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之旅感想隨筆

林小丁


感謝神,很高興在今年十月我能有機會參加美福神學院舉辦的為期13天的「 聖經中的以色列」聖地旅遊課程。我們這次的旅程從南到北、幾乎貫穿了以色列全地,包括約旦地區。最北去到但,最南去到紅海邊上的以拉他。透過走訪以色列的加利利、迦密山、示劍、希伯倫、拉吉、別是巴、米吉多、基波立、夏瑣、該撒利亞、迦百農、耶路撒冷、伯利恆、拿撒勒、耶利哥和約旦的比拉特(Petra)、尼波山及加利利海、死海、紅海和地中海等地,讓我實地觀看並體驗聖經中以色列的地理與文化,同時也透過旅程中每天早上的靈修分享和晚上的回顧討論,更加深了對新、舊約的背景瞭解和研讀聖經的興趣與渴慕。許多地方都讓我很有感觸,其中讓我感動比較深的是尼波山、彼得受職堂和耶穌背十字架走的苦傷路(Via Dolorosa)。下面我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這三個地方的感受。

首先,是來到約旦境內的尼波山。當我登上尼波山山頂時,放眼望去,看到約旦河對面神所應許給以色列民的迦南美地時,我心裡感慨萬千,尤其是我站在那裡讀申命記第34章,我開始體會摩西當時的心情:眼看著應許之地就在對面,卻不能進去。那個心情的確很複雜,很難表達。究竟是悲嘆、還是驚嘆,是難過、還是安慰,是無奈、還是順服地憑信心接受神的安排,只有摩西自己和神知道。但我們現在知道,摩西雖不能進入地上的迦南(因他違背神的命令兩次擊打磐石),但神卻為他預備了更好的地方,那就是天上的迦南,他現在正與神同在(因他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這讓我看到上帝的公義即對違背祂命令之人真實的管教和他無限的恩典,且神為我們預備的總是超過我們所思所想的。阿門!

其次,是來到加利利的提比哩亞海邊的彼得受職堂。在聽完導遊(張師母)的講解後,我心裡很有感動,就進到堂中開始默想。這裡就是主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並三問彼得「你愛我嗎?」的地方。也就在這裡主耶穌醫治了彼得先前三次不認主心中愧疚的陰影和傷痕,除去他心中的羞辱,以愛和溫柔使他重獲信心面對主並繼續來跟從祂。同時主也賦予他使命,叫他餵養並牧養主的羊。我不禁想到,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也有像彼得這樣不認主的情況發生嗎?雖然我們沒有直接地否認主,但我們有時為了世界、利益、名譽和私慾等東西,就把主和主的道撇在一邊不顧,這不也是變相地不認主的情形嗎?這是我們的軟弱和虧欠,我們心裡的陰影;它使得我沒有勇氣和力量來重新面對主和參與事奉。想到這裡我在心裡禱告說:「主啊,求你赦免我們在軟弱時不認你的罪,願你怎樣醫治彼得,今天也怎樣醫治我們,除去我們心中的陰影、軟弱和愧疚,賜我們信心與力量,使我們可以重新站立,立定心志跟從你,並成為你手中的五餅二魚,被掰開,被差遣,被使用。」

之後,就是來到耶路撒冷舊城的耶穌背十字架走的那條苦傷路。這條路是昔日耶穌由安東尼堡彼拉多的衙門出來背十字架、一路往釘十架的地方—各各他山所走的傳統的路途。從耶穌被判死刑到耶穌復活從墳墓中起來、沿途共有14個「十字架站」,每一個站都標記著一個神聖的回憶。當我走在這條苦路上時,我開始思想和認真地去體會主背十架的艱難、痛苦、憂傷及被人藐視、被人厭棄的情形。這就是我們的主啊,為我們捨命的、上帝無罪的羔羊,為了拯救我們,卻寧願降卑為我們受苦,背負著這沉重的十架為我們去死。祂背上背著不只是木頭的重量,更是背著比木頭更重的—我們的罪。不但身體受重壓,心靈也受重壓,為的是替我們贖罪,使我們得醫治得拯救。神那捨己的、無條件的、不計較的愛從此向我們顯明,是何等的長闊高升。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時常思想和紀念的,免得我們疲倦灰心、忘記祂、得罪祂。我若不愛祂,實在不應該,就如經上記著說:「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咒可詛,主必快來」(林前16:22)。

此外,還有一個令我感動的地方,是在旅程中弟兄姐妹所表現出來的彼此間的相愛相顧、互相關心、幫助和體諒情景,讓我看到了基督的愛在我們中間流淌。雖然我們來自幾個不同的教會,有的彼此先前互相都不認識,但卻能因著基督,因著神的愛使我們學習彼此相愛。這讓我想到約翰福音13章35節的經文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基督的門徒了。」

結語:這次的聖地之旅確實讓我受益非淺、收穫良多。不但讓我領略到以色列全地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人文地理和那帶有濃厚宗教味道的歷史,也讓我從現有所遺留下來的古蹟中看到了聖經中的以色列。使我彷佛穿過了時間的隧道、真實地進入了耶穌時代和舊約時代的景況,使聖經中所描寫的畫面真實地呈現在我的面前,真讓我激動不已,感想很多。從此聖經在我的腦海中不再是平面的、憑空想像的,乃是真實的、3D立體的畫面。總而言之,這是一趟內容充實、跨文化的知性、感性、靈性兼備的聖地之旅,如果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去!

「7 享美福」感恩募款餐會

學院将于9月30日於南灣Cupertino王朝海鮮酒家舉行募款餐会,為成立7周年慶祝,也向基督獻上感恩。餐會中熊院長會有「美福」未來的異象分享,還會有一些聯歡節目。誠摯邀請弟兄姐妹一同來為美福神學院的發展獻上自己的心力。有意者可聯繫學院的行政部洽詢詳情。

新牌匾、標牌和 Facebook

美福重新製作了牌匾,也做了一個新的標牌。牌匾在建筑物的外墻,標牌在進門後的柱墻上。兩個都加上英文,且有美觀的中文,非常美觀適用。

本學院也開始使用Facebook來與所有關心美福的朋友更好地交流,聯繫方式是www.facebook.com/ACESeminary,我們期待美福的朋友們使用,並多提寶貴意見。

「美福」第四屆畢業典禮

本院第四屆畢業典禮,謹定於2012年12月1日(週六)上午十時,於生命河靈糧堂(1177 Laurelwood Road, Santa Clara, CA 95054) 舉行,恭請劉彤牧師證道。歡迎各教會牧長及弟兄姊妹蒞臨參加,與畢業班同學同享主裡的歡樂,同頌主恩。

2012年夏季課程 (七月至八月)

2012夏季(六月至八月)

課程 老師 日期/時間
師生小組 熊潤榮博士
程國儀牧師
7/9-10/22
教牧輔導 多位老師 7/16-11/12
系統神學I 池耀興博士 7/5-8/23
基督教婚姻與家庭 管恩佩博士 7/7-7/28
以弗所書、歌羅西書 池耀興博士 7/10-8/28
電腦簡報設計 吳晰瑋老師 7/11-8/1
新約導論 熊潤榮博士 7/2-10/1(網上課程)
撒母耳記
(三河市宣道會)
熊潤榮博士 6/9-7/28
新約神學
(基督五家)
芬博士 6/21-7/3

週六早會10:30am-11:00am

美福畢業祈愿

池耀興博士


恭喜美福2012年的畢業生!經歷埋頭苦幹、寒窗苦讀後,你們終於畢業了。深信在美福過去的日子裡,你們一定得蒙神豐盛的恩典和憐憫,老師們悉心的教誨和栽培,你們已經準備就緒為主做工了,恭喜恭喜!在此恭喜之際,我心中千言萬語無法言盡,惟盼有限的言語能化作濃得化不開的祝福,隨伴著你們事奉的道路、充滿著你們屬靈的人生。

回首以往事奉主基督的經歷,我深深體會到:傳道人的品格、恩賜和異像等等在事奉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這些都奠基在傳道人與主耶穌的關係上。我深信許多愛護你們的屬靈長者都與你們分享了這些教導,我就不在此重複了。

我只在上帝面前默默地祈願:求主幫助你們在忙碌的事奉中,千萬別忘了為遠方故鄉未信主的親朋好友的救恩禱告。若主願意開路,期盼你們能回家看看,向他們傳福音,帶領他們歸入主的名下,以免在你們事奉道路上留下了一絲遺憾。

有一天,我佇立在海邊,向著太平洋的彼岸遙望。想起遠方的故鄉,想起親愛的家人和朋友,思緒難平、思念益增。有感而發,寫下《永遠的故鄉》這首詩歌,以此相贈、彼此代求。誠心所願!

《永遠的故鄉》
1、佇立在海邊,默默向天凝望,
成群的海鷗不懼艱難,向著遠方飛翔。
遊子的濃情思念,化作白雲飄蕩,
向您傾訴我的心中吟唱:我們相聚永遠的故鄉。
副歌: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只有光明,沒有黑暗。
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只有永生,沒有死亡,
只有喜樂,沒有悲傷,
在主裡享福恒常。

2、人生真短暫,充滿徬徨不安,
誰能靠自己歷盡風浪,苦難獨自擔當?
需要時主願幫忙,耶穌與您相伴!
您得救恩永是我的期盼,我們共赴永遠的故鄉。
副歌: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聖徒相聚,永伴身旁。
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聖徒相愛,讚歌高唱。
接受耶穌,進入心房,
您必得享福恒常。

恩典之路

吳科


美福神學院在斐市華人福音教會開始的第一門神學延伸課程「撒母耳記」是在2008年5月,至今已有四年半了。回顧當時在斐市能夠開設神學延伸課程,以及自己能夠一路堅持下去修每一門延伸課程,實在是神豐盛的恩典,是神美好的帶領。

在這以前,斐市從來沒有華人神學院開設的神學課程。儘管一些弟兄姐妹覺得有需要學習聖經,要在神學知識上得到裝備,卻一直沒有機會。2008年春季陳若愚牧師到斐市華人福音教會講道,瞭解到我們的需要,就提出美福在斐市開始延伸課程的構想。我當時是教會負責門徒訓練,教育的同工,也參與主日學,團契查經的服事,實在感到自己在聖經的認識上,特別是對整本聖經有一個系統、全面的瞭解上非常缺乏;也盼望對神的話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認識。聽到這個建議,我從內心深處不禁感謝神的恩典。

此後不久,我和幾位同工去美福神學院參加開放日,見到了美福的幾位老師們。熊潤榮老師特別為我們斐市的延伸課程作了詳細的計畫和安排。從2008年5月到現在,已經開設了十二門課程,很多弟兄姐妹參加了其中的課程,感到受益良多,得到神的話語的教導、餵養和帮助,這真是一條神所賜的恩典之路。也特別要感謝美福神學院及各位老師們,他們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授課態度,對學生的愛心關懷和鼓勵,使我每次上課不僅在知識上得到裝備,長進;更是在學習親近神,服侍神的道路上得到激勵。

一些課程
參加熊潤榮老師講授的「撒母耳記」和「列王記」,和蔡金玲老師的「以賽亞書」,對這幾卷書的主題信息,神的啟示、教訓,和以色列人的歷史,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和瞭解,真可謂是大開眼界。陳若愚老師講授的「系統神學」,使我對神學的定義,內容,範疇以及所涉及的許多重要主題有了深入、系統的瞭解。李亞丁老師的「教會歷史」,使我對世界教會歷史,特別是從初期教會到16世紀馬丁路德改教運動前夕、教會建立和發展的歷史有了深一層的瞭解,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缺,也是自己信仰道路上很需要的重要一環。張茝芬老師在「新約神學」一課中對新約聖經的整體結構,各卷書的中心信息和彼此之間的串聯,以及貫穿其中的神學思想,和關聯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都作了生動精彩的講解。林榮華老師在「啟示錄」一課中講到的釋經方法给我研讀和理解「啟示錄」提供很大的帮助。謝謝他們!

結語
神的話語充滿真理、智慧和大能,就像一片廣闊無邊的海洋。縱使我從延伸課畢業,我願意繼續在生活中一直追求「在我們救主基督耶穌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遵行祂的命令和教導,傳福音,引人歸主,學習成為一個榮神益人,合神心意的基督徒。阿門!

愛與信靠– 致畢業生

院長熊潤榮博士


畢業生,恭喜你們,你們畢業了,我與你們一起高興。祝福你們在所在的崗位上果子累累,也祝福你們身心靈健康。美福第四屆畢業生有三個最:一,是有年紀最長的,就是年紀72歲的蔡媽媽;二,是有第一批國際學生畢業;三,是有第一位從同等學士學歷課程畢業的。

畢業是一個里程碑,在這裡彼此鼓勵繼續學習兩個功課,就是:愛與信靠。

加拉太書五章6節:「原來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和合本的翻譯是把信心作為愛的根源,所以信心是「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NIV是The only thing that counts is faith expressing itself through love。 意思是:因為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都是不算數的,不重要的,唯有那藉著愛表達出來的信心,才算數,才重要。信心是藉著愛而表達出來。

加拉太書是保羅寫給加拉太的教會,辯明人在神面前稱義是因著信靠基督,不是因著行律法,如守割禮、飲食的條例和遵守節期等。這些律法在我們看來都很遙遠,因為我們都沒有這些傳統。但當代加拉太的信徒會這樣問保羅:「我們已經是信靠基督的了,加上守律法不是更好嗎?」剛才的經文就是保羅給他們的回答中重要的一點: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都是不算數的,不重要的;唯有那藉著愛表達出來的信心,才算數,才重要。同學們,原來愛心和信靠基督,對信徒來說是那麼的重要。所以,我們已經在基督裡的,也從美福畢業的同學,讓我們繼續的學習,一生的學習「愛與信靠」。以下有四點與你們分享:

一,愛需要勇氣,需要付代價
真愛是不容易有的。在教會當中,幾乎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顧慮和經濟的考量。不是每個人都同意你發自內心好意的行動。那時候,你要怎麼去愛?你需要勇氣,需要付代價。就如在一些教會,有信徒帶一些無家可歸(homeless)的,或弱智有殘障的人來教會聚會。教會的領袖們都勸勉那些信徒不要再這樣做,當然是提出各種的原因。我沒有答案該如何做,但我們記得昔日耶穌去到加利利海對岸的格拉森,為的是釋放那一個被鬼付、住在墳塋裡的人。耶穌講過好牧人會暫時放下九十九隻羊,去尋找那迷失的一隻。祂說,只要有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天使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愛需要勇氣,需要為到只一個人而付代價。盼望我們能有這種勇氣;可能是付出代價後,我們才真的認識愛。

二,愛要準備受傷
在教會或信徒群體中,愛不一定帶來回報,我們也不能要求回報。有些時候,我們幫助的人會故意或無意用言語刺傷、中傷我們。此外,嫉妒和誤解等都會發生,令我們難受。我們要有準備,不要天真。這好像昔日的加拉太的教會,他們當中有人深深誤解保羅的;所以保羅說:「如今我將真理告訴你們,就成了你們的仇敵嗎?」(四16)不過,他沒有放棄,他願意為加拉太的信徒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他們心裡。保羅準備再受傷,這也是耶穌基督會做的,願基督幫助我們也同樣的為愛的緣故而甘願受傷,為效法祂而受傷。

三,信靠基督的恩典
在一切愛的功課中,我們會更深發現自己的軟弱和黑暗,如無助,怨恨,苦毒,愛虛榮、驕傲和盲點等。在那時候,我們不曉得如何繼續往前,如何繼續事奉。這時,我們有幾個選擇,一是遮蓋這些軟弱,不去面對,轉而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語,使之繼續表現得屬靈;或參與更多的工作使自己忙碌,無暇理會內心的黑暗。這些都是有短暫效果的,可是不長遠。二是尋找適合的書來看,參加培靈聚會,更多的禱告和禁食,去找屬靈導師和同伴。這些都是好的,會開闊我們的視野和經歷;神也會使用這些事情。但第三是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基督,更深信靠祂救贖的恩典。祂是全知的創造者,祂最清楚我的軟弱和黑暗,祂還是揀選我。祂是全能的救贖主,祂的恩典是豐盛而無限的。不會有一個軟弱祂不能體諒,不會有一個黑暗祂不能拯救。因此,我們需要做的,是承認自己的無助,同時學習更深的信靠基督,依靠祂的恩典。由信以至於信。

四,操練信靠基督
具體來說基督如何拯救我們脫離自己的軟弱和黑暗,我不知道,因為這是沒有一個方程式的,也因人而異。不過,加拉太書提醒我們,我們是因信基督的福音而領受了聖靈,我們既靠聖靈入門,就不靠肉身成全(三2-3)。加拉太書沒有詳細的談論信徒如何靠聖靈成全,只是給了我們一些原則如:順著聖靈而行,要做新造的人等(五16,六15)。信徒們可能都知道這些原則,可是還是會有軟弱和黑暗。讓我們彼此鼓勵不要灰心,我們繼續要做的,是每天安靜在祂面前,獨處在祂面前;耐心的相信基督能夠帶領我們走過去。我把一切的事情向祂敞開,包括因為愛而承受的傷害,或因為愛而付出代價後的矛盾。我們承認自己的軟弱和掙扎,也感謝祂永遠的愛我,沒有改變。我們祈求祂改變我:改變我的意志,改變我的心思並我的喜愛,也祈求祂醫治我的靈魂。在安靜中我們放手,讓祂來改變和醫治我們。每天,每月,每年,一生都這樣操練,讓這些操練成為我們人生的一部分。耶穌基督必會帶領我們更深的經歷祂奇妙而全面的救恩!

總結:美福畢業生,彼此共勉:在服事主、服事信仰群體的路程上,我們是在愛中來服事。而這愛是要付代價的,是會使我們受傷的,但讓我們堅定的信靠基督的恩典,每天操練更深的信靠祂。阿門!

去,報好信息!

劉彤牧師


今天我們所處的世代不但是一個危機時代,更是一個快速變化的世代。有人說「今天的世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但事實上,不是每件事都在變。人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從來沒改變過,人還是需要吃飯,睡覺,工作及生兒育女。神坐在寶座上掌權也從來沒改變過,祂仍然擁有我們人類生命的答案。所以,作為神的兒女,我們是一群擁有「神」答案的人。神今天差遣我們要去把神的好信息報告給在這世界上尋求的人。那我們要怎麼去做呢?

首先,要宣告神的同在:服事神,不能看環境。因為你一看環境,你就會灰心。就像彼得一樣,當他按照主的吩咐走在海面上時,開始走得好好的,但一看到風浪就沉到海裡了(太十四29-30)。我們一定要專注於主的同在。在舊約中當約瑟專注於神的同在,神就使他手上所做的事盡都順利(創三十九3)。

其次,要持守勇敢的心:希伯來書十章35節說「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可見得勇敢的心是一種選擇。你可以選擇丟棄或是持守。你說,怎麼會有人選擇丟棄勇敢的心呢?會的!當你遇見一個難處是大過你所能解決的時候,你就面對這個選擇。當年以色列人要準備進迦南的時候,摩西派了十二個探子去窺探那地。結果其中十位探子就選擇丟棄勇敢的心,以致於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四十年。唯有約書亞及迦勒選擇持守勇敢的心,至終他們得以進入神應許之地!

第三,要尋求聖靈的引導:主賜下聖靈在我們生命中,不但是要我們明白主的同在,更重要的是祂會帶給我們每天生活的指引。事實上聖靈就是神所賜在我們生命的導航系統。耶利米書三十三章3節主說「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只要你來尋求祂,祂必然能把得勝的策略告訴你。

第四,要抓住神的時機:每一個危機時代其實都蘊藏了神的轉機。所以不要只是為這個時代而哀嘆!求神開我們的眼睛看見神的時機。有一次主對祂的門徒說「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麼?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約四35)現在正是神工作的季節!憑著信心勇敢向前,就必經歷神所賜的大豐收!

願所有美福的畢業生都去, 把好信息報給這世界上尋求的人。記得第一,要宣告神的同在;第二,要持守勇敢的心;第三,要尋求聖靈的引導;最後,要抓住神的時機。

耶穌基督必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阿門。

聖地之旅 – 聖經中的以色列

領隊 – 熊潤榮老師
草原神學研究院道學碩士,威斯敏特神學院哲學博士。曾在以色列修課,現任美福神學院院長及舊約教授。

導遊 – 張實賢老師
中華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1987年起居住於耶路撒冷進修與事奉,經常在以色列帶考察團。


旅遊團費用
旅遊團費用:$3,650(包括上課學費)
Early Bird-2012年5月31日前報名並繳交訂金者,享有$100的折扣。 請於報名時繳交訂金$1,200。團費包含旅程所有費用(包括由SFO出發、返回之機票費用)、課程學費等。導遊之小費另計。
學費 (二學分)
** 修學分之學生多繳付學費$300(二學分)
行程
2012年9月28, 29, 10月1日(行前課程 / 美福校本部)
2012年10月4-16日(13天以色列、約旦)

欲知更多詳情,請電學院辦公室408-530-9898 ext. 110, Joy 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