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與宣教

阮雄長老


五月二日的浩劫
當飛機盤旋在仰光的上空,一片美麗翠綠田林呈現在眼前,湖海反照著美麗的藍天白雲,讓人無法想像,幾個月前緬甸南端的伊落瓦底(Irrawaddy)三角
洲地區,受到熱帶颶風Nargis猛烈的襲擊。高達二十呎的海浪,殘蹂了上千的村鎮,一天之內奪去了十五萬寶貴的生命,五十多萬人無家可歸。更令人難過的是﹕當地的政府不願接受外國的救援,甚至對某些種族和信仰不同的災民置之不顧。 災區的居民除緬甸族之外,約有一半是克倫族,他們是緬甸第三大的種族,約佔全人口的7%,據說他們源自中國,有30-40%是基督徒,他們在災區的教堂被吹倒、沖走,無數的信徒遇難了。這空前的浩劫,因著政府的失策與媒體報導的缺乏,使賑災的資援短缺緩慢,與四川賑災的大量資援的投入相比,便看到兩者的差
距實在太大了。

改變緬甸的宣教士
論到緬甸的教會,我們要追溯到1813年7月13日,有一位美國的宣教士耶德遜 (Adoniram Judson)帶著他新婚的妻子安妮(Ann  Hasseltine) 抵達仰光。 耶德遜生於麻省,父親是牧師,22歲清楚神的呼召,獻身向東方人傳福音。他們夫妻到了緬甸,要學習適應髒亂的環境。那時的仰光被形容為「東方的垃圾池,沼澤上的首都」。他們初期的宣教是從零開始,生活充滿了坎坷;他曾被政府誤為間諜,關入監牢二十一個月,幾乎喪命。疾病使他先後失去兩位愛妻:安妮和莎拉,又失去了六個孩子。但是因為緬甸人需要福音,他決心努力學習緬文,開始著寫緬英文法書和福音單張,辦學堂和教會。

經過六年的努力,終於結出第一個福音的果子。他看到信徒最需要的是一本緬文的聖經,就花了二十三年,排除眼疾的困難,獨自把全本聖經繙成緬文。他所譯的到如今仍是有史以來譯得最好的一本緬文聖經。其後,他又花了十年完成英緬字典。

耶德遜在緬甸宣教三十三年之後才第一次回美國,在這回程中,妻子莎拉在途中病逝。莎拉是一位熱忱傳福音的女宣教士,常到克倫族的森林傳道,他們改變了克倫人的游牧生活,定居村莊建立教會。耶德遜在緬甸宣教共37年,離世時62歲。在他死後30年,因著他們的耕耘帶來了63間教會,有7,000信徒和163位宣教士;一百年後信徒增至200,000人。如今快兩百年了,信徒佔全緬甸人口7%。耶德遜和妻子的深遠影響力,可以從他的一句名言看出來:「若十字架未被穩固建立在這地方之前,我是不會離開緬甸的。」

苦難中的展望
苦難沒有使耶德遜退縮:疾病、痛失妻兒、牢獄、恐嚇…都沒有打倒他。緬甸的教會可以說建立在這幾位堅忍不拔的宣教士生命基礎上。如今在災區中的教會,正在跟隨宣教偉人的腳蹤。我們祈求神幫助教會,在苦難中顯出那比被火試驗過的金子更顯寶貴的信心,也能經歷到神的大愛,如聖經所記: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是逼迫麼?是饑餓麼?是赤身露體麼?是危險麼?是刀劍麼?然而靠著愛我
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8:35, 37)。

五月二日的浩劫中喪失了十幾萬人,不是活劃在我們的眼前,提醒我們傳福音的逼切嗎?我們能為緬甸的教會及災民做什麼呢?從歷史看到苦難常帶來宣教的機會。讓我們多為災區的人禱告,求神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和教會,並使用教會在這苦難中成為明亮的燈台,對人能救助安慰,使人能蒙恩得救。也求神讓我們有機會參予緬甸的宣教,但願有一天,緬甸的教會興起來,成為東南亞的宣教的基地,向東邊的泰國、寮國和中國的西部傳福音,向西北的印度、孟加拉報喜信。

我們還要繼續為緬甸的教會的重建而奉獻,願聖靈帶領眾教會,一同合作投入教會重建的計劃,因為災區的信徒能力很薄弱。願神成就衪的旨意,因為: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