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之旅:一個心靈的追求,醫治,更新之旅

Daniel Mui


從小就信了主耶穌,聖經是我最喜歡讀的書。感謝神,妻子和我終於去了這次聖地旅程!我們不是遊客,而是特來尋找那萬王之王,讓我們可以敬拜祂。是的,我們走了很遠的路來敬拜祂,但祂為我們走了更遙遠的路!主誕堂之星標誌著主耶穌誕生的地方。是的,主啊,我們來了!

去到拿撒勒,參觀了約瑟撫養耶穌和6個其他孩子的地下洞穴, 心裏非常感動。神的兒子竟然在這個細小的洞穴中,和8個家人一起度過許多年。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舒適的家,但他卻離開了天父的懷抱,並在最貧窮的家庭度過了多他的童年。

他在地上活了33年,經歷了流離、飢餓、勞力、被拒絕、被出賣和誣告,他在耶路撒冷被釘在十字架上。主在客西馬尼園禱告,受到巨大的壓力、就像橄欖被壓碎而出橄欖油一樣。他順服天父,天使顯現加他力量!然後他被大祭司亞法逮捕並審訊。最後的一個晚上他被囚押在地窖裏,等候天亮再被押去彼拉多審判。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困在生活中,看不到出路!如我們最愛的人患上無藥可救的疾病;我們無法解脫的掙扎 ; 我們擺上事奉、卻找不到出路…。一切都把我們捆綁起來。主耶穌在他最後的一個晚上也是在這個地窖裡被囚起來。他看到我們的掙扎和絕望,他了解我們,他願意陪綁我們經過。我們可能在生活、身體和情感上被困住,但我們的自由不在乎環境,乃是在基督裡。他與我們一起的時候就能夠釋放我們!

我們走過Via Dolorosa (苦傷路),就是主背十字架從彼拉多到各各他之路。我問導遊耶路撒冷多次被摧毀並重建,怎麼知道這是基督走過的道路 ?他回答說:「這條道路是由信心劃定下來的。」是,我們去過的地方可能不是主走過的真正的地方。兩千年來發生了許多變化。但我們的信仰在生活中看到基督與我們同行!

加略山和空墳墓絕對是我們旅程的高潮。在花園墓裡我們一起記念主、享受主的晚餐。愛就是當主成為人…。我們記念他的愛:他釘十字架,他的複活和他的再來。兩千年前,我們沒有在那裡與他一起走過苦傷路,沒有背他的十字架,沒有像十字架上旁邊的罪犯為他辯護,沒有見證他復活的清晨。但在旅途中,他與我們同行、並讓我們經歷他的同在!在我們心中擁有他的愛,讓我們把他的愛帶到世界!

我們從橄欖山觀看耶路撒冷美麗的日落。耶路撒冷,願你平安!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離開耶路撒冷之後,一位弟兄說,旅程的高潮似乎已經結束,他的心準備好回家。等一等!我們還沒去加利利!沒有加利利三年同行的經歷,門徒怎能認識基督 ? 主耶穌怎能和他們建立那一份情 ? 主在最後晚餐時對門徒說:「我在磨煉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們。」我們必須跟隨他,並了解他。我們要去加利利赴主的約會,因為他吩咐門徒在復活後在加利利與他相見。

在加利利海邊,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溫柔的基督接受彼得的失敗,他不僅用153條魚再次提醒彼得他起初的呼召,他準備烤魚和麵包來餵飽飢餓的彼得(Mensa Christi基督的餐桌),他關心彼得!他想贏得彼得那沒有失敗陰影的愛!主擁有天地,祂不要我們的宗教式的服侍,也不要律法式的跟隨,祂要求我們的愛!-「比這些更深的愛」。他問了再問,直到我們清楚的回答說:「主啊,你知道我愛你。」

最後一天,我們到了他泊山。在那裡主耶穌向彼得,約翰和雅各變象顯現他的榮耀。對許多遊客和基督徒來說,他泊山是聖地之一。彼得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為什麼我們只希望見到基督變像的榮耀,卻忽略了每天與我們同行的生命的主呢? 我在他泊山與主一起散步。在我的生活中,我的信心仍然是限於我的眼見嗎?
這個旅程中我非常滿足!活著的救主不單留在以色列,他一直走在歷史中;他走來探訪我,進入我的生命中,與我同行,領我到他的心裏。

聖地之旅隨想

王慶林


2017年8月剛到學院報到的時候,在學校網站上發現了聖地之旅課程的推介。那時候我心裡就說,如主許可,一定要參加這個課程,親自到聖經歷史所記載的和主耶穌足跡所踏過的地方走一走,為此一直非常期待。感謝神,這個時候終於來到了!為期13天的旅程我們從約旦的安曼出發,經過舊約聖經中的亞捫地、摩押地和以東地,從最南部的港口城市以拉特進入以色列,到了最北邊的但和該撒利亞腓立比,幾乎貫穿以色列全境。經過這樣一趟實地的聖地之旅,再次讀起聖經,其中的地名變得鮮活了,也有了別樣的、更深層次的領受。

印象最深刻的,是走在大衛城的希西家水道。水道裡沒有燈光,我們一行15人前後呈一個隊列,靠著三支手電來照亮,隊伍的頭、尾和中間各一支。起初,隊列行進地比較均勻,一切尚好。但後來慢慢地隊列拉開了,我所處的第二和第三支手電中間相隔很遠,幾乎沒有一點光亮,只好在黑暗裡摸索著在水中前行,不小心會踩到有缺口的地面,因為是光著腳進入水道,所以腳底被硌得生疼,不小心還會把腳扭傷,好不驚險。那個時候多麼希望前面有一盞明亮的燈啊!這不禁使我想起《詩篇》109篇中「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我猜想詩人大概也一定有過類似的經歷,因為這樣的比喻實在太貼切了。人在行走時尚且需要燈光照亮腳前的道路,否則會絆跌、失腳,何況走在人生的路上,若沒有神的話語作為我們的指引,那人生的黑暗是何等大呢!

以前讀到以賽亞書八6-8「這百姓既厭棄西羅亞緩流的水,喜悅利汛和利馬利的兒子;因此,主必使大河翻騰的水猛然衝來,就是亞述王和他所有的威勢,必漫過一切的水道,漲過兩岸;必衝入猶大,漲溢氾濫,直到頸項。以馬內利啊,他展開翅膀,遍滿你的地」,總是不太明白,西羅亞池是一潭池水,何來「緩流」呢?來過聖地才知道,這希西家水道是希西家王修築用來從大衛城外的基訓泉引水進入城中的西羅亞池的,水是在流動,只是非常緩慢。人在其中,如果不是有遊人攪動,是幾乎感覺不到水在流淌。這時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這緩流的水所指為何。在這裡,先知以賽亞是把西羅亞緩流的水比作神對猶大恩典的供應,而用「大河翻騰的水」即幼發拉底河與之作為對比,喻作神藉著亞述帝國對猶大國的審判。當亞哈斯王硬著頸項拒絕神的恩典時,就把自己和猶大國置於神的審判之下,雖然神有百般的忍耐寬容,但至終猶大國不得逃脫被擄的結局,這是多麼地令人扼腕嘆息!唯願我們能以亞哈斯王作為鑑戒,靠著神的恩典,可以歡歡喜喜站在神的榮耀之前。

另外特別給我感受很深的一點是,一路上弟兄姐妹彼此和睦相處、互相關愛。特別是在到達拿撒勒的第二天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眾弟兄姊妹對我的關懷,讓我看到了基督的愛在我們中間流淌。雖然許多人未曾謀面,但因著基督能夠學習彼此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基督的門徒了。」(約十三35)

恩典之旅、愛之旅

王群


感謝神的恩典和預備,今年參加了美福神學院的旅遊課程-《聖經中的以色列》之行。實在是神奇妙的安排!同學中有年逾八旬的老弟兄、老姊妺,有才二十出頭的小姊妹;多半來自灣區卻鮮有相識,也有遠從加拿大和新加坡來的;有神學生、科學家、藝術老師等,共同經歷了這奇妙的屬靈造就之旅、恩典之旅、愛之旅。

屬靈造就行前,院長給同學們上了兩天密集課,系統詳實的介紹了聖地之旅全行程的概況,從屬靈的感受、認識到歷史、考古等方面提出諸多問題和見地,很寶貝很受益。進聖地考察之日始,一大早即在前往目的地的車上,院長起頭、接著每天有位同學帶早禱、靈修或分享。感謝主儘管有時前一天的行程緊張疲累,卻絲毫未影響次日的早禱靈修,很有得著。途中讚美神的詩歌一首又一首。永難忘三月十六號的傍晚,忽聞驚喜的喊聲:快看,耶路撒冷!睜眼透過車窗望去,遠處山上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白色建築群在夕陽的餘暉中極其壯觀。隨車前行視野更開闊,眼前的聖城使人震撼:「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連絡整齊的一座城」(詩篇122:3)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可嘆如今!心中默禱,耶路撒冷,願你平安!在花園墓中,眾弟兄姊妹掰餅記念主,客西馬尼園、橄欖山上……主耶穌啊,沿著祢的足跡,祢謙卑忍耐順服、受辱被釘十架、流血受死復活升天,活化在我們眼前。主啊!謝謝祢這不死的愛,在祢面前我們俯伏下拜,我唯有從今後為祢而活為祢所用,阿門。

恩典之旅 行前兩週我時有眩暈晨起最甚,慮我弟兄和我因年老體弱又少鍛練,不能完成全程學習遊覽。實在是感恩主給夠用的恩典,一兩天下來並不感到太累眩暈也沒了,最後一天弟兄姐妹對我弟兄笑說:「看剛來時您拿著拐杖走的慢,現在是越來越精神了嘛!」在這片流奶與蜜之地我們從南至北從東到西,處處看到神奇妙的恩典和作為,親眼目睹了今日的以色列,神的選民在四面受敵的困境中僅用幾十年,就使自己的國家成為世界經濟科技軍事強國、一個富繞而美麗的國度。感謝神!

愛之旅 此行從起始到末了,我深深地被弟兄姊妹因著愛主的緣故,彼此相愛相助包容忍耐而感動並將榮耀歸給愛我們的神!求主記念:為我們去使館簽證奔波的弟兄;為聽不懂英文的弟兄姊妺們帶來翻譯耳機並隨時提供換電池等服侍的弟兄姊妺;為途中、過馬路、特別在車速極快的伯利垣,總搶走前面幫扶我們的弟兄姊妺;為總是幫助我們從車裡取出重行李的弟兄;為總是跑前跑後提醒生怕有人掉隊的弟兄;我們最年長的最小的在十多天朝夕相處如此和睦、宛若奶奶與孫女的兩姊妺;為給我們時常帶來爽朗笑聲的姊妺……哈利路亞!

非常之旅 — 越南行禱短宣

程國儀牧師


2000年我在同工的提議下,開始帶領短宣隊作跨文化的福音服事。以後每年神都開福音的門,引領我們去作見證服事,去年十月我領短宣隊去越南輔助宣教士,向越南土著中的儂族(佔總人口1.1%, 約100萬,百分之一是基督徒) 開拓福音工場,儂族人多散居偏遠山區。

這是一次非常之旅,因為五位短宣隊員中,三位都不懂當地語言,如何傳福音呢?

第一天抵達河內市的時候,天氣報告一週都是陽光普照,溫暖恰人,宣教士還說晚飯後要帶我們去公園探訪華人勞工,都是從中國來越南作建築的。不料到了晚飯時候,忽然起了狂風暴雨。這才是屬靈爭戰的起頭。

第二天我們就冒著風雨開車北上六小時,然後乘舟去到儂族人聚居村落。上路不久就發現輪胎有問題,要找修車站。到點後才知道最後一段封路了,臨時改走水道。就在一片漆黑的大雨中,我們帶著行李箱登陸,踏過濕滑的大石時,險象環生,多人意外滑倒,宣教士師母更因此傷了腳指甲而流血,但還要在黑暗中走過一大片泥濘的土田,才終於到了我們預定的招待人家。然而他們還在款待其他客人(即 overbooking).不能有足夠的房間供應我們一行十一人。後來主人家和鄰居商量,終於安頓了我們。進入房間之後,看見每張席床上面都有蚊帳,心中不禁一寒,暗忖會否成為蚊子族的宵夜?靈戰繼續…

第二天天氣晴朗,雞鳴田間,眼前煥然一新。早餐的時候,各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蚊叮,最多的有65處。早餐後我們開始行禱,即是在漫步觀光儂族村莊的同時,用聖經經文為此地此民默默祝福代禱。沿途鄉村風光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奇怪的是,沿途遇見許多狗狗,卻沒有聽見過一聲吠聲!同時我留意到幾乎每一家的大門門楣上都掛有符咒,而且是寫上漢字,是中國道教的符。我仔細觀察,發現有二款:一款祝福,一款求保護。無論如何,可見儂族人心中恐懼鬼魔,而去祈求道教神靈拯救。

在行禱之中,神帶領我們上門拜訪了幾家儂族村人,按照宣教士教導我們當地的習俗與他們交,因此也交了幾位朋友。其中一家的狗見到我們就非常害怕,邊叫邊逃。在我們為村家禱告的時候,也不停地吠叫,直到我奉主的名吩咐牠才停止。在拜訪之中,因為語言不通,十一人中祇有宣教士及兩位隊友能用越南語與儂人交談,其餘的人祇有默默陪談。我也學習忍耐的聽,靜靜的祈禱。

回去之後,發現宣教士的一位兒子發燒及喉嚨發炎,需要醫護,所以我們禱告之後決定改變原定的計劃,一起送他回城就醫。神就感動宣教士帶領我們去岱衣族(佔越南人口1.9%, 約180萬)的城市行禱開拓宣道工場。靈戰再續…

這次短宣我學習到宣揚神道的一些靈戰功課:

  1. 宣道服事是屬靈爭戰,戰場是生活的每一個現實環境。
  2. 屬靈爭戰的服事就從禱告做起。
  3. 屬靈爭戰的服事有聖靈作帥領。
  4. 不懂言語也可以以心靈宣道,如行禱,為人祝福,共同聆聽神的指引…
  5. 不懂言語也可以以遵行對方生活文化方式去建立關係,準備福音之門打開。

耶和華以勒 —畢業生代表致辭

荊敏


尊敬的熊院長;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美福同學、各位弟兄姊妹、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謹代表美福神學院第九屆畢業生,向辛勤培養我們的院長和老師致以最誠摯的感謝!我要代表16位畢業生向美福所有的弟兄姊妹說聲謝謝,您的陪伴和提攜,讓我們在美福一起度過美好而難忘的歲月!我還要代表大家向父母家人和朋友們說聲謝謝,沒有您的關愛與支持,我們難以走到今天!

今天,我站在這裡,並非因為我的優秀與卓越,恰是因為我的不配與卑微,正如我的名字:Min,是最小的意思。或許直到今日,我都是美福受洗時間最短資歷最淺的學生。感謝美福,願意破格給我這個信主五天就決定讀神學、但卻不知道「耶和華以勒」出自何處、甚至連祈禱都不會也不敢的新人學習深造的機會!這一切都是神特別的恩典!

從美福畢業,只意味著神學裝備一個結點,我們的靈命成長永遠沒有終結,我們將面臨新的選擇。何去何從,相信很多人內心充滿猶豫與掙扎。

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用三句詞,對人生三境界加以比喻。第一境界猶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立志」。第二境界即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守志」。第三境界則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得志」。後人常以此象徵個人奮鬥者的心路歷程。

回顧受洗前,我一直活在這種自我夢想周而復始的追尋中,尋尋覓覓、苦苦追求,終至夢想成真,但卻又轉眼成空。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放下自我,受洗歸主;直到有一天,我來到美福,人生重新歸零。今天,畢業在即,面對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做出選擇?

一、輕輕聽。從前我一直傾聽自我的聲音,追尋「我要」的夢想。而今我越發明白應該跟隨主的旨意與呼召,走「祂要」的道路。正如一首讚美詩中所唱:我要輕輕聽,輕輕聽,我要側耳聽我主聲音。而此時,我們的主也在輕輕聽,因為祂認得我們的聲音。很多的時候,我們難以一次聽清楚主的旨意與呼召,我們常常處在猶豫與徘徊中。正如當年的亞伯拉罕,來來回回,幾經周折,不斷傾聽神的旨意,最終才來到神所指示的迦南地。

二、默然等。當我們尚未清晰主的旨意與呼召時,不要擔心更不要害怕,讓我們靜靜地來到主面前,默然等候,求問主耶和華的名。

三、果斷行。回想學生時代,作為運動員,我常常和許多選手一起站在起跑線上,聽候發令員的槍聲。當槍聲一響,我們便沿著跑道奮力奔跑。據說四百米衝刺時是人生的極限,但闖過去便是新的一片天。而今我們16位畢業生,再一次站到人生的起跑線上,讓我們聽清主耶穌明確的號令,然後果斷前行。不必猶豫,也無所畏懼!請相信,當我們願意放下心中所愛,把自己作為活祭,全然擺上時,我們的主必為我們預備好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並且超過我們的所想所求。神的恩典其實一直都在,就看我們敢不敢憑著信心先跨出一步!這才是真正的「耶和華以勒」!

最後,我謹代表全體畢業生獻上我們的祈禱:
「親愛的阿爸天父,您是曠野開道路、沙漠開江河的神,您知道我們所有的心思意念。願您賜福與我們,擴張我們的境界,常與我們同在,使我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願您大大使用我們這些卑微而不配的器皿,影響今天的世代!願所有榮耀都歸於我們的神!阿門!」

畢業感言

盧艷


幾年前進入美福神學院就讀時,我信主時間只有一年。就如蹣跚學步的孩童、懵懵懂懂地,我就開始了神學院的學習。感謝神!「美福」不僅是靈命成熟者進行更好裝備的地方,同時也是靈命起步者尋求更多認識神、認識神國度和神作為的地方!神學院各門功課的學習使我的靈眼大開!我對神的信心也因此得以快速成長!

透過「教會歷史」課的學習,我發現,原來整個人類歷史發展與基督教會歷史是息息相關的!這是上帝在人類歷史上的大手筆、大作為!如果說《舊約聖經》中的歷史事件年代久遠、令人難以置信;那麼,教會歷史則是從使徒時代到現代的教會歷史。透过教會歷史,同樣可以看見上帝是整個人類的主宰!

熊院長「靈命塑造」課的八個整全的靈命操練行動,實際上是吸取了两千年教會各修道院靈命傳統之精華。根據「向內尋找神」和「向外尋找神」兩条主要修道路线的傳統特色,二者兼顾、平衡協調、並結合現代人的實際生活,帮助現代人快捷地找到符合自己的靈命操练方法。這門課,幫助我更深入地認識自己、認識神、尋找神、并經歷神!對我有幫助的課程還有很多,只因篇幅有限,在此不能一一列舉。

最後,感謝「美福」!在畢業之際給我提供留校工作的機會,讓我在這個崗位的服事中得以進一步操練、塑造。神學院忙碌的工作推動着我、不容我再像過往那樣猶豫、歇息、顧影自憐。雖然目前只有很短的工作經歷,但我知道自己的生命在服事中一天天得以更新變化,變得越來越願意放下自己認為本應擁有的一切、安逸的生活,越來越願意為神國而付出擺上。「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不論過了多久,它仍舊是它自己;若愿意被掩埋、被用盡,就結出許多的籽粒來。」阿門!

若有人服事我(約十二23-26)

孫慈俠牧師


各位畢業生,讓我們一起思想主耶穌給我們的教導、作為日後我們在教會服事的指引。

一,服事的重要

我們蒙召為要服事。我們來到神學院裝備,多半都是因著服事上的需要,有的人已經在服事,特別來神學院進修,讓服事更上一層樓,也有的是準備要進入全時間服事,先來神學院裝備。我們蒙拯救,不只是得著永生而已,更要服事神,基督徒的人生就是服事的人生。

神拯救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就是為了服事祂。出埃及記用了超過2/3的篇幅來記載他們如何在曠野服事神。可以說,以色列人被拯救就是為了服事。

二,服事的對象─ 服事我

耶穌三次提到「服事我」,六次提到「我」(26節)。這個「我」字很重要。我們服事,是服事誰?服事的對象永遠是「主」。怎麼樣才算服事主?要使祂得榮耀,得滿足;就如服事配偶,就是讓配偶得滿足。如果我們的服事不能使神得榮耀,或神不是做這事的原因,也不是做這事的目的,那麼我們只是在做一件事情,談不上是服事主,充其量只是做好事罷了。在教會裡服事,不一定就是服事神;在教會外幫助人,也不一定算服事。服事主,一定會使神得榮耀、得滿足。

「若有人服事我」,我們很容易有三種錯誤的服事心態──「服事人」、「服事自己」、「服事事情」

1,我們不是服事人。許多時候我們透過服事人來服事主,但我們常常把神忘記了。若服事人,就一定會對他有所期待,期待他的回報和感恩。若是對方不領情,甚至態度惡劣時,我們會很受傷;但我們若把焦點放在神身上,知道當我們這樣勞苦,神的心意得到了滿足,我們討了神的喜悅,做起事來就有力量。德瑞莎修女在印度加爾各答貧民區服事,數十年如一日,雖然勞累,她卻始終保持喜樂,她說:「若這些事工的出發點只為博取人的讚許,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但若是為耶穌而作,就能不斷的支持下去。」

在教會的服事中,保證會遇見不好相處的人。你對他好,他覺得是應該,你對他稍微疏忽,或稍微責備一下,他就會受不了,甚至向你發怒,用話刺傷你,你還怎麼愛他?當他們帶著傷離開教會的時候,神的僕人受了更重的傷、卻得留下來;即使心灰意冷,但沒有主的話也不能擅自離開。

2,非服事自己。在服事當中,焦點很容易落在自己身上。我們是不是很在乎人的稱讚?喜歡在台前服事讓人看見,如領了詩歌、講了篇道、寫了篇文章,完成一個服事,總想從別人口中聽到一些讚美?若只稱讚他人,而沒提到自己,心裡就有失落感;要是被批評,更是忿忿不平。我們若想藉著服事來肯定自己,表現自己,那我們就選錯了舞台。以前我們被稱為神的兒女,奉獻傳道以後,是被降級downgrade成為僕人。

服事不管大事小事,不管人前人後,都要有一樣的態度,因為不是人在看,而是神在看。傳道人不只在台上講道,也要治理教會,不論搬桌椅、整理場地、做菜做飯、拖地洗碗,態度都是一樣的。廁所壞了要修、燈泡壞了要換,沒有甚麼大事小事,只要是為著主,都是服事。

3,非服事事情。神建造的是人,不是事情。不要把焦點放在事情上,把事情看得比人重要。在教會中,難免意見不同。大家都一同呼口號,但用誰的意見呢?在建堂時我悟出一個理:地磚邊邊角角被裁切,最讓人關注。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的堅持,被裁切,其實更得神的注意,因為這裡面有十字架:有人願意被裁剪,才讓地板完整地覆蓋地面,這些看來不體面的邊角,卻因被裁剪,而成就了合一,功勞最大。十字架是沒道理的,同理,「教會是不講理的地方」,十字架根本沒道理,卻最能展現神的愛和榮耀

三,服事的方法 ─ 跟從我

怎麼跟從耶穌?效法他。「基督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使榮耀歸與父神。」(腓2:6-11)放下自己,至終使神得榮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24節)。我們要服事主,就當跟隨主:效法主耶穌捨己,放下自己的身段、應有的權利和堅持。我們惟有一件事:透過我們的服事來討神的喜悅,使祂得榮耀、得滿足!

四,服事的結果─尊重他

神看重、尊崇服事他的人(26節)。「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尊重」英文作honor:尊崇、看為貴重、給他尊榮。神看我們看得非常貴重!

蒙愛的神學生

姜平凡


時光如梭,轉眼畢業,回想在美福神學院的日子,從心底充滿了感恩,許多的畫面浮現在我眼前,在生活,學習中經歷到神豐富的憐憫與恩典。

2015年我們帶著4歲半和6個月大的女兒登陸灣區,略帶苦澀和艱辛。在飛機上我嘔吐到虛脫,到機場坐著半天站不起來,只妻子把大大小小的行李提出來。後来Joy老師把我們接到宿舍,210磅的山東硬漢從車內出來,倒在草地上動彈不得…,胃部刺痛吃不下;白天昏沉半夜醒,流淚禱告讀聖經;步行買菜兩小時、陽光曬爆着肩膀…;隨著我身體漸漸恢復,與同學們也熟悉起來,幾個家庭住一個屋簷下,互相幫助熱鬧非凡。後來買了舊車,生活漸漸安頓下來…,回想起來有苦也有甜。

我受益於在美福的神學裝備,一是獨立的思考方式,二是認識神。從小信主聚會,自以為對聖經還算比較熟悉,到了這裡卻發現自己對聖經可算無知,許多傳統的神學思維方式被顛覆,被重新的梳理和歸納,記得熊老師一句話「不要人云亦云,要學會反思。」使我對神學的思考更開闊。一開始不會寫論文,老師手把手的教。在不同的課程中,我對聖經有了更立體更多角度的看見,對舊約有了更系統的理解。對釋經和講道有了更多的學習和訓練。在學習中我發現認識神越多,認識自己越多,就越認識到神的智慧、自己的愚昧;神的謙卑、自己的驕傲;神的豐富、自己的匱乏…。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程國儀牧師不僅教導我們教牧神學,更把牧會的常識經驗和自己多年牧會的心路歷程傾囊相贈。他不僅教導了我,更牧養了我,為我樹立了牧者的典範。

總之,感謝神的恩典!謝謝美福的培育!

勇往直前(書八1)

院長熊潤榮博士


畢業生,為你們感恩。想到你們過去生命的故事,你們有的經過疾病、走進高山低谷,有的在人生的路程中經歷了許多的沉浮;今天你們都畢業了,翻開人生新的一頁。我祝福你們今後在上帝的恩賜中滿足,在服侍基督中滿有喜樂。

一,安慰/鼓勵

上主對約書亞說:不要懼怕、也不要氣餒(1a)。神安慰約書亞和百姓。這安慰不是普通的安慰。因為之前他們在艾城打敗仗了,有百姓死亡 。他們都懼怕,原來縱然神要他們進入迦南地,他們還是會被敵人打敗的。那麼、其他的敵人聽見了,不是會更多來攻擊他們嗎?他們不但懼怕,也很很氣餒。原來他們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亞干貪心,私自拿了一些財物。可是、就因為他一個人貪心,整個群體都受牽連,有人甚至因此死亡了,對其他人來時說、這豈不是很無辜嗎?

亞干的原因是神學的解釋。在21世紀,這神學角度是不能提供滿意的解釋的。如11月6日在Texas Sutherland Spring Baptist Church,一個因與岳母吵架的槍手向在教堂內聚會的人開槍,當場死了26名,從5到72歲。想像他們的家人是何等的難過、傷心。突然間,你心愛的孫子死了,你敬愛的父親無意義的被殺了。這些事情絕不是他們犯罪所致的,也不能用申命記的神學得出滿意的解釋。這些事情只會令人感到懼怕、氣餒。      可能畢業生和在座的來賓都經歷過類似的令人傷痛的事情。的確、在我們人生中,婚姻失敗、人際關係的挫折、疾病、家人死亡等、可能都是沒有特別緣故的、甚至可以說我們是無辜受害的。

不論如何,盼望我們都聽到神對我們直接的鼓勵:不要懼怕、也不要氣餒。盼望我們聽到耶穌基督在我們心靈中的安慰。祂會的,祂是我們的創造主、也是我們的救贖主。主愛我們,甚至為我們釘十字架。祂一定會來安慰鼓勵我們的。

二,吩咐/使命

神不但安慰鼓勵約書亞和百姓,神給他們一個吩咐、一個使命:率領你所有的戰士再去攻打艾城(1b)。面對你們過去的失敗、再接再厲、靠著神去克服它、去勝過它。神知道人不單需要安慰,人也需要使命。因為使命是好的,使命會帶出我們意義。當我們完成使命、我們也會有一種滿足、一種喜樂,是安慰鼓勵所不能帶給我們的。盼望我們、這群畢業生和來賓都得着這樣的意義、喜樂和滿足。神要我們的人生更豐盛。

我年輕的時候曾去過野外活動的學校接受訓練。其中一個活動就是每天凌晨起來跑山,之後跑去一個碼頭、在那裡往海裡跳下去、再游泳回岸上。第一天、我跑到碼頭、天色還是黑的、海正在退潮、所以海面在碼頭下蠻深的。我拿下眼鏡後、看得很模糊,內心沒有安全感、也很懼怕。會否海裡有鯊魚或蜇人的水母?我沒有勇氣跳進海裡,我往後退,躲在其他人的後面。後來,每個人都跳下去了,只剩下我和另一個人。教官就吩咐我、命令我跳下去!甚至開始罵我,我感到很氣餒、也對自己不滿意。為何我這樣的懼怕?最後教官在背後推我一把,在沒有辦法之下、我只好咬緊牙關、壯著膽子、就跳進了海裡。剛進入海水中時,我感覺很冷,全身抽緊。可是過了一些時間,當我的身體開始適應後、就感到海水是暖的。先前的恐懼一下子消失了,我很自由,我很開心,我跳下來了,我克服了恐懼,原來我也可以完成這個訓練的!

畢業生,不論你過去有任何的經歷,當你完成主交給你的使命,你也會是同樣的開心!

三,神能力的應許

神不但安慰鼓勵約書亞和百姓,交給他們使命,也應許他們:我已經把艾城的王和他的子民、城鎮、土地,都交給你了(1c)。要知道、神的應許都帶著神的幫助和能力。所以,神應許後,就告訴約書亞如何做,他要在艾城後設下伏兵。神給約書亞一個戰略,一個會成功的戰略。這是神的幫助。當約書亞帶領百姓按著這個戰略去做的時候,沒有過去失敗的陰影,而是單單信靠神。神的手與他們同在,他們就打勝仗了。

同樣的,當我們抓著神的應許,不被過去的陰影影響我們。當我們跨過它之後,就會經驗神的能力,神就會使我們得勝。

既然神安慰鼓勵我們、交給我們使命、也應許幫助我們,只要我們勇敢前行,祂的能力就會與我們同在。故此,讓我們彼此鼓勵:信靠神勇往直前吧!

我的見證-何等的恩典(下)

朱茹


我要見證怎樣在神恩典的帶領下,從太平洋的彼岸來到了美國學習和裝備。上回見證了在國內簽證所經歷的恩典,這回是在美國所走過的恩典路程。

我要學習聖經研究,必須從EBP開始。在2016年的年初,神學院准許我進入了正式的聖經研究學習,使我能夠和我的丈夫田牧師一起在課堂上學習,我們夫妻二人成為了同桌同學。神的恩典超過了我的所求所想,我不僅跨越了一年EBP學習的時間,在我的生活中,神的愛、神的憐憫、神的眷顧也在時時地幫扶我。在我剛剛來到美福神學院學習時我住在聖何西的學校宿舍,有一天的晚上,準備睡覺。可當我坐在床上時,一不小心把床頭壓壞了,我宿舍的同學花了一個多小時幫我修好了床時,已經很晚了。第二天我到學校上學,心中有點忐忑不安,我要把床壓壞的事情告訴學校,即怕學校的老師批評,但又不能不講。我就把床壓壞的情況如實告訴了學校的老師,並且說宿舍的同學已經修好。學校的老師聽了後,不僅沒有批評指責我,而且馬上開車到了我的宿舍,親自把我的床又固定好,擔心我以後再出現類似的情況。在這件生活中的小事中所出的意外,讓我感受到在神的僕人彰顯他的榮耀,神恩典的眷顧時時伴隨著在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我剛到美福神學院學習時,每天上學需要開車近一個小時。可是我和田牧師又都不會開車,宿舍的同學們伸出了愛的雙手,我們每次都乘坐同學開的車去上學。不會開車的煩惱時常乾擾著我們,學校同學們為了使我們學會開車,熱心地幫助我們。在課後時間不辭辛苦地幫助我們練習開車,並一次次地陪伴著我們去參加考試。同學們的愛心、無私地奉獻著他們的業餘時間,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生活在美福神學院這個大家庭中,得到愛的溫暖,建立了難忘的深厚友誼。我們深深地感到一切都是神的恩典,沒有神的愛,我們就不能夠堅持在美福神學院學習到今天。神的恩典,使我們對學習、生活和未來都充滿了美好的盼望。我們感覺生活在美福神學院神的家中,每早晨都是新的。我們有信心和盼望,因神的恩典與我們同在。我們從內心感謝神,因為我們所得到的是神最大的愛。

四,教會生活的恩典

還記得難忘的一件事,就是神的愛不會丟棄祂的羊。在我剛來美國不久,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把我帶去一間教會參加主日的敬拜。當教會的牧師和師母得知我不會開車時,就安排兄弟姐妹在每個主日的早晨到我的宿舍接我去教會。可有一次在主日敬拜結束後,接送我的弟兄告訴我,他需要先去辦點別的事情,讓我在教會等著他來送我回家。我坐在教會裡等了這位弟兄大概半個小時,見他還沒有回來,我就想:「教會離我住的宿舍開車走高速公路只有十幾分鐘的時間,我如果走著回家、最多只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家,那以後參加主日敬拜時就不需要麻煩教會的兄弟姐妹來接送我了。」

於是我決定走回家,就沿著弟兄開汽車的路線往回家的路上走。我越走越感覺路途是那麼的遙遠,大概走了一個多小時,我沒有意料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個三岔路口出現在眼前,我完全不知所措。竟究應當走那條路才可以回到我的宿舍?此時我開始緊張起來,我應當怎麼辦?中午的太陽烈日炎炎,馬路上無一人行走,只有一輛輛的汽車快速地飛奔。由於我不懂得美國的交通法規,就站在馬路邊向來來回回司機招手。我以為他們看到了我招手就會停下來,我就可以詢問應當走那一條路回到我的宿舍。可是司機們全然不理會我,一輛輛的汽車飛奔而過。我苦苦地站在馬路邊將近快一個小時,沒有人回應我。我失望、悔恨的心情交織在一起,幾乎眼淚就要流出。我向神求告說:「求主的大能快快來拯救我,不要把我丟失在馬路上。主的恩典能夠使瞎眼得看見,求主我指明我所當走的路。」主是好牧人,主的慈愛、恩典都沒有離棄我,主也不會把我這隻羊丟棄在馬路上的,我只有安靜地等候神的拯救。就在這時,突然有一輛黑色的汽車停在我的面前。我看見開車的司機是我們教會退休的牧師的師母,她對我說「快上車!」我急忙上了車。田師母告訴我,以後千萬不要獨自一人走回家。我在田老牧師和師母的護送下平安回了家。這又使我感到這是主的大愛和恩典降臨,對我這只丟失的羊不離不棄。

五,一切都是恩典

在美國生活所走過的每一個歷程,我深切地體會到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帶領和引導。無論遇到任何的艱難困苦,我們只要仰望主、等候主的恩典降臨。我們藉著在主里長存的信心,就能得到主的救恩。信心的堅固是我們一生的操練,神讓我們經歷一些困境,是為了使我們更經歷神的恩典。許多時候,我們看不到神,但神能夠看到我們。我的經歷見證告訴我:我們每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我們靠著主的恩典,曠野中就能開闢道路,沙漠中就能開出江河。我們會永遠記住「一切都是神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