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

院長熊潤榮博士 希伯來文聖經有「歷史書」這部分嗎?是沒有的。 但希伯來文聖經有一部分是「前先知」(Former Prophets)。這部分包含: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記。這4本書就是我們通常視為歷史書的。 這課程是探討這4本歷史書所帶給現代信徒的疑問,如: 約書亞記 一,我們如何理解以色列人把耶利哥全城有氣息的都殺掉? 二,經文只記載三場的戰爭:中部的征伐、南部的五王合攻基遍,北部的夏鎖之戰。究竟整個迦南地的征討打了多少年? 三,分配應許地(十三至二十一章)公平嗎?有否政治因素在裡面? 士師記 一,作者引用了約書亞記(參二章6-10節和《書》二十四章28-30節),也加上編輯。他的目的是什麼? 二,作者的寫作目的不是要記載「背約沉淪的循環軌跡」,乃是指出「領袖的延續」。根據是哪裡? 撒母耳記 一,最後的4章節文:基遍人向掃羅家復仇、大衛的勇士、大衛數點民數等事情,是不按時間順序記載的。為何作者放在全書的結尾?有何意義我們可以借鏡? 二,大衛是合神心意的王。他只在拔示巴一事上犯錯嗎?在他處理長子暗嫩、三子押沙龍、元帥約押等事情都沒有問題嗎?使徒行傳把大衛的「合神心意」連到「服事了他那一代的人」(徒十三36)。我們可以有新的看法嗎? 列王記 一,因為基哈西貪心,以利沙咒詛他:「基哈西的大痲瘋直到永遠」(王下五 27);為何基哈西卻站在以色列王面前講論以利沙的事蹟(王下八1-6)?基哈西痊癒了嗎?或有更多的事情在背後? 二,以利亞和以利沙、哪一個更能預表耶穌基督? 三,在猶大諸王中,作者拿誰來比作第二個摩西,拿誰來比作第二個大衛? 還有更多的問題,請來一起探討吧!

作在耶穌身上 ─ 洪都拉斯短宣

院長熊潤榮博士 洪都拉斯(Honduras)是説西班牙語的中美洲小國,是世界上兇殺率最高的國家,也是毒品流入美國的主要渠道之一。她人口的65%都活在貧窮線下。 今年暑假,我與小兒子Neemias一起參加了World Gospel Outreach (是專門服事洪都拉斯的勞苦大眾的宣教機構)的一個醫療短宣。這為期一週的短宣開闊了我的視野,也使我體會到耶穌說的:「你們作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太25:40)短宣隊共有84人,來自美國加州不同地區的教會,其中有牙醫、眼科醫生、物理治療師、藥劑師、普通科醫生、醫學院學生、護士學生和來自各行各業的弟兄姊妹。我參與的工作有三方面: 一、傳福音 短宣隊分兩組,分別去到不同的當地教會來服事。因著教會事前廣泛的宣傳,所以每天清早就有許多的人,男女老幼都有, 在排隊等候。時間到了,就魚貫進入教會,按他們的需要,被分配到不同的醫療站。經過診治後,他們就被領到最後的福音站。在那裡藉著本地信徒的傳譯,我向接受醫療的人傳福音。我被他們的經歷、貧窮帶來的家庭破碎、人際關係的複雜等所觸動:有婦人的丈夫被槍殺,她只能憂傷地獨立撫養五個孩子。有年輕的女生與男朋友分開,卻苦於貧窮無法上學(公立學校極度欠缺),悶在家裡沒出路。有年老的忠心信徒為年輕的男孫流淚,盼望神拯救他離開販毒的幫派。有年輕的婦女,因丈夫終日酗酒,酒後施暴……。聽著她們的故事,我感到自己無能為力;我只能誠心為她們禱告, 求神憐憫她們,也祈求神帶領這個國家,解決政治的腐敗和社會的貧窮。 二、為貧民做水泥地板 醫療隊去的都是貧窮的地區。每天下午,我與其他組員都會到某一個本地信徒的房子作水泥工。他們所謂的房屋,其實是在山邊上用木板和鐵皮搭建的簡陋居所。去到這些信徒家中,感嘆自己真是太豐富了。我們為她們做水泥地,是因為每當下雨(那裡是熱帶氣候),她們的房子都是滿地泥濘的,很需要一個水泥地板。我們就是用勞力,把石子、泥土從馬路搬至山上,用鐵鏟把水泥地板鋪好。最感動的是:粗糙的地板做好後,那些房主都滿心感謝神!要把水泥地板奉獻給神,用來作小組聚會之用。 有一個牙齒幾乎全掉了的老姊妹更是一邊哭,一邊的唱:「I owe everything to God」(我的一切都屬於神)。她從心裡感謝我們這些從美國來的弟兄姊妹,也見證會在天上新耶路撒冷再見!那裡是黃金街、碧玉城!她就是在貧窮之中緊握著在基督裡屬天的盼望! 三、為小孩洗頭 有一個上午,我也參與服事當地的兒童。當本地的老師講完福音故事,醫療隊會為小孩們洗頭。小孩們先排隊檢查頭上是否有蝨子(lice),有的話便要先用藥治療;之後,我們便為他(她)們洗頭。男孩的頭髮短短的,很快就洗完了。女孩子的頭髮卻蠻費時的。不過我都差不多成為熟手了!當我一面洗她們的頭,她們都安靜的站在水槽前,我看著窗外的洪都拉斯貧民窟,腦海裡油然飄出一句:「作在我小子身上的,就是作在我身上。」突然間,我很開心,我是在服事耶穌! 結語:醫療隊共服事四個洪都拉斯的教會,共有超過2600人得到服事,有404人決志接受耶穌作主,或重新回到主面前。感謝神! 盼望未來美福學生也能連同其他教會,有類似的短宣,服事世界上貧窮的人:作在耶穌的身上。

在美福的服事和祈禱

林慧瑾 2014年十二月底,在一個偶然的狀況下、神把我帶到美福工作,成為同工。雖然我從小生長在基督徒家庭,自己算是第四代的基督徒,卻從未想到有一天竟會在神學院裡服事。當時我慌恐的跟主說:「我可以嗎?神、你是給我學習教育的,但對神學院我什麼都不懂呀!也從沒想過自己會在神裝備工人的場所裡工作呀?」感謝神,熊院長和同工Joy熱切地鼓勵、相信我可以勝任,也不時給我意見指導,讓我繼續的用心服事下去。 感謝主,一轉眼十個月就過去了。雖然我有無知的時候,但同工們都耐心指導;所以我在工作崗位上也漸漸上手。主也憐憫保守,在我的工作上沒有大的差錯。我雖不完全,但我滿心喜悅為神所用,成為祂的器皿。我看到神的恩典臨到,如2015 年有超過十位國際學生來到美福。我看著這個情況,確實是滿心喜悅。縱然我不曉得神的作為,但我感到父神是對這些學生們有美好的計劃;神對美福的未來,也有美好的藍圖設計。 這裡,我願意把我的心情和感想,用以下向父神的禱告表達出來: 親愛的阿爸父、感謝讚美你!祢的恩典何等奇妙,祢的計劃超乎我想像以外。 父神!孩子更是贊美祢奇妙的安排,透過你賜給我的美福這個工作、孩子發現靈裡也有所更新。主啊!求祢來使用我, 也造就、提升我。 主!我心喜樂,因為祢讓這麽多的神學生放下一切,渴望祢、來到這裡要接受裝備。主!孩子明暸,這一條路對我們的學生來說,甚具挑戰。親愛的父神! 孩子懇求你,叫美福的同學們緊緊握著祢的應許:「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爲生命憂慮吃什麼,穿什麼;你們看天空的飛鳥、看野地的百合花、… 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些一切都要賜給你們。」是的,你並未應許我們不遇到苦難,但你應許會帶領我們走過去;請主幫助我們緊緊握祢的手,叫我們成為祢的見證。因為就是我們在苦難中,也會有從祢而來的平安和喜樂! 父神,也懇求祢安慰照顧同學們的家眷,讓她們在適應加州的生活上、有從祢來的力量、支撐她們。使她們不僅在生活上支持在讀書的配偶,在靈命方面也能與配偶相互相持、同心同行。 天父,孩子更是為我們的幾位同學懇求祢特別施恩:為著種種原因,他們夫妻分隔兩地。喔,主祢知道這其中的苦痛,也清楚他們的心。求祢不斷來安慰他們的心,加添他們力量。主,我們相信這一切都是為要使他們走更遠的路! 感謝阿爸,讓我也在祢腳前,順著祢的旨意來被塑造、為你所用。也為著同工們及其家屬感謝你!如同詩歌「我知誰掌管明天」裡所說的,袮在牽著美福的手。你在帶領我們向前! 感謝贊美、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恩典之路

荊敏 半年僅彈指一揮間。我卻在受洗後的半年裡,走過一條豐滿的恩典之路! *2014年12月,是我重生得救的日子。 *2015年元月,牧師和師母告知我他們同時的感動,希望我儘快入讀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把自己奉獻給神。我竟然有同樣的感動! *3月,從北京寄出了美國美福神學院的申請報告。 *4月— 5月,去北京美國大使館四次F1簽證,被拒簽。 *5月13日,在上海美國領事館進行第五次F1簽證,竟成功! *6月3日,從舊金山機場抵達美福神學院,成為美福神學生,開始美福之旅! 回首半年的心路旅程,最煎熬的是多次的簽證被拒,讓我驕傲的心多次受挫,從受洗得救的欣喜中難以適應。那期間我有過疑惑,不斷地問神到底何意?為甚麼我曾經多次到過美國,每次都提前回國,一直有非常良好的記錄,現在卻成為簽證時的把柄?多次的禱告之後,我一再有聖靈的感動,那就是神在考驗、試煉我:到底是想讀神學,還是想到美國? 一旦明白神的旨意,內心開始平安喜樂。我準備到香港讀神學院!在回滬辦理香港通行證的同時,我順便去美國駐上海領事館再次簽證。整個簽證的過程,我都做好不被通過的準備,甚至期待不被通過,這樣我就有機會去我並不熟悉的香港學習神學,感受不同的文化。 從排隊簽證的一刻開始,神蹟就不斷地出現!當我排隊領到號牌進入簽證大樓時,突然發現那號牌不翼而飛。我只好再次排隊領號。到了大廳時正碰上18號簽證官。我的內心砰砰直跳。我心裡默念:「主啊,所有榮耀都歸於您。」心裡果然平靜許多。簽證官是一個華裔女生,秀氣的模樣,問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看了一次又一次電腦,和前幾次的大同小異,只多了兩個小問題:「你是基督徒嗎?請背一節經文?」我回答了所有的問題,覺得時間如此漫長,周邊從一片嘈雜到一片靜謐。不知過了多久,那女生對我笑笑說:「好了!這就是過了!」我簡直不敢相信。回頭想來,她一次次地在電腦上寫字,就是要找出理由讓我過啊!啊,她的脖子上掛著一根細細的十字架項鍊!她是一個基督徒!號牌丟失就是讓我遇見她!神再次測試了我的心,然後亮了綠燈!感謝主的特別恩典! 回想起前半生,如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悲歡離合。信主前,我從小縣城到農村,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從國內到國外,歷經磨難,憑藉個人能力,不斷追逐夢想、實現理想。因為新聞夢,辭掉教師公職,應聘到新華社系統工作,曾擔任兩個大型電視專題片製片人;曾與眾多世界及中國五百強企業共成長。成為美國紐約州中小企業發展中心總署中國代理機構負責人之後,創建了中外中小企業交流與合作的公益平台(SMBEC),把美國政府扶植中小企業的理念和經驗帶到中國,協助美國企業進入中國、中國企業進入美國。此時的我一直自以為是、狂妄自大。這一切神看在眼裡,用最嚴厲的愛給我重罰。車禍之後,SMBEC又受到釜底抽薪的重創。一切毀於一旦!我終於低下高傲的頭,俯伏在神的面前,祈求神的憐憫。神的確是公義仁愛的神!再次賜給我創意,那就是如今的公益平台—「世界有機家園聯盟」(TWH)。祂把我指向一條路,是憑己力不能完成的路。祂讓我繼續在祂的腳下,用持續的恩典送我來到美福。未來,或許祂會要我完成「傳道人+公益人」的使命,把福音傳到地極! 從前我一直不明白為甚麼要有這樣的人生。如今想來那點點滴滴,都是神的美意與雕琢,都是神的特別恩典!如果沒有經過試煉,我的內心總是脆弱不安。讓我們甘心情願地迎接神的試煉! 美福之路,我的恩典之路!

美福之緣

豆瑞環 如果說人生是一艘航行在浩瀚海洋的大船,那麼上帝便是燈塔,指引著這艘大船的航向!曾幾何時,我的人生充滿了黑暗和掙扎;曾幾何時,我曾經情緒低落到想找個安靜的地方避世。可是每一次,總是在痛定思痛之後,能依然堅強的走出人生中的陰霾!自己每每在反思時,總會疑惑,緣何像我這麼柔弱的女子,居然能有如此強的韌性和抗壓性,面對生活的種種苦難居然可以坦然應對。直到我認識了主,我才知道,原來一直都是主在引導著我,給我勇氣,給我智慧,指引我方向。 我出生在一個非基督徒的家庭。初識主,是在2013年,機緣巧合,初到美國的我,有幸深入瞭解了基督教,並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從那時起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成體系的學習神學。回國後,我也開始留意神學相關的學院,但一方面工作、家庭事務太多,自己精力確實有限,另一方面也沒找到感覺特別合適的神學院,因此這個想法暫時擱置了。後來因緣際會,與遠在美國的朋友聊天時,無意說起了我的困惑,她力薦了美福神學院。通過與熊院長和同工的簡單溝通,並進一步瞭解到美福的教學目標時,尤其是知道這裡有福音傳播專業時,我知道這是非常適合我的神學院。但真的決定並不容易,畢竟在國內事業小有所成,家庭穩定,此刻離開,必定會有很多的不捨和牽絆。經歷了一番強烈的內心掙扎,感謝主,我說服自己並獲得了家人的支持;力排眾議,決定遠走異鄉、重返校園。學校及簽證申請超乎異常的順利,感謝主,上帝真的在聆聽我的禱告,為這個願意跟隨祂的孩子預備出路。 來到美福,真的與我預想的一樣,這是一所在學術上非常包容、開放、鼓勵創新的樂園,從院長到各位老師的授課中就可見一斑。在授課上,學院用創新的授課方式給每一個想學習的弟兄姊妹提供便利;在生活上,學院儼然就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在這裡,你感受到的是老師和同學對學術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對聖經、對事工的獨到看法和理解;還有對新人的鼓勵,是溫暖,是滿滿的愛。 回想我來美福的這段時間,真的收穫頗豐。通過這段時間的裝備和學習,讓我這個在神學路上爬行的嬰童正逐步快速地成長。 在美福,我開始真正認識並瞭解主,我這個神學上的嬰童,通過對聖經的學習和研究,通過老師的授課、師生小組、靈修操練等,越來越認識和瞭解基督,並知道基督徒應該過著怎樣的敬虔生活。原本非基督徒的我,在實際的靈修操練和實踐中,也是受益頗多,充分感受到了神滿滿的恩典。 在「美福」,我學會了不人云亦云,學會了不畏懼權威,學會了獨立思考,學會了尊重異議。記得來美福的第一節課便是熊老師的耶利米書,由於自己與主結緣時間較短,在神學上我幾乎可以說還是一個幼稚園的孩子,本來就不是很易理解的耶利米,對我而言,簡直是在聽天書。所幸,熊老師是一個在學術上非常open的人,我幼稚的問題和理解,他也能耐心傾聽並逐一解答,不僅不鄙視我這些小兒科的問題,還會給予鼓勵和幫助。他對每個人相同問題、但不同看法的尊重,對所謂的異教徒的獨到見解,謙卑的態度,都常常令我感動。一個在學術上如此open,在神學領域造詣如此之深的人,卻又是如此的謙卑,這真的是神在他身上的工作。由他帶領的神學院,也一定會為神的國度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同工來。學院的其他老師,像張牧師、池牧師等授課風格雖然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神學是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學科,在這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後,在美福,我不僅僅得到了屬靈生命的改變,更感受到了神滿溢的恩典。美福並不是神學院中名氣最高或者校園面積最大的,但他開放的學術氛圍,謙卑、敬業的老師和同工們,正在神的恩典中,帶領著美福向世界傳遞著神的美譽。

回國服事的感受

路金玉 現在我雖然離開了「美福」,卻仍然心系「美福」,會關注學校的微信群、公眾號,想知道學校一切還好嗎?那裡的老師們,同學們一切都還好嗎? 很感恩、回國四個月後,我建立了「鄭州中美國際藝術學校」。希望這個學校能成為傳福音的媒介,讓更多的家長得到福音。這些家長在這裡,不僅能讓孩子學到專業的藝術課,更大的收穫是讓他們認識神。現在學校有150多個學生,也代表有150多個家庭,一個家庭就有三代人:孩子,父母,爺爺奶奶。 一轉眼我在中國辦這個藝術學校差不多兩年半了。首先我們給學校的老師們傳福音,他們信了。我們就開始聚會,在學校建立小組。我們小組的名字是「光」,意思是希望我們成為這個世界的光,照亮黑暗的角落。神創造天地萬物時,第一天創造的就是「光」,可見「光」是如此的重要。我們希望這個小組給我們這個藝術學校、這個社區帶來神的祝福。 目前我們小組的成員包括學校的老師、家長、還有兒童。起初孩子和大人一起聚會,後來因為孩子也多起來,我們就把大人和孩子分開聚會了。成人組每週有查聖經的時間,我們一起溝通分享,敬拜,遊戲,也看到我們小組中每個弟兄姊妹的成長。現在也鼓勵大家來參與服侍,小組裡也培養了三四位主要同工。看到小組聚會慢慢步入正軌,很感恩。希望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小組可以再分支出一個小組來。這個目標正鼓勵著大家一起傳福音,帶領鄰居的家長們來聚會。我發現讓家長們成為小組的同工,傳福音的工作做起來、會更有果效。 目前我個人主要是負責兒童主日學這塊兒。服侍小孩子心裡很甘甜,每次看到孩子們那單純渴慕的眼神,心就被融化,願意委身在這方面來服侍。回想過去,神讓我在14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小孩子,其實是有祂美好的旨意。 在兒童的聚會中我看到孩子們的改變:本來自由散漫、多動、上藝術課都不認真的孩子,居然認真的參加兒童小組聚會和主日學。每次小孩子都是催著父母一起來參加小組和主日聚會。孩子的心是單純的,他們對神的信靠也很單純,遇事也會跟父母說、讓他們禱告。就如有一次、一位母親帶了兩個孩子外出玩兒,半路上突然車壞了,這位媽媽嘴裡說:「怎麼辦?車壞在半路了。」這兩個孩子很單純,一個孩子說:「媽媽,你禱告唄。」另一個孩子說:「我已經在心裡禱告了。」我看到孩子的信靠是如此單純,不像我們大人是看環境的:車半路了壞,會問怎麼辦,會埋怨,但小孩子就是單純的相信神會幫助。 遇到的服事問題 很感恩現在我們成人小組的成員有20多人,每次聚會最少15人。我希望神繼續開路,帶更多的家長來到。目前我沒有很明確的策略,如何對這150個家庭傳福音,只是接觸那些關係比較好的家長,邀請他們來聚會。我禱告神讓我更清楚的知道未來服事的具體方針:是在藝術學校開兒童教育方面的課程,通過這些課程來帶領家長們認識神?還是照原來的、一個家庭一個家庭的慢慢帶他們? 此外,國內有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或家裡孩子比較多、但父母親仍想讓孩子們學習藝術課的。學校會按情況給他們減收學費,甚至免去個別學生的學費。不過這樣做卻發引起一些人的反應,說我是做教學的,不是做慈善事業的,所以應該對家長們一視同仁。但我不是這樣看,這個藝術學校是神的,不是我佔為己有的。我們就是在這裡建立小組教會的,我們這裡有神的愛和憐憫,我們也要傳遞神的愛。我盼望今天所做的一切,都能把榮耀歸給神,阿門。

聖經仍然是有權威的

院長熊潤榮博士 在21世紀,聖經仍然是有權威的,教會可能卻沒有。 21世紀不再是中世紀的時代。自十六世紀歐洲的「開明時期」以來,科研的快速進步使人類對宇宙比以前瞭解了許多,也對許多既有的規範和傳統,提出挑戰,甚至摒棄。面對這些挑戰,信徒需要明白,教會眾多的解釋不等於是聖經本身。聖經是屬於神的,教會並不擁有聖經,縱然教會在不斷的解釋聖經、使用聖經。過去有許多的例子,當教會面對科學的挑戰時,並沒有充分的準備和適合的態度來回應,結果是教會在信徒和社會人士眼目中失去權威。他們認為教會的教導是不適合的,是過時的,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先看看教會的一些歷史。 科學的挑戰 1600年伽利略(Galileo)提出證據,指出太陽才是太陽系/宇宙的中心。教會不單反對,甚至封殺伽利略的著作。因為在之前一千多年,教會對舊約聖經並創世記第一章的理解是:太陽和星宿是為了地球而創造,地球是太陽系/宇宙的中心。當時教會是以此解釋為真理。然而,時至今日,沒有人會再說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了。可說,當時的教會是濫用聖經,導致教會在百姓心中失去權威。今天,科學使人類對宇宙的瞭解,遠遠超過聖經裡頭所顯示的。 1871年,達爾文另一本書「人類的起源」(The Decent of Man)出版。書中他明確提出:「人並不是從亞當、夏娃來的,乃是從人猿演化而來的,而人猿也是各種猩猩的祖先。」這本書成為科學與宗教爭執的一個里程碑,對全世界產生深刻的影響,直到今天。在21世紀,不少相信神的人,認為神是以進化來創造世界。其實,創造論與進化論有一個共通點:宇宙和生物的起源,都是從無變有(ex nihilo)。可是創造論把萬物起源歸在第一因下(first cause),雖然第一因—神—從何而來是個奧秘,但在邏輯上,這比進化論強。因為進化論中是沒有第一因的。進化論者是憑著信心接受進化論。 神會否以「進化」而創造?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和思考。科學研究是建基于它的假設,科學家都有自己的盲點。當一個陣營能推翻其他陣營的論據,我們才有理據下定論。目前,我們要做的有兩方面: 首先,用考查的眼光、對進化論提出批評性的問題,努力接近事實。此外,要理解創世紀的文學體裁,以致對聖經有平衡的解釋。創世紀是神學寫作,從信仰的角度告訴讀者宇宙的起源。作者有的是古代的世界觀,用的是古代的寫作習律。創世記也不是科研教科書,供人以21世紀的科學方法考查。尊重聖經的信徒不能把創世記看為神話,不符合科學。 權威的範圍 其實,自歐洲宗教改革引出的「30年戰爭」(1618-1648)後,歐洲各國的政府和政府制定的法律就取替了教會的教導,而科學也取替了聖經。 30年戰爭改寫了西方社會的文化和歷史,隨著政治和社會民生的不斷發展,在科學家引領下,新的發現和新的概念猛烈沖激所有宗教的信條和概念。君王貴族與教會的權力鬥爭,慢慢地發展出民主的政府,加上知識分子與教會的爭辯,漸漸的政治與教會分離,由政府主導教會。 而在教會中間,人文主義和民主的意識也是不斷的影響著教會的治會方法。這個時代也是開明時期,隨之而來的理性主義的興起,人們只有通過理性的思考,才會接受一個看法或觀點。人的思潮,自由的渴求。 30年宗教戰爭期間,新教教會陷入政治權力紛爭。信仰變成接受傳統和教義,各教會互相辯論神學,講道變成神學討論,信仰與信眾無關,牧師無心宣教。教會沒能回應人類發展和思想啟蒙時期(Enlightenment)所帶來的震撼。使普羅大眾對基督教失去信心和興趣,人們蔑視教會,也輕看基督的信仰。隨之而來的,是對基督信仰的批判。 其實,一個社會能夠存在,必須有法律,法律就是標準。標準就是權威。合乎標準的,是好的,沒有問題的。違反標準的是不好的,是有問題的。 聖經本身的宣稱:耶穌說,你們查考聖經,因為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做見證的就是這經(約五39)。聖經的目的是關乎人得永生的。是關乎我們的救恩。 聖經的目的: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三16)。是關乎我們的信仰生活、道德,永生。在這兩個範圍裡,聖經是有權威的,因為它是標準。 1940年,愛恩斯坦在一個科學會議上說過:「科學沒有宗教是瘸腿的,宗教沒有科學是瞎眼的。」 201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Alan Lightman 說出了至理名言:「科學從不能夠證明或推翻神的存在。如果神存在,神一定是存在於人的理性思維和物質的宇宙之外。」其實,科學與信仰是可以共存的。 權威、空間與與自由 聖經的權威不需要今天的所謂「無誤」,它是基督徒的權威,是因為它是基督教會的「正典」。不過,每個信徒都有自由來選擇,要順從聖經或拒絕。聖經的權威並不是給牧師持著箝制別人,罪責他人,或要求信徒順從牧師的教導。看看耶穌,耶穌從來沒有拿出舊約聖經要求當代的人順從祂。耶穌乃是給人自由去選擇。 就如同性戀的問題。在回教國家裡,也有不少同性戀者的聲音,要求合法化等。可是回教徒就是回到「可蘭經」,因為那是他們的標準。回教國家政府給同性戀者存在。在今天以色列的泰拉維夫,每年都有同性戀這的巡遊,以色列軍隊中有不少同性戀者。可是猶太教的拉比和信徒們還是回到Torah(妥拉),因為那時他們的標準,不過,猶太教也接納同性戀者的存在。基督教會也應當如此,不論是天主教會,東正教會,新教教會。因為聖經是我們的標準,是我們的正典。 神擁有聖經,教會並不擁用聖經,教會擁有的,只是聖經的解釋。有一些的解釋是無法隨著時代而改變的,因為那些標準是最清楚不過。神給教會去使用聖經,神會負責維護聖經的真確性,不是教會。 (摘自《今日華人教會》2015年2月)

美福帶給我的祝福

譚廣慶 過去有很多人問我一個問題: 「為甚麼你去美福神學院,並不去英語的神學院修課呢?」他們這樣問,是因為我是在三藩市和灣區長大的 ,我的英語比中文要好得多。我希望透過這個分享,使你對美福神學院多些瞭解,並得到一點鼓勵。我也期望你讀完這短短的分享後,都來上課,之後在教會中參與帶領查經、教主日學等的事奉,或因神恩典的感動,來「美福」裝備自己。 謙卑的牌子 「美福」不是一個名牌學校。這正是它的美!任何人希望多認識聖經都歡迎來上課。老師們用創新的方式來與學生保持聯繫、互相代禱。你能學到多少,關鍵是你在課中付出多少努力。較小的學校並不表示它缺乏寬度和深度。你學習到的不僅是對聖經的認識和神學研究,還有同學間的團契和互相幫助。「美福」重視學生的靈修生活,也教導他們善用有限的資源。 遇到恩典 大約五到八年前,我在自己的教會上了《系統神學》,後來也來「美福」上課 。那時我是一個相對年輕、無知的基督徒。學校當時用華語授課,雖然我對中文感覺吃力,但我把它當成增強本身中文能力的挑戰。老師不僅知識淵博,也很親和。他們總是帶著熱情來教導。我清楚地記得,由於當時我的聖經知識嚴重缺乏,我沒有辦法完成作業的要求,所以我只寫了一首關於上帝的詩。因為自知胡亂做作業,我預備好聽一些應得的負面的話 。相反,老師只用鼓勵的話來談這首詩,甚至給了我一個及格的分數。我覺得很奇怪:這是多麼的慷慨,多麼的善良! 許多人都認為太奇怪、太不公平了吧!對,我同意。但對我而言,這是深度的鼓勵、憐憫和恩典。一切都是恩典。 尊重和信任 恩典雖多,但我還是幾乎不能繼續讀神學。神學院不接受我入讀碩士課程的申請。我在申請表上說:我想要知道聖經、我比其他人更強、更精確。我表白了申請碩士課程是為了驕傲。我的申請被拒絕了。我向熊教授抱怨。我清清楚楚記得他只是說:他尊重我的決定。雖然我不記得我說的到底是甚麼,可是我知道是不敬虔的。當時覺得熊教授給了一個相當奇怪的答案:他只表示尊重。我相信他活出了憐憫和恩典。因為感到被排斥,幾個月過後我才面對面跟熊教授談再申請碩士的課程。他給了我學習的機會。感謝讚美主!只有神才知道我能否畢業,不過,神知道,我不會浪費這個機會。我也提醒自己不要白費老師們的信任。 多走一里路 毫無疑問的,頭幾年是我學習過程中最為艱難的時期,一方面是語言,另一方面是對聖經的瞭解。很多弟兄姊妹向我建議,我應該報讀英語的神學院課程;它對我來說是更容易。我總是說:中文只是一個障礙,最難的還是神學。要準確地學習聖經和完成作業,真正的難處是:絞盡腦汁、苦苦思考,為要想出一個頭緒來寫作業。 我還有一個公開的秘密:為何我一直想提高我的中文水準?因為如果我要和中國人分享福音,我必須使用中文;要好好掌握中文,沒有其他的方法比常常使用中文更好。也許上主種了一顆種子在我心底裡,預備我向華人見證主耶穌的恩典。老師們一直非常的包容,他們會花時間專門推介英語參考書給我。雖然老師們是看過不少英語的書籍和材料,但畢竟他們主要準備的是中文的教課材料,他們需要花額外的心機來照顧少數(一個)學生的英語需要。他們從來不埋怨為一個學生多走一里路。 後語 我是一個喜樂和滿足的「美福」學生,所以我只能偏見地說:「美福」帶有神的恩典、「美福」的老師們以生命來改變生命。我盼望你也不斷的追求,來跟我們一起在「美福」學習聖經,做一個有恩典和憐憫的耶穌的門徒。願神祝福你,追求作祂的門徒!

「美福」-蒙福的管道

秦恩膏 在不同的職場,神使用我們每一個人,藉著我們的工作和服事榮耀神;神也藉著不同的環境和境遇造就我們每一個人,使我們能夠更加合神心意,為神所用。感謝神讓我不斷的經歷他,也感謝神一步步的引領,讓我經歷許多的事情後最終來到「美福」,學習神學,學習認識神。 我生長在基督化的家庭,是第三代基督徒,我的父輩們幾乎都做過傳道人。因此,特別感謝神讓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經歷他、認識他。我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參與教會的服事,一直到我來美國,都沒有停止過。在事奉當中我不斷的發現到自己的缺乏和不足,因此,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在神學方面,得到更加專業和系統性的學習及裝備。感謝神,祂應允了我,在「美福」滿足了我一切的需要,甚至超過我的所求所想,這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對於神學知識的需要和渴求,不僅是我個人的,也是整個中國教會現今的景況。自馬禮遜來華傳教到新中國成立,宣教士們用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撒下了福音的種子。時至今日,中國教會一方面是復興和發展的,另一方面也是不完全和缺乏的,就如保羅形容自己說:「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由於政治和環境的因素,也由於本土民間信仰的影響,中國教會當真猶如「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但是,感謝神的恩典,有越來越多像「美福」一般的神學院,將目光注視在中國大陸上,看到了中國的缺乏和需要。這是神學院、老師和弟兄姊妹們的愛心,也更是神大能的保守和引領,就如保羅所說:「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中國教會也正是蒙了神的恩典,才能得以逐步的發展和健全,美福神學院正是神美好恩典的管道和器皿,就猶如它的名字一樣,神藉著美福神學院將美好的福分和恩典,多多的賜給了中國教會。 感謝神的帶領和保守,讓我來到「美福」,成為在這裡蒙福的眾多弟兄姊妹中的一員。在「美福」學習的這半年中,我不僅獲得了知識上的裝備、技能上的訓練,更加重要的是,觀念上的更新。以往,我學習神學的主要動機是裝備和訓練好自己,以便更好的在教會中服事。但藉著學校老師們的教導、神的引領,現在我認識到,學習神學首要是增加自己對神的認識。首先是我自己本身與神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然後才能更好的服事教會和弟兄姊妹。感謝神,在「美福」不僅有很好的知識、技能方面的學習,學生的信仰和屬靈生命也同樣被看重,藉著師生小組和眾多的生命塑造課程,讓我們不僅在知識上不斷的長進,更是在靈性及生命上得著造就和餵養。美福神學院持守福音信仰,同時摒棄狹隘的宗派主義。在「美福」,老師們雖然都有自己的觀點,但在不違反基本信仰的前提下,對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卻都保持平和心態,憑愛心彼此包容和接納,而不是彼此攻擊和謾駡。在「美福」,我們聽到各樣不同的聲音,認識各種不同的觀點,不僅增長了同學們的見識,也擴展了我們的胸懷,更加增了我們對真理的認知及辨別能力。 盼望神更大的賜福和使用「美福」,也祈求神在以後的日子,帶領我們在「美福」的學習和生活。藉著「美福」的同學們,給教會和主內弟兄姊妹帶來更大的恩典和美好的祝福,使更多人在此享受美福,也在此見證神的榮耀。

愛中成長

朱茹 感謝神的帶領,使我在「美福」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神的愛是實在和具體的。記得剛來到「美福」時,學院為我們舉行了歡迎儀式。學院的會堂和飯廳的牆上,那串串的小氣球,千姿百態,彷彿在向我們致意,充滿了溫馨。讓我感到自己就像通過考試、入學的小孩子,充滿了期望,並且暗自下定決心,要努力的將所有功課都完成好,成為合格的神學生。在歡迎我們的儀式上,院長贈送給每位新同學一本聖經。當我接到聖經時,深深地感到這是一件非同尋常的禮物。我將要在「美福」開始我人生的新篇章,而聖經就是我一生的功課。我內心像小孩子一樣的興奮,同時也滿有信心的向主耶穌表示自己的心願:用主的聖言裝備自己,求主的靈澆灌和陶造我。記住這個時刻,懇求上帝祝福,賜給我屬天的智慧和能力,成為蒙上帝祝福的使女。 成為了「美福」的學生,心中的興奮並不能使歡樂持續不變。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困難和困惑便慢慢突顯出來,我也實實在在的感受著各樣的壓力。隨著在生活空間中出現的各樣不適應,使我處於無名的煩惱之中;有時候甚至有不堪重負的感覺。我知道只有信靠救主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於是我默默禱告,懇求神的恩典來臨。在安靜中,我的心情慢慢平復。既然上帝給我機會來到「美福」學習,祂必定負我完全的責任。我漸漸地放下心裡的憂慮,平安和喜樂也就來臨了,好像守護我的天使一樣。時間越久,越體會到上帝的恩典是夠我用的。我要數算神的恩典:我經歷了學習困難的煩惱,經歷了助我克服困難的愛,也深深的體會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是多麼的可貴。這些恩典不單成為我的幫助,更讓我體現主內肢體的愛心,使我心溫暖。 難忘在學習英語時,老師那近乎點點滴滴般的灌輸,那孜孜不倦的講解,入微細緻的輔導,使我的英語水準有了提高。借助字典,現在我可以閱讀英文聖經了。每當我從閱讀英文聖經獲得亮光的時候,我就感到其中的甜蜜,似乎這些話語把我帶到上帝面前。 我也難以忘懷鋼琴老師那嚴而不厲的教學,為了使我能夠成為合用的器皿。每一次的授課,對我都是挑戰:那密密麻麻的五線譜,成了我攻克困難的的路線圖。我堅忍地把每個音符掌握後,這些不近人情的曲譜終於成為可愛的旋律,優美並且抒情。在我浮躁情緒中,我一度產生放棄的念頭,但老師給予親切的指正和鞭策,使我走出了消沉情緒的纏繞。這些語重心長的開導,使我學習上的困難冰雪消融了,並且信心更加強。我明白要成為神合用的器皿,就要認真的學習,態度和意志都要堅定,把每一首歌曲彈得準確熟練。一切的磨練,都有上帝的計劃和目的。經過反覆練習,我彈的歌曲達到了老師所要求的標準!在深呼吸和放鬆後,我感受到恩典的實在。 我在「美福」,不僅是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更是接受神的愛和恩典的歷程。我認識到自己的軟弱和盲點。我現在知道:認識自己的過程,就是與上帝建立關係的過程。上帝在造就我、給我新的方向和目標。確實的,神不在乎我的用處。神用祂那為我受死的愛愛我:正如園丁修剪玫瑰,為的使花兒開放得更美好。若我希望成為合乎上帝旨意的兒女,豈不更應該如此嗎?也只有如此,我才能夠得到智慧、聰明和知識,成為主的工人、神所使用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