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阮雄長老 馬太(28:16-20)和馬可(16:14-18)都記載了主向十一個門徒顯現,並且托付了「大使命」給他們。馬太福音5-7章記述主耶穌在加利利的山上宣講祂著名的講章「登山寶訓」,而在升天之前,主又再一次於加利利的山上頒佈祂的「大使命」。登山寶訓是對信徒頒佈「天國之義」的原則,也就是耶穌基督的「律法新釋」。「大使命」(太28:16-20)是主耶穌給門徒和教會的「新使命」。這段經文有四個要點: 一、在敬拜中領受使命 門徒看見了復活的主,就向主耶穌俯伏敬拜(太28:17),他們是在敬拜中領受大使命的。大約十七年之後,在安提阿的保羅和巴拿巴等五位同工也是在事奉(NIV翻譯為敬拜worship)、禁食禱告中領受了聖靈的差派去宣教(徒13:1-3)。敬拜不但將榮耀尊貴歸給神,也是謙卑自己。神樂意在人敬拜衪時顯明祂的旨意。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誕生的時候,有東方的博士來拜「新生的王」,末段則記載十一位門徒向「復活的主」下拜。祂不但要受到門徒的敬拜,也要門徒把福音傳給萬民。 二、主得了尊貴、榮耀、權柄,所以要使萬民敬拜事奉祂 主耶穌對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28:18),這是應驗但以理書的預言:「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但7:13-14)。以賽亞也預言說:「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賽9:6-7)。「福音」使萬民成為門徒,這時候祂得了權柄,所以萬民應當敬拜、事奉祂。 三、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馬太福音28:19這句話中「使作主的門徒」是唯一的命令式主句,也是大使命的重點。而「去 going」、「施洗 baptizing」和「教訓 teaching」三個字都是分詞。如何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呢?就是要「去」、「施洗」和「教訓」。「去」是離開、出去、前往的意思。首先要離開信徒的群體、進入到教會以外的人群當中。這群體可能是在本地,也有的是在外地。向他們傳福音,使他們信主,為他們「施洗」。又要以主的吩咐、也就是聖經的真理來教訓造就他們,使他們成為「門徒」,就是聽了教訓後會去「遵守」的人,正如主耶穌強調:遵行神的話,就像聰明人把房屋建造在磐石上那麼堅固,經得起考驗(太7:24-27)。並且、主耶穌已經得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所以門徒也可以帶著王的權柄和使命,是應該有信心無所畏懼地去傳福音。「使萬民作我的門徒」是神應許亞伯拉罕「萬族都要因他得福」(創12:3) 的至終應驗, 而祝福萬民的使命已落在教會的身上了。 四、主同在與主再來 馬太開卷提到主耶穌的名字為「以馬內利」(太1:23),在最後一節經文再以「主就常與你們同在」為回應。「…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是強調主的同在是不看環境的、是恆常的,是「記住!我要常跟你們同在」,是要門徒知道他們遵行主的使命時,是一定不會孤單和懼怕的,也不會困乏和失敗! 主耶穌升天之前曾經吩咐門徒要把福音傳到地極: 「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末期」也就是「主再來」。主的心意是願意萬人得救 (提前2:4),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所以,我們傳福音是遵行主的吩咐, 並盼望等候主再來。 教會既然有了「主同在」的應許,就應該認真地遵行大使命。當福音傳遍天下的時候,主耶穌就會再來了。我們不妨先自問:我是主的「門徒」嗎? 我願意參予「去」、「施洗」、「教導」、「訓練門徒」等事奉嗎? 我常經歷神的同在嗎? 讓「大使命」先從我開始做起,先自己蒙福,再使別人蒙福音之福 !

平安與福音使命

阮雄長老 零九年聖誕節假期中看到不少令人不安的新聞報導:在伊朗的政治對抗中,示威和衝突造成多人死傷;西北航空班機在聖誕日險遭恐怖分子炸毀;阿富汗美軍基地在近日遭自殺炸彈攻擊,導致多人死傷;同一天在伊拉克首都,恐怖炸彈殺死多名警察及市民… 這些惡訊如陰影遮蓋了2009的年終。民攻打民,國與國相爭,這世界有希望嗎?感謝神!主耶穌在夜間誕生,在黑暗中帶給世人希望!主在升天前更把福音使命交給門徒,使人能藉著信靠耶穌得平安! 一.大喜的信息 主耶穌降生時,天使向牧羊人報佳音說:「不要懼伯!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2:10-11、14)。這大喜的信息本是「關乎萬民」的,可是在地上的「平安」只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不蒙神喜悅的人便得不到這個平安。他們既得不到平安,就製造了許多的「不平安」、終日思想盡都是惡。除非他們信服主耶穌、痛改前非、從新做人,才能享受這個福氣。然而,聖經說:「人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10:14)。主耶穌要賜給人平安,這好消息是由天使天軍來宣告,而傳福音的工作則交給了信徒。 二.宣教事工的發展 近代有一個宣教的指標是「回歸耶路撒冷運動」,也就是福音傳遞的方向繼續「由東向西」。但是當我們回溯教會歷史,看到基督教(景教:涅斯多留派)的傳揚,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經由耶路撒冷「由西向東」地傳到波斯、印度、蒙古、中國等國。波斯(伊朗)曾是東方宣教的基地,蒙古帝國則幾乎趕逐了回教勢力,元朝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基督徒在中國了。 波斯曾是宣教基地 在431年涅斯多留(Nestorius)主教被以弗所大公會列為異端並被放逐,他的跟隨者也受到排斥和逼迫。因此這些涅派的信徒就大量東移,來到波斯。其後與西方教會分道揚鑣,波斯教會就成為「涅斯多留派教會」。而在敘利亞的神學院則東遷至波斯境內,繼承了安提阿學派的傳統,注重屬靈操練和歷史字義解經,強調宣教。他們造就了許多宣教士,腳蹤遍及中亞、印度和中國。波斯教會成了歷史上宣教最得力的宗派,引領當時約有6%的亞洲人歸主,包括阿拉伯、印度、中國及中亞的突厥人、匈奴人及蒙古人,直到回教帝國興起。 基督教在中國唐朝 (A.D. 635-900) 唐朝的開國者李淵是一位漢人與突厥人所生的兒子,他的母親據說是涅斯多留派的基督徒。景教是於635年由波斯主教阿羅本傳入中國的。唐太宗對阿羅本相當友善與支持,曾資助他翻譯經典。依據781年所刻下的「景教碑」記載,當時景教約有百間修道院,在十州有數以萬計的信徒。唐朝的功臣郭子儀對景教極為友善,他手下有一位將領是涅派的基督徒。 蒙古帝國對基督教的影響 (A.D. 1200-1400) 蒙古帝國曾給予基督教良好的發展機會,她幾乎將回教勢力逐出了巴勒斯坦和北非。成吉思汗也曾經被信奉景教的蒙古克烈族酋長收留保護。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在1258年攻破巴格達、使回教帝國滅亡。旭烈兀後來統治了波斯。由於他的母親和妃子都是景教徒,因此對基督徒相當寬容,朝廷中有許多景教徒擔任高官。可惜在1295年,波斯的蒙古可汗信奉了回教,基督教就遭到嚴厲的逼害。當蒙古人滅了宋朝建立元朝時,採取宗教寬容政策,於是大批的蒙古族及中亞、東歐的景教徒也來到中國。依據元朝的文獻記載,在1315年全國共有七十二所會堂。 三.歷史的教訓 曾經是東方宣教基地的波斯(伊朗)現在約有人口七千萬、但是基督徒只有0.2%;其鄰國伊拉克約有三千萬人,基督徒只有0.1%。回顧這一千多年來教會的演變,我們學到些什麼教訓?  教會需要至死忠心的人 伊朗如今只有0.2%基督徒,大部分是來自傳統的亞美尼亞和亞述基督徒社群。有一位亞述後裔的基督徒曾告訴我說,他們之所以沒有因回教的侵略被吞滅同化,經歷多次的種族屠殺,卻仍能持守信仰,是因為他們不怕死,為了信仰絕不妥協,並且付上生命的代價。正如林道亮牧師的一句名言說:「教會並不缺乏碩士,也不缺乏博士,而是缺乏烈士。」當以利亞對神說:「主啊!他們殺了你的先知,拆了你的祭壇,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神卻回答他說:「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羅11:4)蒙主稱讚的示每拿教會,也被主勉勵他們在患難中要「至死忠心」(啟2:10)。 教會需要為萬民和在位的禱告 對基督教友善的在位掌權者都是與教會有些淵源的,例如李淵、成吉思汗、旭烈兀、郭子儀等。但是當十三世紀波斯的蒙古可汗信了回教之後,基督教就遭到嚴厲的逼害。我們不要忘記為「受逼害的」人代禱,他們是在神祭壇底下蒙神賜白衣的忠心僕人。所以保羅提醒提摩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提前2:1-2)。我們也要為「在位」的禱告、使宣教的事工得以順利拓展。 教會需要宣教 西方的教會於十七世紀才開始宣教運動,而以波斯為主的東方教會早於六、七世紀已經開始了向東方的宣教運動。雖然他們在基督論上被定為有偏差、但在主耶穌的宣教大使命上卻順從遵行,對亞洲諸國發揮燈臺的功用。教會若持守最正統的信仰,卻不宣教和傳福音,在基督台前會得到稱讚嗎?到審判那日,主會如何判斷我們呢?過去一年我有傳福音嗎?帶領了人信主嗎?但願主把祂的平安,藉著你與我,賜給更多祂所喜悅的人! (宣教資料取材自莊祖鯤著《宣教歷史》, 使者, 2004; 陳惠文編《普世宣教手冊 》 , 大使命中心,2003)

不平凡的…

阮雄長老 最近的一個早上,我從一所神學院的餐廳出來,經過庭院的小路走回宿舍,迎面清冷的空氣和飄下的雪花停落在我的臉和頭上,帶給我清新的感覺,讓我想到,我剛從陽光明媚的加州來到這數千哩外的烏克蘭。忽然有一個聲音在問我:「你為什麼到這裏來?」思想片刻後我得到答案了。當我再深思,自愧在還不到一個星期的訪宣中,尚且反思我的腳蹤,何況那長期在異鄉的宣教士呢?心中對宣教士的長期委身頓起敬佩之心,他們的腳蹤和委身是何等不平凡! 有一天在上海南京東路上看到人海密密麻麻,擁擠得寸步難行,這些寶貴的生命正在忙著什麼?追求些什麼?得著的將是些什麼?看哪!有多少是有永恆生命的?有多少知道生命的目的?在這人海中有誰知道若不認識神,生活不過是「虛空」,所追求的只是「捕風」?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啊!我們是何等的不平凡,因為我們是在萬人中被揀選出來的!但是,神卻要我們向這數不盡的人還福音的債,這任務是何等的神聖、艱巨和不平凡!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神學院的開放日,當師生一同唱詩讚美神的時候,我的心靈感受到一種從來沒有的激動。我們不但是口唱心和地頌讚神,而且這些頌讚是來自一群願意委身為神僕的人。主耶穌曾經醫治過十位長大麻瘋的人,當他們到祭司那裏去的時候就被醫治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個人是撒瑪利亞人。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在那裏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麼?這一位知恩而報恩的人比其他的九位看來是有福多了,因為除了病得醫治之外,他再被主祝福,他真是一位不平凡的感恩者! 2008年的五月是一個不平凡的月,五月二日緬甸的Nargis風災, 五月十二日的汶川地震,兩個突發的災難在轉瞬間奪去約十萬個寶貴的生命。一個月前我們再到緬甸和幾位賑災的同工交通,瞭解到有許多基督徒仍然默默地、忠心地到災區服事那些心身靈受創傷的災民,他們在悲傷無望的災民中是鹽是光,帶來主的醫治和盼望。最近我有機會再到成都,見到很多位在地震災區服事災民的弟兄姐妹,他們雖然不准公開傳福音,但是,往往是災民看到他們離開自己美好的家,來到這貧困的災區,在過去的十個月以來忠心地服事他們這些原不認識的人,禁不住追問說:「你們為什麼會來這裏幫助我們?」於是,福音就被生命的見証傳開了,這群無名的傳道者的愛心行動是多麼不平凡! 在不平凡的時代顯出不平凡的生命,因疾風而顯出勁草,乳香被燒而煙雲上升,祭物擺在祭壇焚燒才能發出香氣而蒙神悅納,所有的基督徒都被神不平凡地揀選,賜予不平凡的生命,賦予不平凡的使命,走那不平凡的道路,作那不平凡的見証,奔向不平凡的標竿,直到見主面!

作神的福音使者

阮雄長老 聖經說:「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5)。三一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把福音廣傳,叫多人得救。 一、父神的心意 約拿是一位神所差遣到外邦的宣教士,但他卻不甘願地到了尼尼微城。他宣告了神要 傾覆尼尼微城之後,全城的人都悔改了,神 因此轉意不把所說的災禍降於他們。這本來應該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但是唯有約拿不悅,並向神發怒。可能因為他本是一位有名 聲的先知(王下14:25),所宣告的不應驗,名聲將會受損。其次,他並不願意看到尼尼微人悔改得救、因為亞述是以色列人的敵人,且有殘暴不仁作風。約拿希望尼尼微城在沒 有被警告之下被毀滅,但他也深知神是一位有憐憫的神(拿4:2),所以他不願去。可以說,雖然他不甘願、不順服,神卻差遣這位頑梗的宣教士去完成了祂的心意。約拿去傳「禍音」反帶來了赦免。全書以耶和華說: 「…我豈能不愛惜呢? 」來宣告神的心腸, 衪願意赦免悔改的人。 二、聖靈的引導 初期教會的腓利在撒瑪利亞傳福音很有果效的時候,神卻對他有更高的旨意。有一 天,主的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雖然,那路是曠野,腓利卻順服起身去了。其實,對腓利而言,迦薩曠野的路這麼大,他該在 何時、何地、向誰傳福音呢?這如同海裡撈 針。但是,神是掌管一切的,在衪沒有「偶然」的事,只有「美意」的安排。當他到了 迦薩的路上時:「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人, 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徒8:26-28)。聖靈對腓利說:「你去 貼近那車走」,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裡,問他 說:「你所念的、你明白麼?」,太監便請腓利上車,腓利就開口對他傳講耶穌。最後,太監要求腓利為他施洗。腓利完成使命之後,聖靈把他提去(徒8:31-38)。後來,腓利在亞鎖都、以及那地的各城、直到該撒利亞 宣講福音。大約二十多年之後,他贏得一個美名 :「傳福音的腓利」。神使用一位管理 飯食的腓利去撒瑪利亞宣教,主的靈又把他帶到曠野和猶太地去傳福音,完成主的心意(徒1:8)。 三、主耶穌的揀選 保羅是一位偉大的宣教士。當他在往大馬色的路上被主用大光光照之後,主藉著亞拿 尼亞告訴保羅,他是主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主的名(徒9:15)。當他悔改不久,隨即在各會堂傳 講耶穌是神的兒子(徒9:20)。保羅三十多年馬不停蹄地在土耳其、馬其頓、亞該亞傳福音,受了許多的苦(林後11:23-29)。然而,他一直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 26:19-20)。保羅有一個十分寶貴的心志,就是立了志向,在福音未傳之地傳福音(羅 15:20)。當他在哥林多寫羅馬書的時候,表示想去西班牙傳福音。最後,當他快要離世時,他有無愧的回顧與榮耀的展望:「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4:7-8)。主使用了一位曾抵擋祂的罪魁,建立了初期教會的基礎。 結語 然而,主並非衹差遣先知、宣教士和傳 道人去傳福音;我們這些活在新約時代的信徒,已經領受主耶穌頒佈的大使命,衪也差遣了我們每一個屬衪的人。讓我們樂意順服主,在衪所帶領我們不同的環境中,作忠心的福音見證。

苦難與宣教

阮雄長老 五月二日的浩劫 當飛機盤旋在仰光的上空,一片美麗翠綠田林呈現在眼前,湖海反照著美麗的藍天白雲,讓人無法想像,幾個月前緬甸南端的伊落瓦底(Irrawaddy)三角 洲地區,受到熱帶颶風Nargis猛烈的襲擊。高達二十呎的海浪,殘蹂了上千的村鎮,一天之內奪去了十五萬寶貴的生命,五十多萬人無家可歸。更令人難過的是﹕當地的政府不願接受外國的救援,甚至對某些種族和信仰不同的災民置之不顧。 災區的居民除緬甸族之外,約有一半是克倫族,他們是緬甸第三大的種族,約佔全人口的7%,據說他們源自中國,有30-40%是基督徒,他們在災區的教堂被吹倒、沖走,無數的信徒遇難了。這空前的浩劫,因著政府的失策與媒體報導的缺乏,使賑災的資援短缺緩慢,與四川賑災的大量資援的投入相比,便看到兩者的差 距實在太大了。 改變緬甸的宣教士 論到緬甸的教會,我們要追溯到1813年7月13日,有一位美國的宣教士耶德遜 (Adoniram Judson)帶著他新婚的妻子安妮(Ann  Hasseltine) 抵達仰光。 耶德遜生於麻省,父親是牧師,22歲清楚神的呼召,獻身向東方人傳福音。他們夫妻到了緬甸,要學習適應髒亂的環境。那時的仰光被形容為「東方的垃圾池,沼澤上的首都」。他們初期的宣教是從零開始,生活充滿了坎坷;他曾被政府誤為間諜,關入監牢二十一個月,幾乎喪命。疾病使他先後失去兩位愛妻:安妮和莎拉,又失去了六個孩子。但是因為緬甸人需要福音,他決心努力學習緬文,開始著寫緬英文法書和福音單張,辦學堂和教會。 經過六年的努力,終於結出第一個福音的果子。他看到信徒最需要的是一本緬文的聖經,就花了二十三年,排除眼疾的困難,獨自把全本聖經繙成緬文。他所譯的到如今仍是有史以來譯得最好的一本緬文聖經。其後,他又花了十年完成英緬字典。 耶德遜在緬甸宣教三十三年之後才第一次回美國,在這回程中,妻子莎拉在途中病逝。莎拉是一位熱忱傳福音的女宣教士,常到克倫族的森林傳道,他們改變了克倫人的游牧生活,定居村莊建立教會。耶德遜在緬甸宣教共37年,離世時62歲。在他死後30年,因著他們的耕耘帶來了63間教會,有7,000信徒和163位宣教士;一百年後信徒增至200,000人。如今快兩百年了,信徒佔全緬甸人口7%。耶德遜和妻子的深遠影響力,可以從他的一句名言看出來:「若十字架未被穩固建立在這地方之前,我是不會離開緬甸的。」 苦難中的展望 苦難沒有使耶德遜退縮:疾病、痛失妻兒、牢獄、恐嚇…都沒有打倒他。緬甸的教會可以說建立在這幾位堅忍不拔的宣教士生命基礎上。如今在災區中的教會,正在跟隨宣教偉人的腳蹤。我們祈求神幫助教會,在苦難中顯出那比被火試驗過的金子更顯寶貴的信心,也能經歷到神的大愛,如聖經所記: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是逼迫麼?是饑餓麼?是赤身露體麼?是危險麼?是刀劍麼?然而靠著愛我 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8:35, 37)。 五月二日的浩劫中喪失了十幾萬人,不是活劃在我們的眼前,提醒我們傳福音的逼切嗎?我們能為緬甸的教會及災民做什麼呢?從歷史看到苦難常帶來宣教的機會。讓我們多為災區的人禱告,求神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和教會,並使用教會在這苦難中成為明亮的燈台,對人能救助安慰,使人能蒙恩得救。也求神讓我們有機會參予緬甸的宣教,但願有一天,緬甸的教會興起來,成為東南亞的宣教的基地,向東邊的泰國、寮國和中國的西部傳福音,向西北的印度、孟加拉報喜信。 我們還要繼續為緬甸的教會的重建而奉獻,願聖靈帶領眾教會,一同合作投入教會重建的計劃,因為災區的信徒能力很薄弱。願神成就衪的旨意,因為: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

教會的關懷事工

阮雄長老 「餵養」和「牧養」 一次聽到一位大型教會的牧師說,他已經不再探訪會友了,因為會友太多﹔而且,他去探訪會友,反使到會友不安,以為有大事臨頭了。教會中也有些會友不願意別人到他們的家中,情願在教會或公開場所見面。因此,教會的關懷事工,的確會因教會型態和成員背景而異。 主耶穌曾三次授命彼得以「餵養」和「牧養」主的羊為事奉祂的重點。餵養指生命上的供應,如詩篇23篇的青草和水的供應;牧養指生活上的關顧,如引導走義路,以杖和竿為保護和安慰,在遇到敵人或在苦難時予以豐富的筵席款待,這是牧者關懷羊群的一幅理想藍圖。然而當教會人數增多時,牧者所能關顧的,只是少數的一部份人;因此,教會須有關懷團隊,動員更多關懷同工來分擔工作。 關懷的對象 教會關懷的對象以有急需者為優先,例如患病、喪親、家庭失和等﹔其次是慕道朋友、新朋友、孤單失落、沒參加團契、靈命軟弱的人等。關懷的機會可利用主日及團契的聚會。多數人會在主日參加崇拜,因此,在聚會的前、後,主日學和午餐的時段,都是關懷的好機會,因為有需要的人,不但得到神的話語供應,也可以享受到弟兄姐妹愛的激勵。教會的團契也是發揮關懷最有效的組識,因為是長期連續性的,同時也有眾人參予的果效。 探訪的方式 探訪是很重要的事工,探訪有一般性的、特需性的、福音性的和栽培性的。一般性探訪的對象是新人和游離不固定聚會的人。特需性探訪的對象是患病、住醫院、喪親,家庭失和和靈性低落等人﹔福音性的探訪是針對慕道者和初信的﹔栽培性的探訪包括門徒訓練、同工栽培和屬靈同伴背經禱告等。 探訪的同工包括牧長傳道、團契同工、主日學老師、以及有關懷負擔的弟兄姐妹。探訪的同工需要有探訪的訓練,因為是代表教會去關懷弟兄姐妹,所以要學習探訪須知:例如事前事後要禱告、多聽傾訴少教訓、不傳是非閒言、要謙虛誠懇、有愛心和耐心、要掌握時間、言之有物,也最好是兩個人一同配搭。 探訪時可以帶些福音單張、四律、教會簡介、福音刊物、錄音帶、CD、信仰小冊和聖經等,按著需要以神的話和見証來鼓勵人,最好鼓勵被探訪者參加教會的團契,使他不單是被關懷,而且也有機會參與事奉,從被關懷變成為能關懷他人的同工。 教會對新人可以用電郵或信函來表達歡迎,也可以在每一季舉行迎新餐會,藉此介紹教會,鼓勵新人加入團契。教會可幫助生病和生孩子的肢體預備飯菜、看顧小孩、交通接送等事務,可以安排團契和會友自願登記輪流去幫助他們。 關懷事工的整合 探訪事工最理想是在每週固定的時間,晚上或白天在教會集合,一同分隊出發﹔關懷組事先要預選、聯絡及安排探訪的對象,事後探訪同工要簡述探訪結果以便備案。每月召開一次關懷探訪會議,由各團契及牧長傳道一同分享會友的狀況,以便為會友代禱和作下一個月的安排;這會議是教會關懷事工的整合,策劃與推動的核心與動力。 希伯來書說:「…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10:24),教會的關懷事工,如能動員全教會的弟兄姐妹都參與,必能讓從神而來的愛心,藉行動流露出來,教會就會蒙神悅納和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