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彼此洗腳

院長熊潤榮博士


有一次,在一個教會聽道。講員把一雙滿了淤泥的腳的照片,投射在講台旁的螢幕上。他指出耶穌洗門徒的腳(約13:3-5),可能就是十二雙這種發出臭味的腳。講員說的有道理。

在耶穌的時代,人群聚居之城鄉的「路」是泥路,其上有動物的糞便,甚至流著家中排放的污水和廢物。人走在其上,又豈能不染上泥垢?難怪進入屋裡時,都要洗腳。有錢人家中,有專門負責洗主人家和客人的腳的奴僕。他們的工作就是洗沾滿污垢的腳!可算是一種厭惡性行業。在窮人家中,負責洗腳的就是年紀最輕、而能做這粗活的兒童。可想兒童們都希望快點長大,把此粗活轉給下一個兄弟。換言之,洗人腳的是最沒有權力的人;有權力的人是理所當然地接受奴僕的服事的!

耶穌是有權力的老師,他卻刻意給門徒作榜樣(約13:15),也是給我們作為領袖和信徒的作榜樣。今天,教會和機構的領袖們,都甚少效法耶穌作奴僕的榜樣。領袖們會講道、開會、決策、管理,卻極少洗地板、清理廁所。我們交給專門做粗活的同工或其他人種的傭工。似乎我們距離耶穌的榜樣頗遠!

今天的「洗腳」
耶穌不單囑咐信徒要彼此相愛(約13:34),要忠心(路19:11-27),也吩咐我們要照顧貧窮、有需要的人(太25:35-40)。耶穌的兄弟雅各重申,信徒要看顧有需要的孤兒和寡婦(雅1:27)。今天,社會上貧窮而有需要的人,不單指沒有物質財富的人,也包括有病的和被輕看的人。

有多種原因使人被輕看、被疏遠。可能是那人患上疾病,其他人恐怕被這人感染而輕看他、疏遠他;可能是那人與眾不同,說話沒有自控能力,也沒有自我意識的能力,所以我們輕看那人;也可能是那人與我們同屬一個群體,但這人令我們感到羞愧,不好意思承認那人是與我們同一群的,所以我們輕看那人;也可能是那人有天生智力缺乏,不能完全理解常人溝通的規則,言行舉止使我們生氣,因而輕看他/她。其實,這些人被輕看、被疏遠是人之常情。可是,如果他們的背後是有身體、精神或靈性的欠缺,其實他們也算是「貧窮」、有需要的人。如果他們活在耶穌的年代,可能耶穌會叫門徒去照顧他們!耶穌也很可能親身眷顧他們,忍耐他們的冒犯,接納他們的言語不當,勇於承認他們是祂的朋友!

就如耶穌洗那十二雙臭腳時,其中一雙就是那位已聯繫大祭司、要出賣耶穌的猶大的腳!如果是我們,我們會用許多言語、藉口來抵擋猶大。教會和機構的領袖們,更會想出神學理由來抵擋!相比耶穌,我們的心胸實在是狹窄。我想:正因耶穌以奴僕的心態和身份來洗猶大和門徒的腳,我們才看見耶穌的偉大。同樣的,信徒若因基督的名,服事那些有病的和被輕看的人,這會顯出他們的高貴,而不是因為他們的講道、決策、管理和雄心大志等。我們應該有新的眼光、懂得看;有新的觀念、懂得去服事。

耶穌很可能洗門徒的腳只一次,就是祂與他們最後吃晚餐的那一次。耶穌的目的是作榜樣,要我們效法祂(15節)。祂吩咐門徒:「你們也當彼此洗腳」(14節)。要達到「彼此」洗腳,我們要接受對方的服事。接受服事應該是很容易吧!可是,我們願意接受那些我們輕看的人、那些我們覺得冒犯自己的人的服事嗎?不太容易!通常,我們會不與他們說話,避開他們、疏遠他們。也輕看他們的服事,包括代禱。因為我們不要受他們的好處,免得欠了他們,使心裡不舒服!這些驕傲的心理和狹窄的想法,正表明我們離開主耶穌的榜樣和吩咐甚遠!我們需要恩典!

主,請開導我們,也幫助我們實踐祢的吩咐:「你們也當彼此洗腳。」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