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松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題目有些「奇怪」——難道我們不是應該盡可能裝備自己,在凡事上都能作榜樣?難道我們不是常常聽到「牧師要什麼都懂一點」?
特別在現代教會的普遍文化裏,傳道人常常被要求和期待成為「全能型牧者」:不僅要能講道、查經、帶小組、關懷、輔導、探訪;最好還要具備行政管理、媒體運營、活動策劃、音控美術等多項技能。好像一個合格的傳道人,就應該是一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超人。
但我想溫柔而堅定地說:其實,你不必什麽都會。
你不必什麽都會,才能更專注你真正被呼召去做的——禱告、傳道、教導、訓練門徒。這並不是輕忽其他事工的重要性,也不是叫我們對教會和信徒的需要冷漠置之,視而不見。而是出於一種深刻的屬靈認知:神給我們的精力、能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若我們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去做,最終必然面對一個可怕處境:忽略神呼召我們作傳道時所託付的使命。
在使徒行傳第六章記載彼得和眾使徒在面對耶路撒冷教會飯食分配的紛爭時,作出了一個看似「冷酷」的決定。他們沒有親自拿起飯勺去為每一位信徒打飯,而是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好。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6:2-4)彼得沒有說飯食的事不重要。事實上,他們為此設立了七位有好見證、滿有聖靈和智慧充足的同工來處理,可見他們對這事非常重視。但他們更清楚一件事:倘若傳道人為了每一件事都親自上陣,那麼他們註定就會撇下「神的道」。這段經文給予我們一個寶貴的提醒:傳道人的職分是專注於神的道,是持續不斷地用禱告和傳講神的話餵養信徒。因為神的道才是教會的根基和信徒屬靈生命的源頭。信徒若缺少神話語的餵養,缺乏禱告的根基,無論再完善的行政,再豐富的活動,所營造的也不過是一時熱鬧和虛假的繁榮,無法帶來真正的屬靈復興。
在今天這個時代,教會的事務遠比耶路撒冷教會更加複雜。信徒的需要和問題似乎也比初代教會的信徒更多,但也正因為我們身處一個對傳道人要求極高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在神面前重新厘清我們被呼召作傳道的優先秩序,我們的首要職責是什麼。因為神呼召我們從來不是要我們成為「全能型牧者」,而是要成為「忠心的僕人」。神也不會按我們所做事工的多少來評判我們,而是按我們是否忠心於祂所託付的職分來判斷我們。
因此,你可以不擅長活動策劃,但必須能帶領人聽見神的聲音;你可以不精於婚姻輔導,但必須能以神的話語醫治破碎的心靈;你可以不懂得行政管理,但必須能善於發現同工的恩賜,並鼓勵他們與你一同服事。神從來沒有要你成為教會的全部,而是始終成為教會眾多肢體中那個忠心的一個。神呼召你,不是成為所有人的問題的答案,而是成為那忠心傳講祂話語的人;成為那持續禱告,為群羊代求的人;成為那帶領人進入真理、忠心作主門徒的人。
親愛的傳道人,請記得:你不必什麽都會。你只要對神所託付的真道毫不羞恥,忠心到底,便是主耶穌所稱讚的「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道學碩士畢業,目前服事於路德會聖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