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走過沙漠

院長熊潤榮博士 畢業生,恭喜你們完成一個裝備的階段。今天是你們的畢業典禮,你們終於畢業了。鼓勵你明天就開始使用你的裝備、去好好的服侍其他人。這裡,我要藉著先知以利沙的公開服侍來彼此勤勉,效法他來服侍我們周遭有需要的人。 故事的背景是這樣:摩押背叛北國以色列,不再進貢了。於是以色列要出兵攻打摩押。出發之前邀請南國猶大聯合出兵。當時因為兩國的王室是親家,所以南國願意出兵。不但如此,南國還要求他的附庸國以東出兵。所以3個國家的聯合軍隊浩浩蕩盪的向摩押進發,可能他們心中都覺得有3個國家的聯軍,他們肯定會打贏摩押的。 可是他們的準備不夠,還有他們的策略不好。3國的聯軍在以東的沙漠裡走了7天後,水都用光了。經文說:軍隊和所帶的牲畜都沒有水喝了。水是人和動物生存所必需的,而沙漠是一個炎熱、乾燥、沒有水的地方。在沙漠中缺水,不要說打仗了,整個聯軍都快要渴死,面臨全軍覆沒的的危險。難怪以色列王說:不好了!神招聚我們這三王,乃要交在摩押人手中(10)。在這很不樂觀的環境中,猶大王問:這裡不是有耶和華的先知嗎?我們可以托他求問。以色列的一個臣子說:有、有以利沙,就是以前服事先知以利亞的。 我們覺得詫異、為何以利沙會出現在以東的沙漠?原來以利沙隨著以色列軍隊,從他自己的地方、可能是迦密山,去到撒瑪利亞,陪伴以色列的軍隊、也是他的同胞,去到約旦河旁;再陪他們沿著死海的西邊走,繞過死海的南端,來到以東。之後在以東的曠野繞了7天!這條路並不短,從迦密山來到死海的南端有120英里,走路就需要好幾天。似乎以利沙預計這次以色列出兵會有危險,所以安靜的全程陪伴他們,一起與他們長途跋涉,走過沙漠,一起受乾渴。以利沙給了我們榜樣:讓我們也陪伴我們服侍的人走過沙漠。 思考:一,服侍人不是單講一篇信息,或傳福音,或給予經濟的幫助。其實,這些都是蠻容易的。在這個時代,更需的是我們陪伴有需要的人走過他們的沙漠。今天,許多人是帶著隱藏的憂鬱症、心靈的乾渴,內心的傷痛來生活。他們需要深層的醫治,需要耶穌所賜的活水、解他們的乾渴。可是,是在我們陪伴他們走過沙漠,他們才會打開心靈,接受我們的幫助,接受基督的活水和醫治。 有一個信徒告訴我她個人痛苦的經歷,我聽了覺得無能為力,也知道不是講兩三句安慰的話,或一起祈禱就可以能夠幫助她。我坦誠的說,我不能做什麼,我陪你走過去吧。想不到她很得安慰。也是真的,好幾年了,她在國外都告訴我她新的情況,我就盡力的給安慰和意見、讓她做決定時做參考,也為她祈禱。 陪伴需要時間,有些時候也需要我們在陪伴的時候一起與他們忍受乾渴。這樣才可以服侍到他們。畢業生、你準備忍受炎熱和乾渴嗎?不要怕,最後是耶穌陪伴我們走過沙漠,基督能夠在曠野中開江河,供應我們並我們服侍的人一切的需要。 二,跨越文化的服侍。以利沙是北國的先知,他不單陪伴以色列的軍隊,帶給他們神的拯救。他也陪伴聯盟的猶大和以東兩個國家的軍隊。其實,猶大的文化與以色列是不同的,以東人說的語言和文化更是不一樣。以利沙在他們中間,與他們相處,把神的恩典都帶給他們。今天,讓我們也擴張我們服侍的對象。不單是華人,凡是神要我們遇到的,就是不同文化、語言的人,讓我們都依靠基督,陪伴他們走過沙漠,把神的恩典帶給他們。 三,神掌管未來。我們知道這章經文故事的發展,以利沙宣告他們所在的以東沙漠會充滿水、他們會打贏摩押。事情果然是這樣成就了。不過,在故事結束的時候,3個國家的軍事聯盟也分裂了。那裡可以有許多的討論,但我們單指出一點:以利沙是沒有權柄改變軍隊的戰略。不過,他知道神掌管國家的政治。今天,當我們服侍社區或國家的時候,也改變不了社區或國家的政策,可能其中有不少的發展是我們不認同的。但不管國家社區朝哪個方向發展,我們都要效法以利沙、盡心竭力的解救社區和國家的危機,盡基督徒先知的職分。我們相信、神在掌管國家民族的發展,神知道一切。阿門。 畢業生,願基督祝福你們!

身份與目的

院長熊潤榮博士 一提到身份,我們都會想到身份證明文件如護照,上面有政府註明我的姓和名、出生年日和地點,是哪個國家的公民、更有一個護照號碼是獨一給我的。有了身份證明文件,我們可以去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我要隨身攜帶它、好好保護它。 在新約聖經的年代、是沒有可以隨身攜帶的身份證明文件的。當嬰孩出生、父母就在市政府登記:嬰孩哪天出生、父母是誰、什麼國籍等。嬰孩的身份證明是留在出生地點的。孩子長大後,知道自己是誰,就一生抓緊這個身份。好像保羅對抓他的羅馬兵說:我生來就是羅馬人(徒二十二28)、他們就不敢對他動粗。他對堅守律法的猶太人說:我是希伯來人中便雅憫支派的(腓三5),表明他是真確的猶太人。在那時代、身份是用信心接受的、靠口傳的,是沒有身份證明的。 基督徒的身份 我們原是神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弗二10)。 神究竟在基督耶穌裡做了什麼?總括而言:我們本是離開神的,現在卻是神的兒女、因為神收納我們,並且把神家裡的豐富都賜給我們,讓我們享用。就如新約年代、我本不是羅馬人,但後來有一個羅馬的將軍、或政府的議員、或王帝凱撒收養我,使我成為他的兒女,讓我住進他的豪華住宅、並隨便享用他擁有的一切。 這些事情在歷史上是真有發生過,但發生的都是我曾經有恩與這個將軍、或議員。可是在神與我們的故事中,情況截然不同。我們在神面前本來是不可愛的,我們常常得罪神、也犯罪得罪人。我們總是自私,凡事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又驕傲自大、自以為是。信仰基督後、也常常不聽從神的引導。這樣的人、神為何要收納我們?無它緣由,只因創造我們的神有豐富的憐憫。當我們是最不配、最不好的時候,他差遣基督為我們死,讓我們因著接受基督,就住在基督裡面;與他一同坐在天上、享受一切屬靈的福氣。這就是神在基督耶穌裡所造成的。 因此,信徒的身份是:我們是神家裡的人。神是我們的天父,我們彼此是互為肢體,能夠享用神一切的豐富。用今天的話說、我們有了一個天國的護照、證明我們是屬於天國的。聖靈也在我們心裡與我們一同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女。 今天信徒在許多地上的身份中、如工程師、家庭主婦等之上多了一個身份:我們是天國的子民、神家裡的人。這個身份是永遠的,地上一切的身份都會慢慢的褪色。唯有在基督裡的身份是不會因著年齡、人生的際遇而改變。我們要抓著這個身份、一直等到見主的面! 基督徒的身份有何目的? 那目的就是: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 善事(good works)不是一般的好事,乃是神在祂永恆的旨意中老早預備我們要去做的。簡單的說,那目的就是用我們的生命、把神美好的恩典帶去神要我們去的地方、彰顯神和祂的愛。可能是去到伊斯蘭國家的貧民區那裡撿垃圾和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給穆斯林知道耶穌愛他們。   這裡我推薦跨文化的短宣,作為21世紀神要我們北美信徒做的其中一件善事。 有人說:我不需要去短宣,我可以在本地傳福音。是可以的,但本地傳福音是不能與跨文化短宣相比的。其中一點、就是道成肉身的體驗。耶穌從天上來到地上,道成肉身。短宣是類似的:我們是要去貧窮的地方短宣,而不是去富裕的國家旅遊。 昔日,耶穌來到拿撒勒這貧窮的鄉村,他在會堂宣讀:「主的靈臨到我,因為他揀選了我,要我向貧窮人傳佳音。他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光明;受欺壓的,得自由。」借助服侍貧窮人,我們可以更體會基督的心懷。 也有人說:我出錢支持宣教,我本身不需要去。是可以的。但去了,就會真實的經驗基督的信仰。如一所天主教大學的校長去到加爾各答德蘭修女那機構參與服事最卑微、貧窮的人,在眼淚中他見證:「發現原來自己是沒有真正的愛過」。這就是他真實的(authentic) 信仰經驗,盼望你和我都有。阿門。

勇往直前(書八1)

院長熊潤榮博士 畢業生,為你們感恩。想到你們過去生命的故事,你們有的經過疾病、走進高山低谷,有的在人生的路程中經歷了許多的沉浮;今天你們都畢業了,翻開人生新的一頁。我祝福你們今後在上帝的恩賜中滿足,在服侍基督中滿有喜樂。 一,安慰/鼓勵 上主對約書亞說:不要懼怕、也不要氣餒(1a)。神安慰約書亞和百姓。這安慰不是普通的安慰。因為之前他們在艾城打敗仗了,有百姓死亡 。他們都懼怕,原來縱然神要他們進入迦南地,他們還是會被敵人打敗的。那麼、其他的敵人聽見了,不是會更多來攻擊他們嗎?他們不但懼怕,也很很氣餒。原來他們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亞干貪心,私自拿了一些財物。可是、就因為他一個人貪心,整個群體都受牽連,有人甚至因此死亡了,對其他人來時說、這豈不是很無辜嗎? 亞干的原因是神學的解釋。在21世紀,這神學角度是不能提供滿意的解釋的。如11月6日在Texas Sutherland Spring Baptist Church,一個因與岳母吵架的槍手向在教堂內聚會的人開槍,當場死了26名,從5到72歲。想像他們的家人是何等的難過、傷心。突然間,你心愛的孫子死了,你敬愛的父親無意義的被殺了。這些事情絕不是他們犯罪所致的,也不能用申命記的神學得出滿意的解釋。這些事情只會令人感到懼怕、氣餒。      可能畢業生和在座的來賓都經歷過類似的令人傷痛的事情。的確、在我們人生中,婚姻失敗、人際關係的挫折、疾病、家人死亡等、可能都是沒有特別緣故的、甚至可以說我們是無辜受害的。 不論如何,盼望我們都聽到神對我們直接的鼓勵:不要懼怕、也不要氣餒。盼望我們聽到耶穌基督在我們心靈中的安慰。祂會的,祂是我們的創造主、也是我們的救贖主。主愛我們,甚至為我們釘十字架。祂一定會來安慰鼓勵我們的。 二,吩咐/使命 神不但安慰鼓勵約書亞和百姓,神給他們一個吩咐、一個使命:率領你所有的戰士再去攻打艾城(1b)。面對你們過去的失敗、再接再厲、靠著神去克服它、去勝過它。神知道人不單需要安慰,人也需要使命。因為使命是好的,使命會帶出我們意義。當我們完成使命、我們也會有一種滿足、一種喜樂,是安慰鼓勵所不能帶給我們的。盼望我們、這群畢業生和來賓都得着這樣的意義、喜樂和滿足。神要我們的人生更豐盛。 我年輕的時候曾去過野外活動的學校接受訓練。其中一個活動就是每天凌晨起來跑山,之後跑去一個碼頭、在那裡往海裡跳下去、再游泳回岸上。第一天、我跑到碼頭、天色還是黑的、海正在退潮、所以海面在碼頭下蠻深的。我拿下眼鏡後、看得很模糊,內心沒有安全感、也很懼怕。會否海裡有鯊魚或蜇人的水母?我沒有勇氣跳進海裡,我往後退,躲在其他人的後面。後來,每個人都跳下去了,只剩下我和另一個人。教官就吩咐我、命令我跳下去!甚至開始罵我,我感到很氣餒、也對自己不滿意。為何我這樣的懼怕?最後教官在背後推我一把,在沒有辦法之下、我只好咬緊牙關、壯著膽子、就跳進了海裡。剛進入海水中時,我感覺很冷,全身抽緊。可是過了一些時間,當我的身體開始適應後、就感到海水是暖的。先前的恐懼一下子消失了,我很自由,我很開心,我跳下來了,我克服了恐懼,原來我也可以完成這個訓練的! 畢業生,不論你過去有任何的經歷,當你完成主交給你的使命,你也會是同樣的開心! 三,神能力的應許 神不但安慰鼓勵約書亞和百姓,交給他們使命,也應許他們:我已經把艾城的王和他的子民、城鎮、土地,都交給你了(1c)。要知道、神的應許都帶著神的幫助和能力。所以,神應許後,就告訴約書亞如何做,他要在艾城後設下伏兵。神給約書亞一個戰略,一個會成功的戰略。這是神的幫助。當約書亞帶領百姓按著這個戰略去做的時候,沒有過去失敗的陰影,而是單單信靠神。神的手與他們同在,他們就打勝仗了。 同樣的,當我們抓著神的應許,不被過去的陰影影響我們。當我們跨過它之後,就會經驗神的能力,神就會使我們得勝。 既然神安慰鼓勵我們、交給我們使命、也應許幫助我們,只要我們勇敢前行,祂的能力就會與我們同在。故此,讓我們彼此鼓勵:信靠神勇往直前吧!

需要醫治的國家 — 柬埔寨短宣

院長熊潤榮博士 21世紀的柬埔寨名義上是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但自1985年開始,首相洪森(Hun Sen)掌權後、他是獨裁的統治國家。他本是赤東(KhmerRouge)的一個將領,1977年赤東內鬥期間,他逃亡越南。1979年,越南打敗赤東、在柬埔寨成立傀儡政府時,洪森被委任首相。 在1975 – 79年,柬埔寨共有300多個屠殺場(killing field),20,000個埋葬被屠殺的人的墓地。那時,共產主義的赤東屠殺了約三百萬同胞,大部分是知識分子。所以,今天的柬埔寨出現一個人口分佈和知識分子斷層的現象。這是一個需要醫治的國家。 今年9月,我與大兒子Isaac一起去了柬埔寨的「豐榮女子學校」做短宣。這所女子學校位於首都金邊(Phnom Penh)的一個貧民區。除了幫忙其他隊員為當地小孩子舉辦社區活動外,我主要的參與有三方面: 一,漆椅子  「豐榮女子學校」正準備開學,迎接新舊生入學。學校有一位從香港來的義工,他正忙於為每一個教室做書架,我就幫他漆椅子。我很佩服這位弟兄,他已經無怨無悔地做了5年全時間的義工,平常就睡在學校的教室裡,並看守學校。能減輕他的工作,我感到很高興;另外,想到能為將要開學的70多位小女孩漆顏色多彩的椅子、讓她們有好一點的學習環境,我也心甘情願。漆椅子漆了三天,我手臂都酸痛了。金邊的下午天氣很悶熱,雖然開著電風扇,我還是滿身都是汗。但是,看到那位弟兄帶著口罩鋸木板也鋸了三天,滿身滿臉都是木屑,我就覺得自己的酸痛算不得什麼了,只盼望我們的勞動能幫助到那將要來上課的小女孩們能學習得好。 二,講道 在為期一周的短宣中,我有機會被一間教會邀請去講道。這教會有宿舍,提供給從農村來到首都金邊讀書的大學生。現在他們都成為基督徒,是未來柬埔寨教會的支柱。牧師讓我講申命記中的一段經文,我的題目是 「律法與恩典」 。我很盼望聽道的大學生們能明白、基督信仰不是只守著一些規律而已。不錯,律法是不能廢去的,那是神公義的標準;但耶穌來了,道成肉身,他滿有恩典和真理。耶穌福音的重點,不是要我們有力量不犯罪;福音的重點是賜我們赦免、恩典和力量,好叫我們過一個蒙愛的神兒子的生活,服侍那些神要我們服侍的人。在服侍當中,我們遵守了神的命令,如耶穌說的:律法的總綱是愛神和愛人如己。我們不在「律法/師傅」的手下了(加三25);作為神的兒子,我們要以父神的事為念,以祂的國度為己任,服侍神,這比遵守律法來得更有意義,更能榮耀神。盼望這些學生都領受這信息。 三,參加會議 在最後一天,我參加了在 「Koh Pich 會議中心」 舉行的Asian Christian Conference,與會的有2000人,大部分是年輕的信徒。有一首他們唱的詩歌內容是:我們的國家已受到傷害,失去了許多,但在基督裡有恢復和醫治。很感人!柬埔寨的基督徒只佔人口的0.5%,而佛教徒佔96%。看到在場的弟兄姊妹,我心中油然生出一個意念:他們就是柬埔寨教會的未來。盼望神保守、保護他們。在這短宣的一周,新聞報導柬埔寨政局的隱憂:洪森公開控告反對黨的主席叛國,也謀殺了對手的兩個副手。洪森揚言準備再統治國家10年。更重要的、是他開始要驅逐國內的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的人員,而許多NGO都是外國宣教士設立的。真的很需要基督保守柬國內的教會! 會場中有展示信徒設立的特別事工,包括 International Justice Mission、專門以法律途徑追究販賣人口的人;也有提升信徒的工作技能、幫助他們找工作的。都是很有意義,也很實際的事工;開了我的眼界。 後記 我有機會去參觀金邊的屠殺場。場地的空氣洋溢一種難以形容的靜靜中帶有哀傷。中央建了一個紀念塔,其中堆放了8000個骷髏,有不少頭骨上有洞,形狀與展現的凶器相合:赤柬士兵就是每天用那些凶器戳破活生生的同胞的頭骨!我坐在塔前的台階上,心中被哀傷壓住,久久不能說話。最後,我們一行9人只能為柬國祈禱,求耶穌基督來醫治、醫治、再醫治!阿們!

聖經中的以色列

院長熊潤榮博士 這一期的課程定在2018年3月12至24日,共十三天。出發前會有兩天的課,為的是使同學去到以色列後,能從所看到的廢墟,想像到古時以色列的人、事、物是如何的。 校外的信徒可以延伸課學生的身份參加這個旅遊課程。在過去幾次的課程,回來的同學都有非常大的收穫,有的是完全扭轉他們本身對信仰的態度,有的加深他們對聖經的熱愛。 這裡簡單介紹會去的幾個景點: 1, 約旦的彼特拉(Petra),走在昔日羅馬人在峽谷中建築的路,參觀兩約之間的拿八提人(Nabeteans)的王的陵墓,沿途看到當代的人如何建築引水系統,供應旅客並駱駝商隊。 2, 耶路撒冷的花園墓(Garden Tomb),在那裡有聖餐聚會,以簡單而真誠的程序來記念主耶穌為我們受死並復活。我們會在行前的教課裡討論花園墓和聖墓堂(Holy Sepulchre),哪一個比較可能是耶穌的墳墓。這些討論不會影響我們對耶穌的記念。 3, 耶穌時代大祭司的家–雞鳴堂(Coenaculum),參觀耶穌被拘禁一夜的的監牢、耶穌被綁起來受鞭打的地方,並在教堂中安靜、思考主耶穌對彼得說:彼得,在雞鳴之前,你會三次不認我。也參觀當時耶穌被兵丁捆綁,從客西馬尼園押著去大祭司的家,那條二千年前耶穌走過的石頭路。 4, 古代的城市如米吉多、別示巴、該薩利亞、伯珊等,親身進入古代的以色列人建築的儲水系統。我們會驚訝他們的智慧和勇氣。 5, 哭牆、希西家水道等。水道是把耶路撒冷城外的基訓泉的水引進城內西羅亞池的。也探討哪個才是耶穌年代的西羅亞池。 還有許多的景點,你也來修讀這旅遊課程吧!「美福」歡迎你!

公平的信仰群體

院長熊潤榮博士 在社會上、教會中、家庭裡,我們都喜歡公平。要建立一個公平的教會,每個做基督門徒的都要參與,有一些人更要承擔責任,信仰群體才能夠生活得平安。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去到曠野,準備往迦南地進發。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隸400年,生活習慣、文化觀念都是埃及人的。他們習慣被人欺壓,也有欺壓人;習慣被剝削的,也有剝削人的。出埃及後,他們如何一下子活出神子民的身份?他們彼此之間肯定有利益衝突和貪心。要他們一起生活得平安,是需要一些機制來幫助他們的。那機制就是在群體中建立一個審判系統,帶來公義。那就是摩西岳父提出來的(出十八13-23)。 摩西很關注百姓之間的公義,他坐著審判百姓。他們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旁邊,應該是在排隊吧,也同時圍著摩西,要聽摩西如何藉著神的指引,來按公義判決他們之間的爭執。摩西的岳父一看到百姓排隊的情況,就知道摩西這種措施是不實際、沒有效率的。摩西很快會耗盡( burn out),百姓也會很辛苦,岳父建議摩西必須要有授權Delegation of authority和責任歸屬Delegation ofresponsibility。他提出的審判系統有5部分。1,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21)。這些人是真正辦事、不會半途而廢的。也不是只有職分,卻做不好事情。2,這些人的資格:他們是敬畏神、誠實無妄(trustworthy)、恨不義之財(hate dishonest gain)的(21)。這是整個系統中最重要的。3,包含社會不同的單元。摩西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等。按常理,管理越多人的,是越能幹,也越更令人信服的;他們是越有榜樣的。4,有上訴的法庭,由摩西來主理(22)。被授權的人是隨時審判百姓。如果他們判斷了,但百姓不滿意,是可以上訴。這時侯、摩西要處理上訴、或困難的案件。5,目標是神的法度和平安。摩西說:他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百姓(20),使百姓可以平安的回他們的家(23)。這也是教會中授權分工所要堅持的:在神的法度中,整體教會有平安和公平。 今天,社會上包括教會都引進授權 Delegation of authority和責任歸屬Delegationof responsibility這兩個觀念。其實,今天社會上的授權與這段經文描寫的是有距離的。今天的社會講求效率、資源運用,目的是讓公司的老闆管理更大的範圍,帶領更多的人,公司賺錢更多。的確,這種授權delegation使許多公司和機構都發展起來。可是,這種授權delegation也會讓老闆們可以逃避責任、把不喜歡的或困難的工作交給其他人;自己不做,卻得到其他人的工作成果。這種授權也讓一些沒有能力或貪心的人,坐在高位上。他們只是要人辛勞為他們工作,自己卻做得最少。 但這段出埃及記經文指出、以色列人建立的授權的審判系統,目的是在群體中帶來公義,要這個神所拯救的群體不再有欺壓的事情,並在迦南地的生活中、保持出埃及的願景:充滿神的公平和公義。故此,在信仰群體中的授權,應該有以下的4點: 1,由旁邊有經驗的人提出delegation。摩西沒有想到逃避責任。我們也應該如此,我們做教會的服事,不要只做簡單的。不想做的,就找人做、delegate。我們學習辛勤地做,困難的也做;直到有人說: 你做的太多了,delegate 吧。 2,被授權的,是一種認可,也是恩典。摩西選的是有才能的人,敬畏神、做事公正,不貪錢。我們也是為神來建立信仰的群體。被選上的人做得好,就會令群體興旺,將來基督也賞賜他。做得不好的,會使群體受損害。岳父對摩西說: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22)。授權的人(牧者)也是從神接受授權,他們不是不做,乃是一起來做。同時、授權人自己也做大的、繁雜的、困難的事。這樣、被我們授權的人,才甘心樂意一起同工。 3,處理群體的衝突,是領袖的責任。這章經文提及的審判、就是解決人際的衝突。領袖們不要逃避,要有才能和勇氣,靠著神的恩典去處理。不處理的,令群體成員心中不滿。有教會更出現分裂,這都是表明沒有神的公平在教會中。把衝突處理得好的領袖,人人都尊重。教會會和諧,因為有神的公平充滿其中。 4,每個人都是為群體著想。經文指出:百姓平安歸他們的住處(23)。被授權的,不是為了尋求做得舒服、自由的做、沒有壓力,這是不公平的、影響整個群體。如果成員覺得群體中有 不公平的事情,如何能全心投入?久而久之,他們只想離開。 讓我們一起努力,為著基督、也為著群體,使這個神所拯救的群體充滿神的公平和公義!

祢昔在、今在、永在

院長熊潤榮博士 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啟一8,四8)。這是我們基督徒的宣認。這也是這年美福餐會原創詩歌的靈感。 昔日的救贖歷史是我們熟識的:神創造天地,造男造女;神降下洪水;在巴別變亂人類的語言。接著神呼召亞伯蘭,從他的後裔中,經過許多的世代,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之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祂作了挽回祭,使我們藉著祂得生命。 今天,神救贖的歷史依然在進行。兩千年來,教會的三大支流: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都經過數不清的分裂與復興。教會仍在全地為基督作見證、推廣天國,洶湧的海浪越不過神定的界線。 今天的世界改變了許多。政府在教會之上,制定律法成為道德的標準;科技醫學的發展、資訊科技的飛躍,把全球的社會民生改變。同時,宗教的衝突製造了6千萬的難民;每天都有不少在逃難中淹死在地中海。面對這絕望的困境,聯合國束手無策。每天無家可歸的難民都生活在茵陳和苦膽中。讓教會與他們一起仰望神的憐憫,每早晨都是新的! 未來如何,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相信基督會降臨,祂會除掉一切敵對的,帶來全球的和平。在那新天新地,有水晶河、生命樹,萬民會得醫治,神的帳幕會在人間!神要親自與我們同在,作我們的神!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以前的都過去,一切都更新了。那時候,救贖歷史完成了!這是我們的盼望,也是我們的信仰! 要感謝Steve Jiang 弟兄花了不少時間來創作並編曲。他專攻古典音樂創作,他的曲很能配合歌詞,帶來一種敬拜的意境。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願我們在今天紛亂的世界中,不論任何的政治和經濟局面,都持定依靠基督,並盼望未來基督再來的國度,祂仍掌權!

接受「有限」這個禮物

院長熊潤榮博士 畢業生,為你們感恩。想到你們過去生命的故事,你們有的經過生命死陰的幽谷,有的在人生的波濤經歷不少沉浮;我祝福你們今後在上帝的恩賜中滿足,在服侍基督中滿有喜樂。 人生的有限有兩種:神設計的、自己認識的。先談神所加給我們的有限。神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誰願意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出四10-11),這都不是我們選擇的,我們只能夠接受,一生接受這個有限。不過,神會給我們恩典,幫助我們在限制中活出有意義、滿足的人生。 還有一類神設計的有限:宇宙的規律。這些浩瀚的限制遠超我們所能明白的,就如春夏秋冬,萬有引力。大自然的規律就是我們人類的限制和界限。有春夏秋冬,農夫要按時耕作,也可以休息,預備來年的耕作循環。有萬有引力,我們走路、開車都有速度的限制,但地球也會有空氣,我們不會死亡。活在創造的規律和限制中,我們會有自由和安全。 第二種人生的有限:自己認識的。亞古珥說:我比眾人更蠢笨,也沒有人的聰明(箴三十7-8)。不是每個人天生的智商都是一樣的。可是,我們知道嗎能夠知道的,也算是一種的智慧。亞古珥知道,他算是有智慧的;所以他的言語可以放在箴言裡頭。我們了解自己的有限嗎?許多時候,我們不夠認識自己的有限,或錯誤以為我們的有限。 如果我的性格是內向的,我就不能夠隨意與人做好朋友。如果我的性格是外向的,我就不能夠常常保持安靜少說話。可是,我們真的是外向嗎?會否是6份外向,4份內向呢?如果我是家裡的老么,我是很難有長子那樣的領導能力和責任感。老么或長子的身份,不是我可以選擇,我是被安排的。可是,會否老么也會有某一種的領導能力?或長子在成長的環境中養成另一種的依賴性? 基督徒、甚至傳道人的人生同樣是有限的;無論是哪一種有限,我們都需要接受。但需要先瞭解,我們才可以接受。這些有限性其實是神創造的奧秘的一部分,是祂的智慧。我們知道神所造的都是好的,對我們是好的。我們瞭解、也接受後,我們就會為自己找到定位,配合神的旨意和計劃,也能夠享受神的恩典。所以有三點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一,學習認識自己的有限性 察看自己的個性、智力、情感、體力。如何察看?個性、智力可以有自我測試。情感和體力則要有知識、敏感個人情緒、身體心理的變化等。 察看自己生命的情況、人生的季節。天下萬物都有定時,拔出有時,栽種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傳道書:雀鳥一叫,人就起來;人怕高出,路上有驚慌。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在地上的生命越來越少;我們該如何活餘下的日子? 察看過去家庭所加的創傷和包袱。有人的家庭有精神病的歷史;有人年幼被施暴;有人婚姻失敗;有人天生不需要結婚。有人身體天生不能生孩子。 成熟的生命就是喜樂地活在神給我的有限性裡面,享受、敬拜、感恩、服事。 二,活出有限性這個禮物,把它融入教會 給人說不的自由。不是要其他人都順著我,喪失他們的個性。 服侍的人要照顧自己。疲倦要休息;遇到挫折要停下來,得醫治。人際關係有衝突,要靜下來,療傷。 為群體有侵略性的人設定限制。個人要接受團體的設定。 若我們要長時間來服侍神和愛人,就需要活在自己的有限中,也給他人活在他們的有限中。一起活在恩典中。這才會減少我們 burn-out、苦毒、對人的埋怨,或離開神。 我們願意在一起,同時尊重彼此的界限:學習在一起,同時找到分隔的區域。界限就是我們的有限性。 三,區分有限性和性格的弱點 不要以性格的弱點為藉口:這個我不能做,因我是有限。事實可能是你可以,但你不願意做,因為你要避免衝突。我們要依靠恩典克服性格的弱點,不要以性格的弱點為藉口:神要我們成長。 按著我們所知道的,接受自己的有限,或神所加的限制;但也需要知道:其實我們不真知道自己的有限性到哪裡,唯有神最清楚。我們願意在神的帶領下,依靠祂的恩典來生活和事奉。 總結: 我們不能幫助每一個人,不能做所有教會耶穌在地上也活在人的有限中,他沒有拯救或幫助每一個有需要的人。神接受我們的有限,不會要求我們超過我們的裝備和能力,或違反我們的性情。我們學習接受自己的有限,作為神給我們的禮物,享受,敬拜。不過,我們也要知道神會賜下恩典,給那些願意、依靠祂的人,幫助他們跨越本身的有限,成就神的工作。阿門。

憐憫向審判誇勝

院長熊潤榮博士 每一個人都需要神的憐憫。神是一直憐憫我們的,我們也要憐憫周遭的人。 憐憫不單是同情和言語的安慰,憐憫是進一步的用行動去幫助人,與那人一起度過困難和苦難。就如好撒瑪利亞人: 他在路上看到那被強盜打傷的人,縱然他與這人數未謀面,但動了慈心(moved with compassion,路十33),帶他去旅店,出錢請旅店主人照顧他。他真是憐憫人的人。祭司、利未人都可能有同情心,但他們沒有停下來、用行動幫助這個受傷的人: 他們沒有憐憫。耶穌傳道的時候,看見許多人,如羊沒有牧人,耶穌憐憫他們,醫治他們,為他們趕鬼,又給他們吃的(路十九41)。耶穌用行動憐憫他們。 許多時候,我們沒有憐憫人。我們不被別人的苦難和喜樂打動。我們有許多自以為是的理由:是別人錯、是別人對我不好、虧負了我。就如浪子故事中的大兒子。當浪子回家,父親動了慈心,跑去迎接他,又擺設筵席一起慶祝(路十五)。可是,當大兒子回來,聽到家裡有歡笑的聲音。他的心不是開心,或要參與家裡的歡樂。他小心的找過一個僕人來,問是什麼事。他沒有直接走進家裡去看,他很有戒心。當僕人說:你兄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見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牛犢宰了。他一聽見,臉色就變了,他很生氣,不肯進入家裡,憤憤不平的跑開。他沒有父親的憐憫。當父親出來勸他的時候,大兒子把怨氣都發在父親身上:「我服侍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你,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你的產業,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 在大兒子說的話中,他沒有說「我的兄弟」、他說「你這個兒子」;他沒有說父親對他好,他指控父親:我服侍你多年,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大兒子走進家裡,他就可以享用那隻肥牛犢。過去每天他都與父親一起吃食物的。可是,今天他兄弟在,他就不吃。他不接受父親把好東西給那個他不喜歡的兄弟。他覺得他的理由是最正確、最公義的。他不明白父親的心。其實,這大兒子沒有憐憫,對兄弟沒有同情心,對父親沒有同情心,更沒有行動去使他們開心。 不少時候,我們也像這個大兒子。當看到不喜歡的人得到恩典時,我們有嫉妒的情緒,覺得他不配得;我們的心不滿意,不舒服。其實,我們需要在看到弟兄的錯失時,同時看到耶穌對他的慈心。當我們要指責弟兄的罪惡時,我們要體察父神憐憫他的心。 在浪子的故事中,耶穌沒有提及大兒子的結局。但新約的雅各書有提及:不憐憫人的、要受沒有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二12-13)。信徒都要按耶穌帶來的律法受神的審判。如果我們憐憫人,神在審判中也會憐憫我們。因著神的憐憫,我們會通過審判。我們會很感恩:審判沒有令我們受責罰,我們反而得到恩典!我們蒙憐憫了!憐憫向審判誇勝了! 讓我們做憐憫人的人,帶著同情心,用語言安慰鼓勵人;也用行動減輕他人的痛苦,帶給受傷的人醫治和盼望,讓他們經歷神的愛。當我們成為神恩典的出口,我們也會領 受神更多的恩典!耶穌說得好: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憐憫!

雅比斯的祈禱

院長熊潤榮博士 今年年初,當我準備為美福餐會寫歌時,「雅比斯的祈禱」 喚起我的靈感。 已經有人寫書關乎這兩節的經文(歷代志上四9-10),也已經有人以此題目創作詩歌。但當我前瞻美福神學院的遠景,雅比斯的祈禱還是最能表達我和同工們的心境和願望。 雅比斯應該是士師時代的猶大支派的人。約書亞去世前,眾支派已經從他手中各自得到所得之地(書十五1,十八8-10)。現在他們要上去攻取所分得之地(士一章)。眾支派的長老也就把所得之地分給眾家族,鼓勵他們去爭戰,擁有土地。來到雅比斯的年代,猶大支派的分地依然可以攻取;這如同美國建國的早期,許多移民在政府的鼓勵下,來到加州的原野,開墾荒地,並擁有那土地。雅比斯就是在這種心境和環境下,向神呼求:「甚願你賜福我,擴張我的境界」(代上四9)。 去年9月,「美福」按市場價值買下Stewart Drive的校舍,雖然比10年前議定的價錢高了50萬,但與屋主協商後,屋主同意以無息貸款的方式,「美福」可以分12年償還那50萬。無論如何,「美福」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基地;這是很值得感恩的! 當校舍買賣成交後,神提醒我:焦點是往前發展,而不是償還貸款(美福貸款總額最高曾達120萬)。我欣然的同意。當時的心情,彷彿就如昔日以色列人的心境:當攻取耶利哥後,他們站在耶利哥平原,遙望前頭群山連綿的猶大山地和以法蓮山地。是的,前頭的山地才是目標、才是應許之地。前頭有更遼闊的原野、河谷和群山;也有更多的荊棘、敵人和曠野。要爭戰才可以擁有那美好之地。 想到這裡,雅比斯的祈禱油然飄進我心。我要依靠基督的應許和祝福,帶領美福的團隊往前征伐! 是的,我們是無有的,但基督的手與我們同在,祂是那創始成終的神,也是我們的救贖主。祂能擴張我們的境界,也能救我們離開災害,免我們遇見艱苦。 要感謝羅天樂教授。他在忙碌的事奉中,花了許多時間來完成這首曲。每當他想到一個細節,他就修改、並給我新的版本。我不知接了多少個版本!看到羅教授的敬業樂業,我真的很感恩能夠有他來創作並編曲。他的曲很能配合歌詞,帶出一種連綿原野的意境。這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過去一路走過來都是因著基督的恩典;現在和未來都仍然會有豐富的恩典。基督是我們的美福,一切都是恩典!美福大家庭、我們來一面讚美祂,一面踏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