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面面觀簡介

池耀興博士 引言: 主耶穌的再來是基督徒永生的盼望。有關末世的真理,我們自然會想到教會關於千禧年的教導。千禧年觀是基督徒在世的人生價值觀以及生活形態的基礎,也是基督教歷來眾說紛紜的課題。簡單的說,基督教會因著在啟示文學的解經方法的差異,加上一些觀念的分歧,有四種不同的觀點: 1. 時代主義觀 • 時代主義強調聖經須字面(Literal approach)解釋,認為「若普通意義有意義時,勿找其他意義」。他們同時認為神所應許要賜福的以色列是現實意義上、地上的以色列國,而非指靈性上的以色列。神與亞伯拉罕和以色列所立的約是無條件的約,無論以色列在以往如何悖逆神,神都將在基督再來前賜予他們。 •主耶穌在七年大災難前再來。那時教會被提(信主的死者首先復活,與地上活著的信徒被提到空中),祂也恢復以色列代表神的合法地位。在七年大災難中,敵基督迷惑以色列,並贏全世界的信任。最終,敵基督發動其聯盟向以色列宣戰。此時,主耶穌再來,與十四萬四千個不向敵基督屈膝的猶太人一同建立地上的千禧年國度。在千禧年國度結束時,撒旦被釋放,並誘惑人們敵對基督。最終基督率領大軍消滅敵人,並施行白色大寶座的審判。 • 因著時代的推進以及不同見解的衝擊,時代論進行了修正,分別有「修訂時代論」和「前進時代論」。前者認為:雖然以色列和教會明顯不同及有不同終局,但他們都是神的子民而分享基督的屬靈救贖。後者則強調神救贖工作的一體性;神在不同時代中施行其救贖計劃、雖有以色列和新約教會兩方面,但卻是一體性的。教會是神對以色列救贖工作的延續而非取代。 • 評估:雖然災前觀可能在第一世紀已經出現,但是一直至廿世紀,時代論還是一個尚非成熟的神學系統。真正提倡和發展時代論的是達比(Darby, 1800-82)。而司可福(Scofield)藉著司可福串珠聖經把這神學立場推廣至眾教會。 2. 歷史性前千禧年觀 • 此論以萊特(George Ladd)為代表,結合字面和寓意解經,強調新約教會就是屬靈意義上的以色列,並領受神在舊約中有關以色列的應許。 • 七年大災難後,基督再來地上建立千禧年國度,之後撒但暫獲釋,眾人被迷惑、悖逆神。最終主基督施行白色大寶座的審判,撒旦與未信主者被審、然後被扔進火湖。 • 此論在主後431年以弗所大會前,非常普遍。 3. 後千禧年觀 • 此論也是結合字面和寓意的解釋,認為啟示錄裡所說的「一千年」指的是一個象徵性的長的時段。神的國已經在人的心裡,而非將來突發的事件。主耶穌復活升天時,千禧年國度已經開始。在千禧年裡,福音廣傳、基督教價值觀產生廣泛影響。因而撒但的勢力將會被逐漸擊敗。直至千禧年末將有背道和敵基督。千禧年後主耶穌將再來,然後所有人復活受審判。 • 此論強調善必定逐漸戰勝邪惡,自認為是樂觀主義者,有別於悲觀的前千禧年論者和無千禧年論者。 • 在主後的三百多年,基督教會基本上是贊成前千禧年觀,但非洲多納徒派(Donatist)認為「一千年」已是屬於當時的時期,而信徒首次復活是靈性的。這見解為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所接受,他認為教會已在千禧年之中,而羅馬大公教會就是神的國。 4. 無千禧年觀 • 此論認為啟示錄第二十章「一千年」的經文是象徵性的文字,不應按字面詮釋。千禧年指的是主耶穌降生後至祂的再來之間的教會時期。 • 此論認為神的國度在主耶穌基督復活時,就已經揭牌了。而主耶穌基督在得勝死亡和咒詛後,就與信徒一同掌管教會。故無千禧年觀可被稱為「揭牌千禧年觀」或「現今千禧年觀」,從屬靈意義上來看,基督已經與教會以公平、公義掌管地上。 • 此思想經過奧古斯丁的系統化與發展,逐漸成為千禧年觀的重要見解。東正教和天主教會都普遍持無千禧年論。而此思想在路德宗、歸正宗、基督會、聖公會甚至一些福音派中也很普遍。 總結: 綜上所見,因著對以色列國與新約教會之關係的看法的差異,教會產生了不同的千禧年觀。筆者認為:我們可以接納甚或包容各個不同的千禧年觀,正如我們已經接納甚或包容其他宗派一些非核心信仰的教義(如洗禮的方式、聖餐的理解等)。然而,更重要的是:不同見解的神學家們都堅持聖經裡面有關神的基本應許:在末日神消滅撒旦,在災難中保守其子民,白色大寶座的審判,新天新地的建立等。神的應許對身處患難中的信徒而言,是極大的安慰和盼望。再者,既然主耶穌說連祂自己都不知道其再來的具體日期,我們作為主的門徒,應當時刻警醒、預備迎接主的再來。同時,我們應當殷勤事奉、努力遵行主耶穌離世前要我們「使萬民作主門徒」的大使命。(太28: 18-20)

奠基聖經原則的宗教對話(全)

池耀興博士 今天的時代是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時代,也是一個注重「對話」、互相傾聽和尊重的時代。基督信徒如何有效地對異教徒進行宗教對話,以致他們能明白真道、接受福音?筆者認為:我們在進行宗教對話時,應該採取奠基聖經原則的宗教對話法。這聖經原則是彼得前書三章15-16節所提供的四方面的原則:1.「闡明盼望」的準備;2.「溫柔、敬畏」的態度;3.「無虧良心」的生活榜樣;4 .「尊主為聖」的預設前提(Presupposition)。筆者在此作一簡單的介紹: 1.「闡明盼望」的準備 使徒彼得說:「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回答各人。」誠然的,對於彼得前書的收信者而言,「心中盼望的緣由」指的是信徒之所以能行善、能為義而受苦(參彼前三13-14)的緣由;那是信徒因為有將來的盼望,而將這盼望作為敬虔生活的緣由。我們知道:基督徒的盼望是主的再來和信徒得榮,而這些是與主耶穌的降生、受苦、受死、復活、升天等信仰絲絲相扣、密不可分的。換句話說,將來主的再來和信徒得榮是奠定在過去主耶穌為信徒的救恩所成就的一切。從這角度來看,信徒「心中盼望的緣由」就是整個基督信仰。在宗教對話上,我們信徒們必須要常作準備,向他人闡明基督教信仰,以期他人能受到聖靈的感動,謙卑自己、接受耶穌基督為個人救主。 那麼,在回答他人有關基督教信仰之準備上,我們信徒該做些什麼呢?這答案是與宗教對話的三個基本層面相關的,那就是:「辯護」、「出擊」和「證明」。 「辯護」指的是給對話者對基督教信仰的質疑或誤解進行辯護、提出解答(參腓一7,16)。 「出擊」是針對對話者信仰體制的不足和錯誤,進行揭露和批判(參林後十5)。而「證明」就是當對話者對基督教信仰的真實性有所懷疑時,我們可以提供理性的證據(參約十四11;二十24-31;林前十五1-11)。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進一步說:若果我們要更清楚地辯護或證明自身的信仰,我們就必須要更深入地了解、掌握它。若我們要言之有物地揭露和批判對話者的信仰體制,我們也必要清楚認識對方的信仰。總之,作為基督信徒,我們首先必須清楚了解自身的信仰,也必須了解聽道者的信仰內涵。我們應該知己,也應該知彼。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是「闡明盼望」的基本準備。 2.「溫柔、敬畏」的態度 此外,彼得教導信徒在向別人分享「心中盼望的緣由」時,態度要溫柔、敬畏。這句話說的是對人要溫柔,而對神要敬畏。主耶穌教導我們:「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太十一29) 在進行宗教對話時,基督徒是代表耶穌基督來證明和辯護基督信仰,因此我們務必避免把對話變成戰場,避免在言語上爭強好勝。我們應該以溫柔的態度,加上內心迫切的代禱:求聖靈感動聽道者的心,好叫他能明白真道、接受救恩。至於「敬畏主」這一點,因與「尊主為聖」這真理有關,我們留在下文探究。 3.「無虧良心」的生活榜樣 接著,彼得教導信徒要過一個「無虧良心」的生活。他說:「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這「無虧的良心」、「好品行」指的是什麼呢?按照上文「你們若是熱心行善,有誰害你們呢?你們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彼前三13-14)來看,彼得鼓勵初期教會的信徒要「熱心行善」(意即要行神所喜悅的事),對他而言,若信徒熱心行善,又會有誰加害於信徒呢?即使有人因信徒行善而加害信徒,那麼,信徒就是為義受苦的人,是有福的人。 這裡,我們看見「無虧的良心」意指熱心行善、行神喜悅的事的好品格。基督徒在傳福音的事上, 不僅要言傳,更要身傳,叫眾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就把榮耀歸於神。 我們在進行宗教對話時,應該採取奠基於聖經的四方面的原則。前三個原則已經在上一期的《美福通訊》談論了,這裡是第四個原則: 4.「尊主為聖」的預設前提(Presupposition)) 最後,在宗教對話時,我們一定要謹守「尊主為聖」的預設前提,誠如彼得所言:「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彼前3:15;參羅10:9;林前12:3;腓2:11)。 「尊主為聖」意即「我們心中應常因基督的聖潔、忌邪、榮耀……而產生一切尊榮、敬畏、不敢隨己意行事的心。」 本節經文的上文是「不要怕人」,而這節經文卻是「要尊主為聖」,兩者可說是截然相對的。 我們現在要看的就是:作為基督徒,我們必須尊主為聖。這種「尊主」不僅應用在我們的讀經、禱告、建立一個與主基督親密關係的靈修上,這「尊主」也必須應用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上,其中包括宗教對話。那麼,我們如何把「尊主為聖」應用在宗教對話上呢?筆者認為至少有四個重點:對話基於敬畏神、高舉主基督話語的權威、絕無中性的立場,和全然委身於基督的主權: 第一方面是關於「論證基於敬畏神」,這在上一期我們已經討論過,就不在此重複了。 接著是第二方面:主話語的權威。基督徒一定清楚明白,主基督的話語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生命的糧,即是我們信仰與生活的唯一準則。更進一步而言,主的話語是我們與神、與人相處的唯一基礎。故此,當我們與別人進行宗教對話時,我們應當謹記:以主的話語(聖經)作為證明和辯護自身信仰、批判他教信仰的唯一根據。 第三方面是「絕無中性的立場」。當我們研究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信仰或哲學時,即使我們看到它們有類似的人生價值觀或倫理道德的勸誡(如基督教的愛與佛教的慈悲或儒家的仁,「宗教都是勸人行善」等等),但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到它們之間世界觀的差異, 諸如有神論、無神論、空無論、理想主義、經驗主義和懷疑主義等等。而這些世界觀卻是基礎性的、核心性的、不可貫通性的,比如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有何關係呢?有神論與無神論又有何相干呢?不同信仰者都會以某些宗教經驗、經書典籍或自身的文化傳統作為信仰依據,從而形成了自身所執著的、絕無中性的立場。舉例而言,太虛大師批判基督教的創造論和神觀是不合科學、不合理性的,故此不可信。殊不知,我們人類無法用科學和理性來證明神和祂的創造,我們也無法以科學和理性來證明神不存在(無神)。意即:有神論和無神論都是屬於信心系統,是人類透過前人的教育(無論是書本或經驗的傳授)後,用信心來接受的。故此,我們會看到這麼一個現象:兩個世界觀截然不同的宗教對話者在進行世界觀對話時,越是執著自身信仰的一方,就越排斥對方的信仰論證,形成水火不相容的局面。總之,筆者認為在進行宗教對話時,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不該也不能容許中性立場的存在。 再者,在進行宗教對話是,我們可以使用各宗教的類似點(如基督教的愛與佛家的慈悲)作為宗教對話的接觸點(the point of contact),從而進入到深層的世界觀比較。在對話時,態度上要溫柔謙和,不進行人身攻擊。但在信仰立場上卻可以不妥協;我們一定要高舉基督福音,我們一定要以聖經作為信仰和對話論證的依據。我們不必牽強求同,乃應實事求是、據實比較。 最後,在整個宗教對話時,我們必需委身於神的主權。意即:即使我們迫切地期盼對方接受福音,我們也應該學習尊重對方的信仰選擇。這樣做的話,不僅為了保持彼此間的和諧關係,更是學習順服基督的主權。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忠忠心心地傳講神的話語,並且深信神必定藉著祂的話語向聽者啟示祂自己,並藉著祂的靈感動聽者,以及在祂自己所定的時間裡引領聽者歸向真神,誠如使徒保羅所言:「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林前3:6) 謹以此文拋磚引玉,並與同道彼此共勉、互相代禱,求主幫助我們靠著主的恩典,能進行牢牢奠基於聖經原則的宗教對話,藉此更榮神益人。

從無常到有常

池耀興博士 風露淒淒秋景繁,可憐榮落在朝昏。 未央宮裡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槿花》 李商隱這首詩把一女子雖美貌如花,卻紅顏命薄,遭受無常的摧殘,猶如朝開暮落的槿花的情景描寫得淋漓盡致。而當他「義山身處唐之季世,國運衰頹,身世沉淪,蹉跎歲月,志業無成,於好景不常感受特深」 時,寫下了其對「無常」感悟的曠世名句: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無獨有偶,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似乎也對佛教的「無常」教義產生共鳴: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君知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對於佛教信眾而言,萬物都在變化之中,都「無常」。正因無常,正因人類意識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才會去尋索生命的真義,也才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如僧肇說:「生死為畏,畏莫大之…。」 於是就有了「生死事大」這一禪宗和尚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宗杲說:「既不知來處,即是生大;又不知去處,即是死大。謂之無常迅速,生死事大。」 「人生無常」的說法,並非佛教獨有。基督教也有類似的描寫,如《傳道書》7:14說:「在亨通的日子裡,應當享福;遭遇患難的時候,就當省察。神使這兩樣並存,為了叫人查不出未來的事。」亨通與患難是並存的,這互存性本身就是無常的演示之一。人生往往就生活在得失、福禍、喜悲、愛恨等等二元交替的境界之中,如其對人生的總結:「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種的也有時;…愛有時,恨有時;戰爭有時,和平有時。」(傳3:2-9)這些不同對立面的「有時」,並非人手所能掌控。這不僅直接地描繪了「無常」的人生現象,也間接地闡述人生的無奈和感傷,難怪《傳道書》作者總結說:「作工的人在自己的勞碌上得到甚麼益處呢?」因勞碌所得來的,並非能恆久守得住。即使守住了,卻無法享用。故此,他悲憤地說道:「我恨惡我的一切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不得不把勞碌的成果留給後人。」(傳2:18)正因這「無常性」,以及在人生中所發生的種種令人焦慮、迷惘、沮喪的事,直叫《傳道書》作者悲嘆地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人的一切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對自己有甚麼益處呢?」(傳1:1-2) 當然,倘若「虛空」只是《傳道書》的主旨的話,那麽無常的人生是非常的悲哀。感謝主! 《傳道書》作者不僅描繪了人生的無常性,也同時帶出「有常」的信息,藉此把讀者的眼光從日光之下的人生轉移到日光之上的、敬畏神的人生。我們看見,《傳道書》作者在第一章4-7節裡,藉著描述人生和自然界的運行規律,刻畫了隱藏於「無常」現象背後的「有常」真相。這段詩歌可以如下排列: 無常 有常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存在 太陽升起,太陽落下,匆忙回到它上升之處 風向南刮,又往北轉,循環周行,旋轉不息 江河向海裡流,海卻不滿溢,江河之水歸回本源,循環流轉 它明確地說:「已有的事必再有,作過的事必再作;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有甚麼事人可以說:『看啊!這是新的』?其實,很久之前已經有了,在我們之前早就有了。」(傳1:9-10)意即:在人看來變幻無常、萬事常新的人生,不過是不斷重複、毫無新意的人生。那麼,是甚麼原因使得舊事重複出現呢?答案是:神。 《傳道書》如此宣告:「現在有的,先前就有;將來有的,早已有了;因為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出現。」(傳3:15)這裡所要表達的神學是:我們所認為的無常人生,其實都在神的掌控之中。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個難處,必定有神的美意。故此,無論我們身處甚麽環境,我們都「應當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因為這是每一個人的本分。」(傳12: 13-14)

美福畢業祈愿

池耀興博士 恭喜美福2012年的畢業生!經歷埋頭苦幹、寒窗苦讀後,你們終於畢業了。深信在美福過去的日子裡,你們一定得蒙神豐盛的恩典和憐憫,老師們悉心的教誨和栽培,你們已經準備就緒為主做工了,恭喜恭喜!在此恭喜之際,我心中千言萬語無法言盡,惟盼有限的言語能化作濃得化不開的祝福,隨伴著你們事奉的道路、充滿著你們屬靈的人生。 回首以往事奉主基督的經歷,我深深體會到:傳道人的品格、恩賜和異像等等在事奉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這些都奠基在傳道人與主耶穌的關係上。我深信許多愛護你們的屬靈長者都與你們分享了這些教導,我就不在此重複了。 我只在上帝面前默默地祈願:求主幫助你們在忙碌的事奉中,千萬別忘了為遠方故鄉未信主的親朋好友的救恩禱告。若主願意開路,期盼你們能回家看看,向他們傳福音,帶領他們歸入主的名下,以免在你們事奉道路上留下了一絲遺憾。 有一天,我佇立在海邊,向著太平洋的彼岸遙望。想起遠方的故鄉,想起親愛的家人和朋友,思緒難平、思念益增。有感而發,寫下《永遠的故鄉》這首詩歌,以此相贈、彼此代求。誠心所願! 《永遠的故鄉》 1、佇立在海邊,默默向天凝望, 成群的海鷗不懼艱難,向著遠方飛翔。 遊子的濃情思念,化作白雲飄蕩, 向您傾訴我的心中吟唱:我們相聚永遠的故鄉。 副歌: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只有光明,沒有黑暗。 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只有永生,沒有死亡, 只有喜樂,沒有悲傷, 在主裡享福恒常。 2、人生真短暫,充滿徬徨不安, 誰能靠自己歷盡風浪,苦難獨自擔當? 需要時主願幫忙,耶穌與您相伴! 您得救恩永是我的期盼,我們共赴永遠的故鄉。 副歌: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聖徒相聚,永伴身旁。 噢!永遠的故鄉就是天堂, 在那裡聖徒相愛,讚歌高唱。 接受耶穌,進入心房, 您必得享福恒常。

活出燦爛

池耀興博士 離開高速公路,拐入回家的路上,氣喘如牛、灰頭土臉的座車頓然間放慢了腳步。十月的路旁,丹楓處處,落葉滿地,驕傲地、同心合意地為大自然塗上了色彩。遠處的山顛上,掛著西落的夕陽,潑洒一片悅目的紅,擁抱天空,輕撫大地。丹楓、夕陽、彩霞,把座車照映出幾分燦爛的姿彩。喔!真美! 眾所週知,凋落的花葉、夕斜的秋景,多是詩人的好題材。唐朝詩人李商隱以景喻情,可謂一絕。「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言盡詩人無奈的空寂、斷腸的愁思,題為《落花》。《登樂游原》則是其詠物言情的另一佳作:「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鬱鬱寡歡的詩人﹐在苦海愁雲中登上古原﹐盼能覓得一絲歡愉的空間。抬頭望夕照美景﹐情不自禁地歡呼:「夕陽無限好」;低頭想堪虞的國運、不得志的困境,又不由悲嘆 「只是近黃昏」。 的確,夕陽的美麗轉瞬即逝,丹楓也會隨風凋落。此情此景,實是短暫人生的最佳寫照。杜甫的《贈衛八處士》,可謂描繪精確:「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光陰似箭,人生苦短,轉眼之間,景物依舊,人情全非。 人生苦短,乃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佛教文化熏陶下,「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之四),誠為不滅的情懷。 人生確似幻化,但不同信仰造就不同的生活心態,也因此產生不同的生活果效。神僕摩西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如果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可誇耀的,不過是勞苦愁煩;我們的年日轉眼即逝,我們也如飛而去了。」(詩篇九十10《新譯本》,下同)傳道者也說:「人的一切勞碌和操心,就是他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對自己有甚麼益處呢?其實終其一生,他的擔子既痛苦又煩惱,在夜間也不能安心。這也是虛空。」(傳道書二22-23) 面對空苦人生時﹐基督教的信仰不是止於憂心忡忡、悲觀無望,而是透過空苦的人生,更深一層地思想空苦的來由及解決方案,從而帶出積極、樂觀的人生。詩篇90篇說:「我們因祢的怒氣而消滅,因祢的烈怒而驚恐。祢把我們的罪孽擺在祢面前,把我們的隱惡擺在祢臉光之中。我們一生的日子都在祢的震怒中消逝,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誰曉得祢怒氣的威力,誰按著祢該受的敬畏曉得祢的忿怒呢?」(7-9,11節)詩人清楚說明:人生充滿愁煩,是因不敬畏神,犯罪悖 逆神,而常在祂的震怒之下。 那麼,如何走出罪惡的深淵?聖經告訴我們: 求神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 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求神向祂的僕人施憐憫。 求神使我們一清早就飽得神那不止息的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 求神照著神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世間的確有苦難,但因著那位我們信靠仰望的上帝,即使身處患難,也能求取智慧、力量、恩典和慈愛,活出充滿積極、樂觀、喜樂的人生。不僅如此,我們還當像摩西那樣,繼續向上帝禱告:「願祢的作為向祢的僕人彰顯,願祢的威嚴向他們的子孫顯明。願主我們的神的恩慈臨到我們身上;願祢為我們的緣故,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祢堅立。」 (16-17節) 這一位神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慈愛、公義、永存的神,信靠祂的人在世上所做的一切美好的事,都會在見祂面時得到祂親自的報賞。這教導也 讓那些活在苦難中的人,能堅持自己的信仰而不隨波逐流,能忍受患難而不犯罪,能在蕭條、無助的境遇裏,活得灑脫、活出燦爛。 想得入神之際,驟見迅黯的雲彩和剎冷的落葉隨風飄盪,似乎向夕陽揮手告別。此時,座車內飄出了一首短詩: 世物盡如草,瞬間似火燒。 一生名與祿,若朝大海掃。 基督為至寶,信主煩惱少。 雖然近黃昏,夕陽無限好。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池耀興博士 我們有神的話語不就夠了嗎?為甚麼要研究中國文化? 為甚麼要開這個課程、做無謂的宗教比較?這裡,為了釋君疑惑,我們有必要來思考幾點,談一談宗教對話的可行性和必需性: 一、教會歷史的提醒 眾所週知,基督教傳教士把福音傳到中國後,遇到了許多的誤會、排斥、衝突、逼迫與攻擊。福音事工舉步維艱,叫多人灰心失望、甚或放棄。其中原因如同台灣一中國近代史學者呂實強的感嘆:「中國文化與基督教已經吵架了一百八十多年,但是它們彼此還沒有見過面。」因此,為了能更有效地向國人傳揚福音,認識自身的文化、並對症下藥地指出其不足之處的做法是可行的、甚或必需的。 二、宗教對話的二十一世紀 有學者說二十一世紀是「後現代、多元文化交流」的世紀。 近年來不少國內外莘莘學子和學者,學習異國文化,進行宗教間的對話,以期能夠互相了解、促進彼此之間的溝通與感情,從而在社會各層面中有更良好的合作和互惠,於是,宗教對話成為中國大學校園裡的一種氛圍。因此,有志把福音傳給華人同胞者, 宗教對話這個策略是可行的、甚或必需的。 三、聖經的教導 當然,我們做每一件事,都必須以聖經為依據。宗教對話也不例外。使徒彼得教導說:「只要心裡尊基督為聖,以祂為主;常常作好準備,去回答那些問你們為甚麼懷有盼望的人,但要用溫柔敬畏的心回答。當存無愧的良心,使那些誣賴你們這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在毀謗你們的事上蒙羞。」(彼前3:15-16)我們認為「常常作好準備」指的不僅是對 神的話語的認識和屬靈的體驗,也是對異教的認識。當我們對中國文化越認識,我們就越容易找到切入點,與他們進行對話,從而辨明真道、將基督的福音傳給他們。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可見,宗教對話這個策略是可行的、甚或必需的。 你讀完了這些宗教對話的可行性和必需性後,可能會問:「那麼,究竟《基督教與中國文化》這課程的基本內容是甚麼?」這裡,我們把中國文化歸為哲理性和宗教性兩方面。前者是儒釋道三家的哲學思想,後者指的是中國民間信仰。因為課程涵蓋的範圍相當大,於是,此課程更多的是屬於概論式的課程。在簡介早期基督教在華傳播的歷史回顧、 奠基聖經原則的宗教對話後,分別嘗試探討基督教與儒釋道以及民間信仰的比較,以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願意更進一步做相關的探究。課程安排如下: 1.簡介早期基督教在華傳播的歷史回顧 2.奠基聖經原則的宗教對話 3.基督教與儒家思想 4.基督教與道家思想 5.基督教與佛家思想 6.基督教與民間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