會之用。 有一個牙齒幾乎全掉了的老姊妹更是一邊哭,一邊的唱:「I owe everything to God」(我的一切都屬於神)。她從心裡感謝我們這些從美國來的弟兄姊妹,也見證會在天上新耶路撒冷再見!那裡是黃金街、碧玉城!她就是在貧窮之中緊握著在基督裡屬天的盼望! 三、為小孩洗頭 有一個上午,我也參與服事當地的兒童。當本地的老師講完福音故事,醫療隊會為小孩們洗頭。小孩們先排隊檢查頭上是否有蝨子(lice),有的話便要先用藥治療;之後,我們便為他(她)們洗頭。男孩的頭髮短短的,很快就洗完了。女孩子的頭髮卻蠻費時的。不過我都差不多成為熟手了!當我一面洗她們的頭,她們都安靜的站在水槽前,我看著窗外的洪都拉斯貧民窟,腦海裡油然飄出一句:「作在我小子身上的,就是作在我身上。」突然間,我很開心,我是在服事耶穌! 結語:醫療隊共服事四個洪都拉斯的教會,共有超過2600人得到服事,有404人決志接受耶穌作主,或重新回到主面前。感謝神! 盼望未來美福學生也能連同其他教會,有類似的短宣,服事世界上貧窮的人:作在耶穌的身上。

在美福的服事和祈禱

林慧瑾 2014年十二月底,在一個偶然的狀況下、神把我帶到美福工作,成為同工。雖然我從小生長在基督徒家庭,自己算是第四代的基督徒,卻從未想到有一天竟會在神學院裡服事。當時我慌恐的跟主說:「我可以嗎?神、你是給我學習教育的,但對神學院我什麼都不懂呀!也從沒想過自己會在神裝備工人的場所裡工作呀?」感謝神,熊院長和同工Joy熱切地鼓勵、相信我可以勝任,也不時給我意見指導,讓我繼續的用心服事下去。 感謝主,一轉眼十個月就過去了。雖然我有無知的時候,但同工們都耐心指導;所以我在工作崗位上也漸漸上手。主也憐憫保守,在我的工作上沒有大的差錯。我雖不完全,但我滿心喜悅為神所用,成為祂的器皿。我看到神的恩典臨到,如2015 年有超過十位國際學生來到美福。我看著這個情況,確實是滿心喜悅。縱然我不曉得神的作為,但我感到父神是對這些學生們有美好的計劃;神對美福的未來,也有美好的藍圖設計。 這裡,我願意把我的心情和感想,用以下向父神的禱告表達出來: 親愛的阿爸父、感謝讚美你!祢的恩典何等奇妙,祢的計劃超乎我想像以外。 父神!孩子更是贊美祢奇妙的安排,透過你賜給我的美福這個工作、孩子發現靈裡也有所更新。主啊!求祢來使用我, 也造就、提升我。 主!我心喜樂,因為祢讓這麽多的神學生放下一切,渴望祢、來到這裡要接受裝備。主!孩子明暸,這一條路對我們的學生來說,甚具挑戰。親愛的父神! 孩子懇求你,叫美福的同學們緊緊握著祢的應許:「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爲生命憂慮吃什麼,穿什麼;你們看天空的飛鳥、看野地的百合花、… 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些一切都要賜給你們。」是的,你並未應許我們不遇到苦難,但你應許會帶領我們走過去;請主幫助我們緊緊握祢的手,叫我們成為祢的見證。因為就是我們在苦難中,也會有從祢而來的平安和喜樂! 父神,也懇求祢安慰照顧同學們的家眷,讓她們在適應加州的生活上、有從祢來的力量、支撐她們。使她們不僅在生活上支持在讀書的配偶,在靈命方面也能與配偶相互相持、同心同行。 天父,孩子更是為我們的幾位同學懇求祢特別施恩:為著種種原因,他們夫妻分隔兩地。喔,主祢知道這其中的苦痛,也清楚他們的心。求祢不斷來安慰他們的心,加添他們力量。主,我們相信這一切都是為要使他們走更遠的路! 感謝阿爸,讓我也在祢腳前,順著祢的旨意來被塑造、為你所用。也為著同工們及其家屬感謝你!如同詩歌「我知誰掌管明天」裡所說的,袮在牽著美福的手。你在帶領我們向前! 感謝贊美、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恩典之路

荊敏 半年僅彈指一揮間。我卻在受洗後的半年裡,走過一條豐滿的恩典之路! *2014年12月,是我重生得救的日子。 *2015年元月,牧師和師母告知我他們同時的感動,希望我儘快入讀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把自己奉獻給神。我竟然有同樣的感動! *3月,從北京寄出了美國美福神學院的申請報告。 *4月— 5月,去北京美國大使館四次F1簽證,被拒簽。 *5月13日,在上海美國領事館進行第五次F1簽證,竟成功! *6月3日,從舊金山機場抵達美福神學院,成為美福神學生,開始美福之旅! 回首半年的心路旅程,最煎熬的是多次的簽證被拒,讓我驕傲的心多次受挫,從受洗得救的欣喜中難以適應。那期間我有過疑惑,不斷地問神到底何意?為甚麼我曾經多次到過美國,每次都提前回國,一直有非常良好的記錄,現在卻成為簽證時的把柄?多次的禱告之後,我一再有聖靈的感動,那就是神在考驗、試煉我:到底是想讀神學,還是想到美國? 一旦明白神的旨意,內心開始平安喜樂。我準備到香港讀神學院!在回滬辦理香港通行證的同時,我順便去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再次簽證。整個簽證的過程,我都做好不被通過的準備,甚至期待不被通過,這樣我就有機會去我並不熟悉的香港學習神學,感受不同的文化。 從排隊簽證的一刻開始,神蹟就不斷地出現!當我排隊領到號牌進入簽證大樓時,突然發現那號牌不翼而飛。我只好再次排隊領號。到了大廳時正碰上18號簽證官。我的內心砰砰直跳。我心裡默念:「主啊,所有榮耀都歸於您。」心裡果然平靜許多。簽證官是一個華裔女生,秀氣的模樣,問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看了一次又一次電腦,和前幾次的大同小異,只多了兩個小問題:「你是基督徒嗎?請背一節經文?」我回答了所有的問題,覺得時間如此漫長,周邊從一片嘈雜到一片靜謐。不知過了多久,那女生對我笑笑說:「好了!這就是過了!」我簡直不敢相信。回頭想來,她一次次地在電腦上寫字,就是要找出理由讓我過啊!啊,她的脖子上掛著一根細細的十字架項鍊!她是一個基督徒!號牌丟失就是讓我遇見她!神再次測試了我的心,然後亮了綠燈!感謝主的特別恩典! 回想起前半生,如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悲歡離合。信主前,我從小縣城到農村,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從國內到國外,歷經磨難,憑藉個人能力,不斷追逐夢想、實現理想。因為新聞夢,辭掉教師公職,應聘到新華社系統工作,曾擔任兩個大型電視專題片製片人;曾與眾多世界及中國五百強企業共成長。成為美國紐約州中小企業發展中心總署中國代理機構負責人之後,創建了中外中小企業交流與合作的公益平台(SMBEC),把美國政府扶植中小企業的理念和經驗帶到中國,協助美國企業進入中國、中國企業進入美國。此時的我一直自以為是、狂妄自大。這一切神看在眼裡,用最嚴厲的愛給我重罰。車禍之後,SMBEC又受到釜底抽薪的重創。一切毀於一旦!我終於低下高傲的頭,俯伏在神的面前,祈求神的憐憫。神的確是公義仁愛的神!再次賜給我創意,那就是如今的公益平台—「世界有機家園聯盟」(TWH)。祂把我指向一條路,是憑己力不能完成的路。祂讓我繼續在祂的腳下,用持續的恩典送我來到美福。未來,或許祂會要我完成「傳道人+公益人」的使命,把福音傳到地極! 從前我一直不明白為甚麼要有這樣的人生。如今想來那點點滴滴,都是神的美意與雕琢,都是神的特別恩典!如果沒有經過試煉,我的內心總是脆弱不安。讓我們甘心情願地迎接神的試煉! 美福之路,我的恩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