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慈俠牧師 各位畢業生,讓我們一起思想主耶穌給我們的教導、作為日後我們在教會服事的指引。 一,服事的重要 我們蒙召為要服事。我們來到神學院裝備,多半都是因著服事上的需要,有的人已經在服事,特別來神學院進修,讓服事更上一層樓,也有的是準備要進入全時間服事,先來神學院裝備。我們蒙拯救,不只是得著永生而已,更要服事神,基督徒的人生就是服事的人生。 神拯救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就是為了服事祂。出埃及記用了超過2/3的篇幅來記載他們如何在曠野服事神。可以說,以色列人被拯救就是為了服事。 二,服事的對象─ 服事我 耶穌三次提到「服事我」,六次提到「我」(26節)。這個「我」字很重要。我們服事,是服事誰?服事的對象永遠是「主」。怎麼樣才算服事主?要使祂得榮耀,得滿足;就如服事配偶,就是讓配偶得滿足。如果我們的服事不能使神得榮耀,或神不是做這事的原因,也不是做這事的目的,那麼我們只是在做一件事情,談不上是服事主,充其量只是做好事罷了。在教會裡服事,不一定就是服事神;在教會外幫助人,也不一定算服事。服事主,一定會使神得榮耀、得滿足。 「若有人服事我」,我們很容易有三種錯誤的服事心態──「服事人」、「服事自己」、「服事事情」 1,我們不是服事人。許多時候我們透過服事人來服事主,但我們常常把神忘記了。若服事人,就一定會對他有所期待,期待他的回報和感恩。若是對方不領情,甚至態度惡劣時,我們會很受傷;但我們若把焦點放在神身上,知道當我們這樣勞苦,神的心意得到了滿足,我們討了神的喜悅,做起事來就有力量。德瑞莎修女在印度加爾各答貧民區服事,數十年如一日,雖然勞累,她卻始終保持喜樂,她說:「若這些事工的出發點只為博取人的讚許,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但若是為耶穌而作,就能不斷的支持下去。」 在教會的服事中,保證會遇見不好相處的人。你對他好,他覺得是應該,你對他稍微疏忽,或稍微責備一下,他就會受不了,甚至向你發怒,用話刺傷你,你還怎麼愛他?當他們帶著傷離開教會的時候,神的僕人受了更重的傷、卻得留下來;即使心灰意冷,但沒有主的話也不能擅自離開。 2,非服事自己。在服事當中,焦點很容易落在自己身上。我們是不是很在乎人的稱讚?喜歡在台前服事讓人看見,如領了詩歌、講了篇道、寫了篇文章,完成一個服事,總想從別人口中聽到一些讚美?若只稱讚他人,而沒提到自己,心裡就有失落感;要是被批評,更是忿忿不平。我們若想藉著服事來肯定自己,表現自己,那我們就選錯了舞台。以前我們被稱為神的兒女,奉獻傳道以後,是被降級downgrade成為僕人。 服事不管大事小事,不管人前人後,都要有一樣的態度,因為不是人在看,而是神在看。傳道人不只在台上講道,也要治理教會,不論搬桌椅、整理場地、做菜做飯、拖地洗碗,態度都是一樣的。廁所壞了要修、燈泡壞了要換,沒有甚麼大事小事,只要是為著主,都是服事。 3,非服事事情。神建造的是人,不是事情。不要把焦點放在事情上,把事情看得比人重要。在教會中,難免意見不同。大家都一同呼口號,但用誰的意見呢?在建堂時我悟出一個理:地磚邊邊角角被裁切,最讓人關注。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的堅持,被裁切,其實更得神的注意,因為這裡面有十字架:有人願意被裁剪,才讓地板完整地覆蓋地面,這些看來不體面的邊角,卻因被裁剪,而成就了合一,功勞最大。十字架是沒道理的,同理,「教會是不講理的地方」,十字架根本沒道理,卻最能展現神的愛和榮耀 三,服事的方法 ─ 跟從我 怎麼跟從耶穌?效法他。「基督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使榮耀歸與父神。」(腓2:6-11)放下自己,至終使神得榮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24節)。我們要服事主,就當跟隨主:效法主耶穌捨己,放下自己的身段、應有的權利和堅持。我們惟有一件事:透過我們的服事來討神的喜悅,使祂得榮耀、得滿足! 四,服事的結果─尊重他 神看重、尊崇服事他的人(26節)。「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尊重」英文作honor:尊崇、看為貴重、給他尊榮。神看我們看得非常貴重!
蒙愛的神學生
姜平凡 時光如梭,轉眼畢業,回想在美福神學院的日子,從心底充滿了感恩,許多的畫面浮現在我眼前,在生活,學習中經歷到神豐富的憐憫與恩典。 2015年我們帶著4歲半和6個月大的女兒登陸灣區,略帶苦澀和艱辛。在飛機上我嘔吐到虛脫,到機場坐著半天站不起來,只妻子把大大小小的行李提出來。後来Joy老師把我們接到宿舍,210磅的山東硬漢從車內出來,倒在草地上動彈不得…,胃部刺痛吃不下;白天昏沉半夜醒,流淚禱告讀聖經;步行買菜兩小時、陽光曬爆着肩膀…;隨著我身體漸漸恢復,與同學們也熟悉起來,幾個家庭住一個屋簷下,互相幫助熱鬧非凡。後來買了舊車,生活漸漸安頓下來…,回想起來有苦也有甜。 我受益於在美福的神學裝備,一是獨立的思考方式,二是認識神。從小信主聚會,自以為對聖經還算比較熟悉,到了這裡卻發現自己對聖經可算無知,許多傳統的神學思維方式被顛覆,被重新的梳理和歸納,記得熊老師一句話「不要人云亦云,要學會反思。」使我對神學的思考更開闊。一開始不會寫論文,老師手把手的教。在不同的課程中,我對聖經有了更立體更多角度的看見,對舊約有了更系統的理解。對釋經和講道有了更多的學習和訓練。在學習中我發現認識神越多,認識自己越多,就越認識到神的智慧、自己的愚昧;神的謙卑、自己的驕傲;神的豐富、自己的匱乏…。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程國儀牧師不僅教導我們教牧神學,更把牧會的常識經驗和自己多年牧會的心路歷程傾囊相贈。他不僅教導了我,更牧養了我,為我樹立了牧者的典範。 總之,感謝神的恩典!謝謝美福的培育!
勇往直前(書八1)
院長熊潤榮博士 畢業生,為你們感恩。想到你們過去生命的故事,你們有的經過疾病、走進高山低谷,有的在人生的路程中經歷了許多的沉浮;今天你們都畢業了,翻開人生新的一頁。我祝福你們今後在上帝的恩賜中滿足,在服侍基督中滿有喜樂。 一,安慰/鼓勵 上主對約書亞說:不要懼怕、也不要氣餒(1a)。神安慰約書亞和百姓。這安慰不是普通的安慰。因為之前他們在艾城打敗仗了,有百姓死亡 。他們都懼怕,原來縱然神要他們進入迦南地,他們還是會被敵人打敗的。那麼、其他的敵人聽見了,不是會更多來攻擊他們嗎?他們不但懼怕,也很很氣餒。原來他們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亞干貪心,私自拿了一些財物。可是、就因為他一個人貪心,整個群體都受牽連,有人甚至因此死亡了,對其他人來時說、這豈不是很無辜嗎? 亞干的原因是神學的解釋。在21世紀,這神學角度是不能提供滿意的解釋的。如11月6日在Texas Sutherland Spring Baptist Church,一個因與岳母吵架的槍手向在教堂內聚會的人開槍,當場死了26名,從5到72歲。想像他們的家人是何等的難過、傷心。突然間,你心愛的孫子死了,你敬愛的父親無意義的被殺了。這些事情絕不是他們犯罪所致的,也不能用申命記的神學得出滿意的解釋。這些事情只會令人感到懼怕、氣餒。 可能畢業生和在座的來賓都經歷過類似的令人傷痛的事情。的確、在我們人生中,婚姻失敗、人際關係的挫折、疾病、家人死亡等、可能都是沒有特別緣故的、甚至可以說我們是無辜受害的。 不論如何,盼望我們都聽到神對我們直接的鼓勵:不要懼怕、也不要氣餒。盼望我們聽到耶穌基督在我們心靈中的安慰。祂會的,祂是我們的創造主、也是我們的救贖主。主愛我們,甚至為我們釘十字架。祂一定會來安慰鼓勵我們的。 二,吩咐/使命 神不但安慰鼓勵約書亞和百姓,神給他們一個吩咐、一個使命:率領你所有的戰士再去攻打艾城(1b)。面對你們過去的失敗、再接再厲、靠著神去克服它、去勝過它。神知道人不單需要安慰,人也需要使命。因為使命是好的,使命會帶出我們意義。當我們完成使命、我們也會有一種滿足、一種喜樂,是安慰鼓勵所不能帶給我們的。盼望我們、這群畢業生和來賓都得着這樣的意義、喜樂和滿足。神要我們的人生更豐盛。 我年輕的時候曾去過野外活動的學校接受訓練。其中一個活動就是每天凌晨起來跑山,之後跑去一個碼頭、在那裡往海裡跳下去、再游泳回岸上。第一天、我跑到碼頭、天色還是黑的、海正在退潮、所以海面在碼頭下蠻深的。我拿下眼鏡後、看得很模糊,內心沒有安全感、也很懼怕。會否海裡有鯊魚或蜇人的水母?我沒有勇氣跳進海裡,我往後退,躲在其他人的後面。後來,每個人都跳下去了,只剩下我和另一個人。教官就吩咐我、命令我跳下去!甚至開始罵我,我感到很氣餒、也對自己不滿意。為何我這樣的懼怕?最後教官在背後推我一把,在沒有辦法之下、我只好咬緊牙關、壯著膽子、就跳進了海裡。剛進入海水中時,我感覺很冷,全身抽緊。可是過了一些時間,當我的身體開始適應後、就感到海水是暖的。先前的恐懼一下子消失了,我很自由,我很開心,我跳下來了,我克服了恐懼,原來我也可以完成這個訓練的! 畢業生,不論你過去有任何的經歷,當你完成主交給你的使命,你也會是同樣的開心! 三,神能力的應許 神不但安慰鼓勵約書亞和百姓,交給他們使命,也應許他們:我已經把艾城的王和他的子民、城鎮、土地,都交給你了(1c)。要知道、神的應許都帶著神的幫助和能力。所以,神應許後,就告訴約書亞如何做,他要在艾城後設下伏兵。神給約書亞一個戰略,一個會成功的戰略。這是神的幫助。當約書亞帶領百姓按著這個戰略去做的時候,沒有過去失敗的陰影,而是單單信靠神。神的手與他們同在,他們就打勝仗了。 同樣的,當我們抓著神的應許,不被過去的陰影影響我們。當我們跨過它之後,就會經驗神的能力,神就會使我們得勝。 既然神安慰鼓勵我們、交給我們使命、也應許幫助我們,只要我們勇敢前行,祂的能力就會與我們同在。故此,讓我們彼此鼓勵:信靠神勇往直前吧!
我的見證-何等的恩典(下)
朱茹 我要見證怎樣在神恩典的帶領下,從太平洋的彼岸來到了美國學習和裝備。上回見證了在國內簽證所經歷的恩典,這回是在美國所走過的恩典路程。 我要學習聖經研究,必須從EBP開始。在2016年的年初,神學院准許我進入了正式的聖經研究學習,使我能夠和我的丈夫田牧師一起在課堂上學習,我們夫妻二人成為了同桌同學。神的恩典超過了我的所求所想,我不僅跨越了一年EBP學習的時間,在我的生活中,神的愛、神的憐憫、神的眷顧也在時時地幫扶我。在我剛剛來到美福神學院學習時我住在聖何西的學校宿舍,有一天的晚上,準備睡覺。可當我坐在床上時,一不小心把床頭壓壞了,我宿舍的同學花了一個多小時幫我修好了床時,已經很晚了。第二天我到學校上學,心中有點忐忑不安,我要把床壓壞的事情告訴學校,即怕學校的老師批評,但又不能不講。我就把床壓壞的情況如實告訴了學校的老師,並且說宿舍的同學已經修好。學校的老師聽了後,不僅沒有批評指責我,而且馬上開車到了我的宿舍,親自把我的床又固定好,擔心我以後再出現類似的情況。在這件生活中的小事中所出的意外,讓我感受到在神的僕人彰顯他的榮耀,神恩典的眷顧時時伴隨著在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我剛到美福神學院學習時,每天上學需要開車近一個小時。可是我和田牧師又都不會開車,宿舍的同學們伸出了愛的雙手,我們每次都乘坐同學開的車去上學。不會開車的煩惱時常乾擾著我們,學校同學們為了使我們學會開車,熱心地幫助我們。在課後時間不辭辛苦地幫助我們練習開車,並一次次地陪伴著我們去參加考試。同學們的愛心、無私地奉獻著他們的業餘時間,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生活在美福神學院這個大家庭中,得到愛的溫暖,建立了難忘的深厚友誼。我們深深地感到一切都是神的恩典,沒有神的愛,我們就不能夠堅持在美福神學院學習到今天。神的恩典,使我們對學習、生活和未來都充滿了美好的盼望。我們感覺生活在美福神學院神的家中,每早晨都是新的。我們有信心和盼望,因神的恩典與我們同在。我們從內心感謝神,因為我們所得到的是神最大的愛。 四,教會生活的恩典 還記得難忘的一件事,就是神的愛不會丟棄祂的羊。在我剛來美國不久,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把我帶去一間教會參加主日的敬拜。當教會的牧師和師母得知我不會開車時,就安排兄弟姐妹在每個主日的早晨到我的宿舍接我去教會。可有一次在主日敬拜結束後,接送我的弟兄告訴我,他需要先去辦點別的事情,讓我在教會等著他來送我回家。我坐在教會裡等了這位弟兄大概半個小時,見他還沒有回來,我就想:「教會離我住的宿舍開車走高速公路只有十幾分鐘的時間,我如果走著回家、最多只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家,那以後參加主日敬拜時就不需要麻煩教會的兄弟姐妹來接送我了。」 於是我決定走回家,就沿著弟兄開汽車的路線往回家的路上走。我越走越感覺路途是那麼的遙遠,大概走了一個多小時,我沒有意料到的事情發生了:一個三岔路口出現在眼前,我完全不知所措。竟究應當走那條路才可以回到我的宿舍?此時我開始緊張起來,我應當怎麼辦?中午的太陽烈日炎炎,馬路上無一人行走,只有一輛輛的汽車快速地飛奔。由於我不懂得美國的交通法規,就站在馬路邊向來來回回司機招手。我以為他們看到了我招手就會停下來,我就可以詢問應當走那一條路回到我的宿舍。可是司機們全然不理會我,一輛輛的汽車飛奔而過。我苦苦地站在馬路邊將近快一個小時,沒有人回應我。我失望、悔恨的心情交織在一起,幾乎眼淚就要流出。我向神求告說:「求主的大能快快來拯救我,不要把我丟失在馬路上。主的恩典能夠使瞎眼得看見,求主我指明我所當走的路。」主是好牧人,主的慈愛、恩典都沒有離棄我,主也不會把我這隻羊丟棄在馬路上的,我只有安靜地等候神的拯救。就在這時,突然有一輛黑色的汽車停在我的面前。我看見開車的司機是我們教會退休的牧師的師母,她對我說「快上車!」我急忙上了車。田師母告訴我,以後千萬不要獨自一人走回家。我在田老牧師和師母的護送下平安回了家。這又使我感到這是主的大愛和恩典降臨,對我這只丟失的羊不離不棄。 五,一切都是恩典 在美國生活所走過的每一個歷程,我深切地體會到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帶領和引導。無論遇到任何的艱難困苦,我們只要仰望主、等候主的恩典降臨。我們藉著在主里長存的信心,就能得到主的救恩。信心的堅固是我們一生的操練,神讓我們經歷一些困境,是為了使我們更經歷神的恩典。許多時候,我們看不到神,但神能夠看到我們。我的經歷見證告訴我:我們每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我們靠著主的恩典,曠野中就能開闢道路,沙漠中就能開出江河。我們會永遠記住「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需要醫治的國家 — 柬埔寨短宣
院長熊潤榮博士 21世紀的柬埔寨名義上是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但自1985年開始,首相洪森(Hun Sen)掌權後、他是獨裁的統治國家。他本是赤東(KhmerRouge)的一個將領,1977年赤東內鬥期間,他逃亡越南。1979年,越南打敗赤東、在柬埔寨成立傀儡政府時,洪森被委任首相。 在1975 – 79年,柬埔寨共有300多個屠殺場(killing field),20,000個埋葬被屠殺的人的墓地。那時,共產主義的赤東屠殺了約三百萬同胞,大部分是知識分子。所以,今天的柬埔寨出現一個人口分佈和知識分子斷層的現象。這是一個需要醫治的國家。 今年9月,我與大兒子Isaac一起去了柬埔寨的「豐榮女子學校」做短宣。這所女子學校位於首都金邊(Phnom Penh)的一個貧民區。除了幫忙其他隊員為當地小孩子舉辦社區活動外,我主要的參與有三方面: 一,漆椅子 「豐榮女子學校」正準備開學,迎接新舊生入學。學校有一位從香港來的義工,他正忙於為每一個教室做書架,我就幫他漆椅子。我很佩服這位弟兄,他已經無怨無悔地做了5年全時間的義工,平常就睡在學校的教室裡,並看守學校。能減輕他的工作,我感到很高興;另外,想到能為將要開學的70多位小女孩漆顏色多彩的椅子、讓她們有好一點的學習環境,我也心甘情願。漆椅子漆了三天,我手臂都酸痛了。金邊的下午天氣很悶熱,雖然開著電風扇,我還是滿身都是汗。但是,看到那位弟兄帶著口罩鋸木板也鋸了三天,滿身滿臉都是木屑,我就覺得自己的酸痛算不得什麼了,只盼望我們的勞動能幫助到那將要來上課的小女孩們能學習得好。 二,講道 在為期一周的短宣中,我有機會被一間教會邀請去講道。這教會有宿舍,提供給從農村來到首都金邊讀書的大學生。現在他們都成為基督徒,是未來柬埔寨教會的支柱。牧師讓我講申命記中的一段經文,我的題目是 「律法與恩典」 。我很盼望聽道的大學生們能明白、基督信仰不是只守著一些規律而已。不錯,律法是不能廢去的,那是神公義的標準;但耶穌來了,道成肉身,他滿有恩典和真理。耶穌福音的重點,不是要我們有力量不犯罪;福音的重點是賜我們赦免、恩典和力量,好叫我們過一個蒙愛的神兒子的生活,服侍那些神要我們服侍的人。在服侍當中,我們遵守了神的命令,如耶穌說的:律法的總綱是愛神和愛人如己。我們不在「律法/師傅」的手下了(加三25);作為神的兒子,我們要以父神的事為念,以祂的國度為己任,服侍神,這比遵守律法來得更有意義,更能榮耀神。盼望這些學生都領受這信息。 三,參加會議 在最後一天,我參加了在 「Koh Pich 會議中心」 舉行的Asian Christian Conference,與會的有2000人,大部分是年輕的信徒。有一首他們唱的詩歌內容是:我們的國家已受到傷害,失去了許多,但在基督裡有恢復和醫治。很感人!柬埔寨的基督徒只佔人口的0.5%,而佛教徒佔96%。看到在場的弟兄姊妹,我心中油然生出一個意念:他們就是柬埔寨教會的未來。盼望神保守、保護他們。在這短宣的一周,新聞報導柬埔寨政局的隱憂:洪森公開控告反對黨的主席叛國,也謀殺了對手的兩個副手。洪森揚言準備再統治國家10年。更重要的、是他開始要驅逐國內的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的人員,而許多NGO都是外國宣教士設立的。真的很需要基督保守柬國內的教會! 會場中有展示信徒設立的特別事工,包括 International Justice Mission、專門以法律途徑追究販賣人口的人;也有提升信徒的工作技能、幫助他們找工作的。都是很有意義,也很實際的事工;開了我的眼界。 後記 我有機會去參觀金邊的屠殺場。場地的空氣洋溢一種難以形容的靜靜中帶有哀傷。中央建了一個紀念塔,其中堆放了8000個骷髏,有不少頭骨上有洞,形狀與展現的凶器相合:赤柬士兵就是每天用那些凶器戳破活生生的同胞的頭骨!我坐在塔前的台階上,心中被哀傷壓住,久久不能說話。最後,我們一行9人只能為柬國祈禱,求耶穌基督來醫治、醫治、再醫治!阿們!
從學習到服事
陳蓋藝星 2014年,我從「美福」畢業了,也開始了我的事工–情感輔導。我們事工的特色是: 1、我自己的見證就是我的事工:其實,我從來就沒有想過我有一天會做婚戀輔導。過去我一段10年的婚姻失敗,讓我感到人生被徹底否定;而且離異後的幾次戀愛交往,不僅遇人不淑,還屢屢被甩!但是2011年信主後,我從自己極度的驕傲和極度的自卑中擺脫出來,奇妙地開始經歷耶穌基督豐豐盛盛的新生命!不久,遇到我現在的丈夫。靠著主,6年裡不僅沒有一次再亂發脾氣,而且因著喜歡在各個聚會裡做生命改變的見證,分享處理衝突的智慧,還成就了我今天全職的事工SinglesandCouples.org,並且取得了3個相關輔導專業證書:Life Coach,Marriage Facilitator,Juvenile Justice Certificate。 2、獨特的理念:妻子一個人改變,就可以帶來全家祝福!婚姻輔導一般都是給夫妻兩個人做的;這固然好,但現實中男人願意接受輔導的很少,夫妻都願意的就更少。我們的輔導定位就是:只要妻子願意改變,整個家庭關係就會翻轉!我們這3年來的實踐,10000多個改變的案例,都證實了這個可行性。 3、每日直播:每天在兩個500人的微信群裡進行各種情感話題直播,有著很強的互動效果,而且只允許大家分享自己改變的見證,避免了微信容易刷屏的弊端。 4、在國內最流行的「喜馬拉雅」上有專屬頻道,點擊量已過10萬人。我們把當天微信直播語音導出後,上傳至「喜馬拉雅」廣播。感謝主的恩典,在幾乎所有講道和福音信息都被下架的狀況下,我們的情感廣播保持著極高的通過率,聽眾們通過搜索「Gloria情感教練」即可收聽。 5、 全程免費:我們製作和播出的這些講座全部是免費的!此外,有面對面或微信視頻一對一輔導,也是免費向世界各地所有華人。 6、 擴展事工:隨著講座的播出,我們看到不僅信主的姐妹們願意生命不斷更新,恢復與丈夫的親密關係,在家裡做出榮耀的見證。大批的國內的非基督徒姐妹也開始認識耶穌,渴慕主!我們正在預備處理「新生命微信群」,專門帶領慕道友做決志禱告,認識基要真理,直到她們找到教會,有固定的屬靈生活。 7、感謝神,事工開展以來,得到不少良好反饋。以下是部分的見證分享: ●老師,我聽你的講座「學會做讚美的妻子」,說要講讚美的話給丈夫,還要對比貶低自己,非常值得學習!在感情裡面我們總是喜歡做強者,處理問題上也都掙個你死我活!聽完你的廣播讓人特舒服,就像朋友在聊天,教會我們很多東西。謝謝你無私的奉獻! ●您的講座「當丈夫說滾」:這個講得太貼切了!面對他不耐煩的時候,我都是生氣的走開,並沒有想他在做什麼,確實太狹隘了!把對方想得太惡毒!能用這樣輕鬆的方式,大家都滿意的方法去解決家庭的事,真的會加深感情!謝謝你! ●「當你選擇和家人一起旅行」的分享讓我樂壞了,講得真好!分享是否值得听就在於講者本身是否不吝分享自己的軟弱,真實的生命歷程是最感動人的,有些分享空談理論,用教條捆綁人,而不是用生命影響生命,就不造就人!這次的分享是真實生命的見證,也是福音的見證!剛入群心裡還比較防範,今天聽完很受益!謝謝姐妹真誠分享!感謝主!
我的見證-何等的恩典(上)
朱茹 何等的恩典從何說起?我想要從我怎樣在神恩典的帶領下,太平洋的彼岸來到美國學習、所經歷的過程說起。 一,神的恩典不在乎我的年齡和我的所有 時光似流水,不知不覺的我來到「美福」學習已經近三年。能夠在我人生過半百的旅程中,走出了家門、國門,來到美國受造就,實現了我夢寐以求的願望。那些激動的時刻,還歷歷在目地記在我的腦海中。 神的恩典沒有在乎我的年齡,乃是超過我的所想所求。「你們不要紀念從前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8-19)。神不要我們總是停留在昨天所走過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每天不斷邁向前方、不斷地發現。只有發現,才能看見、才能開闢新的道路。曠野、沙漠、江河,這一切都在神的手中。只要我們相信神,依靠祂的恩典,我們就能夠走在曠野開闢的道路走,在沙漠開的江河中領受活水。 我是在2014年12月離開了我的家,離開了我的故鄉–美麗的煙台,來到了「美福」。我和田牧師結婚已近三十年,自1997年起,我一直在煙台教會的兒童主日學服事。2011年後,又參加青年聚會的服事。隨著事工的增加,漸漸地我感到力不從心,也感到自己聖經知識的貧乏、靈命的淺薄。慢慢的我內心產生了一個夢想:尋找機會學習神話語的智慧、受深造,裝備自己。雖然這心靈的火花在點燃,但我知道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幻想。因為國內神學院招收學生有一個條件:超過40歲是堅決不接受的。 2014年春天,神讓我獲得一個新的發現:田牧師在上海神學院讀書時所認識的一位老師去了「美福」學習。田牧師和這位老師通話,得到了相關的信息。田牧師問我:如果真的能夠去美國讀書,你願意去嗎?我當時的反應就是:「根本不可能,美國的神學院怎麼會招收我這種年齡的人作學生呢?」但神的恩典降臨,並沒有在乎我的年齡,使我十分驚訝。「美福」的老師接受我作學生,學院的老師親自打電話給我,鼓勵我,讓我準備好信息資料。過了不久,學院就寄給我F1的學生簽證表。 二,簽證的恩典經歷 第一次去北京簽證時,領事館的工作人員是一位30多歲的男青年。他問我去美國做什麼?我回答:「我去美國讀書。」他臉上流露不相信的表情,說:「像你這種年齡的人怎麼可能去美國讀書?」過了十幾分鐘,我的信息資料傳遞到他的手中,他仔細的看著我的F1簽證表、才相信我說的話。可當我把準備好的資料遞交給他時,他審閱只兩三分鐘,就遞給我拒簽的紙條。拒簽的原因可能是我們的資料沒有房產證,因我們所住的房子是屬於教會的房產。我被拒簽後,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中,對田牧師說:「我要去美國讀神學的夢想沒有了,因為我們最基本的條件都達不到,我們不要再申請了。」 過了一個月,學院的老師打電話給我們,鼓勵我再次去面簽。老師的話使我深受感動;「人的一生可以有許多的機會做別的事情,但讀書的機會卻不多。不要輕易放棄,求神給你開出路。」我就懷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情,第二次到了北京面簽。這次面簽的人員是一位溫文爾雅的女青年,當我把信息資料遞給了她時,她微笑地問我:「你要去美國做什麼?」我回答:「我要去美國神學院讀書。」她接著問:「你的丈夫是做什麼的?」我回答:「我的丈夫是牧師。」她對我的資料信息幾乎都沒有看,就對我說:「你可以去美國讀書。」就這麼簡單的,我的面簽通過了。當時我感到既驚奇又意外、深深地體會到神恩典的降臨、真的為我從沙漠中開出了江河、也開闢了路途。神要開闊我的眼界和胸懷,彌補我人生的遺憾。這是我一生的幸福,我從內心由衷地感謝神。 三,在美福的恩典 來到「美福」學習,並非我在國內時想像的那麼簡單。無論是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要面對挑戰和壓力。由於我的基礎薄弱,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學院的老師知道我不會運用電腦,就為我一人開了學習電腦的課程,由一位老師對我這一位學生教課;這是我不敢渴求的,也是我想像不到的。老師手把手地教我,點點滴滴地把電腦運用的知識傳授給我。神學院的老師為我所付出這種愛的關懷,使我感動不已。神的恩典不在乎我的所有,神不嫌棄我不是一位被神所用的器皿。…(下期待續)
我的美好恢復
彭方幼君 我在「美福」的學生生涯是在2006年四月1號開始。 那時,我的丈夫、彭錦輝牧師,是基督之家第一家的英文部牧者。教會中的一位長老師母問我是否有興趣去研讀道學碩士學位。因著丈夫事奉的教會帶給我一個進深的機會,於是我就開始在「美福」讀書,接受以中文硏讀神學的挑戰。雖然所有的課程都是以中文為主,但是我卻極之享受。我是十歲時跟家人移民到美國,所以中文程度不是很好。 我在1990年於「哥倫比亞聖經神學院」碩士畢業。十六年後重新赴學生的行列,為我帶來了痛苦與喜樂交替的感受。能夠繼續我讀書的心願、這是一個祝福,因為可以繼續在聖經上有進深的學習。然而讀無數的書、並要寫不同類型題材的文章和論文是一種有福的痛苦。然而,上課一年後,我開始時常感到極之疲倦。最终決定停止上課並留在家中休息。 2007-2017年 在這十年休息的期間,我的身體健康並沒有好轉。看了很多醫生、也做了不少的檢查也化驗,都找不到我疲倦的原因。所以很多時候,我只是單留在家裏。可是,坐久了就開始覺得很沉悶。幸好附近有一所圖書館,我就借了一些書,開始慢慢的在家裏看書,也開始讀一些希伯來文。雖然不能去學校上課,但是神仍然很祝福我的學習。不過很多家務都要靠我的丈夫打理。雖然他在事奉上還要加上處理家裏的瑣事,神都奇妙的托住他。感謝神。 三年前(2014)我的病症被診斷出來。我按醫生的建議、去做了一個三小時的驗血測驗,就發現我身體裡面的血糖控制不平。我每兩小時就要進食,不然我就會覺得很疲倦。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時間算不準,有時候忘了吃東西,就會覺得身體不適。慢慢習慣了,就會好一些。每次出門都必須帶著一包食物,預防安全。這是我身上的一根刺。但這一拫血糖的「刺」真的是彰顯神的恩典和大能。 現在和未來的期望 過去十年,我常常在想要不要繼續完成我的學業。當我的身體狀況平穩下來,我知道我需要完成十年前開始的學科。於是今年的四月,我重回「美福」來完成我的道學碩士課程。事隔十年,加上身體的軟弱,我知道只有靠著神的恩典才能夠走完這一段路。神是信實的!回顧過去半年的學業,神加增力量和智慧。無論是上課、看書、考試、和寫論文,神都是力上加力,恩上加恩。也感謝院長、老師,和同工們的支持與指引,幫助我註冊,適應和選擇畢業所需的課程。也包容我上課時可以進食。 今年重返「美福」,我覺察到學校在過去十年內也有些改變。首先,同學之間和學校通過wechat的科技可以彼此分享,代求,並學習上的討論,而且校院的消息傳遞都很方便。這個改變對我個人而言、是非常重要及有幫助的,因為我不是住在學校附近。現在藉著這個科技,讓我可以享受同學之間的訊息及校園中的消息。其次,學院增加了神學碩士學位。這是一個裝備神學生作進深研究的學位。神若許可,我希望道學畢業後、可以繼續進修這個學位。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學習順服的功課
黃琲 我從小就和家人到教會做禮拜、上主日學,是個很「聽話」的孩子。比如說:中學老師檢查頭髮長度要齊耳垂,我絕對剪到耳垂上、不讓老師找到我的錯;爸爸說晚上十點要進門,我也絕對在十點鐘響前到家。所以我一直自認「順服」對我根本不是個問題。 當我心中有一個「唸神學院」的念頭時,我就禱告,請神做主;如果是祂的安排,就請祂指定一個神學院給我。禱告完畢,我開始上網找資料,由於以前曾在灣區唸過書,就直接搜尋「灣區神學院」,美福就這樣出現在我的眼前。再往裡看下去,發現美福有一個學位叫做 「福音傳播」。我一直對媒體、網路很有興趣,過去也在電腦公司任職過,覺得這實在真的是主的安排,讓我能夠在我有興趣的領域中為主服事。所以就「順服」地來到了「美福」。 在「美福」這個全心學習、時刻思考主的話語的生活與環境中,我開始有了不同的視角去自我檢視與探索。雖說年紀一大把、還說是自我探索有一點好笑,但是我覺得在過去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並沒有機會與心情真正的認識自己、認識主、認識自己與神的關係。現在我發現,我還真不順服呢!過去自以為的「順服」、其實是因為那些結果是我自己想要的。所有與神的溝通禱告,都是「我想要、我希望」。如果不是我期望的結果,我可能就猶豫不決或聽而未聞。事後就告訴自己:「沒有發生,所以這件事不是神要我做的。」 最近我面臨一個重大的決定。一如既往,我向神禱告:「慈愛的天父,求祢成全這事。我知道這是祢安排的,因為牧師在主日崇拜時說現在是翻轉的時候,這件事就是翻轉我生命的重要事情。所以感謝祢,求祢成就。」結果事情並沒有如我預期的發展。我灰心喪氣,但是神問我:妳真的相信我是作主的神嗎? 我回答祂:「我相信祢是成就一切的神,但是我不知道祢是不是會照我禱告的成就。」就在這時,我突然領悟,我在要求祂照我的禱告成就,而不是順服祂的權柄、祂的安排。我還以為自己是個「順服」的基督徒呢!我的主真的是個又活又真的神,祂知道我最需要認清的、是自己不順服這件事,這也是一個我最需要學習的功課。祂用了各種方式、透過不同的人與事來提醒我,但我都沒有省悟過來。而現在我才看清楚,我是多麼的蒙福、卻又多麼的不配,讓我的主一次又一次的原諒我、給我機會再學習,這門課真是非常難的一門功課啊! 羅馬書6: 14-18說得好:「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這卻怎麼樣呢?我們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嗎?斷乎不可!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嗎?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至成義。感謝神!因為你們從前雖然作罪的奴僕,現今卻從心裡順服了所傳給你們道理的模範。你們既從罪裡得了釋放,就作了義的奴僕。」 我願在未來的年歲中,能順服我主的教導與帶領,繼續在福音宣教的事工上做為主的器皿、為主所用。阿們!
公平的信仰群體
院長熊潤榮博士 在社會上、教會中、家庭裡,我們都喜歡公平。要建立一個公平的教會,每個做基督門徒的都要參與,有一些人更要承擔責任,信仰群體才能夠生活得平安。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去到曠野,準備往迦南地進發。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隸400年,生活習慣、文化觀念都是埃及人的。他們習慣被人欺壓,也有欺壓人;習慣被剝削的,也有剝削人的。出埃及後,他們如何一下子活出神子民的身份?他們彼此之間肯定有利益衝突和貪心。要他們一起生活得平安,是需要一些機制來幫助他們的。那機制就是在群體中建立一個審判系統,帶來公義。那就是摩西岳父提出來的(出十八13-23)。 摩西很關注百姓之間的公義,他坐著審判百姓。他們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旁邊,應該是在排隊吧,也同時圍著摩西,要聽摩西如何藉著神的指引,來按公義判決他們之間的爭執。摩西的岳父一看到百姓排隊的情況,就知道摩西這種措施是不實際、沒有效率的。摩西很快會耗盡( burn out),百姓也會很辛苦,岳父建議摩西必須要有授權Delegation of authority和責任歸屬Delegation ofresponsibility。他提出的審判系統有5部分。1,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21)。這些人是真正辦事、不會半途而廢的。也不是只有職分,卻做不好事情。2,這些人的資格:他們是敬畏神、誠實無妄(trustworthy)、恨不義之財(hate dishonest gain)的(21)。這是整個系統中最重要的。3,包含社會不同的單元。摩西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等。按常理,管理越多人的,是越能幹,也越更令人信服的;他們是越有榜樣的。4,有上訴的法庭,由摩西來主理(22)。被授權的人是隨時審判百姓。如果他們判斷了,但百姓不滿意,是可以上訴。這時侯、摩西要處理上訴、或困難的案件。5,目標是神的法度和平安。摩西說:他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百姓(20),使百姓可以平安的回他們的家(23)。這也是教會中授權分工所要堅持的:在神的法度中,整體教會有平安和公平。 今天,社會上包括教會都引進授權 Delegation of authority和責任歸屬Delegationof responsibility這兩個觀念。其實,今天社會上的授權與這段經文描寫的是有距離的。今天的社會講求效率、資源運用,目的是讓公司的老闆管理更大的範圍,帶領更多的人,公司賺錢更多。的確,這種授權delegation使許多公司和機構都發展起來。可是,這種授權delegation也會讓老闆們可以逃避責任、把不喜歡的或困難的工作交給其他人;自己不做,卻得到其他人的工作成果。這種授權也讓一些沒有能力或貪心的人,坐在高位上。他們只是要人辛勞為他們工作,自己卻做得最少。 但這段出埃及記經文指出、以色列人建立的授權的審判系統,目的是在群體中帶來公義,要這個神所拯救的群體不再有欺壓的事情,並在迦南地的生活中、保持出埃及的願景:充滿神的公平和公義。故此,在信仰群體中的授權,應該有以下的4點: 1,由旁邊有經驗的人提出delegation。摩西沒有想到逃避責任。我們也應該如此,我們做教會的服事,不要只做簡單的。不想做的,就找人做、delegate。我們學習辛勤地做,困難的也做;直到有人說: 你做的太多了,delegate 吧。 2,被授權的,是一種認可,也是恩典。摩西選的是有才能的人,敬畏神、做事公正,不貪錢。我們也是為神來建立信仰的群體。被選上的人做得好,就會令群體興旺,將來基督也賞賜他。做得不好的,會使群體受損害。岳父對摩西說: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22)。授權的人(牧者)也是從神接受授權,他們不是不做,乃是一起來做。同時、授權人自己也做大的、繁雜的、困難的事。這樣、被我們授權的人,才甘心樂意一起同工。 3,處理群體的衝突,是領袖的責任。這章經文提及的審判、就是解決人際的衝突。領袖們不要逃避,要有才能和勇氣,靠著神的恩典去處理。不處理的,令群體成員心中不滿。有教會更出現分裂,這都是表明沒有神的公平在教會中。把衝突處理得好的領袖,人人都尊重。教會會和諧,因為有神的公平充滿其中。 4,每個人都是為群體著想。經文指出:百姓平安歸他們的住處(23)。被授權的,不是為了尋求做得舒服、自由的做、沒有壓力,這是不公平的、影響整個群體。如果成員覺得群體中有 不公平的事情,如何能全心投入?久而久之,他們只想離開。 讓我們一起努力,為著基督、也為著群體,使這個神所拯救的群體充滿神的公平和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