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型的牧者

郝國


2016年6月蒙神恩典,我來到美福,轉眼間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日子雖然不長,但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環境,讓我學習了很多,也經歷了很多。

對於學習和侍奉之路,我所得出的結論是要做一個學者型的牧者。之前在印尼也接受過道學碩士的裝備,我們總喜歡在課堂上討論,對待問題總喜歡討論,好得出一個統一的結果,這是我之前所接受的學習方式。來到美福的課堂,我看見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思維,一種開放式的學習。這讓我知道,你所得到的結果是什麼不重要;你花了多少時間去研究、去學習才最重要。這就是具有學者精神的牧者。學習不該停留在課堂之上,也不該停留在學生之時,牧者身份比學生身份更久,因此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做一個學者型的牧者。

除了日常的學習,蒙神帶領我在一間長老會教會做實習傳道。在實習過程中,我看到「牧者」這一身份的責任和意義,現在日益變化的社會形態對教會有著極大的影響。教會也似乎在競爭著看怎樣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教會,卻不知道吸引人們來到教會的、究竟是什麼?是豐富的活動、有趣的講座、還是基督的真理?我想應該是真理。於非信徒和信徒而言,生命要想建立和成長都來自於真理的澆灌。那麼真理從何而來?主觀的說,從牧者主日宣講而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教會觀是信徒該有的,希望他們有這樣的觀念,從而委身教會,不至於每週來往於不同的教會。但是卻不知牧者更該有這樣的觀念,因為牧者很多時間去不同的教會講道,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走近自己教會的每個信徒。如此,並不知道教會會眾的生命狀況和屬靈缺乏,不能很好達到牧養效果。

因此,一個牧者穩定的在一間教會,按照信徒真實屬靈需要的去宣講聖經信息,這對於教會以及信徒都是很重要的。這是牧者的責任,這也是牧者的存在賦予信徒的意義,這更是吸引人來到教會的真正動力。

雖然現在我的身份更多是一個學生,但這種教會觀念更該是這個時候該形成的,因為我若不希望信徒流動式的聚會,我就不該流動式的「牧養」。當然很多教會流動性的請不同的牧者去宣講主日信息,很大的原因是想為教會注入新鮮信息,覺得老是聽一個人講道容易聽覺疲乏。因此我也提醒自己:作為今天的實習傳道、將來的牧者,最重要的是認真預備每一篇講章,使它真實,豐富,並且符合上帝的真理。只有堅守住了上帝的講台,我想哪怕這個世界再多荒誕的教導和信息,都不能動搖我們跟隨基督走永生的道路。

也盼望上帝帶領我接下來的侍奉道路,使我能學有所用,成為一個牧者型的學者,學者型的牧者,祝福神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