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與「進化」

院長熊潤榮博士 神會以「進化」創造世界嗎? 創造論與進化論有一個共通點:宇宙和生物的起源,都是從無變有(ex nihilo)。可是創造論把萬物起源歸在第一因下(first cause),雖然第一因—神—從何而來是個奧秘,但在邏輯上,這比進化論強。因為進化論中是沒有第一因的。所以,進化論與創造論的世界觀,是背道而馳的。可是,在21世紀,不少相信神為第一因的人,認為神是以進化來創造世界。 面對創造與進化的討論,今日的基督教分作幾個陣營。每個陣營都有為數不少的科學家和學者,他們有不同的假設和偏見。如BioLogos是推崇神以進化創造世界。神創造了第一個細胞,用權能托住,使這細胞用漫長的時間進化。他們相信所有生命都有common ancestry。這陣營最接近無神的進化論,所以也被指責為盜用他人的研究結果。Institute of Creation Research力證神不會用進化創造萬物。他們指出生物的micro-evolution是隨著創造而來的本能,不是進化論的進化(macro-evolution),地球的年齡大概只有10000 年。Reasons to Believe 認為神在開始創造後的9 billion年創造地球,13 billion年創造人類;六日的創造是六個漫長時期的創造。Probe Ministries 則積極參與討論,但采取不會作決定的立場;他們認為目前根本沒有足夠的macro-evolution的證據,進化論有許多基本的假設是沒有驗證的;另一方面,創世紀有許多解經的問題是有待解決。這個立場相當中肯。 科學研究與聖經 創造與進化的討論、範圍牽涉到化石、動物生態、DNA和Genome、氣象學、洪水、大爆炸理論、和許多尖端科技之研究等;是一個影響深遠的討論。不過,我們可以從1999年Glencoe/McGraw-Hill出版的Life Science課本開始;頁10-12指出:「生命只可從生命而來。目前科學家還不能肯定生命的起源從何而來,科學家能做到的是1952年在實驗室中製造了某些DNA中的氨基酸(amino acid)。所有生物都需要氨基酸,但這不能證明生命是如此形成的。」這個結論是客觀的。 當初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他只是討論生物界中的natural selection,不是討論生命/宇宙的起源。可是今天的科學家把進化論廣泛的應用到所有學科,並偏袒地推崇,使之成為當然的理論。如理論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s,他堅信宇宙不會是創造的,乃是進化的。他指出在大爆炸(Big Bang)的10-35秒中,宇宙從凌亂的一點(singularity)變成有方向的往外演變/進化。這種說法,無疑是一種主觀的信念,並不是科學,因為它是無法驗證的。可是不少人卻奉為真理:宇宙是進化而來的! 除了科學的討論外,每個陣營都以創世記為討論的焦點。其實,創世紀是神學寫作,從信仰的角度告訴讀者宇宙的起源。作者有的是古代的世界觀,用的是古代的寫作習律。尊重聖經的信徒不能把創世記看為神話,不符合科學。不過,創世記也不是科研教科書,供人以21世紀的科學方法考查。就如在創世記第一章、六日創造中是沒有提到神創造地球和海洋的(3-9節),因為六日創造前已有了地球和水:「起初神創造天地,…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1-2節)。如果以第一章為科研報告,就會得出:太陽和星宿是為了地球而創造(14-19節)。難怪中世紀的教會是以地球為太陽系/宇宙的中心,以此為真理。當1600年伽利略(Galileo)提出證據,指出太陽才是中心,天主教會就封殺他的著作。然而,時至今日,沒有人會再說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了。 結論 作為持守聖經權威的信徒,我們持定全能的神是從「無」創造萬有(ex nihilo),神是第一因。至於神會否以「進化」而創造?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和思考。科學研究是建基于它的假設,科學家都有自己的盲點。當一個陣營能推翻其他陣營的論據,我們才有理據下定論。目前,我們要做的有兩方面:首先,用考查的眼光、對各個陣營的理論提出批評性的問題,努力接近事實。此外,要理解創世紀的文學體裁,以致對聖經有平衡的解釋。願基督幫助我們。

關乎生命的教學

管恩佩博士 什麼是關乎生命的教學? 是CPR心肺復甦術的傳授嗎? 雖說CPR是項很重要的技能,它給人有存活下去的機會,然而基督教教育更是關乎生命的教學,它能改變人心,使人的生命因著認識主而更新變化,不但得著更豐盛的生命,且有永生的確據。 主耶穌這位最偉大的教師,祂不單傳遞真理的知識,祂的教導極具果效,因為祂口所傳的與祂所行是一致的,也因此帶出極大的說服力與影響力。 主耶穌以宣教教導,也以教導宣教,祂所傳的道改變了人的心,人的生命,和人的生活. 同樣地,耶穌給我們的大使命,不是只是要我們單方向的傳遞真理的知識,而是藉充滿互動與生命的交流,領人歸向祂。 這大使命極具挑戰性,因為我們受命的人不僅要教導人遵守,也惟有教導出確實遵守的人之後,這些願意遵守的人才能再去教導領人遵守,這就是關乎生命的教學,也是信仰的傳承。如同提摩太後書2:2 所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主耶穌給我們每位神兒女的大使命,乃具一體的兩面,都負有宣教和教導的重責大任。 相同地,在教會中我們得藉教育事工的推展來成全教會的功能,包括崇拜、 事奉、見證、宣教和教育. 因此教會中的教育事工不是可有可無,因為它不僅關係著今日的信徒與教會的質量,更是影響我們基督信仰的傳承。 教會教育藉教學的功能領人歸主,關懷餵養,和訓練造就,使會眾能經聽道,信道,和行道而參與事奉。 最終的目的是成全眾聖徒,使主裡的肢體不僅人人願意傳,而且也是人人都能傳,能帶出生命教學的果效,成為「教訓使人遵守」之主門徒。 我和先生都是家中第一代的基督徒,同感蒙神極大的救贖之恩,也蒙召願一生跟隨與服事主。 為了能使自己更有果效的事奉主,我們於1987年從台灣到美國德州的西南浸信會神學院受裝備。 當年我從過往參與的服事中,發覺自己對教會教育, 尤其是兒童及家庭方面有極大的負擔,所以選擇投入宗教教育方面的進修研究。 每當回顧神是如何的恩待,在在都看到神的美意,使我能藉著教學的事奉,分享自己在基督教教育與教會教育努力所領受的,就如以弗所書4:11-13節所說,「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我盼望透過教學能與對教會教育有負擔與恩賜的弟兄姊妹, 一同為神所賜下的異象來努力。 如主耶穌在馬太福11:12 中所說,「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對已成為神兒女的我們,除了享受祂所賜的美福,更要努力活出所領受的,也如彌迦書6:6-8所提醒的,我們朝見至高神, 在祂面前跪拜,當獻上甚麼? 是千千的羊或是萬萬的油嗎? 祂所向我們要的是甚麼? 祂要的是我們能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祂同行。願以此共勉之! 管恩佩老師來自台灣, 1988-1996年在美國德州西南浸信會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完成宗教教育碩士 (M.A.R.E.)及哲學博士學位 (Ph.D., 主修兒童教育, 副修教育基礎)。1991-2000年與先生在德州配搭服事牧會十年,之後於2001年回到台灣服事,任教於台北的亞洲浸信會神學院台灣分院,台灣浸信會神學院,以及高雄的聖光神學院。 後於2007年搬到舊金山灣區,在當地華人神學院兼課,也應邀於華人教會中帶領基督教教育、兒童教育、親職教育、家庭、夫妻、及親子等相關之專題講座。育有一子一女,現與先生在聖城福音教會配搭服事。

『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 詩 119:18

蕭百和 我生長在第三代基督徒的家庭,從兒童主日學、中學團契、校園團契,一路順順利利的成長。初中時的輔導要我們每天讀三章聖經,一年讀完一遍。我照著去作,在繁忙的功課中抽出時間讀。只是常常讀下一節時已經忘了上一節,有時甚至還會讀到睡著。因著讀經讀不明白,所以覺得這是一件苦差事。幾十年很快的過去,聖經也讀了好幾遍,只是始終讀不出味道來。我從小規規矩矩的,沒有從罪惡中醒悟過來的經歷,不知怎麼向人說得救的見證。當然聖靈有時也會提醒我小時犯的罪,知道自己是個罪人,需要主耶穌的救恩。既然我的信心不能建立在經歷上,那就要建立在神的話語上。 十多年前我開始在教會裏教成人主日學,還負責安排課程。回想我起大學時代時,作少年團契的輔導,教導他們聖經,現在想起來才知道當時真是誤人子弟。我想如果我自己都讀不明白,怎能教導聖經呢?於是我開始去神學院聽課。最初我參加在基督五家的北美華神延伸部課程。慢慢地對聖經了解越多,也越喜歡讀神的話語,明白神在人類的救贖計劃,有時還會有興奮感。這時才後悔,在我年輕時浪費很多寶貴時間,應該早點去神學院學習。許多人一聽到讀神學,就會想到这是給全職事奉的人預備的,如果一個人沒有神的呼召,可以去神學院上課嗎?但我想,如果只是想要充實自己,在事奉中更明白神的心意的話,這是不需要有神的呼召的。若有人怕作業太多沒時間,或像我一樣,每次寫文章時就有壓力的話,也可以選擇到神學院來旁聽。我很喜歡上課,我會上不同老師開的同一門課,比較老師的教法。老師指定的書籍我盡量的看,上過的課,整理後就可以在教會的主日學教;這就是教學相長。 記得有一次上課時,阮師母報告將要成立美福神學院,而且北美華神也不在北加開課,所以我就到美福來上課;我可以說是美福最早的學生之一,雖然只是旁聽生。上了幾門課以後,因連續三年每年都有親人過世,所以我就停止修課,去年八月又恢復來上張老師的福音書。上課的同學已換了一批,過去的同學都畢業了,甚至有人都封牧了。 七年前我第一次上熊老師的舊約歷史。本來我以為從小上主日學,甚至自己也教過成人主日學,我對舊約歷史應該是很熟悉。上課時老師不斷的提問題,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多膚淺。印象最深的是以笏把門都關了,自己怎麼出來(士3:12-30)。經文讀過幾十遍,從來沒去思考這問題;原來聖經有太多可以探討的。熊老師不單單給我們魚吃,還教導我們怎麼自己釣魚。他常給一些題目,但卻不給答案,他的目的就是要我們自己去研究,去思考。這回上大先知書,第一堂課就引發我讀以賽亞書的興趣,經文的優美是過去沒注意到的,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題目。我相信,藉著對神話更深入的了解,我們更能體會神對我們的心意。

祂的眼、祂的心

拓展及推廣部同工 麥加文 2011年熊潤榮院長走馬上任,學院的拓展及推廣上有了『美福 2.0』全新的版本。 其中「e-learning」及「同等學士課程(EBP)」是新方案中之亮點。 據熊院長表示,他近幾年來;幾次進入中國培訓,看到大批大批的大陸朋友决志信主,如潮水般湧進 神的家,並把自己奉獻給主使用。更有些年長的同工弟兄姐妹熱心愛主、忠心服事,卻因文革錯過了進修的機會,在傳福音上產生進深的急迫使命感,美福神學院於是率先提供此一管道,使這些教會牧長同工們,在當地使用e-learning學習,或用安息年申請I-20來美國深造。 第一批國際學生就這樣,順利來到了美福神學院。緊接著神學生們的住宿問題就成了很重要的考量,幾經尋求,院方決定在學院附近購買學生宿舍。並在今後五年的籌款餐會上,用積極的信心向主大大張口;用不怕問題、不怕困難的態度向弟兄姐妹們分享異象,求 神聖的靈作工感動,願主在美福的旨意得以成全,毫無攔阻。一盒名片,我被臨危授命、我也責無旁貸的加入拓展及推廣部同工群,與同工們分層負責、同心齊力、向著標竿直奔。 在我看來,美福神學院的拓展及推廣部事工不只是重點的推廣策略,高潛力市場的調查與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培植更多的教會牧者、宣教同工來,把神學知識灌飽,持張立案文憑進入禾場而已。我相信更重要的是需要卓越有創造力的帶領同工與一群有相同異象並願為 神國打拼的專業同工們,以 神那豐盛大能的源頭,使整體的表達出首要的文化和價值,就是有「基督的眼和基督的心」,以卓越的生命力,焦注聖靈帶來的每一個學員的優點並引發出其爆炸力來,因為我們的 神正是這樣看待我們。 誠如熊院長在籌款餐會中所分享的: 自去年2月起,有7位國際學生抵達,現已住進美福學生宿舍;4月e-learning 課程啟航;6月開始Encounter Church 主日崇拜租用學院大廳使用,也成為美福的禱告勇士團;10月有五位美福畢業生和學生參與中國培訓。在 神有無限的可能,環境越是困難,就越能經歷祂的榮耀與同在。今年2012年,國際學生將陸續來到;San Francisco 教學中心,Oakland 教學中心, El Monte 教學中心相繼成立,e-learning 課程也將持續發展到3-4科,學員可經由e-learning,中國面授或申請I-20來美福受教導三種方式裝備自己,奠定神學根基;校本部的教授團,也將在幾個定點開課,祂掌管一切。 美福神學院仍需要大家更全面的支持。(1) 在同(義)工的需要上:同等學士課程(EBP)的老師、協助國際學生事務、e-learning製作、文編美編、推廣與拓展部; (2) 在財務的需要上:中國教學課程的教育基金、美福學生宿舍還款的經濟支持、美福校舍的購置…等等。 謹在此懇請呼籲: 企業團體、福音機構、美福的校友、各教會主日學老師及弟兄姐妹們,請以「基督的眼和基督的心」大家一起來為美福盡一己之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美福加值。每週抽出一小段時間,按月或一次的奉獻刷卡,投資在永不衰殘的神國企業無限公司裡,讓我們都成為祂神蹟的器皿,傳揚 神的愛,讓世界更美好。

神學教育的重要

萬慕華 因神的呼召,我驟然辭去工作,準備全時間事奉讀神學時,有朋友問 : 「妳年齡不小了,也不富裕,為什麼不繼續賺錢反而要花錢,用幾年的時間去讀神學呢?」我想了又想,是啊! 宣教,傳福音,真的需要一張神學碩士文憑來背書嗎? 讀神學到底有什麼特殊意義呢? 茲分享幾點我的淺見與體驗: 真知道祂 「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弗一17)我信主、讀經、聽道四十年中,一直渴慕更多認識榮耀的父神,更透徹明白神話語的精髓。越尋求、越發認識我所信靠的神是何等偉大,聖經真理何等全備,但我們基督徒在參加主日崇拜及主日學中,卻極少解釋或研究聖經原文的意思。神學院提供了進深的環境,幫助願意下苦工,不計代價地去思考查考聖經的人,依靠聖靈力行真理。 神學就是學神,是認識神對人的啟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國家的百年基業,以教育為先,要建立神國的永恆基業,自然要著重神學教育。無論是牧養教會,帶領團契,教導聖經,出外宣教,或文字事工,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了解神的啟示、認識祂的屬性」。若缺乏神學教育的裝備,我們的信仰可能產生偏差,把神的羊群帶向不正確的方向,而絆倒人的有禍了,也造成神國的虧損。 神學不是與生活不相干的純理論,也融匯了聖徒的實際生活應用,例如新約中,四福音及使徒行傳包括了歷史性,事實經驗的記敘,同時也涵蓋了許多豐富的神學思想;而保羅書信,其他書信也都包括了教義性的邏輯論述。透過這些聖經書卷,表達出了神重視正確的神學知識,要我們真知道祂。 有系統地教導 有些反對神學教育的人,引用林前八1:「知識叫人自高自大」。其實,這一節的意思並不是指人有了神學知識就自高自大,是不懂神學的誤解,觀其上下文,保羅講的不是認識神的知識,乃是指「吃祭偶像之物」的知識而已。因為只有一位真神,偶像算不得甚麼,所以,吃祭偶像之物是無關緊要的。有人認為使徒保羅蒙主的光照之後,沒有受過神學訓練,就直接出來傳道,豈不知,保羅曾在迦瑪列門下,按著他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徒二十二3)。他已經熟讀聖經,能講能寫,他認識耶穌是基督,是舊約預言的彌賽亞,就是認識了聖經原文的真義。 使徒彼得和約翰好像都是沒有學識的人,然而他們屬靈的知識,是直接透過耶穌親自教導而來的,他們曾和耶穌生活在一起,就是最早的神學課程裝備。 亞波羅是有學問的,能講解聖經,因為他「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徒十八24-25) ,後來百基拉和亞居拉將神的道給他講解的更加詳細,認識了耶穌是基督的神學之後,才大大被主所使用。 神學可以自修,無師自通嗎? 極少數具備超凡的天賦和毅力的人,或許可以自學,不過,像我們資質平凡的人,需要有神學院整全、均衡的研究資源,加上學有專長、屬靈生命、專業的老師教導下,裝備不但紮實,而且事半功倍。否則,樣樣都得暗中摸索。 靈命的塑造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林前十三2)。羅馬書最後三章教導我們,做活祭事奉神,要在教會彼此相愛,彼此接納,彼此謙卑。可見,若徒有知識,沒有生命,我們所做的就是枉然,如同草木禾稭。 神學教育包含靈命的塑造,我若沒有經過神學院的過程,從平信徒直接跳到傳道人,或宣教士,恐怕難以適應,因為平信徒在教會,蜻蜓點水的事奉很單純,弟兄姐妹都是很可愛的,一旦參與全時間的服事,即使是做義工,或不受薪的自由傳道,多少都能體驗到做事容易,做人難,完美的人際關係是很大的學問。 整全教育就是要塑造像神的思想和行為,使之更趨成熟,在神學院除了從老師,同學們受到生命的薰陶之外,還有特別設計的靈命塑造課程,與師生小組的課程,彼此分享,代禱,在靈命上互相造就,培育學生成為耶穌的門徒,活出聖經真理,塑造忠心僕人的品德!

歐元危機與諾貝爾獎

院長熊潤榮博士 這幾個月的世界新聞都帶著濃厚的危機感。可能全球政府最關注的,就是歐元Euro的危機。可是,對信徒而言,2011年的物理諾貝爾獎的研究成果更具深遠的意義。 歐元 Euro 的危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自1999年起,立了條約,互相支持、制衡其成員國的經濟計劃和使用歐元貨幣Euro。目前,因為希臘政府面臨破產的危機,歐盟要伸出援手。可是,面臨經濟危機的歐盟國家,除了希臘,成員國如意大利、西班牙等都面臨相同的命運。這些國家的經濟危機是廣泛且深遠,歐盟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若要融資給歐盟各國(bailout),使她們不致倒閉,要付出等同一萬三千億美元(1.3 trillion)的資金。(2008年美國國會通過經援大機構和銀行是700 billion,約一半而已。)因為融資的數字龐大,歐盟國家未能取得共識。比較小的國家反對按歐盟條約所要求的分擔金額,使她們百上加斤。經濟最強的德國和法國又不能夠承擔全部的經援,因為兩國政府都有等同82% GDP的國債。縱然10月底,歐盟領袖訂出援助希臘的大原則,還是有不少經濟學家估計,歐盟的強國如德國、法國等至終會抽離歐元體系,以求自保,而把爛攤子交還其他經濟疲弱的歐盟國家,因為呆賬都是這些弱國引起的。 如果這情況發生,歐元體系就會倒塌,歐洲的商人會把資金抽離,轉到海外的市場。歐洲許多的銀行會因此倒閉,繼而全球的股市會大幅滑落。歐洲的國家會大幅收縮進口產品和原材料,因此中國、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出口和製造業會大受打擊,全球會再次進入經濟大衰退。這是為何美國政府鼓勵歐盟的中央銀行要經援歐盟各國,希望可以延遲全球經濟衰退的來臨。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全球經濟衰退是遲早的問題。其時,全球的人口都會受到影響。不過,這並不是世界末日,因為這種情況已經出現過,如第一次大戰後,20年代歐洲國家的經濟危機,繼而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歐、美各國都熬過來了。我們要注意的,是經濟蕭條會推使某些強國侵略其他國家,以奪取資源,繼而引起廣泛的戰爭,如引發第二次大戰的德國,就是一個例子。戰爭的出現也不是世界末日。人類歷史中,已經有無數次的大小戰爭。 經濟危機、戰爭,加上天災,就很可能是世界末日了。天災的必然性、從2011年的物理學諾貝爾獎的頒發,得到證實。 2011年諾貝爾獎 2011年9月頒發的物理學諾貝爾獎,由美國加州和澳洲的兩位天文物理學家分享。他們在兩地分別地研究超新星(Supernova)的現象,共同肯定一個事實:宇宙正以加快的速度往外膨脹。這結論震撼科學界。自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以來,科學家就不斷探討宇宙的未來。在2011年以前的理論是:宇宙在減慢膨脹,跟著會收縮,最後再次爆炸,再次收縮等;宇宙是循環不息的毀滅、再生。可是,這理論現在被推翻了。原來宇宙是單方向的膨脹,最後是無限的分散。那時,所有星體都會冰冷,至終都死亡。換言之,宇宙是有一個終點,不會周而復始的循環。對信徒而言,這等於說,人類(宇宙)的歷史是單方向的,是有終點的。世界是有一個肯定的末日。 而且,這未日不一定是在數億年後,可以是在不遠的將來。因為配合這兩位諾貝爾得獎者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科學家同意,人類可知的物質,包括地球上的人、花、鳥、樹木,並天空的星星等,只佔全宇宙物質(matter)的百分之五(5%)。換言之,宇宙中還有95%的東西是我們不知道的。按科學家估計,其中的20%是黑物質(dark matter),75%是黑能量(dark energy)。所謂「黑」,就是目前人類探測不到的。對信徒而言,縱然21世紀的科技是空前的先進,大部分的宇宙原來仍是在神那奧秘的掌控中,是我們不瞭解的。只要神使用一點點的黑能量或黑物質,人類所知的科學定理,或自然現象都會改變。難怪當耶穌論到「末期」的時候,在提到戰爭以後,他說有一天,「太陽、月亮和星辰將有異兆出現;在地上,因海洋的咆哮和翻騰,列國的人就驚慌失措,陷入困惑混亂之中。」(路21:25,中文標準譯本) 「末期」肯定會來到,今天我們要如何生活?500年前的一個宗教改革家說得好:「未來,耶穌要再來;今天,我要在我家的庭院前栽一棵樹。」 最近,在神的恩典中,美福神學院也栽了一棵樹:學生宿舍在十月初成交了,國際學生陸續的搬進去。我們栽的是一棵小樹,樹成長後,會開花結果,也會提供樹蔭,讓人在樹下乘涼、閒話家常,這是一幅安舒的圖畫。 盼望你來參與,在「末期」的亮光下,與我們一起栽更多的樹,使美福茁壯起來,配合未來基督國度的來臨!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池耀興博士 我們有神的話語不就夠了嗎?為甚麼要研究中國文化? 為甚麼要開這個課程、做無謂的宗教比較?這裡,為了釋君疑惑,我們有必要來思考幾點,談一談宗教對話的可行性和必需性: 一、教會歷史的提醒 眾所週知,基督教傳教士把福音傳到中國後,遇到了許多的誤會、排斥、衝突、逼迫與攻擊。福音事工舉步維艱,叫多人灰心失望、甚或放棄。其中原因如同台灣一中國近代史學者呂實強的感嘆:「中國文化與基督教已經吵架了一百八十多年,但是它們彼此還沒有見過面。」因此,為了能更有效地向國人傳揚福音,認識自身的文化、並對症下藥地指出其不足之處的做法是可行的、甚或必需的。 二、宗教對話的二十一世紀 有學者說二十一世紀是「後現代、多元文化交流」的世紀。 近年來不少國內外莘莘學子和學者,學習異國文化,進行宗教間的對話,以期能夠互相了解、促進彼此之間的溝通與感情,從而在社會各層面中有更良好的合作和互惠,於是,宗教對話成為中國大學校園裡的一種氛圍。因此,有志把福音傳給華人同胞者, 宗教對話這個策略是可行的、甚或必需的。 三、聖經的教導 當然,我們做每一件事,都必須以聖經為依據。宗教對話也不例外。使徒彼得教導說:「只要心裡尊基督為聖,以祂為主;常常作好準備,去回答那些問你們為甚麼懷有盼望的人,但要用溫柔敬畏的心回答。當存無愧的良心,使那些誣賴你們這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在毀謗你們的事上蒙羞。」(彼前3:15-16)我們認為「常常作好準備」指的不僅是對 神的話語的認識和屬靈的體驗,也是對異教的認識。當我們對中國文化越認識,我們就越容易找到切入點,與他們進行對話,從而辨明真道、將基督的福音傳給他們。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可見,宗教對話這個策略是可行的、甚或必需的。 你讀完了這些宗教對話的可行性和必需性後,可能會問:「那麼,究竟《基督教與中國文化》這課程的基本內容是甚麼?」這裡,我們把中國文化歸為哲理性和宗教性兩方面。前者是儒釋道三家的哲學思想,後者指的是中國民間信仰。因為課程涵蓋的範圍相當大,於是,此課程更多的是屬於概論式的課程。在簡介早期基督教在華傳播的歷史回顧、 奠基聖經原則的宗教對話後,分別嘗試探討基督教與儒釋道以及民間信仰的比較,以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願意更進一步做相關的探究。課程安排如下: 1.簡介早期基督教在華傳播的歷史回顧 2.奠基聖經原則的宗教對話 3.基督教與儒家思想 4.基督教與道家思想 5.基督教與佛家思想 6.基督教與民間信仰

人的盡頭,乃是神的開始

巫家銘 感謝神!在我一生所經歷的事上,都有祂的特別保守和恩典。人往往要到山窮水盡,才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驚喜。以前,在每次掉進無底黑洞時,都會有無語問蒼天之無奈,問過千萬次「為什麼」之後,才學會「安靜等候神」這功課。其實「安靜等候」是對神的信靠與順服,向主完全降服之意。過去幾十年來,自以為靠自己奮鬥,咬緊牙根向前衝便行了,到頭來才發現一切能作的都是極有限。感謝父神讓我有機會,還我的「心願」– 就是在有生之年,為主作見證,榮耀祂的聖名。在這裡向大家訴說一、二祂在我身上的恩福及神蹟。 一路走來,我經歷了兩次徘徊死亡的邊緣。當我還未滿一歲時,因為後天的嚴重性營養不足,又加上罹患瘧疾、黃疸、風濕等等,已經病入膏肓,瀕臨死亡的幽谷。當時在窮鄉僻野,完全沒有醫藥的情況下,神卻在曠野開道路,預備了一位德國宣教士醫生,就在他那裡,我的小命被撿回來了。後來,我們全家信主。我十二歲時,才知道自200 年前神就安排許多外國的宣教士來華,將祂的愛帶進了中國;正如祂在我們還作罪人時,已為我們預備了主耶穌,並藉著耶穌讓我們得著永生一樣。感謝神!當我還在母腹中,祂已揀選了我,我是何等的蒙福!可惜我年少不懂事,做了幾十年糊塗的基督徒,還嫁了個回教徒,他也是個糊里糊塗的回教徒,除了知道不能吃豬肉外,什麼也不知道,而我錯誤的選擇也蒙神憐憫與赦免。不過,我要付的代價是要為夫婿的得救作畢生的代禱。 2004年直腸癌第三期,讓我在死亡邊緣又走一遭。從開刀、化療,持續與直腸癌抗爭了一年,終於再一次,神用慈繩愛索把我帶在祂身邊,祂抱著我走過死蔭的幽谷,在醫院中享受祂的同在與醫治。動刀最初三十天裡,祂為我鋪床,因我不能喝水,也不能進食。惟有吃喝「神的話」。當時,才真正體驗到神的話是大有能力,且是活的泉源,也深深的經歷到「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三十晝夜不能睡眠,呼吸也疼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咀嚼神的話語和不住的禱告。其間,許多禱告勇士也迫切為我禱告,包括許多教會的弟兄姊妹、我家小么妹在香港也全家為我禁食禱告,特別是一位三年前安息主懷的九十多歲的馮士龍夫婦,每天清晨,雙雙跪下為我向神祈求病得醫治。義人的禱告,真是大有功效。後來,神更垂聽禱告,免了我再開刀,神蹟就這樣發生了。得勝的秘訣就是禱告!神有施恩的寶座! 因此,為了回應神給我的第二次生命,我獻上神再造的我,來為神作見證,我活著,就是一個活的神蹟。為此,祂把我帶進「美福神學院」,再塑造一個有更新靈命的我,能合祂所用。 在熊老師教導下,我屬靈的眼界被開啟了,我天天更深認識神,漸漸更愛祂。 我認為信徒充實裝備自己是必然的,就如神國的子民,就該接受基本的國民教育一樣,相當於我們世俗上的幼稚園、小學、中學。我相信很多基督徒,對創造天地的神之認識都很有限,我自己就是如此。那我們如何實行主耶穌所託付給我們每個信徒的大使命?又如何將福音傳到地極?如我們果是個推銷員,對自己所推銷的產品一知半解,就不夠稱職。同樣的,我們要宣揚神國的福音,就先要有基本的裝備。所以我真誠的邀請主內的弟兄姊妹們齊來「美福」,一同學習,不是人人都要成為牧師,而是傳福音人人有責! 願神大大施恩美福神學院。美福雖年輕,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師資一流,教學嚴謹,是一群盡忠的神國教育家,為塑造神國勇者、菁英人才而堅立於此,感謝神!「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詩34:10)讓我們一起尋求神,同心禱告,祈求神的國降臨,神的旨意行在美福神學院如同行在天上。阿門!

到美福圓夢

吳華德 Garrett R. Waters 上帝為我完成了長期以來的夢想,我為此非常快樂。我著實為了美福神學院接受我而感恩得不得了。我來加州以前,是住在田納西州。有一次,我到賓州探望家人時,聖靈清楚引領我,要我去加州。於是2007年我到了舊金山,並於2008年參加了「海外基督使團」(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在紅木城所舉辦的的宣教年會,在其中得知了美福神學院。 我仔細看了「美福」的目錄,也清楚聖靈的帶領。所以我立刻行動、申請入學,但學院擔心我的中文程度是否足以面對各項的課程,於是讓我先試讀一門課程。感謝神!在老師熱誠的教導下,我完成了這門課程,並成為「美福」的學生。那時是2008年,時至今天,我已通過了好幾門課。 在羅馬書的課程中,老師讓我選讀英文課本。我看了斯托得(John Stott)著的《羅馬書》,發現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書。我特別驚訝的是記載著有關於同性戀經文的註解 (羅1:18-32)及教會對國家的註解(羅13:1-7;使5:28-29)。因著老師有系統性的教導,讓我深深地對羅馬書著了迷。羅5:1說:「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這也是馬丁路德的主題—因信稱義。 在中國教會歷史課中,我被Gonrad這位傳道人的偉大所感動。他完成了醫科學位,卻去到沒有聽過福音的地方行醫,雖經歷戰爭的危險,也不懼怕,這份熱忱鼓勵了我。而在教會歷史課中,我特別記得—加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和法惹勒(William Farel,1489-1565)的互動事件。1532-1535年,他強烈要求年輕的加爾文留在日內瓦一事,更是名垂千古。此舉推動了加爾文的「宗教改革」,這使我學習要勇敢的行動,而且行動將帶來明確的結果。 在系統神學課程中,我得到了不少益處,特別是有關聖經的教訓。提後3:16-17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因此,明白聖經—神的話—是極其重要的。美福神學院的基本信仰第五條說:「聖經原本是無誤的,是神所默示的,把神要向人啟示的心意完整的記載下來,能以使人得救。」我覺得若是不認為聖經是無誤的,其結果是引致對聖經許多的偏差。我曾經為這件事曾猶豫不決過。感謝神!因著老師們的更正,使我重新認識聖經的真確性,也享受同學間的互相幫助與彼此相愛。 我也參加熊老師教導的兩門課程:耶利米書和舊約歷史書,他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卻仍有恩典,接受學生用中文或英文書寫作業。耶利米書的經文有許多的文學體裁,而它不少的經文與列王記的是相同的,所以帶出聖經成書和編輯的問題。舊約歷史書是很有意思的。熊老師針對「聖戰」(Holy War)來教導我們,並討論這事情與那個世代的文化的關係。當然,新約的福音書說:「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6:44)新約的書信說:「如今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約的中保。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來8:6)我們要了解舊約和新約時代的不同,不過,人都是「因信稱義」,靠恩得救,靠救恩守律法的。 我很高興能成為「美福」的學生, 願神多多賜福給美福神學院。若是你要到神學院進修,可以考慮就讀美福神學院。

在美福修課的點滴

盧順儀 去年八月進到美福神學院進修,是回應神的呼召,裝備好自己能更有力的去事奉神和服侍人,也希望在神學院的學習能幫助自己在信仰生活上不斷的成長。 在美福學習了一年多,得著很多,知識不斷的增長,屬靈生命得以長進,心境和個人態度上都有改善。在學院所學的,也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上、教會裡、事奉工作中和與人相處等。 在一年裡所修讀的課不算多,所有修讀的課我都很喜歡。信主以來,一直都懶於研讀聖經,也不愛靈修,總覺得聖經很沈悶,又看不懂,但現在終於發現聖經的有趣及寶貴的地方。 這一年我修了幾門聖經科,有「歷史書」、「福音書」和正在修讀的「羅馬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內容非常豐富。一科在短短十多個星期內,重複又重複的閱讀經文、思想、比較、研究、討論,加上閱讀一些有關的輔助書籍,越讀越有興趣。 我向來不喜歡閱讀,也很怕歷史,但在學習歷史書時,卻是很陶醉於這幾卷書中,讀完、思想、又再讀,不但對這些經文加深了認識,特別也從這些列王的歷史事蹟中學習,思想自己與神的關係。對神的話語學習越深入,與神越親近,也更容易明白神的旨意。在老師的指導下,這樣的學習,在短時間內深入反覆的研究,看到很多平時自己讀聖經、在主日學和查經班看不到的東西。研讀聖經的興趣越被啟發了。 另外,剛修完了「希伯來文」網上課程,它是一門很有趣的課程,看著這些符號(希伯來文字母),我覺得很有趣,從完全看不懂,到開始可以學習看希伯來文聖經章節,是很叫人興奮的。我一直都很希望可以看原文聖經,因為有時候看聖經,同一句經文在不同的中英文譯本中,它們的翻譯大不相同,所以常常回頭找原文的意思是什麼?現在自己查舊約聖經時,除了看中英文譯本,也嘗試看希伯來文聖經。雖然只讀了一個學期,對希伯來文認識有限,但嘗試查看原文,很有趣!也幫助我對經文的理解。 在網上上課,節省了每次到學院上課來回一個小時的時間,也省了不少油錢;自己可以控制學習的時間,有時聽不懂,可以反覆再多聽幾次,也可以暫停來思考。只是,在網上上課,不能面見老師同學們,會掛念著他們的笑容,和同學們愛心的美食小吃。 「靈命塑造」是我又愛又恨的一門課。在課程當中,自己需面對很多內裡自省的痛苦及掙扎,但對個人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在實踐信仰生活上,透過不同的操練,將屬靈生命塑造;透過閱讀、反思、測驗等過程,從認識真正的自己,到讓神來塑造自己,做合乎神心意的人。這真是值得每個信徒去學習的。 在「系統神學」課中,解決了我信主十多年的神學疑難,很多在教會裡不明白的,在上「系統神學」一個學期後,有若大夢初醒、茅塞頓開。當然問題是不斷產生的,但透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增加認識的領域。 在「師生小組」,老師和學生之間有很好的互動、分享、支持和祈禱,這在學習和信仰生活上是很好支持力量;在我們的退修會中,也非常享受:在美麗的祈禱山裡(Prayer Mountain),學習等候神和禁食祈禱,放下日常生活的繁瑣,安靜的(與神面對面)聆聽神的聲音,充滿神的安慰與同在。 感謝神的帶領和開路,讓我能在美福神學院學習,多麼豐盛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