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福的日子

吳泳恆牧師

時光荏苒,在神學院接受裝備的日子雖仍歷歷在目,卻匆匆過了十多年。
二十年前,美福神學院因應南灣基督徒事奉裝備的需要而設立。在教會裡一位前輩長老的極力推薦下,我從學院成立一周年開始,就修讀道學碩士課程,開始為牧養教會作預備。
初踏進美福大門時,內心既緊張、又興奮。緊張的是自己離開學校已久,對神學課業不知道能不能應付得來;興奮的是有著同樣回應主呼召的弟兄姊妹,一起來走這條未知的路。
能在美福學習,是神所賜的恩典。因為這裡有委身的老師,他們傾盡心力教導我們這些「小白」,使我們不僅系統性地學習聖經知識、端正神學治學理念,也在教會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和事奉的實用技巧有所瞭解。
舉個簡單的例子:學院的老師們都曾經教導,在講道、教導,或者培訓時,如何運用不同的輔助方法,如圖片、音樂、視頻等,以提高弟兄姐妹的學習興趣、加強傳道的效果。一次在外地培訓,教授《但以理書》,我就開始仿效老師的教學,分組學生,以戲劇形式表達書卷內容,效果出奇的卓越。
不過,神學院的課堂不單是知識的學習,更是生命的塑造。對我個人來說,得益最大的,是藉著與老師、與同學之間的分享、代禱,學習怎樣讓屬靈生命成長,以及在家庭和事奉上取得平衡。
當時,學院要求學位學生必須參加每兩個星期一次的師生小組。在小組裡,我們並不是乾坐在那裡聽老師苦口婆心的規勸,像是多上一節課、多聽一篇道;而是在那裡與老師、同學一起分享彼此在工作、家庭、和事奉中的種種喜樂、煩惱、挫折。
小組的同學來自不同教會,有不同的宗派背景,和不同的教會傳統;很多時候,同學們和老師的經驗之談,都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參考。就算大家都没有答案,小組裡老師和同學都真誠的分享,也都開闊了我們事奉的眼界。我們更因著同心合意的互相代禱,一同仰望主,建立起同學之間、主內肢體特有的那種心與心的交流。
我們彼此傾訴著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與教會中牧長、同工相處時遇到的難處。在小組裡,我們沒有瞻前顧後,而是坦誠交通、分享。又在老師的帶領下彼此開口代禱,在靈裡鼓勵。
藉著小組生活,我認識了一件事:就是我所碰到、所遇見的問題,不管是工作、家庭、事奉,都不是只有我才會碰到,只有我才會遇上。日光之下,確實沒有什麼新鮮事;

只是我們要以新的眼光去觀察、去思想、去倚靠主。老師同學的謙卑、敬虔、真誠,更在靈裡溫暖和感化了我,使我藉著彼此代禱,知道在事奉主的道路上,我並不孤單。

畢業後在教會裡全職事奉神,無論是牧養、證道,或是文字和教導事工中,神學院所給予的裝備都成了我事奉的根基。我也更深刻體會到老師所說,聖經和神學的學習沒有結束,只是開始,且是持續一生的功課。
能在美福學習,實在是神的恩典,能藉著文字分享在美福學習的點滴,就更是神的恩典。在我的印象中,美福是很關注事奉實踐的神學院。盼望在未來的二十年、五十年,美福依然能秉承著一貫傳統,為神國培育和輸送事奉人材。

(2010年道學碩士畢業,現任基督一家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