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從哪裡來?

林榮華博士 創世記第一章解經介面之探索 創世記1:1-2:3使用「六日」的格式來敘述神的創造。其中一個明顯的文學特徵是在每一日的結尾都說「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幾)日」。若純粹按字面意思來了解這段經文的話,在神創造的第一日就「有晚上、有早晨」了。對地球上的人來說,「晚上」及「早晨」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陽光。因著太陽的存在以及地球的自轉才會造成「有晚上、有早晨」的現象。如果創世記第一章是在描述神創造宇宙萬物的「先後順序」的話,太陽是在第四日才被創造的(1:14-19),但第一日就「有晚上、有早晨」,這分別「晚上」與「早晨」的光究竟從何而來?有些人認為第一日的光是宇宙光或宇宙射線。即便如此,此「光」或「射線」如何造成地球上「有晚上、有早晨」的現象? 近代由於科學掛帥,許多人常會以科學的角度來看聖經,在基督徒當中對如何用科學來解釋神創世的經過也產生不同的看法。這些爭議的焦點在於聖經的記載是否與當今科學的資訊相容或一致,因而產生了相容論(Concordism)與不相容論(Non-concordism)兩種主要觀點。主張相容論的人大抵認為創世記第一章的記載是個「歷史性」、「平鋪直敘」的記載。而主張不相容論者的出發點是創世記第一章原先是寫給「他們」而不是「我們」的。這些原始讀者是三千多年前摩西時代的以色列人,是今天科學時代以前(pre-scientific)的人。他們所處的是一個神學掛帥而非科學掛帥的時代。創世記第一章的信息是針對「他們」「神學上」的需要,而非「我們」「科學上」的需要而寫的。 許多古老的文化都藉著創世神話故事來表達其獨特的宇宙觀。舊約時代以色列人的鄰國有些認為這個世界的創造是眾神互鬥之下的副產品,是由戰勝之神藉著手下敗將的屍體而造成的。又,人的受造是因眾神當中的小神,抱怨他們的工作太重而要求造出人來代替他們做那些苦工。在這種神學環境中,創世記第一章藉著一種文學格式,也就是所謂的「製表與填表」(Form and Fill;有關此點,連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The NIV Study Bible)的註釋中也提到,不過將此文學手法譯為「成形與充滿」。) 來表達與其鄰國大相逕庭的宇宙觀。 細看六日創造的內容,不難發現前三天的記載先列出神創造的四個範疇(製作表格):第一日,光;第二日,天與海(空氣以下的水);第三日,陸地(與其上的植物)與海分開。後三天則介紹這四個範疇中的細目(填表):第四日,日、 月、星等光體;第五日,海中與空中的動物;第六日,陸地上的動物,包括人類。這種前三天與後三天彼此對應的格式是用來與1:2的「空虛混沌」作對比。神在一片「混沌」當中「分開、分出」(1:4, 6, 7)範疇及秩序(製表),接著在這些「空虛」的範疇(表格)中填滿內容。這種文學手法並沒有否定神創造的「歷史性」,但也不是一種「平鋪直敘」的記載為要提供現代科學家研究的資訊,乃是將創造的內容作一分類介紹以顯示耶和華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33:9)的權能及精心設計。 (本篇節錄自林博士所著《活畫聖經,活出真理:「聖經需要解釋」系列文集》116-19頁,此書榮獲台灣第五屆基督教金書獎的華人創作獎神學類的銀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